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春秋时期,晋太子被迫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大家万分着急,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太子,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激地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去讨赏,可是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找两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了,悲痛不已。之后,从树洞里发现一封 *** ,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这一天全国不准生火,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召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把 *** 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

清明节的来历

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晋灵公好狗的故事简介 晋灵公轶事

晋灵公是谁?

晋灵公(前624年D前607年),姬姓,名夷皋,晋文公之孙,晋襄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前620年D前607年在位。晋灵公幼年继位,年长后喜好声色,宠信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最终遭赵盾、赵穿兄弟杀害。 晋灵公好狗

明代刘基《郁离子》记载:晋灵公好玩狗,在曲沃专门修筑狗圈,给它穿上绣花衣。深受晋灵公宠爱的屠岸贾因为看晋灵公喜欢狗,就用夸赞狗来博取晋灵公的欢心,晋灵公就更加崇尚狗。一天夜晚,狐狸进到绛宫,惊动襄夫人,襄夫人非常生气,晋灵公让狗同狐狸搏斗,狗没获胜。屠岸贾命令虞人(看守山林之人)把捕获的另外一只狐狸拿来献给晋灵公 说:“狗确实捕获到狐狸。”晋灵公非常高兴,把给大夫们吃的肉食拿来喂狗,下令对国人说:“如有谁触犯我的狗,就砍掉他的脚。”于是国人都害怕狗。狗进入市集夺取羊、猪而吃,吃饱就拖着回来,送到屠岸贾的家里,屠岸贾由此获大利。大夫中有要说某件事的,不顺着屠岸贾说,那么狗就群起咬他。赵盾将要进谏,狗阻止并把他拒之门外,不能进入。

过了几天,狗闯进御苑吃掉晋灵公的羊,屠岸贾欺骗晋灵公说:“这是赵盾的狗偷吃的。”晋灵公发怒派人杀赵盾,国人救了赵盾,赵盾于是逃往秦国。赵盾的兄弟赵穿趁大家怒恨、指责屠岸贾,便将他杀死,接着在桃园中杀死晋灵公。晋灵公的狗在国内四处逃散,国人把它们全部捕获并蒸煮。

晋文公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重耳,晋献公子,公元前636年一前628年在位。

晋献公有5个儿子,申生是太子,重耳、夷吾为狄人所生,奚齐、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

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害死了太子申生,重耳、夷吾被迫出逃。重耳到了狄国,谋臣狐犭]、赵衰等人跟著他。

晋献公死后,奚齐当了国君,不久,奚齐、卓子先后被杀,晋国没有了国君。夷吾首先回到国内,立为晋惠公。惠公害怕重耳抢他的君位,派人到狄国去行刺重耳,重耳被迫流亡,到了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的友好接待。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重耳43岁出逃,62岁回国,流亡在外19年,历经靡难,终于当上了国君。他安定民心,封赏功臣,成功地迈出了治国的第一步。

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称霸天下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他即位的第二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逃到郑国避难。晋文公知道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他发兵杀了王子带,护送周王子回到京城。周襄王大摆酒席慰劳他,还赐给晋国四城,晋文公的地位不断提高。当时,与晋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必须向南扩展疆土,非与楚国交锋不可。公元前632年,晋、楚在城濮决战,晋国大获全胜。战后,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因病去世,终年70岁。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2. 晋文公怎么起了重耳这么个怪名字?

    春秋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名字叫重耳,这是国人都知道的。那晋文公取了重耳这么一个怪名字,究竟寓意着什么呢?那为什么这么读呢?要想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晋文公的老爸晋献公说起,因为毕竟名字是他起的。图片来自网络可是,晋献公不管那些,然后生了晋文公,生下来重瞳骈肋,不仅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还出奇的好!这下可把晋献公高兴坏了,就把这个孩子取名叫重耳,是什么意思呢?

  3. 古代史官为何被皇帝 ... 头也要秉笔直书?胜利者篡改历史能得逞吗?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

  4. 晋国君主的权威,在晋国卿大夫一次又一次的拉扯中,不断地衰退

    晋文公之后,晋国维持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时期。他传位给晋襄公,但是在晋襄公死后,晋国在继承方面又发生了问题。

  5. 城濮之战:晋的四国联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将楚的三国联军击败

    周襄王十八年冬,自「”泓水之战”后被迫归附楚国的宋成公,见到晋国渐有与楚国抗衡之势,遂转而与晋国交好;恰此同时,齐、鲁两国交战,接受鲁国求援的楚国,遂分兵围攻宋之缗邑,打算以武力屈服宋国。但是宋成公仍不愿低头,于是次年冬季,楚成王率领陈、蔡、郑、许等联军包围宋都商丘;宋成公派大司马公孙固向晋国求援。晋文公对此事考虑再三。正在犹豫不定时,重臣们发挥了坚定信心的作用:首先是先轸认为:「”报施救患,取威

  6. 知耻而后勇的秦国三帅,最终如何一雪「 ”崤之战”的前耻

    所谓大国邦交,从来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7. 从晋国「 ”三军六卿制”入手,浅析三家分晋为何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这阶段中原大地上百家争鸣,华夏文明就在百家学说的碰撞中,愈发走向了文明。武王伐纣周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之后,由于都城镐京地理位置偏远,对中原的管辖鞭长莫及,开始大范围的分封诸侯国。到了晋献公时期,晋国开启了对小诸侯国的兼并之路,这为后来晋国的称霸奠定了基础。那么为何又说晋文公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

  8. 晋齐鞍之战(三)晋景公的民族政策以及赤狄部族的最终覆灭

    晋国所面临的戎狄威胁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位于晋国北方,如今晋、陕、冀三省的中北部活跃的白狄,另一支则是位于晋国东部山区的赤狄。比如晋文公的母族狐氏大戎就属于白狄的一部,在文公时期与晋国的关系也很融洽。晋文公去世后,根据《左传》的记载,晋国与白狄之间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狄侵齐,因晋丧也。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

  9. 命运多舛的范氏:西周时二度被灭国,逃入晋国近三百年后被灭族

    在晋国历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范氏,其实早期在周王国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存在。范氏本为祁姓,祖上为尧帝之后的陶唐氏。西周初时,因为陶唐氏随同殷商遗族造反,被周公所灭,其后裔被西迁至渭河平原上的杜。而陶唐氏故地,则被封给了成王之弟叔虞,后来发展成了晋国。周宣王晚年,因为怀疑杜伯与内宫小妾私通,将他无辜...死。

  10. 「 ”小人物”章寿麟:两次将曾国藩从水中捞起,结果过得怎样?

    研究历史,人们大多倾向于关注「”大人物”,认为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之主要力量,而对一些「”小人物”则往往一笔带过,不舍得下笔墨。殊不知,「”小人物”往往在不轻易间改变了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很多人之生活轨迹。例如,捻军小兵张皮绠,就是他在麦田里砍下去的那一刀,...死满蒙集团最后一员统兵大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才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督抚势力之触角延伸到北方各省,进而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

随机推荐

  1. 心心念念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nxīnniànniàn【解释】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头。心里老是想着。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种东西。【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心心不停,念念不住。”【例子】有人遇一事,则心心念念不肯舍,毕竟何益?(宋《二程全书·遗书二上》)【近义词】念念不忘【相关】百度“心心念念”

  2. 周公解梦大全 做梦梦见狗咬我 – 周公解梦

    梦见狗追咬主人,失财凶,将于朋友发生争夺,可能会有被欺诈的危险,是破费大笔钱财的前兆;梦见凶猛的狗向自己张望,但却并未发起攻击,周公解梦意味着梦者工作中与同事有争吵,但有惊无险;梦见被狂犬咬伤,表明梦者在事业上或家庭生活中总会有一个喜欢与自己争吵的人。梦见小老虎是什么预兆–周公解梦

  3. 李治的王皇后:寡不敌众 悲剧落幕

    李治封晋王时,纳王氏为晋王妃,约在公元642年,李治年15岁,王氏年约15岁。643年,李治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649年,太宗死,李治继位为高宗,立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经过一番衡量,拟收李忠为养子,并立为太子,以巩固皇后的尊位。武氏入宫后,得到高宗的重宠,使萧淑妃失宠,王皇后自以为目的已经达到了。

  4. 此人是秦朝最强将领,如果他没死,秦朝不会灭,项羽绝对打不进来

    秦王赢政13岁即位为王,22岁举行成人加冕典礼,从各辅政大臣那里夺回本属于他的最高权力,从此开启了他的挂的人生。为了支撑连年的征战,还要解决经济问题,幸好秦朝有大批的罪犯,直接发配去种田劳作。本来秦始皇还想着父传子,子传孙,秦二世、秦三世一路传下去的,结果也就勉强传了两代,秦始皇陵还没建好,始皇还没有稳妥安葬呢,项羽就打进来了!有蒙恬在,可以说,项羽是进不了咸阳城的,秦国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5. 经典励志推荐 聪明人从来不说这四种话

    怨话不要遇到一点小事,就满世界抱怨老天不公你可以偶尔发牢骚,但不能整天抱怨没有人喜欢整天对着一张怨妇脸你要明白,很多时候抱怨是没有用的抱怨一天远没有努力一会的收获大所以,努力吧,将所有的抱怨与不满都化作动力强大给这个世界看胡话有些人遇到点事就爱胡思乱想而且越想越糟糕,越想越伤心在这种悲观情绪的控制下就很容易说出一些不经过大脑的胡话这些话对你来说也许只是发泄事后你甚至根本不记得你说过什么但对于听者来

  6. 梦见头发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梦见头发是什么意思梦见头发,通常表示烦恼,或表示心中的空虚。梦到头发上有虫,表示近期困难缠身,心情不好。梦见请人烫头发,是开销增大的表示。梦见把头发打成结,预示近期可能会外出旅行。梦见把头发扎成辫子,也是好事,预示难题已经梳理清楚,很快将得以解决。《周公解梦》梦见朋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梦半边发散乱。

  7. 查尔斯·康沃利斯是谁_查尔斯·康沃利斯的生平简介_查尔斯·康沃利斯的人物事迹_查尔斯·康沃利斯的评价

    1738年12月31日生于英国伦敦,早年曾参与七年战争,1776年前往北美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778年起出任北美英军副总司令,1780年攻陷革命军据点查尔斯顿,同年8月在卡姆登战役击溃查尔斯顿的革命军余部。1793年颁布别称"康沃利斯法规"的《永久居留法》。1805年再度获委任为印度总督,同年7月于加尔各答上任,但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10月5日于印度加济布尔病逝,终年66岁。

  8. 埃及神话中的智慧和战争女神——奈特

    奈特又称奈斯,她是埃及神话中代表智慧和战争的女神,掌管的神职类似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但是论其神位,比雅典娜在希腊神话中还要古老,大概相当于黑夜女神尼克斯。同样都是战争之神,女战神奈特和男战神塞特分别代表的是正义之战和侵略之战,而加入了智慧的元素,奈特又代表了战无不胜的胜利女神。不过奈特在埃及神话中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巨大。

  9. 倓虚大师从长春到沈阳亲历的观音感应

    倓虚大师的门人大光法师记载大师讲述生平《影尘回忆录》一书中,讲到大师一行六人在1948年从长春到沈阳途中发生的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观音感应奇迹。此时大师同行六人,都已是饥渴寒冷交加,“惟虔诚念观世音菩萨”。六个人在半道上没办法,惟异口同音,急念观世音菩萨,即时乌云中断,红日当天,回顾他处,仍然大雨如注。

  10. 带有蓬字的成语

    包含有“蓬”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桑弧蓬矢——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飘蓬断梗——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蓬头厉齿——形容头发蓬松,牙齿缺落,年高衰老的容态。蓬生麻中——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蓬户柴门——用柴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蓬筚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枯蓬断草——干枯、断折的蓬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