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汤川秀树著有《量子力学入门》《基本粒子理论入门》等作品。>汤川秀树的介子假设>在大阪大学工作不久,在1935年汤川秀树提出介子学说,以“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为题,发表了介子场论文。>汤川秀树推测粒子的质量(介子)大约是电子质量的200倍,这是原子核力介子理论的开端。

汤川秀树生于日本东京,曾在京都大学和大阪大学学习,“介子理论”是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汤川秀树著有《量子力学入门》《基本粒子理论入门》等作品。 汤川秀树和爱因斯坦>
汤川秀树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量子力学入门》、《基本粒子理论入门》、《旅人》、《人类的创造》、《现代科学与人类》、《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创造力与直觉》等。>
汤川秀树的介子假设>在大阪大学工作不久,在1935年汤川秀树提出介子学说,以“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为题,发表了介子场论文。>汤川秀树假设质子和质子间,质子和中子间,中子和中子间,都另有一种交互吸引的作用力,在近距离时,远比电荷间的库仑作用力为强,但在稍大距离时即减弱为零,这种新作用称为核子作用或强作用。它是由于交换一种粒子称为介子而生的交互作用。>汤川秀树推测粒子的质量(介子)大约是电子质量的200倍,这是原子核力介子理论的开端。质量为电子200倍的粒子在宇宙射线中被发现,那时物理学家最先想到的是,它就是汤川秀树的π介子,后来才发现它是μ介子。>汤川秀树和坂田昌一等人在1937年展开了介子场理论的研究。1947年提出了非定域场理论,试图解决场的发散问题。在1953年9月在京都召开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会上,汤川秀树发表了非定域场的统一理论。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汤川秀树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