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帝钟是什么?帝钟简介 帝钟,又称「手铃」或「法铃」,为道士常用法器,多为铜质,似钟而小,像铃而大,有柄,方便手持,铃内有舌,摇动响铃即具驱邪击祟的功效。道士诵经、行法多用帝钟。若在斋醮场合,则由「直香」道士持执此一法器,依节振响。 「帝钟」一词最早见于东晋时期上清经...
帝钟是什么?帝钟简介
帝钟,又称「手铃」或「法铃」,为道士常用法器,多为铜质,似钟而小,像铃而大,有柄,方便手持,铃内有舌,摇动响铃即具驱邪击祟的功效。道士诵经、行法多用帝钟。若在斋醮场合,则由「直香」道士持执此一法器,依节振响。
「帝钟」一词最早见于东晋时期上清经派用以驱邪杀鬼的〈天蓬呪〉,其中即言天蓬神将「手把帝钟」。而此帝钟与另一法器「流金火铃」的性质与功能相近。《度人上品妙经》中有「掷火万里,流铃八冲」一句。其中即言流金火铃一旦掷振,其声闻万里,所散发之流光交错八冲,充满虚空,即得消魔灭鬼。明代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便认为天蓬元帅「手把帝钟」所能发挥的功效,就像是《度人上品妙经》所说的「掷火万里,流铃八冲」的那样,因此才说天丁神将手中所执者,也称之为「火铃」。总之,如同帝钟作为天蓬元帅法器一样,早期火铃也被视为仙真所持法器,用以制御魔精。
及至宋代,帝钟仍然成为天蓬元帅的重要法器。收录《道法会元》的〈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所记捉鬼入狱之法,即以冥想方式存见天蓬元帅摇振帝钟,令其火光直冲艮方化作火狱,再令诸将遍行捉鬼驱入狱中。除此之外,地司上将殷元帅所持「金钟」也常被视为道教「帝钟」的重要源头。只是,目前熟知的殷元帅形象可能受到密教明王形象影响,其手中持铃的造形即同密教金刚夜叉明王。因此,除了道教斋醮科仪场合,帝钟已经成为必要法器,杂有密教法术色彩的闾山法师也会在其驱邪法术使用法铃。
今日所见帝钟,手柄顶端常见「山」字造型。根据《道教源流》,此三山乃为最高神灵「三清」之象征,故或称「三清铃」;闾山法师则以其象征「三山」(闾山、灵山、茅山)。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