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是委曲求全还是另有图谋——浅析姚襄投降苻坚的动机

姚苌是个什么样的人? (单选) 0人 0% 乱世枭雄 0人 0% 奸诈小人 0人 0% 普通人 投票 从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到升平元年(357年),羌族姚氏接连失去两位领袖——姚弋仲、姚襄。于是带领羌族走向复兴的重担就落到了姚弋仲的另一个儿子——姚苌手上。 一、姚苌其人 姚苌与鲜卑慕容垂号称前秦覆灭后的北方双雄,前者建立后秦,后者复兴大燕建立了后燕,两位乱世骄雄踩着苻坚大帝的尸体,平分了北方。然而这两位一时的枭雄在后世的评价上却两极分化,说起慕容垂,历来赞叹其忠义无双、文武双全、足智多谋,是五胡十六国时期闪耀的一颗明星。而说起姚苌,更多的人则认为其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当年苻坚兵败先去投奔慕容垂,手下都劝慕容垂趁机 ... 了苻坚,复兴燕国,然而慕容垂认为苻坚对自己有大恩,因此不仅拒绝这一提议,还将手上的部队全部送给苻坚,护送他回长安。 姚襄战死 反观姚苌,姚苌一生精于谋略,擅长用兵,指挥作战机智灵活,往往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同时也非常注重收抚人心,网罗杰出人才为其效力,所以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曾经是前秦的将军,深得前秦皇帝苻坚的信任,但他在叛离前秦后,恩将仇报,在五将山(今陕西西安西北)残忍 ... 害苻坚,还将其尸体挖出,进行鞭尸,在历史上留下了恶名和 ... 名。姚苌被当时的人称为老狐狸,正是这样一只老狐狸,完成了父兄都没有完成的伟业——建国称帝。在他的手上羌人迎来了历史的巅峰,他的作为或许令人不齿,但他的行为处事更符合乱世之中一般人的作为,比起高大上的慕容垂,或许姚苌更接地气。而要了解这位后秦的开国皇帝,还是让我们回到他的早年。 二、东方不亮西方亮 姚苌是姚弋仲的二十四子,姚弋仲作为羌族领袖与之联姻的部落众多,相传姚弋仲有四十二个儿子,史书不载姚苌的母亲是谁,想来并不受姚弋仲宠爱,因此这样一个排在中后段有没受宠母亲加持的儿子自然难得到父亲的宠爱。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晋书·姚苌载记》关于这位开国皇帝少年时期的记载仅仅是"少聪哲,多权略,廓落任率,不修行业,诸兄皆奇之。"只是兄长们欣赏是没用的,作为当家人的父亲要是不喜欢,一切都是白搭。唐修《晋书》的资料来源,就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史料,可见姚苌后来即使当上皇帝,也没有编排几个父亲从小喜欢的段子,要不然以《晋书》一贯的风格,有这种段子,肯定得收入,以显示帝王从小与众不同,由此足以证明姚苌在姚弋仲那里确实是不得宠。 对比隔壁的慕容垂,从小父亲就夸赞"能兴吾家者,必是此儿"。像羌族还有鲜卑族这种部落制政权,如果得不到首领的器重,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对姚苌的早年,史书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我们今人也无从得知。 姚苌在史书上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已经二十多岁了,那时他已经成为一名骁勇的战将。虽然不得父亲的宠爱,但幸运的是,姚氏第二代当主姚襄很喜欢这个弟弟,而这也是姚襄能发迹的原因。 这里有一个小问题需要说明一下,虽然姚襄是姚苌的哥哥,但是根据《晋书》记载,升平元年(357年)姚襄战死,时年27岁,那么往上推,姚襄就应该是公元331年出生的,而《晋书·姚苌载记》记载:"以太元八年(392年)死,时年六十四岁",这样算来姚苌就是公元330年出生的了,哥哥比弟弟年龄还小,这就有矛盾了,况且姚襄是姚弋仲第五子,而姚苌是第24子,按理来说二人岁数应该相差很大。因此邱敏曾在《后秦姚氏兄弟生年献疑》中认为,《晋书》在编写时可能是抄错了,将姚襄死时的37岁误写为了27岁,当然这并没有过多的佐证,这里简单提一下。 说回姚苌,姚襄之所以看重姚苌,正是因为这个弟弟老成持重、足智多谋,因此经常与他共商大事,比起这些更令姚襄感动的是这位弟弟忠心耿耿,姚襄当年兵败时,姚苌将自己的战马献给哥哥,助其逃命,这一来兄弟二人的羁绊又加深了一层。此后姚苌终于从哥哥嘴里听到了那一句慕容垂曾经得到的夸奖。 《晋书·姚苌载记》:(姚襄)旦谓将佐曰:"吾梦如此,此儿志度不恒,或能大起吾族。" 在姚襄的支持下,姚苌越来越受重用,地位也在一天天提高,终于成为了姚氏集团的二把手。本来是想跟着哥哥打拼的,没想到与前秦一战,姚襄就此战死,姚襄死后,姚苌就被推举成为首领,姚苌在危难之际成为领袖,而他上台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是该继续与前秦交战,为兄长报仇;还是举众投降前秦,保存有生力量?后秦史:姚襄与孙策,终究殊途同归 思来想去,老成持重的姚苌认为此时的前秦已经势大,加上刚刚得胜、士气大振,此时再与之交战,无异以卵击石,因此姚苌和谋士权翼最后率众投降到前秦龙骧将军苻坚麾下。 三、取信苻坚 就这样姚苌作为一个降将还是被击败的降将来到前秦,按理来说是没什么出头机会的了,毕竟此时的前秦人才济济,用谁也不会用这个降将啊。但有时候奇迹就是这样发生了。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前秦众臣因为对皇帝苻生(苻生的所作所为其实有加强皇权的成分在里面,但触犯到贵族利益)极度不满,因此团结在苻生的堂弟苻坚的麾下,鼓动其发动政变,最终政变成功,苻坚一方 ... 死苻生,苻坚登基称天王,成为前秦的最高统治者。 苻生 这是前秦内部的权力转移,他跟姚苌又有什么关系呢。确实没有史料证明姚苌参与了苻坚的政变。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姚襄曾经的部下薛赞和权翼曾极力劝说苻坚先下手为强。 《晋书·苻生载记》:赞、翼说坚曰:"今主上昏虐,天下离心。有德者昌,无德受殃,天之道也。神器业重,不可令他人取之,愿君王行汤武之事,以顺天人之心。 薛赞和权翼曾经是姚襄的部下,与姚苌关系密切,因此说姚苌对苻坚的政变毫不知情是不可能的,即使姚苌不是政变集团的核心,一定也参与了政变。正是从龙有功才使得日后苻坚对其另眼相待。 苻坚继立后,改元永兴。此时,前秦的东边是慕容氏建立的前燕,西边是横跨凉州和西域的前凉,它的南方是刚刚灭掉成汉的东晋,而夹在中间的前秦疆域大致仅有关中和陇右一带,单纯以实力来说并不是很强。 这种情况下刚刚即位的苻坚必须要发奋图强,进行改革,增强国家实力。同时由于北方胡人部落、政权特别多,因此苻坚采取怀柔政策,重用各族将领,以期能将这些实力为己所用。作为较早投降苻坚的羌族姚苌,这时就成为苻坚对外宣传的广告,从而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参考资料:《晋书》、《后秦史》(俄琼卓玛)、《资治通鉴》 后秦史:羌族崛起 后秦史:羌族崛起 后秦史:姚弋仲如何带领羌族做大做强 后秦史:曾经击败冉闵的始祖皇帝姚弋仲 后秦史:「 ”小孙策”姚襄为何屡战屡败 后秦史:姚襄投奔东晋,打算东山再起,他能如愿吗?

是委曲求全还是另有图谋——浅析姚襄投降苻坚的动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2. 刘渊建「 ”汉”,是西晋的失误,还是西晋已到末路,真正的乱世将至

    八王之乱使西晋政权在北方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很多少数民族就是在此时内迁的,「”八王之乱”时也有部分少数参与,但大体上还是以西晋皇室内部的争斗为主。而当这种混乱的局面持续较长时间后,渐渐的也产生了一种心理,为何我不能在这这乱世中分一杯羹呢?就是这种心理,开启了「”八王之乱”中除去西晋皇室的争斗外,少数民族也在此时纷纷建立政权,而最先建立政权的就是匈奴刘渊,国号为「”汉”。接下来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

  3. 他是隋末第一奇才,不是李密也不是 ... ,更不是李渊,你猜是谁

    比如打响反隋战斗第一枪的王薄。如果给18路反王排名的话,王世充绝对能排第一名,如果李渊手下没有...,李建成这样既是亲儿子又是高级将领的助手,那王世充很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鱼俱罗号称隋末第一猛将▌大仁大义军心所向其实王世充能把如此强大的反贼平掉,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他抓住了战争的本质问题,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4. 苻坚:淝水之战大败被嘲笑千年,可有谁知道他也是一代仁君呢?

    说起苻坚,大家一定听过很多关于他的典故吧。淝水之战,就是苻坚被中华历史嘲笑了几千年的败绩。

  5. 正史《晋书》里,一个玄乎的故事,甚是荒诞

    01「”干宝,字令升,新蔡人也......宝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召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上述这位出生于河南新蔡,自幼博闻强记,后因平乱有功,获赐关内侯的干宝,便是古书《搜神记》的正牌作者。《搜神记》,堪比三国曹丕的《列异传》,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专门记载古代民间神怪传说的小说集,共20卷,大小故事450余则。故事里有鬼,有妖,有仙,杂糅佛道,还有人神恋,人鬼情未了。虽

  6. 《晋书》精华名句,阅尽人间兴衰,感悟古往今来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晋书》是唐房玄龄二十一人共同编著的史学巨著,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由李淳风撰写。兵者诡道,善因事变。【出处】《晋书·帝纪第一·宣帝》【释义】用兵之道,崇尚诡诈,要擅于根据形势而有所变

  7. 从西晋后期的混乱,看各方势力在混乱时期的心理对西晋的影响

    永安元年七月,东海王司马越宣布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石超闻讯赶回邺,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一同北征,兵至荡阴,被石超击败,晋惠帝被迎回邺城,改元建武。

  8. 从《二十五史》中汲取管理智慧:报食马之德

    原文: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

  9. 中国饮食文化:在魏晋时期民族融合中的繁荣之路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饮食文化也是各民族在交流和融合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出来的。这种交流和融合起源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顶峰,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文化大碰撞中,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中华饮食文化。

  10. 祖逖北伐效果显著,为何最后却不了了之?

    元康二年,东海王司马越携晋惠帝北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于军中相随,大军于荡阴山大败,退守洛阳。

随机推荐

  1. 蜂蜜饮食禁忌:豆腐同食会耳聋

    蜂蜜的用药禁忌:1、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禁服。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蜂蜜含有丰富的酶、维生素和矿物质,若用沸水冲饮,不仅不能保持其天然的色、香、味,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它的营养成分。

  2. 情人节伤感说说 情人节心情伤感短语-感人的情话

    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并不多。在这个纷绕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3. 难为夫妻

    舍卫城里有一对夫妇,没有儿女,信仰三宝,非常虔诚。妻子先死,生到忉利天做了天女,美丽端正,世人无法比拟。她用天眼观察,发现丈夫年纪已经很老了,出家做了沙门,正在打扫塔庙。她就把光明照到丈夫身上,使丈夫看见她,勉励他精进不懈,今后生天,再为夫妻。丈夫因为知道妻子生到天上,备受鼓舞,更加精进。天女再来看望丈夫的时候,说:“你的功德已经超过了我,我不配做你的妻子了。”丈夫一听,更加发奋,获得了阿罗汉果。

  4. 密浆供佛得度

    密浆供佛得度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佛陀慈悲、威德和想寻求人生意义的人,都纷纷来到只桓林。当时,有一位长者,希望能就近供养佛陀、亲近佛陀,于是想在只桓林中,买一块地建造房子。但是,只桓林中的地,都已被须达长者给买走了,没有任何剩余的空地。因此,长者很用心地取来纯净的水,并且用种种上好的蜜及面粉来作各式各样的米浆,供养所有来往于只桓林的人们。

  5. 梦见绘画画像 梦见绘画画像什么意思

    梦见绘画画像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绘画画像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敌人的画或画像,是危险的兆头。梦见以绘画为生,是凶兆,会遭受损失。梦见给画家绘画,收入会增加。原版周公解梦飞禽走兽画,主吉。《周公解梦》给人画像,声名起。《周公解梦》梦绘画。梦见为妻子或恋人画像,意味着在感情上更在乎对方的感受,会让双方的情感更加深厚。

  6. 扫地歌(图文)

    >他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扫地。一天到晚扫地,扫地,再扫地。>小城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年轻人的父亲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小城人由是称其为佛祖临世。将军于是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7. 茅塞顿开造句

    茅塞顿开造句1、我在数学题上遇到困难,父亲指导我后,我茅塞顿开。

  8. 观音显相 佛光满室

    法名善益,吴县人张廷表的妻子。母亲叶氏年八十一岁时,梦见罗汉现金色身,然后往生。凌氏日夜六时行大悲忏法,并且礼拜《华严经》共计二部。凌氏时常在五更起来进入佛堂,其夫张廷表则煮热汤、准备水果给她食用。晚年专诵大悲咒及阿弥陀佛圣号,求生西方净土。有一天,观音大士显现其圣相,凌氏于是现出病态,并告诉她的女儿说:“佛光满室,我走了。”并且以持诵《法华经》,及念西方阿弥陀佛圣号为平常的功课。

  9. 唯美悲伤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原谅了。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重视就重伤,轻视就轻伤,无视就无伤。溜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你的。认为它辜负了自己,觉得生活很苦,爱情很苦,活着是负罪。

  10. 母后被废,身为太子为何没有埋怨父皇,反而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郭圣通一时得意并不能够长久,阴丽华主动推辞皇后之位,却更赢得了丈夫的心。郅恽就是这个诱导他主动辞退太子之位的人。母后被废,作为儿子的一国太子往往会有两种动向,一种是不甘心,力保自己的太子之位,第二种是像郭后的这位儿子一样,心甘情愿地让出太子之位,当然这里也可以把心甘情愿改成无可奈何的词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