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世间十善能否往生

「上之十善,均是世善」,世间法。世间法是佛法的基础,世间的善都没有能学好,怎么能学佛?你看净业三福这个世间善是先做到,它三条,第一条就是世间福,人天福报。人天福报要从《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当中修得。你只要认真去做,你的福报就一天比一天大,智慧慢慢就开了。有这个基础你才能入佛门,第二条就是入佛门,「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从小乘再提升,叫大乘,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自行化他。这个程序一定要懂得、要遵守。下面是,「《报恩论》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世间十善能不能往生?能,生凡圣同居土。「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这个是一定要懂得的,修世间善,世间的善人他常常念佛,他把他的善心善行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临命终时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也许我们说,《无量寿经》特别强调的是发菩提心,他没发菩提心,单靠一点世间的善行能往生吗?能,只要他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自己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一念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话不是我说的,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说的。所以修世间善法的人,没有接触过佛法,很多不认识字,没有机会听经学教,但是他有善知识,遇到有学佛的朋友,告诉他极乐世界,他就相信,他就真发心、真念,求生净土,临命终时瑞相稀有,真能往生。世间善,这是用三福来说,十善,生凡圣同居土;二乘善就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二乘是声闻、缘觉,他们往生生方便有余土;大乘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生实报庄严土。配合前面往生的三辈,菩萨上辈往生,二乘中辈往生,凡圣同居土,世善往生。很清楚、很明了,都是正信,真正求生,有这个愿望,真念佛,决定得生。「故佛说诸经,总兼世善」,可以说,佛说大乘经、小乘经,对于世间善常说。我们在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一定要做善人,不能做恶人,为什么?作恶果报在三恶道,行善果报在三善道。佛不愿意看到众生将来堕三恶道,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一切经里头总是劝大家断恶修善。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佛的慈悲心,无尽的慈悲,念念照顾众生。「而此十善业,且特说专经(十善戒经)。以净身三、口四、意三诸业」,让我们得到三种清净,身清净,不 ... 、不盗、不淫,身清净;口清净,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瞋、不痴,身口意三业清净,「为修持根本也」。无论你修大乘任何一个宗派,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要以十善为根本,没有十善,你进不了佛门。所以说佛法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世间善,十善业就是世间善,没有这个善法,你不能够求佛的圆满智慧跟福报,这求不到的。一定要有这个基础,这个基础我们一定要重视。今天《十善业道》里包括着《太上感应篇》,包括着《弟子规》,这是三教合一,从根本上它就融合在一起,决定不能够歧视,一定要尊重认真学习,把三个根练好,我们将来往生绝对有指望,决定有信心。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二八集)2011/5/29 档名:02-039-0428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世间十善能否往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玻利瓦尔为何认为自己是和平的累赘?

    事实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任共和国总统。1826年玻利瓦尔召开泛美会议时,只有四个国家参加了会议。玻利瓦尔认识到自己是和平的累赘后,于1830年4月宣布辞职。玻利瓦尔自己在战略和战术上,也没有特别的才能。>但是,在玻利瓦尔最后的日子里,他又似乎不甘心承认自己是和平的累赘,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入,他依然认为,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领导人。

  2. 煽情的话

    煽情的话1、这么冷的晚上,还是想一些热闹的事情来取暖吧,比如说小时侯淘气被大人打了手板或者***,那***辣的感觉,就很暖和。那些情绪,那些花开的痕迹,一波三折后,老去。我倒认为,投入感情最深最真的那一个是最愉悦的。不是一辈子的人,不说一辈子的话,不勉强,能放下。

  3. 孕妇梦见钻石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钻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钻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犂春】的意思是什么?【犂春】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1.犹春耕。

  5. 自取其咎造句_自取其咎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自取其咎zìqǔqíjiù自取其咎的意思和解释: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自取其咎的出处自取其咎的例子自取其咎造句赐于一套无上权威的规定给于这些父母是自取其咎的行为。Tocondoneasetoflawsthatgivethemimmeasurablepowerovertheirchildrenisaskingfortrouble.我们为保卫自己的理想而战,如果我们放弃这些理想,我们就会自取其咎。Weloseourselveswhenwepromisetheveryidealsthatwefighttod

  6. 老天没长眼

    ★老天没长眼一九八一年,大约五、六月间,天气很闷热。>这算命老伯伯终于收了下来,突然两个眼眶红红地摸摸孩子们的头,他哭了,他喃喃自语地念念有词:“唉!老天没眼,老天真是没眼!”>我那天不但身上所带的钱全给掏光了,还向邻近开眼镜行的客户周转了一笔巨款,陪那太太到台大医院缴清所欠庞大医药费。

  7. 兰台说史•历史中的锦绣未央南安王真的坏吗

    随着《锦绣未央》大结局尘埃落定,一股关于北魏王朝与拓跋家族的热潮也逐渐升温。剧中的拓跋余作为《锦绣未央》全剧中的反面男一号,南安王拓跋余从一出场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战斗场景在《锦绣未央》中为数不多的战争戏份中,主角拓跋浚带领的少量北魏军队,居然成功的击败了数量优势巨大的南朝宋军队。北魏军队《锦绣未央》中的南朝北伐,原型即是历史上的元嘉北伐。

  8. 带有绣字的成语

    包含有“绣”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铺锦列绣——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衣绣夜游——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绣虎雕龙——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香闺绣阁——旧指女子的内室。描龙绣凤——指精美的手工刺绣。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朱门绣户——朱门:红漆大门;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绣花枕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9. 关于理性的经典名言名句

    ●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弗洛伊德)●理智的最后一步就是意识到有无数事物是它力所不及的(帕斯卡)●极衣数人有理智,多数人有眼睛(查·丘吉尔)●当理智不站在我们这一边时,它在我们眼中就成为世上最丑陋的东西(哈利法克斯)●理智时常纠正感情的过于匆促的判断(德国)●理智一经运用,鄙夷就失败了(英国)●理智是人生的向导与光辉(英国)●全是理智的人,恰如一把全是锋刃的刀,叫使用它的

  10. 人类:利令智昏

    杜戈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半月,他先前工作的单位也开除了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