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战生死对决中,他们的这些做法让人大跌眼镜

春秋的战争中,经常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操作,有些是因为礼,有些……看了本文你才能明白。 整个春秋中期,基本的国际动向是晋楚争霸,其他一堆配角和不配拥有姓名的小国,只能擦亮眼睛纷纷站队。然而,有些国家好站队,有些国家,因为祖先眼光不长远,没选好地,夹杂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只能像迎来送往的工作者一样,谁来陪谁睡。比如郑国。晋楚两个超级大国早就摸清了石头才过河——基本都不愿双方发生直接接触战,而采取打对方小弟的模式争霸,郑国就是这其中的汉堡包命运,伺候好谁都得挨揍。 >△春秋初期地图 1.邲之战在搞笑 >公元前597年,为了争夺郑国的陪睡权,晋楚两大流氓,在两棠这个地方发生了一次直接对战,又称邲之战。这场春秋极具代表性的战争,本来是打不起来的,在打起来后,又充满了游戏的成分,在后人看起来,完全不能算战争,它的调性,简直是侮辱“战争”。 >事情是这样的,郑国又和晋国眉来眼去,楚国老公知道了,派出大军围困郑国,郑国本想做一回烈女,坚决不投降,偷偷派人去晋国求救。晋国这会儿的中军元帅是荀林父,荀林父对和楚国直接交战心里没底,于是打哈哈,安抚使者先回家,晋国三军马上就来。 >郑国人信心十足地等着,结果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晋国连跟毛都没拔来,郑国没办法,只能把衣服一脱,裸身进入楚庄王阵营,表示投降。这种裸奔在古代称之为“肉袒”。 >△裸奔牵羊,投降标配 >晋国人为了维护自己中原霸主的名声,估算着郑国那边应该已经钻进楚国大床了,于是三军出发,慢悠悠地来到了战场。听说郑国已经和楚国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荀林父当场决定:仗都打完了,回家呗。 >但是,有人不同意回去。“这就跑了?晋国之所以当了那么多年的诸侯中的霸主,那是因为咱拳头硬,现在我们中原的小弟都把南蛮子叫爸爸了,你们却准备回家,这还有点大哥的架势?我不管,如果因为我们而把咱晋国霸主的名号丢了,还不如去死呢!听到敌人强大就想跑?你们是什么狗屁?”说话的人是中军佐先榖,也就是荀林父中军的副将。 ... 完以后,先榖也不管谁才是三军的元帅,率领自己的中军里的部分队伍渡黄河去了。 >△中军元帅荀林父 >晋国很尴尬,大家是一起出来的,而先榖小股部队肯定是打不赢楚军的,到时候如果战败,各位小弟那得到的消息只会是“晋爸爸败给了楚爸爸”,没人会在意细节,于是,晋国三军一边 ... ... 咧咧,一边艰难地做了一个决定——渡过黄河,做出跟楚国叫板的姿态。 >楚国的军队阵容是这样: >中军帅:沈尹 >左军帅:子重 >右军帅:子反 >楚庄王为总指挥。 >晋国的三军阵容如下: >中军将:荀林父;中军佐:先榖;中军大夫:赵括、赵婴齐 >上军将:士会;上军佐:郤克;上军大夫:巩朔、韩穿 >下军将:赵朔;下军佐:栾书;下军大夫:荀首、赵同 >司马:韩厥 >楚庄王这边刚跟郑国签完条约准备回国,听说晋国来了,也有点紧张。甚至,楚国的 ... 孙叔敖直接表达了意见:不打。 >△孙叔敖当老农民时 >“咱跑啥呢?出来不就是为了打仗,不就是为了与晋国一争高下吗?”说话的是楚庄王的宠臣伍参,楚国军队里也有主战和主和的分歧。 >双方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内部争议,此处省略5000字争吵细节,最终,是楚国这边先下定决心,楚庄王拍板:走我是不走的,打嘛,也要玩点计谋。 >楚庄王先派人到晋国军队表达和平理念,说咱们和郑国的矛盾都搞完了,怎么敢劳烦晋国呢。晋国最高领导也表示,握握手好朋友嘛,打仗多不好。 >眼看着到这里,战争完全打不起来。但,楚国的和平使者前脚才出晋国大阵,后脚马上就有人寻衅闹事了——楚国大将乐伯让许伯给自己开车,摄叔为车右,单车匹马跑去找晋国单挑。三个人私底下商量了一会儿战略方针,三四个来回,完美胖揍了晋国士兵一顿,打得晋国驻边将士鲍癸心里气极,二话不说,左右两面出动,夹击乐伯三人。乐伯也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既然敢单枪匹马来挑战,就有把握全身而退,只见他张弓搭箭,左右开弓,左边射马,右边射人,晋军左右两翼完全不能靠近他们。然而,正当乐伯得意之际,许伯脸色不好地说:“箭,箭没了,就剩一枝了……” >乐伯大惊失色,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晋军活捉,忽然眼前一亮,救苦救难的和平使者出现了——一只麋鹿。 >乐伯用最后一枝箭射中了麋鹿,派摄叔拿去交给后面追赶的鲍癸。摄叔恭恭敬敬地说:“将军你好,现在季节不到,很多禽兽都没出来,我们将军叫我将这头麋鹿敬献给你们,你们远道而来,改善改善伙食吧!” 鲍癸见乐伯善于骑射,辞令也十分客气,既然楚国人服软,也就接受了麋鹿,下令部下不再追击。就这样,一头麋鹿解决了这次单挑危机。 >△麋鹿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不懂了,这是打仗啊兄弟,咋这么轻松就不搞了?咱一会儿再说。 >小小的骚动并没有影响晋国元帅接受和平的决心,中军元帅荀林父的意思还是不打,赶紧结盟,主战派的先榖和赵括等认为必须打,还有的人则认为,你们不打也得打,并且还要你们输。 >晋国有一个叫魏锜[qí]的人想做公族大夫,但是没有做成,于是,魏锜想,一定要让战争打起来,并且还要让晋国打败仗。刚抵达目的地的时候,魏锜就已经提出自己单车前去挑战楚国,以此激怒楚军,荀林父等不同意。到这会儿,魏锜又一次计上心头,提出让自己去出使楚国,当是楚国使者求和的回礼。这次,荀林父没有理由再拒绝,勉强答应了。 >魏锜拿着礼品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想了一万个激怒楚国人的 ... 。魏锜来到楚军后,完全不提和平结盟的事,并自己代表晋国,声称马上就要与楚国决一死战,嚣张的态度气得楚国大将潘党忍不住开车就去打他。魏锜见状,爬上车子“拔腿就跑”,跑到荧泽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忽然战争中的和平使者又出现了——六只麋鹿。魏锜连忙张弓搭箭射死了一只,回车献给潘党,说:“您有军事在身,打猎的人恐怕不能供给新鲜的野兽吧?这头麋鹿献给你们,改善改善伙食吧!”潘党考虑到晋楚“结盟”的大局,接收了礼物,不好继续追赶,魏锜也躲过了一劫。 为什么春秋时期两军交战时都不努力抓俘虏,对方送上一头麋鹿就就没事了呢?抓获敌方将军,不是大功一件吗?别急,春秋时期的做法,一切都有礼法可依。 根据《论衡·乱龙》意象载:“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也就是说,麋是诸侯级别才能享用的猎物,敌方将一个诸侯级别才能享用的物品敬献给你,顺便向你服软,承认你的勇猛,这已经足够让人握手言和了,因为,穷追到底也不一定有把握战胜对方嘛。再者,鹿自古以来都是帝王的代表,逐鹿中原、逐鹿天下一词就从这里诞生——拥有鹿的,是帝王,能有资格逐鹿的,都是天下英雄和霸主的意思。 >△连游戏里动不动都是要逐鹿中原 >好了,最终,这场战争还是要打起来的。其中细节,也可以省略10000字。 >赵氏兄弟中最小的赵婴齐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部分军队跑到黄河边占着船只,只要稍有晋国战败的消息传来,他们的部队第一时间全面撤退。 >从这里就可见,晋国对开战的准备很不充分。果然一开战,晋国败势就很明显了,荀林父看见军队乱作一团,生怕再待下去会死伤更多,马上派人击鼓大声广播:“大家快跑,跑去渡河回家,跑得快的人有奖!”三军统帅都说叫大家跑了,哪里还有人肯卖命?于是,大家一哄而上,都往黄河岸边跑。 >到了黄河那边才发现,原来中军跟下军都在逃跑,而船只被赵婴齐弄走了一批,现在所剩不多了。此时此刻,中军和下军也顾不上对方是不是一国同胞了,彼此都抢着上船,十分激烈。先上船的人准备走,后面的人都用手拉着船不让走。紧急时刻,船上的人也顾不了那么多,抓着船不让走,大家都跑不了,不是同归于尽么?于是,船上的人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举措——砍手!船上的人拿着刀出来一顿乱剁,扒着船的手全部断了,可就算是这样,后面逃命的人还是蜂拥而至,拉着船不让走,跟剁手比起来,毕竟保命更要紧。最后的结果是,船里到处都是断掉的手指头,随手一抓可以捧起来无数个。 >这是黄河岸边的情形,其他战场上也到处都是晋国中军和下军的逃兵,于是,发生了相当有趣的一幕——晋国人在前面跑,楚国人在后面追,跑着跑着,晋国人的战车忽然不小心掉到坑里去了,怎么样也上不来,眼看着楚国的追兵很快就要追上,驾马车的吓得浑身大汗。 >果然,不一会儿楚国的追兵就赶上来了,按理说,此时楚军应该赶紧下车去抓晋国的俘虏才符合逻辑,可是,如果事情按照常理发展就没有趣味了。 楚国追击的人看见晋国士兵的马车陷在坑里出不来,竟然一个个跳下车去检测情况,一边发出技术性的教导:“你这样驾车不行,这样车子出不来。”晋国人愣了,没想明白这是咋回事。楚国人继续说:“我看,你们得把车前面横着的那个木头抽出来,车子才可以开出坑呢!” >死马当活马医,晋国人照做,果然车子出来了。楚国人露出救世主般的微笑,晋国人二话不说驾起马车就跑,生怕跑得慢了楚国人反应过来又要抓他们。结果,跑出去没多久,马车又出故障了,这会儿不是掉进坑里,而是马车根本不在往前面跑,而是原地打转。 >楚国人在不远的后面看见这一幕,又追了上来,帮忙看了看战车:“兄弟,你们把那个大旗拔掉,再将车辕头上的横木丢了,这样车子才能走。” >△春秋战车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晋国人又照办了,果然,车子正常向前跑了。和上次一样,车子正常以后,晋国人驾车马车又跑了,不过,这次他们边跑边调过头说了一句话: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的,知道逃跑的路数,知道怎么对付战车遇到的各种艰险。我们晋国不如你们啊,你们是逃跑中的冠军,有经验啊! >这……还是战争吗? 2.鄢陵之战在打酱油 >晋楚争霸期间共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正面交锋,分别是城濮之战、邲之战,以及这场鄢陵之战。前两次战役各有胜负,城濮之战楚国虽然战败,但楚国并非全军出动,只有楚成王的西广、东宫及子玉的六卒人马,损失并不太大;邲之战中,晋国除了上军,其余两军皆败,无论从晋国内部和国际效应来说,晋国都损失较重。此战之后,国际形势有了细微的变化,郑国和齐国首先以各种形势宣布不再一味遵从晋国的命令,与晋国结有世仇的秦国更是时刻准备伺机报复。于是,晋国的策略变成了先服诸侯,再与楚国争霸。 >△晋楚争霸 >值此尴尬局势时,晋国的策略尤为高明,采取各个击破的 ... 将齐、楚、秦三大联盟打破。首先,公元前589年,晋国与齐国在鞌地作战,齐国大败,楚国的救援不及时,晋国重树威信;其次,公元前579年,晋国主动与楚国握手言和,双方邀约诸侯各国在宋国举行弭兵之会,秦楚联盟破裂;紧接着,公元前578年,晋国与秦国在麻隧发生战争,重挫秦国,前一年在弭兵大会上与晋国结盟的楚国未曾出兵援救,自此,晋国的霸主地位再次被巩固,如晋国士燮所言,“今三强服矣,敌,楚而已。”现在,敌人就只楚国了。 >此时,郑国又一次变成了楚国于晋国交战的导火线。 >晋楚争霸之际,郑国之所以成为两国极度重视和争夺的国家,一方面是因为,他可以作为晋楚两国正面交锋的缓和点;另一方面,楚国想要北上进入中原,势必要经过郑国,也即是说,郑国是楚国与中原国家的交通枢纽。而晋国为了遏制楚国北上,势必要拉拢郑国,拦住楚国出关之路。由于这些原因,晋楚双方又都不愿意灭亡郑国,让两国直面相遇。因此,争夺郑国的归属权,是晋楚双方争霸中不约而同、心照不宣的策略。 >这次,同样是郑国被楚国指挥着去惹晋国的小弟,晋国于是商量派人来揍郑国。说是攻打郑国,其实,小小郑国完全不配晋国如此重视,哪用得着商量?关键是攻打郑国之后,势必要与郑国背后的楚国交手,于是,晋国内部又一次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 >这个过程,又是一段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互相 ... 战,虽然很精彩,但前序和中间过程依然很长,省略5000字。 >战争还是要来的。晋厉公亲自统帅晋国四军出动,由栾书为中军元帅,士燮辅佐;郤锜为上军元帅,荀偃辅佐(此时荀偃仍是中军佐,到平阴之战时已晋升为中军帅);韩厥为下军元帅,下军佐荀罃[yīng]留守晋国;郤犫[chōu]为新军元帅,郤至辅佐。 >出发之前,下军帅郤犫前往卫国和齐国,请求两国出兵协助,栾书之子栾黡[yǎn]前往鲁国乞师,于是,晋国三军首先向郑国挺进,齐国、鲁国、宋国、卫国陆续安排发兵。 >郑国得知消息,派遣使者及姚句耳向楚国求救,楚国倒没有主战和主和两派分歧,楚共王亲自率领三军援救郑国,以令尹子重率领左军、左尹子革率领右军、司马子反率领中军,另有扈从小国若干,奔赴郑国。 >五月初,晋国三军渡过了黄河,楚国历来讲究兵贵神速,虽然发兵比晋国往,却比晋国早一步到达了郑国境内。 >△鄢陵之战 >大概由于邲之战的教训,士燮仍不想与楚国正面交锋,以种种理由请求退军回国,栾书不听,没办法,士燮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六月,晋、楚两军在郑国境内的鄢陵(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一带)相遇。 >接着,这场战争就变成了游戏一样。首先是晋楚两国各自的“卖国贼”的战场——伯州犁(晋国伯宗的儿子)和苗贲皇(楚国斗越椒的儿子)搞了一段著名的军前演讲。 >然后,开战没多久,楚共王被晋国的射箭高手吕锜射成了独眼龙,楚共王这才想起来自己大楚也有神射手啊——养由基和潘党,赶紧召过来,分了两支箭给养由基,替自己报仇。然而,开战前,养由基和潘党玩射箭的时候,楚共王还曾经很生气地 ... 他们,就知道射箭玩。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中的养由基 >另一边,郑国军队战败,韩厥正在追郑成公。 说是追击,其实韩厥只是想赶跑郑军。韩厥的司机杜溷[hùn]罗发现郑成公的司机心情很紧张,连连回头查看追击的晋军,心思完全不在马车上,只要自己加快速度,一定能追上郑成公,于是向韩厥请求追上他们。韩厥心想,追上能怎么样呢?又不能俘虏郑成公,作为外臣,羞辱他国国君实在是不合乎礼,于是就停止了追赶,转向其他战场。 >△电影《赵氏孤儿》中的韩厥 过了一会儿,郤至的战车与郑成公相遇,车右茀[fú]翰胡也提议由轻车从小路迎击郑成公,两面夹击把他抓了。郤至连忙nonono,伤害国君是要受到刑罚的,作为外国的下臣,没有资格俘虏诸侯,也不追了。 >难道,刚才他们就是追着玩玩? >其他战争,也跟闹着玩一样。 栾鍼曾到楚国出使,和楚国的子重见面并会谈过,俩人背地里有点互相欣赏,因此,在战场上碰到后,俩人不仅没打,还互相送酒致敬。晋国的郤至也几次遇到楚共王的战车,不仅没想去围攻,反而每次都脱帽下车,低着头赶紧走过去,就当没看见似的。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完全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为啥?这是在打仗? >其实,究其原因,还是有深刻道理的。 >韩厥之所以不追郑成公,并不是因为啥抓他国国君不符合礼,因为, 前面和齐国的鞍之战,韩厥可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抓了冒充齐顷公的逄丑父,完全没觉得抓别国国君有罪啊。 >△鞍之战 >郤至嘛,在晋国几乎是万人嫌,家族跋扈张扬膨胀到了顶点,即使晋国残存了一些对礼的拥护者,也不可能是郤至来实现。 >想明白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晋国内部的背景,也就是晋国上军帅士燮坚决不肯开战的原因——晋国内部太乱了。 >士燮反战的理由是:当今天下的局势,齐国在鞍之战被整惨了,秦国在麻隧之战被打趴下了,狄人也被我们干怕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楚国是我们的敌人。按照晋国历来的内部环境来看,我们必须留一个强大的敌人,时时警醒我们一致对外,否则,把敌人都消灭了,晋国人就会把眼光收回来,专门搞内部权力斗争。 这是大方向的局势,更细节的,很明显,士燮也看到了晋国内部正在酝酿一场大祸——晋国的三郤跋扈,晋厉公和底下的一系列宠臣早就谋划消灭郤家,届时,晋国六卿必定要再一次瓜分郤家,像上次灭赵氏一样,几大家族再洗牌……而这,必定是一场大流血事件。可惜的是,晋国大部分人没有士燮的长远眼光,只想着继续争霸,打败楚国。 >现在,事情就简单了,士燮可以看到一场暗藏的暴风雨即将来临,没理由聪明的老滑头韩厥完全感觉不到。韩厥在不久前曾亲眼见到晋景公时期,赵盾这一支赵氏被灭族,而前面被灭、被驱逐出晋国的,还有先氏、狐氏等,难保自己韩家不会有下场惨烈的一天,即使轮不到韩氏,现在,三郤这么跋扈,将来乱起来,谁说得定局势会怎样?他必须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三郤之中,郤至是最聪明的一位,鄢陵之战前夕,晋国内部对三郤的不满已经比较明显了,他必须放过其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好给自己、或者说给整个郤家留一条后路。 他们的这条后路,即是当时的国际规则——各国都必须敞开怀抱接收外国逃亡来政治避难的人,并且根据他原始祖国的大小,以及在祖国的地位,给予封官封地。换句话说,郤至和韩厥已经预料到了战争之后的事情不简单,当然不敢去抓别国领导,得罪外国势力,说不定,到时还得求他们收留呢…… >后来,这场鄢陵之战,以晋国胜出。于是没多久,晋国就发生了大乱子,三郤被灭,甚至,晋厉公都被 ... 死,整个晋国陷入混乱状态,又一次验证了士燮的预言,以及韩厥、郤至他们的顾虑。 >△晋厉公连环画 >所以说,春秋时期的各种举动,虽然现在人可能理解不了,甚至嘲笑他们在搞啥,但,当时的人必定有自己的考虑,要么是尊礼,要么,则是历史背景需要! 大梁如姬/文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战生死对决中,他们的这些做法让人大跌眼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2. 一战后,一条最像真理的谎言,欺骗世界20年

    『高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影响』发生于1914年7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多万人的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抹不去的心灵创痛,它是典型的非正义战争。这些不见了的矛盾包括:第一大矛盾:老牌...国家英国与后起之秀德国之间的矛盾,俗称英德矛盾,这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首要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调和,似乎只能用战争解决,所以,一战发生了。

  3. 楚汉相争项羽要煮刘太公,项伯到说了啥,成就刘邦得天下

    历史上著名的的楚相相争,又叫楚汉争霸,有名楚汉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6年8月到公元前202年月,是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争夺天下政权所发生的异常重要战争。命令项羽刘邦兵分两路,项羽北上救赵,刘邦西进伐秦,开始发起灭秦之战,并约定谁先入关就是关中王。发动彭城之战在公元前205年3月,刘邦得到楚国的重要情报,从南渡平阴津到洛阳新城,准备开始袭击彭城,不过在彭城一站,刘邦打败,项羽歼灭了刘邦主力军队,刘邦落荒而逃。

  4. 君子之交:除了管仲和鲍叔牙,还有他们俩!两人关乎整个楚国存亡

    小编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八九,最幸运的是能与人言之一二三”。一个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知己好友不过一二人,甚至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寻觅到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己”比「”伴侣”更难找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历史人物能够称得上是对方的知己。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杜甫和李白,周瑜和诸葛亮。他们这些人有些甚至是敌人,就像周瑜和诸葛亮,各为其主但是却不妨碍他们互相敬佩和仰

  5.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后来是如何回国夺位的?

    秦惠文王迎娶魏国公主和楚国公主,她们各生下三个儿子。几十年后燕国太子丹来咸阳做人质,算是礼尚往来。秦武王去世时年仅二十二岁,刚到冠礼的年龄,此前朝政由太后慧王后和秦武王共同操持。如今秦武王出了意外,南国佳人芈八子,决定豪赌一把,她要与惠文后争夺太后之位。随后赵武灵王派相国赵固,到燕国接公子稷,再领兵护送公子稷回国。

  6.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7. 考古发现楚国并非「 ”芈”姓「 ”熊”氏,这可能来自秦王朝的丑化污蔑

    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7日在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和姓氏组织代表共两百余人与会,共同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篇文字就来聊聊本人姓氏的来历。之前有次在某平台看到有人给拙作《先秦古国志》差评,理由居然是「”看作者的名字以为是日本人,买到书打开看作者简介才知道是江西人!被骗了。”这个理由实在有点……后来上度娘一查,才知道日本还真有这个姓氏。日本有个学者叫

  8.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是哪场战争吗?不是抗日战争。

    说道中国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场战争,大家第一眼可能会想到抗日战争。因为它给我们民族带来了三千多万人口的伤亡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其实不然,真正伤亡最大的当属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保守估计仅战争伤亡就多达5000多万。战争之惨烈,代价之巨大令人发指。中国从此开始了三千年之未有之大变局。加之西方外来廉价商品的反倾销,中国的小农经济纷纷破产。在南京期间,洪秀全封了上百个嫔妃和数以千计的王。

  9. 日本拍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他们是怎样描述中国军队的?看了才知道

    能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了解战争的真实面目,然后了解历史不忘国耻,中国电视剧是这样的。那么在日本人的电视剧中,中国军队是怎样的形象呢?日本就曾播出过一部电视剧,就是围绕一位日本女护士展开的叙述,讲的是她随军到中国救死扶伤的事,究竟是什么剧情我想大家都不关心。在这部电视剧中被中国军队的描述还算是客观,并没有出现夸大事实的情况,剧中也讲述了中国军队的英雄善战。

  10. 阖闾向逃犯请教富国强兵之策,答曰想称霸,按风水修建苏州城

    吴王阖闾能够称霸诸侯,主要靠两个人,一个是伍子胥,一个是孙武,尤其是伍子胥,对于吴王阖闾来说更加的重要,因为没有伍子胥,阖闾是根本当不上吴王的。伍子胥治国能力是非常强的,不然也不会被霸王阖闾看中,没想到伍子胥在风水方面也是大师,当时吴国的首都就是现在的苏州,所以伍子胥根据吴国的强敌来设计苏州城,或许伍子胥是最早的苏州城的设计者了。

随机推荐

  1. 梦见父母离异 梦见父母离异什么意思

    做梦梦见父母离异好不好?梦见父母离异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父母离异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父母离异,这个梦提示你要多加小心,因为你与朋友之间可能会有点小摩擦,你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有可能会引起朋友的误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梦见离开父母而成孤苦伶仃,表示爱情方面将有很大的幸运。

  2. 忻州佛光寺东大殿为何被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这个便是海内外闻名的佛光寺正殿(东大殿),它的建造日期大概于唐代大中11年,也就是公元857年,之所以叫它为东大殿,因为它的朝向为坐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约12米。据梁思成在这里的考察,其建筑者为一个在京都的女弟子名为宁公遇的人,设计和督造者为当时的高僧愿诚主持。

  3. 从放牛娃到司令员,湖北人在河北牺牲,今天邢台还有以他命名的街道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以人名命名街道的例子在我国并不少见,有时候,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铭记先烈,纪念他们为解放劳苦大众、反抗对外侵略中的功绩。今天我们就来说这样一位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湖北籍八路军高级指战员,杨宏明。杨宏明烈士杨宏明1910年出生于著名的将军县湖北黄安(今红安),少时因为家境贫困只

  4. 世界上著名的战争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这场战役是当时的名将汉尼拔与大西庇阿的唯一一次正面冲突,并使汉尼拔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战败。然而,西哥特人通过收买多瑙河的边境卫兵,被允许携带武器入境。>双方在经过几个月规模较小的战斗之后,于836年8月下旬进行了决战。

  5. 小凤仙和大军阀蔡锷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恩怨情仇

    也因此在民国时期,发生了很多流传到现在的爱情故事,只是大多都没有一个好结局,就比如今天要讲的小凤仙和蔡锷。我们知道小凤仙是因为她爱慕的人是民国的一个大军阀,蔡锷。在这段时间,蔡锷遇到了小凤仙,两人迅速的相恋了。>蔡锷在小凤仙的帮助下,顺利的逃出了北京袁世凯的监禁。当时已经五十多岁的小凤仙,早就看淡了世界,保守着所有的秘密,从来没有向人透露。

  6. 禅师作女婿

    禅师作女婿一休禅师是一个非常风趣幽默的高僧。有一天,他到信徒家里拜访,只见夫妇两人抱头痛哭,家里一片愁云惨雾。从早上到下午,一休禅师不停地挥毫,卖了不止万把以上的扇子。晚上,一休禅师将一袋钱交给这位信徒:「你看!这些用来还债够不够?」「绰绰有余了!」一休禅师飘然地离开信徒的家,回到寺院里去。

  7. 关于毕业的空间说说-感人的情话

    二、姑娘们,毕业那天都不许给我哭,都给我微笑着滚蛋三、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8. 粘花惹草是什么意思?

    【拼音】zhānhuārěcǎo【解释】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出处】元·商衜《一枝花·远寄》:“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例子】无【相关】百度“粘花惹草”

  9. 孝庄太后并未下嫁,但可能已委身多尔衮,对康熙说的话就是证明

    在清朝正史中,孝庄太后并未有下嫁多尔衮一幕的出现。但可以说孝庄对多尔衮是存在着感情的。甚至小编觉得,孝庄很可能曾经委身于多尔衮。对此,孝庄对康熙说过的一段话就是证明。也难怪顺治帝会对多尔衮会有如此深的恨意。下面小编我就来为您解密一番。多尔衮其人确实为清军入关,问鼎中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死后却遭到了顺治帝,挖坟鞭尸的对待。多尔衮究竟干过什么事,惹恼了顺治呢?在皇太极死后,本应由豪格直接继承汗位。

  10. 历史上最美的皇后

    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中国历史上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寥寥无几。杨广即位后,萧氏被册封为皇后。皇后怀有身孕,虽不知是男是女,却被客氏与魏忠贤暗中陷害而流产,此后张嫣一生未曾再生育。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