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发动19万犯人,死亡一成,才让斯大林完成了这个梦想 |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658-莫斯科五海通衢 >作者:征战斯芬克斯 >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看上去是一座典型的内陆城市。也确实,在很长一段历史上,莫斯科对于俄国人控制国境西侧的陆地大有裨益,对控制海权却没有什么帮助。这也是为什么沙皇俄国一度迁都圣彼得堡,希望能通过王室在芬兰湾旁边的存在,加强对海洋的渗透。 莫斯科离海岸还是挺远的 >但随着十月革命一声枪响,莫斯科又一次回到了俄罗斯政治地位的顶峰。而在整个西方世界都越来越重视海权的年代(连最典型的陆权国家德国也开始烧钱办海军),莫斯科不通海就成为了苏联最高层的心病。 斯大林当然想在莫斯科接见红海军同志 >他们是怎么自救的呢? >  >为什么要运河 >古代历史上的俄罗斯西部是一个分裂而难以统一的地区。 >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有三个:第一,俄罗斯河流庞杂细碎,大河之间互不相通,每一个细分流域都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权; >把他们搞明白是挺不容易的 >第二,南北走向的河流纬度跨越大,上下游物种难以交换,还经常会因为河流封冻等问题加剧上下游矛盾; >伏尔加河就是一条曲折却跨度颇大的河流 >同时由北向南,流入里海这个大湖.... >第三,遍布全俄的森林地形像海洋一样把人类聚居地划成一个又一个孤岛,人群之间的交流因为险恶的自然环境而非常困难。 >一开局就被森林所包围 >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是慢慢的 >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所谓的本土文明并非自古由原住民创造,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前来寻找新的贸易机会的北欧人。尤其是试图沟通北欧和南方拜占庭帝国的瑞典人,从芬兰南下,一路开发了维堡、诺夫哥罗德等地区,为俄罗斯的土地带来了新鲜血液。 >从更大的角度来讲 >欧洲各国的都在寻找前往东方的道路 >有的向东、有的向西、有的向南 >而瑞典人眼中的东方正是君士坦丁堡 >正是受到了来自北方文明的 ... ,才让俄罗斯本土的居民逐渐有了商业贸易、基础设施开发的意愿,并学会了统治技术,开始试图将辽阔的国土进行整合。但蒙古人的到来打断了这一进程,尤其是他们毁灭了当时很有希望的基辅罗斯政权,这才给了莫斯科附近的政权一个机会,来完成统一大业。 >但莫斯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行政中心。当年蒙古人到来时,就是因为莫斯科距离南俄草场较远,周围又是复杂的森林地形,才没有将其彻底毁灭。莫斯科地区对南方民族复杂、地形分裂的地区缺乏控制力,其实是一直以来俄国统治者很担心的大事。 >比较一下莫斯科和伏尔加格勒周边 >蒙古人还是更喜欢大平原大草原的 >另一方面,莫斯科通江达海的能力不足,也是很让统治者们头疼的。莫斯科河是奥卡河左岸的一条支流,而奥卡河又是伏尔加河最重要的一条支流,因此莫斯科在水路上可以通往伏尔加和沿岸和下游的地区。 >莫斯科河蜿蜒流过莫斯科 >这一条件加强了莫斯科向东南部渗透的能力,但也仅此而已了,毕竟伏尔加河下游也仅仅是通往里海这个小澡盆,对莫斯科的海洋控制力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虽然也能通海 >不过通的是里海 >对海军发展的价值太低了 >在全欧洲进入海洋时代,人们突然开始发现海权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莫斯科就显得弱势明显了。所以1700年,希望能在海洋竞逐中分得一杯羹的彼得大帝,选择将首都从内陆的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并通过大量小运河系统让圣彼得堡变成了一座北方水城。 >对于从寒冷森林中走出的俄国人来说 >圣彼得堡已经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了 >但不得不说,苏联推翻沙俄立国之后,圣彼得堡实在无法承担起首都的职责。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太靠西北,对于苏联此后向南部的乌克兰和高加索山区扩张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是旧帝国的首都,既然革命者有备选方案,就应该尽量废弃,以免横生枝节。 >面向波罗的海的北方水城圣彼得堡 >可海洋时代仍然没有过去,对于一个在海洋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的俄罗斯来说,让首都通海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莫斯科运河,于是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 >红场不止要跑坦克 >还要跑军舰! >  >修建过程 >运河的交通功能还只是莫斯科运河工程启动的原因之一,当时的俄罗斯在水利问题上还面临着更多的困境。 >作为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自然在整个苏东集团具有很高的吸引力,在苏联逐渐成熟时成为了全国人才的洼地,集中了全国将近一半的技术工人和大量军队。 >权力之光照耀莫斯科 >这些人来到莫斯科,一方面参与社会主义生产,一方面也是消耗水资源的大军。仅仅依靠莫斯科的水量,已经很难满足这头饥渴的牛了。 >给共产主义牛加油 >为了解决通海和供水两个影响莫斯科城市发展前景的巨大难题,1931年的苏共中央 ... 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修建通往伏尔加河上游的运河。 >前文已经述及,莫斯科河本来就是伏尔加河支流的支流,和伏尔加河是相通的。但修建通往伏尔加河上游的运河,能够让莫斯科的水路交通往北边取得更多的进展,并且从雷宾斯克水库等水源获得更多水资源,维持首都运转。 >连接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干流的莫斯科运河 >但运河的修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水无法自然流动的区域打通陆地,用人工的方式规划水的流动方向,需要的工程量和运算量都是天文数字。在莫斯科运河之前,整个欧洲都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运河系统。 >即使能够发动足够的力量修建运河,主持者的名声一般也不会太好。典型者如中国的隋炀帝,虽然修建了为中国经济中心转移打下重要基础的京杭大运河,却被视为是一代暴君。下令修建运河这种基础设施,往往需要做好充足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这个运河规模放西方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这一切在当时的苏联都不算什么问题。在斯大林的关心下,莫斯科通往伏尔加河的运河就这样开始修建了。 >但很显然,斯大林不想征发普通工人,而是想起了手中为数众多的政治犯。1932年9月14日,莫斯科市 ... 新建了一座古拉格营地迪米特拉格(Dmitlag)负责运河修建。主持人之一,就是当时的市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运河的整个修建过程中,被调来的犯人总数达到了19.6万人,而且都是免费的劳动力,还不会组织 ... ... ,让领袖非常满意。 >领袖和他的小伙伴已经一致通过了 >而在修建过程中,中央 ... 会还对外宣布,政治犯工人们将会拿到与国家最低标准符合的工资,以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比起资本主义社会搞基建的时候拖欠工人工资、资金断裂而跑路之类的负面新闻,这显然是社会主义进步性和优越性的体现。除此之外,市 ... 还给犯人们提供一天三餐和良好的休息场所,只要他们不搞事情就可以。 >大通铺是优越性的巨大体现 >唯一的问题是,如果消极怠工,就会受到监工人员的催促和鞭打。参与修建莫斯科运河的犯人中,最终有22842人死在了工地或是医院。不过也许他们死在这里还算是一种幸运。因为紧接着他们的战友会被送往更荒凉的西伯利亚深处开发极地和林业资源,生还不如死痛快些。 >全国各地都有古拉格劳动者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  >修建之后的反思 >建成了的莫斯科运河,全长128公里,通道宽度为85米,底部为45米,深度为5.5米,从小城杜布纳直接接入伏尔加河干流。不仅能够通航中型船只,还为莫斯科提供了超过60%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成为了莫斯科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与伏尔加河经济带紧密相连 >但其实这条运河的走势有点奇怪。莫斯科的地势比伏尔加上游要高,依靠重力的自然流动,无法让水从伏尔加河流到莫斯科。这样一来,虽然能够完成通航,但运河另一个更重要的供水作用就无法达成了。 >通航是可以了 >但水为什么不是流向莫斯科 >为了让水的流向顺应人民的需求,中央 ... 会利用大国重器逆天改命,在运河上下游修建划分了五个阶梯水段,用电机从低处往高处打水,强行改变了水流的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全部依靠机械向地势高的地方送水,在当时的世界运河修建史上还是第一次。(巴拿马运河等虽然也有抬升段,但那是靠机械平台提升船只,而不是把水体都往上提) >虽然巴拿马运河实现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和东方大国苏联的伟力相比 >可以说是非常渺小的了 >但莫斯科人民还没有能够喝上几口甘甜的伏尔加河水,这条运河就被派上了其他用场。1941年,运河全程通水后的第三年,苏联卫国战争就爆发了,莫斯科运河被顶上了莫斯科北方保卫战的前线。已经看到莫斯科红顶的纳粹德军当然对运河附近造成了一些破坏,但他们此后也为这一行为付出了代价:战后,苏联利用数万名战俘对国内的大量运河进行了重新疏浚的工作,以眼还眼。 >德国大猪蹄子? >呵,逃不掉的 >彻底竣工通航以后,莫斯科运河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巨大的潜力。 >从莫斯科出发走运河(这个方向上倒是从高到低的地势差了),抵达杜布纳之后,船就能向下游到达水陆中转重镇雷宾斯克。在这里,船只可以选择向东南下游沿着伏尔加河前往下诺夫哥罗德、鞑靼斯坦、伏尔加格勒,乃至进入里海;也可以向北走,经过库边诺湖、白湖等水体进入奥涅加湖,随后就可以沿着白海-波罗的海运河走进北冰洋或是大西洋了。 >曾经无法通海的莫斯科,在运河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座能够沟通白海、波罗的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的五海通衢之城,大大加强了中央 ... 对海洋的控制力。 >五海通衢莫斯科 >  >而由于莫斯科运河对首都的重要意义,二战胜利后的1947年,借着莫斯科建成800周年的纪念日,运河又被更名为“首都运河”。这样雄伟的命名 ... ,可以说是很有社会主义范儿了。 END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动19万犯人,死亡一成,才让斯大林完成了这个梦想 | 地球知识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要迁都? | 地球知识局

    南部历史名城阿拉木图至今仍是该国,乃至整个中亚最繁华富庶的城市,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中心,还承担着中亚金融中心的重任。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地广人稀,少量的游牧民基本无法阻挡如日中天的俄国人,很快被纳入了沙俄广袤的领土中。

  2. 柏林墙的倒塌既是冷战的客观结果,也是明确反应了人心所向

    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全世界的媒体几乎都对此隆重报道。柏林墙的建造,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产物。冷战导致了世界的分裂,也导致欧洲的分裂,尤其是德国的分裂。二战之中,德国战败。对德占领前,这些分歧未能解决。有鉴于此,美国人决定停止从占领区起运一切物资赔偿。英美利用空投向西柏林250万居民供应生活物资,苏占区反而受害更大。

  3. 在现代,两个国家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这国就是合并出来的

    在现代,两个国家通过和平的方式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国家也是有的,比如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两国自愿合并成一国,这样的操作往往会使得两个国家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带来凭借一个国家所不能够得到的收益,可以说,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

  4. 卡累利阿与芬兰、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

    就是这个卡累利阿却一直是芬兰与俄罗斯争夺的焦点,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始终是两个国家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芬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且苏联表示愿意给三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领土作为芬兰的补偿。这个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恩怨情仇的卡累利,或许永远留在了俄罗斯体内。

  5. 苏联的270号命令,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苏联前线的官兵接到第270号命令后,开始顽强抵抗德国的攻击,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士兵的抵抗让德军感觉到恐惧。斯大林的第270号命令对苏联士兵的战斗意志影响很大,它让苏军前线官兵没有退路,他们只能选择完全战斗,否则他们和家人都要以叛国罪被处决。

  6. 乌拉格河战役:莫斯科公国胜利与蒙古统治俄罗斯被终结

    1480年,莫斯科公国的实力日益提升,有了足以挑战蒙古宗主的底气。结果,蒙古人的必然退缩,终结了他们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此外,少量军队开始奉命南下,准备在具有边界性质的乌拉格河沿线进行监视。11月8日,也就是在乌拉格河战役打开的1个月后,权衡再三的金帐大汗正式下令撤军。乌拉格河战役的失败预示着金帐汗国灭亡然而,这个决策不仅使蒙古势力丧失了对俄罗斯的200多年宗...,也让阿哈马自己的权威受到无可挽回的质疑。

  7. 希隆战役:蒙古化的莫斯科公国荣升俄罗斯正统

    1471年的希隆战役,就是此类冲突的典型。深受蒙古战术影响的波耶尔骑兵7月17日,莫斯科方面的侦查骑兵发现了大队敌军,正在希隆河岸附近集结。当时的蒙古西征军,同样以骑兵面对大量聚集的罗斯步兵。希隆旧战场上出土的大量铁箭头战后数日,诺夫哥罗德以孤城动员部队再次抵抗。商业工业国的资产成为莫斯科贵族的战利品也是依靠吃进共和国的北方领地,莫斯科才真正成为可怕的地区大国。

  8. 这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一直互怼的原因

    而俄罗斯属于斯拉夫人。但东斯拉夫不仅仅是俄罗斯,还包括了乌克兰人跟白俄罗斯人。基辅现在是乌克兰首都,所以东斯拉夫人的根其实是在乌克兰。俄罗斯这个词可以说是从基辅罗斯发展而来的,所以占据基辅的乌克兰虽然被称为小俄罗斯,但他们不想做小了,他们认为自己占有基辅,就更有资格继承这个词。这跟中国的中原人宣称他们才是正宗是一样一样的。

  9. 1956年的两次 ... 行动 让苏联错失改革契机导致解体

    「”匈牙利十月事件”又称「”匈牙利事件”或「”1956年匈牙利革命”,是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即...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后的名称,事件后改称匈牙利...工人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且大

  10. 关于世纪灾难「 ”切尔诺贝利”,这20个事实你却未必知道

    为了掩盖事故,苏联将此地变成了保护区。

随机推荐

  1. 浅谈德化碗坪仑窑的黑釉器

    本文就碗坪仑窑的黑釉器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由此可见,碗坪仑窑址堆积上层的黑釉器除部分内销自用外,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白瓷一起销往外地,乃至国外。

  2. 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超越世界纪录

    碰碰车的最高时速达到每小时100英里;嘉年华的平均时速是每小时5英里。尽管Furze用一辆600cc的本田摩托车定制了一辆60年代的碰碰车为了提高速度,他保留了一辆标准保险杠车的底盘和车轮尺寸,以保持车辆的原始形状——这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对这一称号的要求。[Hyperloop,Jetpacks&More:9个未来主义的交通理念]TopGear的专业司机,绰号“Stig”,驾驶着这辆增强型碰碰碰车,以创纪录的100.336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

  3. 康熙为什么禁止洋人传教?或许答案跟你知道的不一样

    话说,1721年,也就是清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发布了一道上谕: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这道圣旨一发,就划了一道界线。从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住着可以,但是不能传教了。这个政策一直到...战争,这都是清朝的基本国策。过去,我也多次看到这个材料。中国闭关锁国啊,排斥外来文明啊,拒绝和欧洲交流的铁证啊。这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4. 鞋底

    >我把自己的脚踩在这只鞋底上,大小相差无几。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只底朝上的灰鞋貌似一款...版的NIKE,肯定不是小孩们玩耍时丢失的。茜弯腰穿着鞋子,今天她公司有事,着急出门,我才刚刷完牙,她就已经在系鞋带了。>“我说,昨天在湖上看到了一只还很新的灰色NIKE鞋被冻在冰里,只露个鞋底在外,还被绊了一下。”,深蓝色牛仔裤,灰色NIKE运动鞋…………>那只灰色NIKE鞋原来并不孤单。

  5. 梦见辣椒酱

    周公解梦梦见辣椒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辣椒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影响且决定三国命运的关键战役是那一场战役?

    说起一场影响且决定三国命运的关键战役,那就是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其中曹操获得了胜利,使当时的北部慢慢由分裂一步步走向了统一的局面。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于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可是,因为一个人,就让曹操有了反转的希望,这个人就是关羽。

  7. 美丽只是一层皮

    古典美女(资料图)在佛陀时代,王舍城中有一位美丽无比的青楼女子,名叫斯蕊玛。斯蕊玛号称当时王舍城的第一美女,几乎整个王舍城的男人都迷恋她,尽管她的身价再怎么高,还是有数不尽的人愿意倾家荡产来亲近她。有一天,斯蕊玛得了不知名的急症,意外地过世了。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伤心不已,伤心的程度远超过自己亲人的死亡,即使不认识斯蕊玛的人,也会莫名地啼哭。王舍城的悲伤与混乱,不费一兵一卒,立刻就平息了。

  8. ... 谈 ... :1957年以后错误越来越多了

    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同志...的决定传达下去以后,一部分人中间思想相当混乱。有的反对给...同志...,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思想;有的则认为,既然给...同志...,就说明...思想错了。要写...思想的历史,...思想形成的过程。在讲到...同志、...思想的时候,要对这一时期的错误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林彪、...是反革命集团。林彪、...更不用说了。...同志在一九五三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

  9. 梦见战争预示了什么?

    梦见有人为了救人从高空坠落,口吐鲜血死亡一种情况是你近期参看了有关战争暴力的电影,或者想过战争的话题,夜里就有可能做战争打仗的梦。另一种情况需要针对做梦的具体情节。我相信许多朋友做过这种梦,你和敌人战斗,开枪向敌人射击,一枪枪都打中敌人,而敌人却怎么也打不死,梦中的你非常紧张和焦虑。你知道为什么吗?

  10. 梦见很多手套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手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手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