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以藏养藏只为报刊收藏 老报刊藏家实力强

以藏养藏只为报刊收藏 老报刊藏家实力强

  左派是个商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他就靠经营红色书刊、报纸、瓷器、像章、海报维持生计。他的小店从武汉开到了深圳。左派也是个藏家,他收藏了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之间,涉及重大题材的各类报刊两三万份,有1949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当天的头条新闻是“北平宣告完全解放”。还有1949年10月1日《江西日报》、《大众日报》、《 ... 报》等各地的城市解放报。而这一类藏品,他是从不出售的,左派说,他现在是“以藏养藏”。

  深圳老报刊藏家实力强

   在罗湖的一个古玩经营大厦里,左派开了个叫“左派”的小门面。除了一些熟客会偶尔来拿些货外,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流,也极少有藏家来这里淘东西。“我现在基本上是靠做熟客,打 ... 跟他们联系,需要什么我去找,找到了再给他们送过去。”左派一边埋头吃着盒饭一边说:“收藏老报纸是我的爱好,我没有工资,只能靠这个小店,赚了钱就买点喜欢的,以藏养藏。”

  上世纪90年代中旬,左派曾在工人文化宫的古玩市场里开店,当年的红火景象至今仍记忆犹新,“我是1996年来深圳的,当时只是想来看看有没有市场。我们是最早一批在工人文化宫开店的,那时候收藏市场环境很好,很多玩收藏的都集中到这一带。几乎是一进货就卖完,很多熟客都是当年积攒下来的。”

  左派在工人文化宫里忙于生计的同时,一个多年后被左派极力推崇的资深藏家此时也在工人文化宫里淘着自己心仪的宝贝。他就是李劲澍。正如左派所言,要论老报刊收藏,李劲澍在深圳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左派说:“深圳收藏老报刊的藏家实力非常雄厚,不比北京、天津、上海的藏家差,像李劲澍手里的藏品就非常好。”

  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旬在工人文化宫淘东西的经历,李劲澍还记得当时有一个江西老行家,他那里有一堆的旧书刊,李劲澍在他那淘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资本论》、《列宁选集》、《 ... 选集》等等,李劲澍说:“那时候这些书刊真便宜,几元一本。我买了很多,别人还笑话我,现在这些书多难找。”

  一边做生意一边搞收藏

  2004年,市场开始走下坡。随着工人文化宫的古玩市场被拆除,左派和一批商家转战到了另一个商厦。市场越来越差,很多同行都不做了,可左派却依然在坚持,他觉得自己除了这些年在收藏市场上摸爬滚打积累出来的经验外,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再加上别人是纯粹做生意,可他还保留了一分收藏的热情。近几年,收藏市场开始好转,特别是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书刊、报纸、像章成了最热门的藏品。左派又开始忙碌起来,帮香港客户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报画,帮报刊收藏者补齐藏品,把自己的藏品送到各处展览……在帮客户找藏品的同时,左派还留着一个心眼,给自己的老报刊收藏增补藏品。

  上周,左派到深圳机场拉回了他的2000多件藏品,包括火花、烟标、像章等,从10月1日开始,他的这2000多件藏品在机场展出,一直展到了11月中旬。国庆节期间,左派还参加了深圳收藏协会主办的红色收藏展,展出了他收藏的一批老唱机。11月27日,左派要在航城艺都举办“红岩魂——11·27烈士藏品展”,左派说,这个展是为了纪念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牺牲于渣滓洞的革命先烈。展出的60件藏品包括:照片、书画、雕塑、宣传画和海报等。

  8张报纸花了6000元

  在左派的众多藏品中,他收藏的两三万份老报刊却从来没有展出过,左派把他收集来的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的老报刊整理成系列,而他目前专注的是全国城市解放报、开国大典、抗美援朝等系列报刊的收藏。在他的藏品中,一份1949年10月2日,报道新中国成立的《江西日报》是他今年2月从一个同行手里买来的,花了3000元,左派说,“3000元很低了,是同行才拿到这个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类老报纸涨得太厉害了。”

  市场升温,对于商家来讲是一件好事,可左派的心情却很复杂,涨价了,他可以卖出一些重复的老报刊,赚点钱,可他想给自己收藏的老报刊系列增补一些藏品,却发现,这类藏品的市场价已经很高了,“上世纪90年代中旬,我去外地进货,花一两千元就能拉回来一小推车的东西,现在十几万也拉不回这么多。前几天,我花了五万元才拿回一小卷‘文革’时期的海报。而去年一千元能买到的海报画,今年涨到了两千多元。”左派刚刚从外地进了一批货,其中还有他为自己淘回来的8张“文革”时期的报纸,8张报纸花了6000元,左派却觉得很值,“这类老报纸很多藏家都在找,货很少,能找到就很不容易了。”一会儿是藏家,一会儿是商家,左派十几年来一直在收藏圈里平衡着自己,他希望自己最终能把老报刊收藏做出特色。

  来源:深圳商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藏养藏只为报刊收藏 老报刊藏家实力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延禧攻略》的珠宝首饰大火,古代欧洲皇室的宝贝都远远比不上

    回看延禧攻略,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古代的工艺和古代的珠宝首饰是何等的精美与精湛,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的古代的首饰,真的美的不可方物。

  2.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3. 乾隆超爱的金佛、金塔、金供器,上面嵌满东珠、绿松石等各种珍宝

    目前,故宫珍宝馆展出的金质佛像和供器等,有很多都是乾隆朝的产物,为难得一见的藏传佛教艺术精品。金嵌宝石释迦牟尼佛像·四库全叔拍摄这尊金嵌珍珠弥勒立像,面部丰润饱满,白毫处嵌一粒红宝石,神态安详平和,头戴莲花冠。金嵌珍珠弥勒立像·四库全叔拍摄弥勒上身饰璎珞、其上嵌珍珠,右臂抬至胸前,手作说法印;左臂下垂,手心向地。

  4. 头上顶着「 ”珠宝”去上班——清代官员顶珠的材料,很稀有

    顶戴花翎,是清代官员身份的象征。

  5. 清代一到七品官,帽子上的那颗珠宝值多少钱?如今市场上能捡漏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6. 史上最牛「 ”玩家”,他们改变了「 ”文玩史”!

    古代的文人墨客比比皆是,文房四宝更是家喻户晓。文玩便是从中演化出来的一种文化,那么古人是如何改变文玩的历史呢?核雕——魏学洢魏学洢说到核雕,便想起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相信不管您玩不玩文玩,应该都知道这篇文章。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尚且不满一寸。

  7. 他是「 ”中国商父”,更是「 ”寿山石四藏家”之一

    王大炘刻古兽钮寿山黄芙蓉石盛宣怀自用印王大炘刻古兽钮寿山黄芙蓉石盛宣怀自用印印文:愚斋边款:冰铁制于盛氏思惠斋。

  8. 金丝楠木从千万一根到无人问津,你对金丝楠木认识都知道哪些呢?

    金丝楠木为桢楠属树种,在中国约有34种,只要显现金丝明显的均可确定为金丝楠木。明清两代均严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凳子当初嘉庆...和珅公布了20条罪状条条死罪,其中第13条就是和珅所盖的金丝楠木房屋僭侈逾制。

  9. 来自异域风情首饰,作为俄罗斯的民族,鞑靼女性的珠宝很富有个性

    「”鞑靼”其实指的是在很早以前蒙古高原东部的一个部族,后来在铁木真时期被征服后就成为蒙古人的一部分,到清朝时期「”鞑靼”这个民族称号的词汇就不再有了,在欧洲人眼中很难分清鞑靼人与蒙古人的区别,所以都称之为「”鞑靼人”。而俄罗斯人和鞑靼人也有很多纠葛,也是在这样的历史交融中,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首饰文化。在天津博物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馆藏18-20世纪珠宝展”中,有一组鞑靼族的女性饰品,给我们展示了

  10. 乾隆大寿收到一件琥珀,内部的东西很常见,却被人称为世之罕见

    1771年9月25是乾隆皇帝的六十大寿。给皇帝送礼是个技术活,第一要投其所好,众所周知,乾隆嗜玉成癖,长期沉迷于收藏各种精美玉石,从此方向下手定不会有错。

随机推荐

  1. 新郎发言稿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介绍

    结婚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尤其是新郎在婚礼现场应该是最开行最激动的了,那份激动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新郎有一个发言项目,怎么才能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下面是新郎发言稿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介绍,快来看看吧!新郎发言稿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介绍:1、真诚先不管有多华丽,新郎婚礼致辞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把心里的激动和感动说出来,就算很朴实,也会比任何其他的话更感人。

  2. 纪昀奇智救亲家

    乾隆对这件事很震怒,打算严办卢雅雨,没收他的家产。>纪昀当时任侍读学士,又是卢雅雨的儿女亲家,对这件事格外关心。因为职务上的关系,纪昀可以出入内廷,消息比较灵通,较早听说自己的亲家要受查抄。为了使亲家早作准备,他给卢雅雨写了一封信,让家人火速送去。他知道这是纪昀稍来的一封哑迷信。他十分感激纪昀的帮助,更钦佩纪昀的机智。结果,纪昀被从轻处罚,谪戍...,不久便被调回京师,授予编修之职。

  3.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传奇,很多后世的年轻人都把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之间的爱情奉若教科书般的经典爱情。而清人舒位《瓶笙馆修箫谱》中有《卓女当垆》一剧,说卓文君认可和司马相如过穷困的生活,承包酒垆,随夫卖酒,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所以两大老总打算联手设宴,宴请王县长和司马相如。

  4. 梦见铜镜碎了,玻璃扎进身体的心理学解析

    梦境:mZi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昨天晚上做了很恐怖的梦:梦见镜子忽然在我面前碎掉,碎玻璃扎进我喉咙和手指,然后我去了其他地方,等我看到身边有镜子的时候,镜子又碎了,又有碎玻璃扎进我身体里,碎玻璃很长,被我一根根...之后身上只有洞,不流血。

  5. 娶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娶”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娶”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明媒正娶——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停妻再娶——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明婚正娶——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男大当娶——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6. 带有涎字的成语

    包含有“涎”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涎玉沫珠——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涎言涎语——厚著脸皮胡言乱语,撒赖。亦作“涎皮赖脸”。涎眉邓眼——犹嬉皮笑脸。同“涎皮涎脸”。涎脸饧眼——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嘻皮涎脸——形容轻佻嘻笑不知羞耻的样子。染指垂涎——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三尺——口水挂下三尺长。也形容非常眼热。馋涎欲滴——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7. 撒娇撒痴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形容仗着受人宠爱,故意做作。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5回:“李巧奴撒娇撒痴,便倒在安道全怀里。”

  8. 桂林米粉是何时发明的?桂林米粉由来介绍

    桂林米粉是广西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基本上去过桂林的朋友都会对当地的米粉记忆犹新。不过关于桂林米粉的来历恐怕多数朋友都是不清楚的,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桂林米粉的由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那么,桂林米粉的起源在什么时候,又是由谁发明的呢?由于,当时秦军粮食转运的枢纽在桂林,米粉也就在桂林大量的生产,这样桂林也就成为了米粉的发源地。

  9. [专家点评] 民国 景德镇窑潘匋宇浅绛彩四皓图梅瓶

    [专家点评]民国景德镇窑潘匋宇浅绛彩四皓图梅瓶这件浅绛彩梅瓶高33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10厘米。外撇小唇口,短颈,长圆腹,矮圈足。瓷质坚细,釉色莹润,釉面光洁,为民国时期上等胎釉。画面绘四老坐于松树下,人物开相奇石,用笔秀润,朴茂并举。衣褶顿挫分明,方楞出角,设色古雅,高妙出奇,表现出超旷虚灵、静穆、澹远的佛道之气。潘氏为景德镇新粉彩创始人之一,此作的料色和笔法已透出粉彩之格调,属潘氏之精品。

  10. 夏季吃冷饮要注意的六大禁忌

    然而,有的人在吃冷饮时往往不注意卫生,暴饮暴食,以致诱发了许多疾病,如食物中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因此,吃了不洁的冷饮,就会危害身体健康,故没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棍不可食用。婴儿忌食冷饮,幼儿少吃冷饮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绝对禁食冷饮。老年人慎吃冷饮老年人消化道功能已明显减退,对冷饮的耐受力也大大降低,如吃了过多的冷饮,不仅会引起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