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因果的事实真相

因果的事实真相 净空法师我们也常常听说所谓的“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多,称心如意快乐的时间很短很少。这是什么原因?这是所谓果报!原因就是过去生中,过去今生,你的行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善的多,善的少,感得现前这果报。真的觉悟了,真的回头了,我们要做一个改变,怎么改变?从现在起,过去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提了,不要再理会了。从现在起,我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我一定要善的多,不善的少,不善的根本不做,念头根本不生。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难?因为过去、以往那不善的习气很重,这习气肯定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难就难在这地方。所以修行要有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你要高度的警觉,时时刻刻都警惕到,这个重要。 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不善的念头起来,不怕,要觉悟得快,一觉悟,那个不善的念马上就没有了。这是古往今来,那些修行成功的人,他们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要汲取,应当要学习,不善的念头才一动,立刻知道。我们用什么念头换?用阿弥陀佛。所以佛要念得熟,要熟透,念头一起来就是阿弥陀佛。其他的不论什么念头,才冒出来,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就把它压住了,就把它化解掉了,这真念佛,这叫真正做功夫。这种功夫要得力,那是真有受用。在现在,现前你所得的身心清净,妄念不生,无论顺逆境界,你都生欢喜心,真是大乘经上常讲“常生欢喜心”。这欢喜从那里来?真的,欢喜从两处来:一处,与性德相应,这是一处;另外一处,从境界上来的,所有一切境界不染,境界可以受用,可以欣赏,绝对不染着。从二处来,所以法喜充满。这境界,我们能不能得到?能。怎样才能得到?这我常讲的,好学。我们的学习,一天接着一天,决定没有中断。 我学了五十二年,我从二十六岁开始学,确实没有间断;我在讲台上讲经四十五年,没有间断。纵然在旅行当中没有讲经,但是我读经,每一天我没有离开经本。不离开经本就是亲近佛菩萨,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五十二年,这是我的经验。我今天能够有少分的不染着,入少分境界,就法喜充满。我跟大家说的话,这是从经验当中得来的,所以我懂得古人修行、教学的义趣,从自己过来当中能体会到古人。今天“有海分”,这是六道众生统统具足,四圣法界也没有洗得干净。我们应当警惕的就是常常要觉察到,有因必有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不要说行为上,起心动念都已经有因果了。纵然是法身菩萨再来,那是真正慈悲,为一切众生示现的,示现什么?不离因果。连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表演的,亦如是。释迦牟尼佛这一族,释迦族,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遭琉璃王消灭的这灾难,世尊不能救。各人的果报,各人承当,没有人能够代替,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的。示现三个月马麦之报,用意何在?无非是叫我们明了因果的事实真相,教导我们不能有恶的行为,不能有不善的言语,不能有不善的念头,用意在这里。 这地方“有”就是二十五有,我们每个人二十五有统统具足,这是种子,业因,将来到哪里去?那就是要看这个有遇到的缘,果报就现前。我们自己现在对这道理已经相当的透彻,正确的认知,那我们走哪一条路?我们选择西方弥陀净土,我们选择这个路。世间所有一切众生,有没有西方净土的这个因?跟诸位说,统统都有,没有一个众生没有。你要问:你怎么知道?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很清楚,《华严经》上说的,法界虚空刹土众生,没有一个漏掉,“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心是真如,识是阿赖耶,是每个人自己的真心,自己的阿赖耶变现的,真心跟阿赖耶所有一切众生是共同的。 阿赖耶、真心就像大海一样。我们用这比喻,把真心比做大海,把阿赖耶比做大海里面的水,海不离水,水不离海。海是如如不动,水,它有波浪起伏,所以阿赖耶是动的,真如本性是不动的;但是它是一,不是二,是一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自己心性变现的。自己心性现的,自己阿赖耶识变的,跟我们怎么会没有关系?只是迷了的时候不知道,不知道事实真相!这一下觉悟了,明白了,原来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就肯定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跟我的关系。关系搞清楚了,现在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往生净土,哪有不去的道理?决定得生,没有一丝毫疑惑。 马麦之报再跟你说,都说事实真相,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没有例外的,全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在我们这世间,所有一切宗教,他们崇拜的神,崇拜的上帝,崇拜的圣,也统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他们宗教里边所讲的天堂,所讲的天园,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跟我们的关系是一不是二。我们了解这事实真相,清净心现前了,平等心现前了,恭敬心现前了;对于任何宗教、任何神圣,跟我们对阿弥陀佛那个恭敬心是平等的,没有一丝毫差别,这是回归到自性,回归到真常。 迷的时候,无常;觉的时候,真常,哪有没有分的道理?但是迷了的时候,这有海分不善,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里头的因果。觉悟了之后,才知道事实真相,六道地狱、饿鬼跟华藏,跟极乐,原来是不二,法界原来是一真。只有觉悟,真正觉悟的时候,你才见到一真,这才是究竟解决问题了,究竟无障碍。《华严经》讲的四无碍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今天讲消灾免难,这才叫真正消了灾,真正免了难,真正把所有一切问题全部化解了,这是《大方广佛华严》。所以今天有些人来跟我提到灾难的问题,我点头,有!怎样化解?有 ... ,这 ... 就是我跟你讲的这因果的道理,转变。你自己有能力转变,把不善转变成善,把灾祸转变成为吉祥。从哪里转?从内心里头转,首先把内心里面的对立化解掉。当我们不觉的时候,对立了,现在学佛学这么多年,这对立就没有了,逐渐逐渐就没有了。内心里头矛盾没有,内心里头迷惑没有了,你的智慧自然开了。 戒定慧三学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这时候,这性德自自然然它就现前。持戒,修定,开慧,不费功夫,自自然然,没一丝毫困难。大乘佛法的教学,这正是无比的殊胜。从这里你才体会到,为什么古圣先贤对于这桩事情,一生当中锲而不舍?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里头有大乐在里头,大自在在里头,大智慧、大德、大能还有大福报。我们今天一个学院不大,来到学院的人都有这认知,都有这样的好学,这学院殊胜,无比的殊胜。人,真的不要多,觉明妙行菩萨,他的道场只有十二个人。印光大师一生指导我们,修行道场,在一起共修的,做好不要超过二十个人,无比殊胜的道场。我们遵守古圣先贤的教诲,遵守经论的教诲,认真努力学习,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善心、善意、善行,充满了道德,没有一样不具足。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因果的事实真相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提醒:注意便秘饮食误区

    便秘不是什么大病,却让人头疼不已。为此,《生命时报》多位专家提示,在便秘饮食方面,大家的误区还真不少。在中老年中,虚秘占的比例非常大。

  2. 【烈燧】的意思是什么?【烈燧】是什么意思?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烈燧千城,通驿万里。」李周翰注:「燧,烽火也。」烈燧的拼音lièsuì烈燧是什么意思烈燧lièsuì炽烈的烽火。

  3. 富不过三代:能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生肖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同样,如果家庭贫穷,但是却不断的努力奋斗,也注定要改善生活条件。生肖羊属羊的人,志向远大,心地善良,有强大的内心,没有困难可以让他们屈服。家庭条件不好,他们并没有去埋怨,而是想办法去改变命运,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属虎人一生想要事业发达也得靠自己,因为经历很多事情后,虎人会更加明白人与人的复杂,不能轻易去相信人,做合作买卖也得谨慎。

  4. 李太后能罢免内阁首辅高拱,为何不能动张居正?他们之间有何秘密

    李太后罢免高拱,不是她一个人的决定。所以就算李太后有动张居正的念头,她也没地方说啊。张居正担任改革重任,稍有不慎对国家有灭顶之灾。张居正此刻正在实行改革,李太后是知道张居正所担任的重要职责的。李太后能动高拱却不能动张居正,这是有她的道理和原因的。此外张居正担当的职责实在是太重要了,当时正处于改革时期,张居正的重要地位不允许他下台。

  5. 上下同心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àngxiàtóngxīn【解释】上下一心。【出处】姚雪垠《李自成》之一卷第十七章:“自成虽然新遭大败,但此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加之重要将领均在,上下同心,亲密无向,又善于整饬军纪,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难。”【例子】无【相关】百度“上下同心”

  6. 孕妇梦见洗澡是什么意思 梦见洗澡的预兆

    孕妇梦见洗澡,提示梦者要注意意外的事件降临,如果外出应该尽可能有家人陪伴。孕妇梦见洗澡的相关梦境解说梦见在大海中洗澡,则意味着走运,要扬名四海。梦见用热水洗澡,是幸福的祥兆,但是梦见用滚烫的水或冰冷的水洗澡,是走运的吉兆,扬名四海。孕妇梦见洗澡的宜忌「宜」宜看展览,宜拍人肩膀,宜泛舟水上。「忌」忌注重细节,忌刷卡,忌追问真相。

  7. 真武大帝是谁?真武大帝的由来

    真武大帝是谁?真武大帝的由来  真武大帝是谁: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ldq...

  8. 形容四大美女的诗句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9. 梦见捡钱变冥币_梦见捡钱变冥币怎么回事_周公解梦梦见捡钱变冥币

    梦见捡钱变冥币什么意思?历史认知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梦见捡钱变成冥币,宜多观察留意他人脸色,以免无意中得罪人而不自知。请客吃饭,是建立人脉、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建立新的业务合作关系。女人梦见自己捡钱变冥币,有着因无聊小事与情人发生争吵的暗示。孕妇梦见自己捡钱变冥币,想要好好打扮一下显示自我独特品味,不过要提醒你追求流行潮适度就好,可别过度的争奇斗艳,否则将会招来他人的异样眼光。

  10. 【粮料使】的意思是什么?【粮料使】是什么意思?

    ★「粮料使」在《汉语大词典》第12758页第9卷241参见:粮料使粮料使是什么意思粮料使liángliàoshǐ官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