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韩、赵、魏三家分晋→揭开战国序幕: 晋国本是春秋时代之大国,长期称霸于中原,晋文公更是春秋齐桓公之后的霸主。但至春秋末年,晋国的王室衰微,卿大夫崛起,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称之为家。 韩、赵、卫三家原是东...
韩、赵、魏三家分晋→揭开战国序幕:
晋国本是春秋时代之大国,长期称霸于中原,晋文公更是春秋齐桓公之后的霸主。但至春秋末年,晋国的王室衰微,卿大夫崛起,在西周宗法封建制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称之为家。
韩、赵、卫三家原是东晋所分封的三个「家」,他们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周王室遂承认此三家的正统地位,封为诸侯国,不再是晋国所分封的家,而是诸候国。三家分晋就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实际上「晋」已是名存实亡的了。
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所谓「封建」,就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部族联盟对各部族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制度化管理方式。从此,霸权政治结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韩、赵、魏三家崛起分了晋国,而成了战国的七雄之一,他们各有其特殊的政绩。
韩、赵、魏三国的特殊政绩: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赵国的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执政27年。他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赵武灵王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仿效匈奴军队的装备,令全国民众穿胡服,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挽弓骑马习射,乃中国军事史上一大突破。赵国军力开始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也很大。贵族官僚,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这样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没有灰心,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以说服代替强迫,以理服人。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加上赵武灵正采取说服教育,自上而下逐步推广的措施,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清梁启超认为,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华夏族与戎狄战争中胜者不及十分之一,其稍具历史之光者,仅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四人。他甚至称赵武灵王为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
魏文侯用李悝变法:
魏文侯是战国初期颇有声望的国君。他礼敬贤人并重用贤士,任用法家的李悝为相,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为原则实行变法。魏国经过变法国势强盛,先后以乐羊为将败中山国,以吴起为将攻取秦国西河五城。以西门豹为邺令,以翟璜为上卿,改革政治,兴修水利,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到了第三代的魏惠王,他在位三十六年,前十八年靠文侯打下的基础,与诸侯交战互有胜负。后十八年则连连败绩。一次是伐赵,被齐国派田忌、孙膑用计大败于桂陵;再一次是伐韩,又被田忌、孙膑大败于马陵;另一次是被商鞅率秦军打败,尽失河西之地。这几次大败使魏国兵力耗尽,国力空虚。自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到现时是开封的大梁后,魏国亦称梁国,在《孟子》一书中即称其为望之不似人君的梁惠王。
韩国,有强弓劲弩,用法家申不害为相:
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是七雄中土地最小的国家。幸而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可斩坚甲铁幕,而韩国国势最强要数韩厘侯在位之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
申不害变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申不害在韩国境内的一个改革。申不害除了与其他法家人物一样讲法治外,主要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他认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拔和清除。“术”的提出,对于当时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课制度,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变法使韩国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
法家中有三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子》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应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
中国封建始末:
周武王实行第一次封建,原因有三:首先是为了安抚殷民,同时加以监视;其次是进行武装移民,借此扩展势力;三是笼络人心,以巩固周朝的统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国家政权实行中央集权制,取消「封建制度」,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实则上自三国开始直至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各个时期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上不同程度实行了「封建制度」。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