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

           叶文程 罗立华(厦门大学)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地近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从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调查德化青花窑址开始至今,经过各级文博单位的调查,在全县的15个乡41个村发现青花瓷窑址达130处,散布于德化城乡。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德化青花瓷器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至多也多是偏重于美术史方面,对德化青花瓷器发展史研究不够。本文拟对德化青花瓷的烧造时间、生产方式、烧造技术、重要地位、外销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 关于青花瓷器的烧造时间

  德化青花瓷器始烧于何时?史书上并无记载,英国著名的东方陶瓷专家J.M.艾迪斯认为,福建在南宋开始烧造青花瓷器,纯属推测,不足为信。在德化青花窑址中所出土的带纪年款的青花瓷器很少见,主要发现有“成化年制”纪年款。在德化三班乡三班村的桐岭窑址、浔中乡良太村后所窑、浔中乡的石排格窑、宝寮格窑等均有发现。这种带纪年款的碗,碗的造型为直口、直腹、圈足,外壁饰船楼台纹、在纹饰的旁边题“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为(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底款为“成化年制”。这种款识排列为两竖行,每排两字,字迹僚草,外面没有圈线,而真正的成化款多为双圆圈线及双方框线“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为多见。人们普遍认为“成化年制”差不多全是伪款,根据与其同出的属于清代风格的青花瓷器而言,这种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青花碗属于清代。

  那么德化青花瓷器生产始于何时呢?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比较保守地认为,约在明正德、嘉靖时期。1983年在德化的一座明墓中出土了郭真荫墓志铭。该墓志由瓷版制成,高14.2厘米、宽13厘米,中部稍凹,下端左右两角略残。铭文为:“德化县西隅上林,亡公郭真荫排行第四,生于甲戌年捌月拾贰日子时,没于辛末年柒月贰拾日丑时,享年伍拾捌岁。孝男郭祥祖奉祀,正德己卯年季春吉日书”。正德己卯年为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文字颜色呈铁锈,有人认为是含铁的泥浆写成,也有人认为是用土钴写成的。同一墓中出土了一件青花瓶,口径3.5厘米、高9厘米、底径3.5厘米,外壁饰菊花纹样。人们普遍认为,纹饰的颜料为土钴,即石墨。这件正德十四年墓葬出土的青花瓶,可以认为是德化目前发现的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青花瓷器。不过,德化县所发现的一百多处青花瓷窑址中,从未发现有这类青花瓷。我们的看法是,在正德时期,德化偶尔用土钴作为颜料生产青花瓷器。但必须指出,整个时代,青花瓷器在德化根本就没有作为一个品种进行大量生产。

  人们认为德化在明代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器,是依据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白瓷狮耳瓶而做出的揣度。该瓶青花书写“明朝天启肆年岁次甲子秋吉日赛谢”,造型属于明代,釉色白中泛黄,青花呈色暗淡,同样采取上述正德十四年郭真荫墓所出土的青花瓶所用的土钴。这种土钴的发色,同目前德化青花窑址中所采集的青花瓷标本截然不同。1973年在浔中乡高阳村后安岭出土了一座明万历十五年(1617年)的墓葬,同年在三班乡三班村也发现了一座“大明隆武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5年)的墓葬,这两座明末清初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白釉瓷器,但就是没有一件青花瓷器,这是德化在明代没有大量生产青花瓷器的考古学佐证。

  我们认为,德化在整个明代的陶瓷生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其从宋元发展而来的闻名中外的白瓷。到了明代末期,白瓷质量下降,开始变得逊色。这在当时就有评论,如明末崇祯时的进士、后仕于清朝的周亮工在其《闽小记》中就说:“闽德化瓷茶瓯,式亦精好,类宣之填白。予初以泻茗,暗然无色,责童子不住茗事,更易他乎,色如故。谢君语予曰:‘以景德瓯,则嫩绿有加矣。’试之良然,乃知德化窑不重于时者,不独嫌其胎重,粉色亦足贱也”。类似的评论也见之于清朝郭柏苍的《闽产录异》一书。他说:“德化窑皆白瓷器,出德化县。顺治以前,老窑所制佛像、尊、罍、瓶、盘、盏皆精臻古雅,其色洁白中现出红色。至今价翔矣。然佛像不及荷台瓶,盘不及南北定,近胎地厚而粗,釉水莹而薄,渐不足贵。”这两部书所说大致相同,都指出明末清初时,德化白瓷开始走下坡路,而且就国际市场而言,白瓷地位开始下降,T.沸尔克(T.Volker)在其《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写道:“从万历开始(1604年),销往欧州的瓷器差不多全是青花瓷器。我们认为,这也是清代德化青花瓷崛起的一个关键。”

  二 关于青花瓷器的生产方式、烧造技术和原料

  1、青花瓷器的生产方式

  德化青花窑场的生产方式,史书并无记载。从窑址采集到写有商号的瓷器来看,有的瓷窑只有一个商号,如石坊垄窑、路尾窑、颠倒村窑、黄仔坂窑等就分别只有“成兴”、“上玉”、“荣胜”、和“万金”商号。但对德化青花窑址而言,大多数都发现有二个以上的商号,如石排格窑发现的款识有“丰盛”、“丰裕”、“胜玉”、“泉美”、“仁源”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当时德化青花瓷窑的生产,是一户的单独经营,或二至几户人联合经营的,其中联合经营的,可能是各户分开制造瓷坯,烧窑时合起来共同烧制,惟有这样,才会在同一窑地中的瓷器出现几种商号。德化发现的青花窑址,分布范围多在几百平方米之间,面积不大,这说明当时大部分烧瓷的生产规模都不大,是适用于这种个体或小型联合方式的。50年代,在德化浔中乡的宝美村,农瓷结合,农忙务农,农闲烧瓷,家家户户都有人烧瓷。但由于德化窑炉为阶级窑,故装烧一窑的花费很大,成本很高,因而出现了一种“各自制坯、合作烧窑”的办法,即每一家住户都在作瓷坯,每一家住户也就是一个作坊,他们各自作的“瓷货”多了,联合几家装烧一窑,据说这种办法是“自古有之”。所以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推测一个窑址出现二个以上商号的情形是一样的。福建的一些窑址相距几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发现了相同商号的瓷器,这可能是因为某些商号作为吉言,为大家所乐于使用,但也可能当时用搭烧的 ... 烧制瓷器在福建的窑场中是存在的。特别是那种圈足底带“成化年制”款的装饰楼阁纹并题“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诗句的青花碗,在德化、永春、安溪的一些青花窑址中均有发现,这极可能是商人定货烧造的缘故,明显地反映出了 ... 萌芽和商业资本因素的痕迹。目前,一些国内学者研究民窑青花瓷器,多注重于其艺术特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这是不全面的。

  2、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

  德化烧制青花瓷器的窑炉,在汤头乡石公格、葛坑乡双溪口、霞碧乡朱地村、大铭乡联春瓷窑等地均有发现。从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这些窑炉都为清代,尚没有发现明代的窑炉。

  由于没有发掘,窑内结构不详。从表面观察,可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种为龙窑,朱地村的龙窑,座北朝南,中部坍塌,首尾保存完好,龙窑约有20多目,石公格窑亦为龙窑;第二种为阶级窑,大铭乡联春瓷窑的阶级窑第二、三室保存完好,尤其是第三室几乎无损,左右各有一个窑门和观火孔,前后均有12个通火孔。

  可见,德化烧造青花瓷器的窑炉主要为龙窑和阶级窑。龙窑倚山而建呈斜坡状,似一条火龙由山而下,故名“龙窑”。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能维持还原气氛,福建的阶级窑是从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阶级窑”,从外形看,已经不像龙窑了,而是一个个像馒头状的窑室单独砌造,而又互相串联起来。日本人称之为“串窑”,比起龙窑来要高大些,一般高达3米左右,宽可达7米。每一室的隔墙上有通火孔,成为半倒焰式,对烧造胎釉含钾的瓷器(如青花瓷器)而言,尤为适合。

  在德化的石坊窑等能见到许多顶部钻有圆孔的三角形试温标(火照),可见当时在烧造青花瓷器中,宋代以来使用试温标观察窑温和器物瓷化程度的做法还在使用。德化青花瓷器装饰 ... 均用匣钵装烧,避免了烟灰对瓷器的直接污染,匣钵因装烧器物大小、高矮而不同,但总的看来,有三种形状,即圆筒形平底、圆筒形圜底、漏斗状匣钵三种。圆筒形平底匣钵造型与宋代同类匣钵相同,形体较大,主要用于装烧器形较大的瓷器。圆筒形匣钵底部微呈弧形,器形较矮。漏斗状的匣钵外壁深于钵底,相叠时钵内空间较大,能装烧器壁较深的瓷器,对防止瓷器粘结在匣钵上有一定的作用。可见德化装烧青花瓷器的匣钵,已不再采用宋元时期所盛行的支圈匣钵。德化青花瓷器使用的匣钵多为一个匣钵烧一件瓷器,工艺往往比较工整。此外,在德化各青龙窑中特别盛行对口烧,尤其是青花小蝶和杯,大都采用口缘对口缘扣在一起的办法来烧,因而这类器物的口缘都不施釉,用手摸感到很涩。青花瓷器的垫烧材料,主要为垫饼。在德化青花瓷窑,不见福建其它青花瓷窑所经常使用的以细沙为垫烧材料的现象,用沙垫烧可缩小空间,增加装烧量,但采用细沙垫烧,器物底部经常粘有一圈沙粒,这就是所谓著名的沙足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制造 ...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的制瓷工艺。瓷坯主要采用轮制成形,就是将挖出的瓷土捣碎后,用水碓舂细去除杂质,把细泥捏成团放在转轮上拉坯或捏制成各种器形。器物的厚薄要适度,最后入窑烧制。乾隆版的《永春州志》云:“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碓舂细滑,入水飞澄,淘净石渣,顿于石井,以漉其水,乃博植为器,烈火锻烧。厚则淀裂,薄则苦窳,饮食之器多粗拙,今其细者颇亚于饶,罄瓶罐瓿,洁白可爱出德化,永春间有之。”这种作法,直到现在德化的一些非机械化窑场中还在使用。

  3、青花瓷器的原料

  德化境内多山,群峰叠翠,高岭土极其丰富。德化各青花窑场均采用本地的原料,往往都是就地取土,如德化下涌乡的羊条窑,黄仔坂窑和玉窑、凤坑后碗窑等,紧挨着瓷窑的当时采瓷土矿的遗迹仍历历在目。正是这些丰富的瓷土和山上茂盛的树木,充足的水源,使得德化青花瓷器得到大规模发展。

  瓷器釉药的制造,是将最坚硬的瓷土,磨碎成粉,再经淘洗沉淀等手法。去掉粗糙的成分。然后加水成浆,加入石灰。经火热,石灰与坚硬之瓷土化合,成为一种易溶之化合物。釉药即成。这是本世纪30年代做法。50年代,德化县国营瓷厂的釉药配方,主要原料有三种:却正长石、石灰石和稻壳灰,和100斤石灰石,450斤稻壳灰搅拌均匀,烧成灰,然后用这种灰去和长石配合:一成灰、三成长石,配成第一种釉药,适用于低温釉;一成灰,五成长石,配成第二种药,适用于高温釉。这对研究福建青花瓷器釉药提供了一个比较接近的资料。

  瓷器的青花料,成份主要是钴。德化的青花瓷器呈色是不一致的,其中有一种青料呈色给人一种苍郁沉滞的感觉,稍为接近染料中土靛的颜色,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这极可能是使用石墨所致,石墨亦含钴。据说,自抗战发生后,海路被封锁,德化的一些青花瓷窑就是用石墨来代替进口青料,事实上,在历史上,福建不仅对外出口瓷器,而且还出口瓷器颜料,对此,《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有颇多的记载。这些所谓的制瓷颜料,毫无疑问,应该一大部分为青料。清朝初年后,德化开始进口青料,改变了单纯利用土产钴料的状况。直至抗战前,福建制瓷颜料包括钴料,完全仰给于外货者,其中十分之九是从日本进口的。

  三 德化青花瓷在福建民窑的地位

  我们已在前面分析,德化是在清代才把青花瓷器作为一个新的品种来烧造,以前人们所认为的德化自明代大量烧造青花瓷器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从目前的发现看,福建青花窑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即闽江上游流域的闽西北地区、晋江流域的闽中地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根据瓷器的不同特征,可初步把福建青花瓷器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明代中晚期、明末清初、清代康熙至道光、清代末期。总而言之,闽南的青花瓷器属于前二个发展阶段,而闽中的青花瓷器多为后二个发展阶段,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如安溪的青花瓷器从明中期一直延烧至清代末期。福建自明代中期以后,烧造青花瓷器突然兴盛,可考虑是外来因素影响所致。明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从江西分两路影响福建青花瓷器,一路是江西广东的饶阳和大埔一带传到福建九龙江流域的闽南地区,再影响晋江流域;另一路是直接从江西传播到闽西北的闽江上游流域地区。但到清代,德化青花瓷器崛起,结合自身的传统,反而以强大的势力影响福建青瓷窑。德化窑生产的青花瓷器虽然品种繁多,但实用性强,主要为碗、蝶、盘、瓶、香炉等,雕塑类产品极为少见。

  青花题材取材丰富,有人物、自然景物、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具体来讲,人物类中有高仕图,李白醉酒,题“志在书中”、“晨兴半柱香”文字的书斋攻读;植物类中有佛手、牵牛花、石榴、花篮、牡丹等;动物纹有亡龙纹(不只装饰在器内,而且延伸到外壁),还有城楼纹等,都是令人感到亲切的德化窑青花瓷器的典型装饰题材。德化窑也盛行文字装饰,如题“雪白山上高士卧,月明花下玉人来”;“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春色杏花香半里”;“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在德化窑中极为常见。

  德化窑在装饰上注意青花纹样与白地之间的青白对比。德化窑产品质地洁白,以白见长。瓷工们在设计时注意使这一质地的特点得到充分的表露。因而以白底青花的数量居多,同时青花大都质朴洗炼,保留较大的白地空间,显示了白瓷魅力,这一点在福建青花瓷中非常突出。

  德化窑的款识有双字作坊款、单字款、画形款、印章款、记年款等,但以双字作坊款最为常见,基本上都寄托美好的含义,因而大多为“玉”、“裕”、“珠”、“利”、“吉”、“玲”、“美”、“宝”等字,此外“月”也极为常见。

  德化窑青花瓷器不但极大地影响晋江流域的青花瓷窑,如清代永春窑、安溪窑的青花瓷与德化青花瓷窑已趋同一致,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全福建的青花瓷窑,使得福建清代青花瓷器的风格一脉相承,造成这个原因关键在于信息传播以及陶工的互相往来。

  闽北的民间窑场以烧制青花瓷器为主,以政和县的东平窑规模最为宏大。窑地分布在松溪河支系的碗厂溪、界溪两岸,东起安田村,西至平岩村,前后绵延15华里,现尚存窑炉3座,为简陋的阶级窑。特点是形体矮小,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与劳力,炉温易于掌握,瓷器装窑烧成周期短,即使是单家独户也能进行烧制与销售活动。瓷器以青花瓷居多,还有少量的白釉和酱釉器,胎骨呈白色,细腻坚致,釉水光滑明亮,白中微泛青灰,青花发色墨蓝、泉蓝、淡蓝、普蓝等。纹饰取材广泛,常见的有火珠云龙、海水云龙、花篮纹、绶带纹、飞凤、水竹、圈点纹和“百寿”、“兰色杏花香十里”字样。产品种类有碗、蝶、杯、匙等饮食器皿,风格是与德化窑完全一致的。事实上,据当地的《赖氏族谱》记载:东平窑系本省德化县赖氏、许氏工匠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创,衰于光绪年间。

  东平窑而外。闽北建阳的大路后门、南山、小湖、浦城的珠塘、光泽等地烧造青花瓷器。其中大路后门窑的"晨兴半柱香"的书生课读纹盘、折枝纹、束莲重圈纹碗等 ... 的花色尤为明丽,与德化窑的 ... 风格如出一辙。据德化的《颜氏族谱》记载:有清一代颜氏家族不断有人前往建瓯、建阳等地筑窑制瓷。

  1990年9月、1993年5月,我们二次到华安县下东溪头窑地调查,并有简报。有人认为下东溪窑址可能为“漳窑”遗址,在下东溪头窑地,漳瓷类标本少见,大部分为青花瓷器。装饰题材很多,其中有牵牛花、花篮纹,款识为作坊款在德化是最为常见的款识之一,而且溪头窑青花纹饰有断裂现象。这些产品可视为源于德化窑青花瓷。我们访问了当地老人,他们说,下东溪头窑的烧瓷师傅是来自德化姓苏的制瓷家族。

  可见,德化窑青花瓷具有独特风格,窑地数量多,产量庞大,而且还影响全福建青花瓷器的生产,在中国民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研究。

  四 关于青花瓷器的外销

  1、文献记载的外销青花瓷器

  德化所分布密集的青花瓷窑场,数百年间,生产了大量的青花瓷器,除供本地使用外,大都运销海外。关于中国青花瓷器的外销,首推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多数学者认为此书中记载“青白花瓷器”即是青花瓷器。到了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的随行者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马欢《瀛涯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等书都记载了中国青花瓷器在国外受到欢迎的事实。有外国学者认为,明代中晚期以后,中国外销瓷器差不多全是青花瓷器。

  明清时期,福建地方志书对瓷器外销的记载微乎其微。道光十二年(1832年)刊行的《夏门志》卷五,洋船条云:“洋船,即南船之大者,船用三桅,桅用番木,其大者可载万余石,小者亦数千石,……其出洋货物,则漳之丝绸、纱绢,永春窑之瓷器,及各处所出之雨伞、木屐、布匹、纸创等物,但闽中所产茶铁,在所严禁。”德化旧志曾记载:“清康熙年间,青花瓷器畅销东南亚”。清代郑兼才在《窑工》一诗中写道:“……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说明当时瓷业在人民生活和发展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位置。但是此类记载多语焉不详。

  欲明了福建青花瓷器外销,可参考《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by T. Volker),此书是根据1602年(万历三十年),至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荷兰统治爪哇时,在巴达维亚出版每日杂志(Dagh register)以及日本平户和出岛记录,采取关于瓷器的各种资料综合而成。荷兰 ... 省后,于1642年开辟了赤嵌港(Zea landia)。以台湾省为据点,进行大规模的瓷器贩卖,在这种情况下,从福建各港口如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出口的瓷器如潮水般地涌向台湾省,再转运到世界各地。对这几个港口启航的船只数量、瓷器种类数量都有详细的记载。至于瓷器质量,一再强调有细瓷(Fine Porcelain)和粗瓷(Coarse Porcelain)之分,我们认为,所谓的粗瓷也就是德化等地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我们知道17世纪70和8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改销日瓷、东京瓷,甚至波斯陶器,这些陶瓷质量不如中国的瓷器,价钱也比中国瓷器高。这是因为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根据地在东南沿海地区坚持反清斗争。清顺治十二年,清廷严禁商民下海贸易。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刑考载“严商民之禁,奉谕,海逆未剿,必有奸民暗通线索,资以粮物。今后有犯者,不论官民,俱处斩,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赏告发之人,其地方文武官皆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不行与首,皆处死。”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特别是漳州地区的瓷器外销骤减。漳州地区的青花瓷器,年代大多属于明代中晚期,这可以相互佐证。自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驱荷兰人出台湾省,至清军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 省,福建瓷器的外销更是一落千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解除海禁。福建自宋元以来就盛行的陶瓷贸易传统,经过一段衰败以后,又开始兴盛起来。这个时期德化的青花瓷窑发展很迅速,数量大增。不过,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日本瓷器已经崛起,并开始运销世界各地,福建已失去了传统的日本市场。尽管如此,福建青花瓷器的主要市场仍为传统的东南亚及非洲,这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

  2、国外出土的德化青花瓷及有关问题探讨

  德化的青花瓷窑群大多分布在河流两旁,如德化上涌乡的青花瓷群分布在大张溪及大张溪支流两岸,青花瓷器可通过河流直达安平港、福州港、然后出海,销往国外去。

  德化青花瓷器,近年来在国外大量发现,表明产品深受海外人们的喜爱。根据有关资料证明,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坦噶尼喀,亚洲的叙利亚等出土了大量德化生产的青花瓷器,根据近几年来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到德化进行考察,看到德化窑出土的器物后提供资料,认为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地都有德化窑青花瓷产品的发现。如印度尼西亚发现的中国陶瓷数量无以伦比。1989年,前印度尼西亚陶瓷学会会长、著名的古陶瓷研究专家苏玛拉艾地亚文夫人(Mrs Sumarah Adhyatman)在访问夏门大学时指出,福建,特别是德化青花瓷器在印度尼西亚大量发现。在其所撰的《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古陶瓷》(Antigue Ceramics Found in Indonesia)一书中图引所示的半寿纹盘。圈点纹小碗、牵牛花碗、花篮纹盘、印“寿”字纹碗,都是德化青花瓷窑址中极为常见的出土物。

  值得注意的是,1974年3至5月和1975年3月至4月,广东省博物馆先后两次组织了对西沙群岛的文物调查。发现了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其中有牵牛花纹青花盘、碗、碟,云龙纹青花盘、碟,云龙纹火珠纹青花碗、城楼纹青花碗、佛手纹青花盘、寿字纹青花碗、半寿纹青花盘等。大量的德化青花瓷器在西沙群岛的发现。有的是当地人民的生活用具,但大部分应为德化外销瓷途经 ... 航线在西沙留下的遗物。

  谈到德化青花瓷器的外销,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就是关于克拉克瓷器的窑口问题,明代正德以后,欧洲列强直接来华进行瓷器贸易。当时我国输出的瓷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瓷器是专供出口的,即所谓的出口瓷器(export porcelain),同国内所使用的器物在造型上与纹饰都有很大的不同。克拉克瓷器是明万历时期典型的出土瓷器,但也不排除清代初期也有生产。克拉克瓷器在国外出土和传世也非常多,为典型的出口瓷已有定论。近几年在江西的南昌、会昌、广昌、鹰潭等地墓葬里均发现了一些。至于这类克拉克瓷器的窑口问题,国内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瓷都说”、“广昌中转集散说”,还有“广昌说”。我们认为,克拉克瓷器的数量无与伦比,决非某一个窑口所能承担,德化陶瓷博物馆曾向民间征集到了一些典型的克拉克瓷标本(现存德化陶瓷博物馆),这些瓷器无疑就是德化本地生产的。我们也曾在福建平和县五寨乡青花瓷址、华安县下东溪头窑址采集到克拉克瓷器标本。因此福建应是生产青花克拉克瓷器的一个地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阿弥陀佛治好病

    阿弥陀佛治好病>这一个真实的故事。佛友所在市的市委干部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患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已经请了市里各大医院的名医诊治,中医西医统统尝试,老太太却丝毫没有好转,躺着床上不吃不喝不睁眼。每次行针的时候,佛友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们谁也不知道秘密,只有我的佛友心里清楚,是阿弥陀佛,是佛菩萨治好了老太太的难治之症。

  2. 谁是真正的母鹅?

    瑞秋问:“鹅妈妈”是真的人吗是一种育儿必需品和儿时的最爱,鹅妈妈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著有数十首著名的童谣,如“咩咩黑羊”、“杰克和吉尔上山”、“拍打蛋糕”和“三只瞎老鼠”。在回答你的问题时,你可能会失望地得知,根据大多数历史学家的说法,作者“鹅妈妈”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这个名字很可能是“普通女人”类型的人的通用名字。“她”的韵文和童话,实际上是由无数的男女作家以民间故事的形式代代相传而成的,有着几百

  3. 梦见油桶

    周公解梦梦见油桶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油桶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司文郎

    ★司文郎平陽人王平子,到北京顺天府去参加举人考试,租了报国寺的房子居住。余杭生又羞惭又生气,扬眉捋袖而大声嚷道:“你们敢和我当面出题,比试一下八股文吗?”

  5. 梦见粮食被盗_周公解梦梦到粮食被盗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粮食被盗好不好

    梦见粮食被盗是什么意思梦见粮食被盗意味着,错过的事情,念叨是没有用的。梦见粮食被盗,人际关系带有不安定因素。梦见粮食被盗了意味着,被即将到期的时间所追赶着,运气也被搞乱了。梦见下雨天粮食被抢的解析梦见下雨天粮食被抢的吉凶:此兆:难论吉凶,若配吉数则判为吉。梦见家里粮食被盗是什么意思梦见家里粮食被盗的吉凶:基础安泰,贵人相助,向上发展,易迅速达成目的,而得大成功发展,享洪福又长寿。

  6. 看懂了每天都想喝,喝红酒的八大好处

    喝红酒的男人有一颗宽大的心,他们对生活中遇到的突发状况或不开心的事都能很好地解决。而且喝红酒对男人的身休健康也是会有很多好处的!提高肌肉的紧张度男人喝红酒,喝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喝红酒的男人体态比较好,对异性的吸引力也很大。预防癌症红酒中含有抑制癌细胞的物质,说饮用红酒对癌细胞的预防有一定作用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

  7. 该怎么评价李白?因为一件事没当上宰相,却多了位诗仙

    以这样的“马屁”开头,李白的这首自荐信依然能够成为千古名文,实属异数。>>李白的不幸,却成为中华文明的大幸!假使李白梦想成真,这世上不过多了一位宰相,但很有可能不再能有“诗仙”。从文明史的角度而言,说李白一个人的价值超过唐朝所有的宰相之和,或许有点过,但至少可以这样说,唐朝少了任何一位宰相,都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没有了“诗仙”,中华文明是的的确确要狠减掉几分颜色的。

  8. 梦见男人自己变成女人在生活。_周公解梦梦到男人自己变成女人在生活。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男人自己变成女人在生活。好不好

    _周公解梦梦到玉碎了,玉碎了我还让妈妈看,说明了什么?其实并不是说自己真的想要变成女人。因为现在有的女人在生活中就是过得很滋润的。其实,就是压力所致,你应该多和朋友沟通,找个朋友倾诉一下。

  9. 端午祝福语_端午节微信祝福语送朋友_端午祝福

    端午节如期而至了,这个传统而有意义的节日里里,朋友们别忘了给亲朋好友们送上真挚的祝福哦!下面是出国网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端午节微信祝福语送朋友”,供大家参考!端午节微信祝福语送朋友1、端午佳节国同庆,三天假期人团圆。祝端午节快乐幸福环绕!

  10. 梦见蛇围着我

    周公解梦梦见蛇围着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蛇围着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