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大家都知道,河北承德市的避暑山庄正门名为「”丽正门”,「”丽正”意思取自《易经》中「”日月丽乎于天”的典故,表明光明正大的含义。而在明朝前期,北京城内城的南门也曾名为「”丽正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的北京正阳门明成祖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公元1403年,他把都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 ”青史君”,欢迎关注「 ”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河北承德市的避暑山庄正门名为「 ”丽正门”,「 ”丽正”意思取自《易经》中「 ”日月丽乎于天”的典故,表明光明正大的含义。而在明朝前期,北京城内城的南门也曾名为「 ”丽正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的北京正阳门 明成祖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公元1403年,他把都城定在北京,并开始了大规模的都城营建工作。当时的北京城在原来元大都的基础上向南拓展了近一公里,所建的内城南城门依然因袭了元大都城门的名字:丽正门。 唐国强版朱棣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开始大规模地扩建皇城,工程为期四年,修筑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并修建了石桥、牌楼,形成了「 ”四门、三桥、五牌楼”的格局。工程完毕后,丽正门被改称为了「 ”正阳门”。 正阳门地处皇城内城正南,向南就是向阳,或许「 ”正阳门”取的就是这层意思。在老北京人嘴里,正阳门也被俗称为前门、大前门或者前门楼子,依然是老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 说完了北京的「 ”丽正门”,我们再来谈承德避暑山庄的「 ”丽正门”。 做为清朝著名的皇家园囿,避暑山庄的建设始于康熙年间,成于乾隆末年。在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在营建正门时,乾隆帝将其命名为「 ”丽正门”,并以满、蒙、汉、维、藏五种文字撰写。乾隆此举意在昭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丽正门题额 做为接受过很好文化教育的皇帝,乾隆不会不知道正阳门在元、明时期一度被称作「 ”丽正门”的历史。而今,昔日的皇城门名字用到了皇家园林正门上,这又有哪些寓意呢? 乾隆其人,好大喜功自诩为「 ”十全老人”,这类夸耀自我、彰显国力强大的行为在他的一生中比比皆是。以「 ”丽正门”来命名避暑山庄正门或许就是乾隆这类心态的真实写照。 霍建华版乾隆帝 在给「 ”丽正门”命名的同时,乾隆还不无得意地题诗一首:岩城埤霓固金汤,詄荡门开向午阳。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诗中,作者那种自鸣万邦来朝、山河永固的得意之情洋溢而出。要知道,在清代,避暑山庄不光是一座皇室休憩的风景区,还是接待使节和国内少数民族领袖的场所,来宾看到山庄正门题名,自然也会对皇帝多几分尊崇,恐怕这也是乾隆想要的效果吧! 可惜的是,好大喜功的乾隆咋也不会想到,在历经所谓的「 ”康乾盛世”后,清王朝会迅速衰落。避暑山庄居然在后世成了咸丰皇帝的避难所。看到后辈皇帝这么不争气,不知道当年洋洋得意的乾隆爷做啥感想? 避暑山庄 是哀叹还是愤恨?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文标签:承德避暑山庄乾隆大前门中国古代史清朝历史北京城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