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阿输迦王与一位法师

阿输迦王一天建造了八万座佛图(佛塔)。虽然,国王事实上尚未看见觉悟之道,不过,他倒有些佛法所谓的信心与欢喜。他每天恭请一群比丘,进入宫里,奉上供养。同时每天依序留下法师来说法。有一位年轻法师精通三藏(经、律、论),他天资聪明,长相端庄,眼见马上要轮到他说法了,所以,他坐在国王旁边。他的嘴里有一股意外的香气喷出来。国王惊疑之余,心想:“这很不对劲,他想用嘴里的香气扰乱宫里的人。”他不禁问比丘:“你的嘴里到底含着什么东西呢?你张开嘴巴让我看看好吗?”对方立刻张开嘴巴,但表面什么也没有。国王又吩咐他用水漱一漱口,不料,香气照样存在,芳香扑鼻。国王好奇地问他:“尊者呵!这股香气是新近产生的呢?还是以前就有了呢?”比丘回答:“这股香气很早就有了,不是现在才有。”国王又问:“你很早以前就有了吗?”比丘作诗偈回答:“远自迦叶佛(过去七佛之一,第六位佛)时期,我就聚集了这股香喷喷的法。从此以后,历经悠久的岁月,也会喷出新的香气。”>国王说:“尊者呵!你说得太简略,恕我无法理解,请你给我详细解说好吗?”对方答道:“大王呵!我现在开始讲,请你仔细听好。远在迦叶佛的法盛行时代,我就是一位说法的比丘,经常站在大庭广众之间,欣然演讲。其间,我认真赞叹迦叶世尊的无量功德,诸法的真情实状,亲近无量的法门,教诲芸芸众生。从此以后,我的嘴里就常常出现奇异的香气,世代不绝,一直像今天的情形。”之后,他作偈说道:>“我口里流出的香气,远超过许多草木的华香,颇能让芸芸众生心里欢悦,世代都不会断绝。”>这时候,国王感到一阵羞愧与喜悦,禀告比丘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情状,这正是说法的伟大功德与果报。”比丘说:“这个现象应该叫做华,还不算果实。”国王说:“这种果实是怎样的情状呢?请你给我说明好吗?”对方答说:“大体上说,果实有十种。大王呵!请你仔细听清楚。”接着,他给国王说出以下的偈语了。>“以端正闻名,可得到快乐与尊敬。它的威光仿佛日月,深得万物的喜爱。辩才无碍,智慧深妙,常常消灭一切烦恼。灭去苦恼,得人涅槃,诚如上述叫做叶。”>国王说:“尊者呵!如果想赞叹佛的功德,要怎样才能得到这种果报呢?”此时,只听比丘作偈回答:>“赞赏佛的诸般功德,好让一切众生到处都能听到。若能如此,可以获得果报,借此才能得到很大名誉。>赞叹佛的真正功德,好令一切众生欢喜。若能如此,因有这份功德,世代才会端正。>给人说明罪与福,好让众生得到安乐。若能如此,因有这份功德,才能承受乐果,常常欢喜。>赞叹佛的功德力,好让所有的众生信服。若能如此,有了这份功德,常能获得恭敬的回报。>点亮说法的灯,让天下苍生得到亮光。若能如此,有了这份功德,威光才会天天辉煌。多方赞叹佛的功德,好让一切众生欢悦。若能如此,因有这种功德,才能常常受人敬爱。>竭尽巧妙的语言,赞叹佛的德行既无量又无穷。若能如此,因有这份功德,才能辩才无碍。>赞叹佛不可思议的妙法,使一切众生再无过咎。若能如此,因有这份功德,深妙的智慧才会清净。>赞叹佛的功德时,可让众生的烦恼淡薄下来。若能如此,因有这份功德,自己的烦恼会消失,许多秽垢才会灭尽。>因为自己与别人的烦恼消失,自己也等于证得涅槃。譬如大雨倾盆,火势灭熄,连余温也消失一样。”>法师再重复告诉国王说:“倘若还有不明白之处,不妨趁现在问我。我一定用智慧之箭,击破你疑问的军队。”国王禀告法师:“我的心现在很欢喜,恍然大悟,没有疑问了。尊者呵!我知道有福的人才能赞叹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阿输迦王与一位法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梦见绘制一张图画

    周公解梦梦见绘制一张图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绘制一张图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昏迷 梦见昏迷什么意思

    梦见昏迷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昏迷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昏迷,可能表示你会遇见神圣的东西,收到好消息,或突然认...相。梦见舅舅过世梦见舅舅过世什么意思梦见受重伤昏厥,预示身体会康复,或更健康。梦见晕倒在敌人面前,预示你会被敌人打败。如果经常梦见自己昏迷,一定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这种现象是疾病的表现。原版历史新知昏迷不醒,喜讯至。《历史新知》妻昏,主妇人临产。

  3. 如何清洗鸡蛋污渍?巧除衣物上的蛋白污渍、蛋

    巧除衣物上的蛋白污渍、蛋黄渍的...。

  4. 梦见泥石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泥石流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工作人员梦见泥石流,工作中职位会有很大的变动。女人梦见泥石流,意味着生活中有重大变故,但最终会安静下来。孕妇梦见泥石流,要注意肚里的孩子。梦见泥石流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5. 草率将事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ǎolǜjiāngshì【解释】指办事马虎不认真。【出处】叶圣陶《〈叶圣陶文集〉自序》:“虽说不愿意十分撤烂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将事’产毛病总不能免。”【例子】无【相关】百度“草率将事”

  6. 大唐建国的对手与盟友

    李渊究竟何时开始蓄谋反隋,后世史料层染,已难得其真。但是,李渊一经定计起兵,随即缜密策划,果决行动,却是清晰可见。

  7. 梦见女人生病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生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生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佛陀的遗教与涅盘

    佛陀的遗教与涅盘◎张家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后,初转四谛...,度化乔陈如等五比丘,从此开启了他四十九年弘法的历程。佛陀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弘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盘。”在佛陀入灭之前,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是外道中很有道德学识的长者。

  9. 郑维山将军故里简介_郑维山简介_郑维山生平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参加红军后,郑维山担任红一军副军长徐向前的传令兵。9月,由于表现突出,郑维山由连指导员调任红9军27师81团政治委员。在达维率先与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会师。为金城战役胜利,迫美军全面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年“文革”动乱期间,郑维山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遭迫害,被幽禁8年。2000年5月9日1时10分,郑维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0. 不想血糖失控,后半辈子被拖累,糖友要牢记6点降糖药注意事项

    当血糖升高超过自身调节机制,胰岛素分出现紊乱,血管出现病变,无法再单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来降低血糖水平,就必须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此时药物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对于多数糖友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基本上要终身服用降糖药,以防止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降糖药服用的情况,也就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些糖友未来糖尿病的发展走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