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请君入瓮在斯大林授意下,内务...会中将帕沃尔·苏朵普拉托夫开始着手组建一支特殊部队,并在苏联境内假造一处"德国战俘集中营",目的是诱使纳粹德国派遣特工前来营救。在德国共产主义者和反法西斯人士帮助下,"苏联境内有一座关押德国战俘的集中营"的消息逐渐在德国扩散开来。鱼彻底上钩在苏联特工的劝解下,被俘的五人小组最终弃暗投明,向德国大本营发报称任务顺利完成,希望派遣更多人员前来接应。

1941年,苏联人民内务 ... 会(NKVD)特工亚历山大·迪米亚诺夫(Alexander Demyanov)假扮"叛逃者",以假情报换取纳粹德国情报部门的信任,以诱骗手段帮助内务 ... 会破获了十几名潜伏在苏联境内的纳粹间谍。迪米亚诺夫的"战绩"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苏联统帅遂决定扩大诱骗规模和范围,制定一个更大的"钓鱼计划"。 请君入瓮 在斯大林授意下,内务 ... 会中将帕沃尔·苏朵普拉托夫(Pavol Sudoplatov)开始着手组建一支特殊部队,并在苏联境内假造一处"德国战俘集中营",目的是诱使纳粹德国派遣特工前来营救。该计划最终被命名为"别列津诺行动"(Operation Berezino)。 在德国共产主义者和反法西斯人士帮助下,"苏联境内有一座关押德国战俘的集中营"的消息逐渐在德国扩散开来。苏联人民内务 ... 会趁热打铁,从真正的德军战俘中甄别、遴选出一批红色政权的同情者,充当"集中营"中的战俘。1944年被俘的德军中校海因里希·施尔霍恩(Heinrich Scherhorn)被任命为该"集中营"指挥官,负责与德国方面保持联络。 1944年初,迪米亚诺夫(德国人给他的代号为"马克思")向德国情报机构传递了一份情报,称施尔霍恩中校领导的集中营"起义成功",大约2500名德国战俘已经武装起来,但却被苏联军队包围在别列津纳河畔。多份交叉来源的情报逐渐让"德国战俘部队"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德国人仅有的一点戒心最终被打消,开始筹划营救行动。 8月,绰号"欧洲第一恶汉"的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奥托·斯科尔兹内(Otto Skorzeny)派出一支五人小组潜入苏联,准备与被围困的"德国战俘部队"接头。按照计划,五人小组与被困者取得联系后,德国空军将派出一架He-111轰炸机空投接应的伞兵以及所需要的补给。 五人小组顺利到达"战俘部队"营地,一群身穿纳粹军装的军人欢迎了他们的到来,并热情地把他们请进营地帐篷,但里面等着他们的,是一群苏联武装特工,以及黑洞洞的枪口。 鱼彻底上钩 在苏联特工的劝解下,被俘的五人小组最终弃暗投明,向德国大本营发报称任务顺利完成,希望派遣更多人员前来接应。斯科尔兹内又接连派出三个特工小组潜入苏联帮助"战俘部队"脱困。当然,所有特工都一去不复返,只是不断通过电台向大本营报告顺利抵达的消息。 为了不让德国人起疑心,内务 ... 会让施尔霍恩亲自与大本营联系,报告称"战俘部队"在特工小组帮助下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但伤员数量也有所增加,不可能徒步返回德国。收到电报后,斯科尔兹内连夜召 ... 议,决定派飞机把"战俘部队"的伤员接出苏联,送到后方医院接受治疗。 施尔霍恩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德国人的飞机落地,否则一切都会被揭穿。于是,内务 ... 会自导自演了一场"小规模战斗"——在德国飞机预定降落的那一晚"围剿"散落在别列津纳河畔的德国武装分子。"混战"中,临时跑道上的所有灯光遭到破坏,无法降落的飞机只得悻悻返航。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戈林和斯科尔兹内都对"德国战俘部队"的存在深信不疑。空中撤退方案流产后,斯科尔兹内又指示施尔霍恩将"部队"分散,设法通过波兰边境溜出苏联。但苏联内务 ... 会及时抓捕了准备接应"战俘部队"的波兰间谍,分散突围的计划显然也无法实施了。 直至战败都被蒙在鼓里 既然无法帮助"战俘部队"脱困,纳粹大本营只能通过空投向他们提供食物和补给。资料显示,整个"别列津诺行动"持续期间,纳粹共派出飞机39架次,向所谓的"战俘部队"营地空投了22名特工、13部电台以及大量其他物资。 随着从天而降的俘虏越来越多,"别列津诺行动"的规模大大超出了内务 ... 会的预料,一边要策反被俘的德国特工,一边要保证他们在与德国联系时不出好妖蛾子,苏联人真有点hold不住了。好在这个时候,德国人自己对"战俘部队"的兴趣慢慢减弱了。尽管施尔霍恩一再向斯科尔兹内发电请求援助,但对方的回应越来越冷淡,最后居然消失了!据说这个结果是戈林试图与斯科尔兹内争夺"战俘部队"的主导权造成的。前者试图独自掌握"战俘部队",但遭到了后者的坚决反对,于是德国空军最终不再参与对"战俘部队"的空投行动。斯科尔兹内没有其他办法,"战俘部队"的营救和援助计划于是被逐渐放弃,"别列津诺行动"当然也就无疾而终,德国特工不再送上门来了。 也许是心感愧疚,德国方面于1945年3月授予施尔霍恩国家英雄称号以及骑士铁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敌后坚持斗争"的英勇行为。直到5月份时,德国情报机构还与施尔霍恩及从未存在过的"2000多名德国武装人员"保持着无线电联系,直到战败也未能识破"战俘部队"的真相。 海因里希•施尔霍恩
本文标签:军事历史蒂莫·霍恩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