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是谁?意大利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简介

埃迪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的一个小镇,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青年时代,他立志从军,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斗,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他写了不少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在 想结晶,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意大利小说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1866年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1866年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其中著名的有《西班牙》(1872)、《伦敦游记》(1874)、《摩洛哥》(1876)、《巴黎游记》(1879),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博爱主义者。他的许多作品,如《朋友们》(1883)、《在海洋上》(1889), 特别是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心》(旧译《爱的教育》,1886),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一体,写了长篇小说《一个教师的小说》(1890)、短篇小说集《学校和家庭之间》(1892),提倡平民教育,希望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 ... 篇小说《五月一日》作于 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爱的教育》,原名《Cuore》(音"考莱",意大利文‘心’的意思)。它采用5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弟弟妹妹爱人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亚米契斯1908年3月12日去世,死于突发心脏病。《爱的教育》是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公开出版的,深受意大利教育界的欢迎,几乎是在校学生人手一册,达到了家喻户晓的普及程度。现在几乎是每人手里都有一本。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是谁?意大利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4.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5. 《红楼梦》中的灯谜有什么作用呢?

    灯谜,又叫猜灯谜,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门传统的综合性语言艺术。从现有的古籍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自先秦以来,在许多生活领域里,都有谜语这一语言形式的运用:人们用比喻、借代、描绘、字形离合等...制成谜语,用来劝谏、讽喻统治者,在外交上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用谜语来暗通情报,掩人耳目;文人之间也会用谜语来相互戏谑等。

  6. 意大利在二战时装备精良,可是为何在战场上很怂?

    但就是这样,意大利还是在二战时期输得一塌糊涂,简直是被很多国家直接吊打。意大利在二战期间,虽然拥有着各种高级的皮肤,在玩家中级别也是很高的,但最后却一场战役都没有胜利,这的确让很多人费解。

  7. 唐德刚访谈李宗仁:口述内容删得太多,李宗仁竟有些不痛快

    《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德刚用力最深的是《李宗仁回忆录》,足足访谈了七年。与胡适的严谨不同,李宗仁的口述可以说是滔滔不绝、鱼龙混杂,如何取舍便成了难题。

  8. 苻坚:淝水之战大败被嘲笑千年,可有谁知道他也是一代仁君呢?

    说起苻坚,大家一定听过很多关于他的典故吧。淝水之战,就是苻坚被中华历史嘲笑了几千年的败绩。

  9. 俞平伯晚年红学观点不仅振聋发聩,至今也没有望其项背者……

    俞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出身于世代诗书之家。曾祖俞樾,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对《红楼梦》也有涉猎。父亲俞陛云,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俞平伯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国学基础雄厚。1919年他毕业于北大并负笈英伦深造,很自然地成为一个著名学者,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0. 人生究竟有几个境界?丰子恺说三个,冯友兰说四个

    作者:金满楼(近代名人哲思第五弹,也是最后一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

随机推荐

  1. 梦见雏鸡梦到雏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雏鸡好不好

    巳婚女子梦见许多雏鸡,会成为大户人家的主妇。梦见黄鹄梦到黄鹄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黄鹄好不好女性梦见母鸡孵出雏鸡,象征著对子女生活和健康的担忧,期待儿女会健康成长。原版周公解梦雏鸡多,女嫁富门。《周公解梦》见雏鸡,男主官升。《周公解梦》见鸡,闻鸡鸣,主吉。《周公解梦》买小鸡,领养孩童。《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里的鸟象征著幻想、思想和主意,这些内容必须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才能表露出来。

  2. 情书集萃中爱情妙语

    我甚至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在我的心目中你总是万般的可爱可亲。[德]海涅摘自《情书集萃》最甜蜜的小狐貍!最衷心地感谢你对我如此钟情……我也为了能很快又见到你,能在来自斯瓦比亚的人儿脸上留下“难忘的印记”而万分高兴。长期以来,我很喜欢山猫,但山猫太危险,而且有时会在你的脸上留下令人不愉快的“难忘的印记”。我的情况很不好,除了不断的烦恼,就是大发脾气。

  3. 梦见给兰花浇水

    周公解梦梦见给兰花浇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兰花浇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不希求世间利乐

    不希求世间利乐久远之前,当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一种姓高贵之婆罗门子时,他拥有六位各具相应功德之弟弟及一位小妹。帝释天此时已了知尊者于寂静地排除琐事干扰之功德,他知道这些人乃真正厌恶在家贪享世间妙欲之过患,并谴责妙欲过失之尊者。

  5. [专家点评] 网纹彩陶船形壶

    [专家点评]网纹彩陶船形壶这是一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壶,1958年陕西省宝鸡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腹两壁以赭黑彩绘网纹。新石器时代时彩绘陶多采用赭色与红色,是在制胚成型晾干后直接用矿物颜料画在器表上的。这类颜料易氧化,所以一般出土的彩绘陶其颜色难以保存。这一时期有许多陶器均以网纹或鱼纹为饰,似乎向人们揭示仰韶文化地区人类与黄河的共生关系。

  6. 梦见蜡烛燃烧

    周公解梦梦见蜡烛燃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蜡烛燃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别人给我鞋梦到别人给我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别人给我鞋好不好

    做梦梦见别人给我鞋好不好?梦见别人给我鞋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别人给我鞋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别人送我小鞋,预示著最近会有小人出现,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利,自己要多注意才是。梦见身上着火梦到身上着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身上着火好不好女人梦见别人送鞋,预示著近期你的运势不佳,会有坏运气的围绕,建议你凡事都要退守为宜。

  8. 想她了的短信

    不知不觉,总是把你想起;无数次,希望把你陪伴;天涯海角,只要与你一起,那就是幸福的天堂。

  9. 八字看姻缘哪些人命中带金桃花

    “金桃花”,是利贵桃花,指能够嫁入豪门或者娶富贵之妻的命理特征。与普通桃花不同,非常珍贵,并非人人都有,但也非常娇气,所以需要倍加爱护。稍不留意,也可能让桃花溜走。

  10. 母亲的远见

    李景让,唐朝人,事母至孝,敬宗初年官任淮南节度史,宣宗时官至太子少保,一生成就得力于母亲的教导。母亲郑氏光明磊落,识见高远,早年丧夫,家贫子幼,独自承担养育三个儿子的重担。郑氏教子极严,景让兄弟三人直到年老,犯错时还要挨受鞭打,事情过去了又欢喜如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