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铁铉是谁?铁铉,明初著名大将,在济南大明湖西北岸,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庭院,名为“铁公祠”,是为纪念明朝著名将领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其才干深得明太祖器重,赐字“鼎石”。

  铁铉

  铁铉,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元代色目人後裔,明太祖洪武年间太学生,出任礼部给事中。洪建文年间守济南,击败燕王兵,升兵部尚书。明太朱元璋的四子夺取帝位时,攻到济南,铁铉死守不肯投降。后来朱棣做了皇帝(明成祖),就把铁铉捉处死了。

  建文帝即位(1398)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负责督运粮饷。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与建文帝争夺皇位。行至济南时,朱棣命人把敦促铁铉投降的书信以弓箭射入城池,铁铉则将《辅成王论》射回朱棣,劝其效法周公,忠心辅佐建文帝。朱棣大怒,命强攻济南。铁铉与诸将奋力抵抗,两军相持三月,朱棣被迫自动解围。建文帝闻讯,遣官赐金慰劳铁铉等将士,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后又升任兵部尚书。同年,铁铉配合盛庸在东昌(今聊城)大败朱棣。

  铁公祠

  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即位。铁铉闻之,几次欲自杀,被劝止,带残兵驻淮南以图复兴,兵败后被擒。朱棣亲自审问,朱棣要铁铉面北而跪、俯首认罪并投降,铁铉背朝皇帝、昂首挺胸并大骂,朱棣恼羞成怒,令刀斧手将铁铉凌迟(一种刑法,需割3600刀,一刀不能多,一刀不能少,将人慢慢弄死),并投油锅烹炸,尸骨也不许收葬。行刑时,仍连声大骂朱棣。铁铉竭尽职守、刚烈如铁的不屈精神深受后人敬佩,他们尊称其为“铁公”,并在大明湖畔专门修建铁公祠以兹纪念。

  铁公祠,位于山东济南大明湖西北岸,为民族形式的庭园。占地6386平方米,包括铁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中的园中园,197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邓州小东关有明建铁公祠祀铁铉,为避嫌俗称关帝庙。大东关有双忠祠祀铁铉、张巡。邓州龙堰乡闫营村有铁铉遗像墓。

  朱棣兵精粮足,一路,建文帝派皇亲李景隆迎敌,相继丢失河北大片领地,退守至山东济南附近。济南作为南北要冲,处于黄河沿岸,拿下济南便可纵横黄淮第地区,江左就是建文帝老巢南京了,所以济南对于整个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担任济南守将的正是铁铉,他本来受建文帝任命为督运粮草的官员,见李景隆大败于是火速进城组织兵马准备迎敌。他不盲目,伺机而战,天天在思考朱棣大军的破绽。败军之将李景隆不然,伤疤没好就忘了疼,主张积蓄人马再战燕军。不顾铁铉劝说,兀自领三千兵马与朱棣在济南城外交战,结局再败。明军士气低落,意图投降燕军者众。

  铮铮铁骨真男人--铁铉

  燕军将济南城四面包围,城内粮草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铁铉苦无对策至极,他收到了一支从城外射进来的箭。此箭上有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朱棣劝降他。铁铉忠贞不二,将拒绝之意回射一箭到城外。朱棣见铁铉并无二心,便生一计。

  济南出于黄河之滨,朱棣想引黄河之水淹城,逼迫铁铉受降。如果此计实施,济南城则凋敝无疑,铁铉心里不忍,便修书诈降,邀请朱棣进城。朱棣大喜过望,引兵小部分兵马先行进城,谁知刚过吊桥,入门之际,早已悬挂在城门上的铁闸突然落下!

  千斤铁闸携万钧之力重重落下,朱棣的宝马登时身首异处。燕王这才知道中计,急匆匆换马逃出城外,捡了一条命。气急败坏的朱棣携大炮复归,要攻打城楼。铁铉知道朱棣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急中生智将朱元璋的画像悬于城门之上,喊话:“太祖在上,你难道敢打你爸爸吗?”燕王懵了。

  遇到这样的铁榔头,燕军计无可施,便决定先回北京休整再图之。宜将剩勇追穷寇,铁铉与其他明军合力追袭,取得几场关键性胜利,收复了德州等郡县,士气大振。

  这口气朱棣忍了,为什么?济南虽重要,但也是整个战役中的一个节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尽快杀到南京决一死战,不能计较一城一池得失。打不过你铁铉我还躲不过吗?明确战略之后,燕王再次带兵南下,绕过守备森严的济南,一路去东阿、邹县、徐州等重镇,大破明军,最终攻占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称帝,年号永乐。

  回过头来,该收拾铁铉了。虽然自己心中保护的目标消失了,但铁铉仍恪守“食人禄忠人事”信条,坚决抵抗决不投降。终因寡不敌众城陷被俘。朱棣将其大绑,押往北京受审。朱棣知其顽固,当场和铁铉对质,要求铁铉面北俯下称臣。铁铉将自己的脊背对着朱棣,破口大骂,宁死不从。朱棣好似一头愤怒的公牛,咆哮左右将铁铉的鼻子耳朵割下,铁铉登时昏迷过去。一桶凉水泼下,铁铉醒来后忍着剧痛瞪着朱棣。最最残忍的一幕发生了,朱棣命人将割下来的鼻子耳朵煮熟后塞入进铁铉口中,问他:“味道如何?”“吃孝子忠臣的肉,有什么不好吃的?”大义凛然的铁铉始终表现的像一个斗士,一个英雄,绝不背叛自己心中信仰,气节比生命更重要。最终遭凌迟而死。正所谓:“铁铉背立,不朝燕王,死生如一,寸磔何妨?"

  朱棣好斗,即使他心中也赞赏铁铉忠义之举,但他头脑发热之后便顾不得许多,违者必斩。尽管铁铉已死,但朱棣还是不放弃让他的尸体朝拜自己,来证明自己才是这场角斗的胜者。他吩咐左右将铁铉的骨头放进油锅炸了,太监拿着铁钳试图将骨头扳过来,谁知一声巨响,油花四溅,众人惊愕,朱棣知乃天意,这才作罢。

  铁铉的妻子和女儿遭了殃,被发配到军中做官妓,任人蹂躏。可怜一代忠良之后,竟遭此大劫,上天不公!

  明朝中叶之后,全国各地为了纪念铁铉忠义,建起祠庙供后人拜祭。特别是在山东各地,铁公庙更是成了反抗暴力统治,奋起抗争的符号,激励一代又一代齐鲁人民。对铁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往济南大明湖,那里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铁公祠,投去你敬佩的目光,缅怀英烈,慎终追远。

打败朱棣的铁铉怎么死的?朱棣为什么要杀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三国虞翻为什么能预测到关羽败死和孙策遇刺?

    孔明视之,乃虞翻也。一开始虞翻在那个演义中被...死的王朗手下做了个功曹,当时的王朗是会稽太守,而此时孙策正在攻打会稽。>虞翻回到了会稽,孙策一听说虞翻来了,还是任命他为功曹,并且将他当做自己的好朋友,还经常去看望他。结果不出虞翻所言,孙策被许贡门客刺...。>而且早在关羽遇害之前,虞翻就已经站占卜了一卦,说关羽两天之内必死,结果印证了他的说法,孙权十分诧异,将虞翻比喻为东方朔在世。

  2. 清朝灭亡后,满清皇室为何不退回东北?不是不退,而是根本回不去

    作者:汉宣团队无授权禁止转载最近有人说,清朝在1912年灭亡后,满清皇室其实是可以退到东北,在那继续当皇帝的。这种情况下,满清皇室退到东北就没有群众基础作为依靠,只依靠一些官僚和贵族,显然是不行的,这是他们退不到东北的原因之一。所以,有些人说的清朝灭亡后,满清皇帝可以退回到东北,不管从内部形势、外部形势以及自身实力来讲,他们都没有退回去的资本了。

  3. 带有滨的成语

    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问诸水滨——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4. 古人对项羽的评价为什么有好有坏!

    比如说毛主席对项羽的评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希望当时的革命战士要以项羽为鉴,不能走项羽的老路。项羽乌江自刎北宋宰相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江东子弟今尤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同样的还有女词人李清照对项羽是非常欣赏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所以说李清照就希望能够出现一个像项羽这样的男人来保护她,希望出现像项羽这样的英雄来拯救当时处于危难之中国家和老百姓!

  5. 梦见给孩子洗澡

    周公解梦梦见给孩子洗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孩子洗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方来未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āngláiwèiài【解释】指(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出处】明·方孝孺《凝命神宝颂》:“霈如霖雨,润泽天下,而民被其惠者,方来而未艾也。”【例子】滔滔庆泽,方来未艾。明·吴承恩《贺思翁受封障词》【相关】百度“方来未艾”

  7. 梦见河水结冰满地的雪

    周公解梦梦见河水结冰满地的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河水结冰满地的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翘足引领造句_翘足引领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翘足引领qiáozúyǐnlǐng翘足引领的意思和解释:踮塌郐,伸长脖子。翘足引领的出处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内响应。”翘足引领的例子翘足引领造句翘足引领造句相关常用成语误用之画蛇添足:这也是成语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错误,因为对成语内涵了解得不透彻,在句中再次使用了与成语意义雷同的词语,致使语义重复。

  9. 司马迁也是天文学家

    千百年来人们赞颂司马迁在史学和文学方面的光荣业绩,然而,司马迁还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他是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重、黎、羲、和的后代,他的家族在夏、商两代都是“世序天地”。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历官—太史令,这是汉代最高的天文官。其...

  10. 痛风,为什么会让 4000 万中国人饱受折磨?

    如今,根据《2016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估计,我国痛风患病人数在1400万~4200万之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之中。如今,痛风更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2大代谢类疾病。为什么痛风这种疾病能让几千万中国人都饱受折磨?调查显示,痛风患者中,仅10~46%能够遵循医嘱进行降尿酸治疗,60%的患者依然存在痛风反复发作并进展加重的情况。长期服用别嘌醇除了降低尿酸控制痛风发作外,对肾脏、心脏也有保护作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