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度发展的火器> > 我国古代对火器的研究相当出色,很早就开始了用火药来制造作战武器,比如利用火药进行燃烧、爆炸或发射弹丸等。这就是火药兵器,简称“火器”。> > 在我国,火器的使用从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明代,我国传统火器的发展就达到了最高峰。在这近7个世纪的期间里,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和火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威力更大的火器就不断地问世,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对世界武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火器源于火药,初期虽已掌握了火药的生产技术,生产了性质不同的火药兵器,但仍属火器制造的初级阶段。至明代,才出现了我国传统火器发展的最高峰。明代火器不仅种类多,而且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 元末明初,明太祖在重新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较多地使用了火铳作战,不但用于陆战攻坚,也用于水战之中。通过实战应用,对火铳的结构和性能有了新的认识和改进,至开国之初,铜火铳的制造达到了鼎盛时期,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形制,数量也大大提高。> > 从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出土的洪武年间制造的铜火铳看,明代火器大致是前有细长的直体铳管,管口沿外加一道口箍,后接椭圆球状火药室。> > 药室后面为铳尾,它的后面有安柄的銎孔,銎孔外口较粗,内底较细,銎口沿外也加了一道口箍。另在药室前侧加两道口箍,后一道加固箍。> > 河北省赤城县发现的1372年造的火铳,铳身长0.44米,口内径0.02米,外径0.02米。铳身刻铭文“骁骑右卫,胜字肆佰壹号长铳,简重贰斤拾贰两。洪武五年八月吉日宝源造”。将它与内蒙古托克托县黑城古遗址发现的3件有洪武纪年铭的火铳相比,可以看出它们的外形、结构和尺寸都大致相同。> > 托克托古城遗址出土的一号铳为1379年造,全长四0.44米,口内径0.02米,为袁州卫军器局造;二号铳为1377年造,长0.44米,口内径0.02米,凤阳行府造;三号铳长0.43米,口内径0.02米,也是1377年凤阳行府造。> > 以上4件洪武火铳铸造地点虽不在一处,但形制、结构基本相同,说明当时各地铜铳的制造已相当规范化。> > 1368年,火铳由各卫所制造,如上述数件火铳,就包括袁州卫军器局造和风阳行府造等。至明成祖称帝后,为加强朝廷集权和对武备的控制,将火铳重新改由朝廷统一监制。> > 明成祖时期的火铳制造数量和品种都较洪武时有了更大的增长,并提高了质量,改进了结构,使之更利于实战。> > 从1368年开始,整个明朝的军队普遍装备和使用各式火铳。据史书记载,1380年规定,在各地卫所驻军中,按编制总数的10%来装备火铳。> > 1393年规定,在水军每艘海运船上装备碗口铳4门、火枪20支、火攻箭和神机箭20支。明成祖时,更创立了专习枪炮的神机营,成为我国最早专用火器的新兵种。> > 明代各地的城关和要隘,也逐步配备了火铳。1387年,在云南的金齿、楚雄、品甸和澜沧江中道驻军,也配备了火铳加强守备。> > 1412年和1422年,明成祖令北京北部的开平、宣府、大同等处城池要塞架设炮架,备以火铳。至嘉靖年间,北方长城沿线要隘,几乎全部构筑了安置盏口铳和碗口铳的防御设施。> > 火铳的大量使用,标志着明代火器的威力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火铳也还存在着装填费时,发射速度慢,射击不准确等明显的缺陷,因此只能部分取代冷兵器。而在明代军队的全部装备中,冷兵器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 16世纪初,西方先进的火器制造技术开始传入我国,进一步推动了明代火器的发展。尤以佛郎机、红夷炮、鸟铳等影响最大。> > “佛郎机”本是明代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人的统称。> > 1521年,白沙巡抚何儒从来华的葡萄牙船上看到一种火炮,与明军火炮相比,具有装填弹药方便、发射速度快和装有瞄准具等优点,便组织船上我国籍枪炮匠上岸仿造,取名“佛郎机”。> > 红夷大炮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00千克,射程可以达到1.9千米,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 > 明代大将军炮在铸造时,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1626年使用这种火炮打败后金,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也被红夷大炮击伤。> > 鸟铳是明代对新式火绳枪的称呼,因为枪口大小如鸟嘴,故称为“鸟铳”,又称“鸟嘴铳”。改称“鸟枪”。> > 据记载,1558年,明朝廷一次就造鸟铳1万支。而且,明代的鸟铳又有许多自己的创新。> > 在当时,杰出的火器研制家赵士桢,经过潜心研制,设计和试制了多种鸟铳,有噜密铳、翼虎铳、三长铳、掣电铳、迅雷铳、鹰扬铳、震叠铳、奇胜铳等。> > 其中噜密铳在尾部装有刀刃,在敌人逼近时可作斩马刀使用;震叠铳为双管火绳枪,与敌人作战时能连续发射两次,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迅雷铳更是有5支枪管,共用一个枪机,轮流发射。> > 明朝嘉靖后期还研制了一种“连子铳”,它的铳身是用铜铁制造的,尾部安木柄,铳膛后部装填火药,火药事先装在一节一节的小纸筒中。> > 底部都用纸相隔,中通一孔,插一根火药线,药线相互连接。每节火药发射弹丸一枚,各纸筒自铳底首尾相接。> > 铳膛中部竖有一个铁筒,装满弹丸,先由第一节火药发射第一发弹丸,发射完后第二节火药会自动引燃,同时第二发弹丸可自动落入铳膛,正好被第二节火药发射出去,如此循环以实现连发。这种连子铳已经具备了全自动枪械的雏形。> >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主要有地雷和水雷两类。地雷一般用陶瓷罐或铁罐装上 ... ,再用药线接上引爆装置。“万弹地雷炮”和“伏地冲天雷”是明代著名的地雷。> > 水雷用木箱或铁壳密封,浮在水中等敌船靠近,拉动引爆装置;或计算好药捻燃尽时间,定时爆炸,攻击敌船。“水底雷”和“水底龙王炮”是明代著名的水雷。> > 明代的火箭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已开始广泛应用于战场,被称为“军中利器”。当时的火箭种类繁多,性能先进,有多火药筒并列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多发齐射火箭等。它们是现代火箭的先驱。> > 我国古代火器尤其是明代火器的发明和应用,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它对我国乃至世界军事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战争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还促进了军队编制和装备的变革。> > 知识点滴> > 明代火器的大发展,朱元璋功不可没。> > 朱元璋最早与火器打交道是在南渡长江的前夕,当时还驻军于江北的和州,多方招揽人才等待时机。> > 在此期间,有一个名叫焦玉的匠人前来求见,并献上几十支“火龙枪”。朱元璋命得力助手在军中试射,证实这种武器能够洞穿一层皮革。> > 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拥有此枪取天下就更加容易了。后来,朱元璋还大力扶持和推广新式火器,使明军装备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明代高度发展的火器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鸾交凤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uánjiāofèngchóu【解释】比喻优秀人物交友或才子佳人结为夫妻。同“鸾交凤友”。【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却媒》:“中宫位卸,便做鸾交凤俦;衾裯伴少,便做莺栖燕游。”【例子】无【相关】百度“鸾交凤俦”

  2. 太平无象是什么意思?

    【拼音】tàipíngwúxiàng【解释】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出处】《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例子】无【相关】百度“太平无象”

  3. 古镜的置放方式

    为避免光洁的镜面被磨损,古人通常用布帛作镜衣把铜镜包裹后放置起来,这是古人置放铜镜的基本方式。将铜镜用布帛包裹后置于专用容器是一种华贵的置镜方式,已发现的盛镜器具有竹笥(音寺)、漆奁(音连)、木匣、金属奁、瓷盒和镜箱等。这种镶于镜殿墙壁上铜镜的惟一的保养方式就是经常用布擦拭,以免生锈。

  4. 梦见吃果子

    周公解梦梦见吃果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果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买古董

    周公解梦梦见买古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古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蜕变

    蜕变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1.等死;2.历经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一百五十天漫长的操练。

  7. 老婆被大臣害死,他却娶了大臣的女儿!看他怎么为老婆报仇!

    看他怎么为老婆报仇!霍光知道后,就想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病已,让他封自己的女儿为皇后。在公元前68的时候,霍光去世了,刘病已为他风光大葬这一切也都只是暂时的,他要为自己的报仇做好充分的准备。

  8. 元旦祝福语_元旦对联加横批_元旦祝福

    横批:万象更新5.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万象更新11.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家和万事兴13.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鸟语花香16.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万事如意18.福星高照全家福省,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财源不断39.高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横批:心想事成40.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

  9. 皇帝驾崩,太子请教罪臣,诞生一个盛世

    当时朱棣驾崩,身为太子的朱高炽急忙跑进监狱,释放了一位罪臣,这位罪臣名叫夏原吉,此人为明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夏原吉为了不让全国百姓饿肚子,极力阻止朱棣出征。朱高炽登基后,恢复夏原吉的官职,不久又加封他为太子少师。在夏原吉的辅佐下,明仁宗朱高炽取消了郑和下西洋,并且停止征伐,大力赈济灾民,减免税赋。最让人想不到的时候,明仁宗提出,为建文帝的旧臣...,死者恢复名誉,流放者取消罪名。

  10. 五十岁的女人应该什么样?蒋雯丽许晴宁静给了最好的回答

    要你用一个词形容年近半百的资深美女,你会想到什么?年老色衰、人老珠黄、美人迟暮、风韵不减?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可真要有一个有味道的词来形容这群有味道的美女们,恐怕还是绕不过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故事出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故事,一个历史的浪荡花边。徐昭佩年轻时确是一个艳光四射的大美人,但她始终敌不过岁月催人老的事实,妙龄一过,风姿大不如前。然而仍浓妆艳抹的她,却犹存一点风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