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祭台简介 祭台(altar)在许多宗教传统是一个空间或是建筑物,通常是从地面隆起或是一块平台,宗教仪式的展演或是对神、精神体、祖先、圣者的祭献都会在祭台上举行。但对于某宗教团体的信徒或是某家族成员也是一个凝聚向心力的象征。所以在许多的宗教传统中,祭台是宗教礼仪与生命庆...
祭台简介
祭台(altar)在许多宗教传统是一个空间或是建筑物,通常是从地面隆起或是一块平台,宗教仪式的展演或是对神、精神体、祖先、圣者的祭献都会在祭台上举行。但对于某宗教团体的信徒或是某家族成员也是一个凝聚向心力的象征。所以在许多的宗教传统中,祭台是宗教礼仪与生命庆典的核心。祭台 ―礼仪祭祀的中心―它能够实现宗教礼仪的两种功能:祭献与欢宴。
宗教礼仪的核心是神圣与世俗团体的中介。虽然,圣俗的交流无所不在,祭台仍然是最鲜明的所在地。祭台已经被认定就是专属神所用。信徒携带他们的祭品前往神圣的场所。希望神灵能悦纳祭品,期望神灵能接收到他们的感谢以及渴望神的祝福、持续不断的共融。
祭台在一神教中传达神的存在感。它代表神的存在。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是《旧约圣经》犹太人祖先雅各所建造的祭台。在〈创世纪〉第28章10到22节描述,雅各出门在外,以石为枕,睡着之后梦到神,神让雅各明白神的存在。雅各梦醒之后以石立碑,并且在石头上浇油表示对神的敬献。他重新给这个地方命名,意指为「神的寓所」。这个故事也是基督宗教中祭台的起源。
在《新约圣经》之中,祭台是一张神圣的桌子,基督徒得以围绕这张桌子举行圣餐礼。所谓的圣餐礼就是纪念耶稣当年赴死之前的最后晚餐。基督徒虽然保有祭台是用于祭祀的桌子这样的观念,但实际上祭献的核心意义已经改变了。强调的重点不在于人们所供奉的祭品,取而代之的是强调耶稣自己成为祭品。此处可参考玛窦福音26章26节至28节,耶稣说:「你们拿来吃;这是我的身体…你们都喝吧;这是我的血…」。
在艺术上来说,祭台有不同造型;在宗教建筑中祭台的所在位置必须反映出它在团体中的核心地位。自从12世纪以降,会将圣者的遗骸或是遗物置入祭台之中。这种做法至今在天主教中仍然可见,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大教堂。更有什者,为了露天的圣餐礼,天主教发展出一种小的祭台,以便随身携带。特别是在外传道的过程,很容易派上用场。除了小桌子之外,整套的祭台包含了圣餐礼所使用的餐具。其实,以基督徒来说祭台是象征与神合一。在基督徒中,祭台是重现了一种合一与共融的最高符号。如果基督徒能够聚集在一起,参与同一个祭台的圣餐礼,那么,就代表基督徒之间不同门派的界线已经消失了。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