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36年11月的西安冷意嗖嗖,然而蒋介石却热情高涨,像打了鸡血一样,他信心十足地向部下宣布:红军「”已是穷途末路”、「”目前已经到剿匪的最后10分钟”、「”有绝对把握消灭...”。蒋介石说这话的背景是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不顾我党一再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继续坚持...的内战政策,他坐镇西安,调集...军第1、第3、第37军和张学良东北军第67

1936年11月的西安冷意嗖嗖,然而蒋介石却热情高涨,像打了鸡血一样,他信心十足地向部下宣布:红军「 ”已是穷途末路”、「 ”目前已经到剿匪的最后10分钟”、「 ”有绝对把握消灭 ... ”。 蒋介石说这话的背景是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不顾我党一再提出的「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继续坚持 ... 的内战政策,他坐镇西安,调集 ... 军第1、第3、第37军和张学良东北军第67军、骑兵军共5个军,于下旬从会宁至隆德一线由南向北,分4路向红军进攻,企图消灭红军于靖远、海原地区,他判断:红军经长途跋涉,不堪一击。 由于敌人采取密集的队形进攻,我军一直找不到歼敌良机,当时我军的主要指挥员是彭德怀,他一次又一次提出作战计划,但一次又一次被放弃,不得不一步步向后撤退,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我军确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 深知对中央军作战之不易,一再提醒前方指挥员:「 ”部署得好,有打着可能”,「 ”再忍耐几周有消灭周孔一师的希望”,嘱咐前方要「 ”依照实况审察裁决,总以打得最适当为目的”,甚至提出「 ”不可能时则向金积、灵武、豫旺出动,诱敌深入以利机动”。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没有给一线指挥员多大的压力,而是让指挥员放手去指挥,这就是 ... 的过人之处。 虽然蒋介石是5个军围攻,但每个军的情况又不一样,其中第1、第3、第37军是蒋的嫡系部队,由胡宗南指挥。第67军、骑兵军是张学良的部队,主要指挥员是王以哲, ... 的总策略是:针对不同的敌军,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对待东北军,以统战为主积极争取,对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要坚决打击。 张学良的东北军曾经被蒋介石调到河南、湖北「 ”围剿”红四方面军,但屡遭打击,最后被调到贫穷偏僻的陕甘地区,参加对西北红军的进攻,结果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东北军对红军三战三败,遭受重创,损失近3个师的兵力,第110师师长何立中、第109师师长牛元峰也丢了性命。 眼见东北军「 ”围剿”红军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张学良心痛不已,更加认清了蒋介石 借刀 ... 人的险恶用心,他知道:再这样和红军打下去,东北军必将损失殆尽,那时手中没有了本钱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蒋介石就会弃之如草芥。 另一方面他对 ... 「 ”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深表赞同,尤其是在两广事变反蒋和绥远抗战胜利的双重 ... 下,决定与红军秘密接触,初步达成了联合起来「 ”逼蒋抗日”的共识。 但是张学良知道,要和红军达成默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东北军与红军妥协的消息早已传到蒋介石耳里,所以在东北军中大量安插耳目,严密监视。稍有不慎即会暴露秘密,招至 ... 身之祸。 当时指挥东北军和红军作战的将领是王以哲,彭德怀明确劝告王以哲:还望凡能赞助弟方者,务请委曲设法,胡军本来轻视他军,兄部缓缓前进,彼亦未必见怪。 然而王以哲也有难言之隐,身边有大量的 ... 眼线,而且蒋介石亲赴西安训示,对西北「 ”剿总” ... 剿共的部署督促甚严,大量补给源源不断,使东北军没有借口拖延不前,几乎每天都用飞机投送命令逼迫东北军推进。 原先没有中央军时,东北军还可以假装前进受阻,如今天上有飞机监视,地上有中央军的速度作比照,又没有拖延的借口可寻,王以哲除非抗命,否则很难不进。为此,张学良也明确表示:过于延缓于各方均不利,于协同中不露痕迹为宜。 当然张学良迟迟下不了决心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果给红军创造了战机,红军能否对付得了中央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对红军缺乏信心。 红军在撤退中等待时机,张学良也在等待时机,他深深知道:如果红军被消灭,下一个被消灭的就是自己。 进入11月,眼见红军一退再退,大有被中央军逼向绝路之势,唇亡齿寒,张学良、王以哲决心为红军创造一次战机。这天红军前线指挥部收到了一封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电报: 现东北军又奉令向山城堡、环县一带前进,并限20日前完成任务,若有违误即革职拿办。为配合友方,东北军决定于16日进至豫旺堡,然后缓至19日再出发前往山城堡。考虑到胡部一向不按指定路线前进,必紧随红军身后急进,应有作战可能。但王仍顾虑红军不是胡的对手,因而再只叮嘱:「 ”为保存抗日力量,亦似不必作无谓牺牲”。 这封电报当然是王以哲发来的,电报中的王当然指的是张学良。 于是战场形势发生了剧变,东北军故意放缓行动,使胡宗南孤军暴露在红军的面前,这正是红军苦等多日的战机,于是发起了进攻胡宗南部的战役,史称山城堡战斗,红军歼灭 ... 军1个多旅,终止了中央军对陕甘宁苏区的攻势。 当笔者在研究这段战史的时候深深感到:战机往往不是在战场上产生的,而是在党的统战方针确立后就产生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天择杂谈》。
本文标签:东北军蒋介石中央军我的东北军中国近代史历史抗日战争王以哲西安事变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