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明朝前期疆域图>明代土官的朝贡通例就是上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种体现。但是,尽管产生方式不同,在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土官要想取得统治的合法性,必须对明朝中央...进行朝贡以便获得准袭权。>明朝疆域邻国图>明代土官原先需要赴京承袭职位,同时朝贡马等财物;因为赴京路途遥远,费用昂贵;用时过多也引起诸多问题,再加上正统四年粮食紧张,赴京袭职就改为了纳米袭职、就地勘合。

和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样,明代也存在一些既服从明朝中央 ... 统治又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地方政权。换言之,一方面,中央 ... 对地方 ... 的官员具有任免权;另一方面,只要地方官员一经确定,那么,中央 ... 与地方 ... 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经济上的关系,而不在其他方面过多的干预地方 ... 。 明朝前期疆域图 >明代土官的朝贡通例就是上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种体现。明代土官指的是地方一系列的职官,因此与代表地方政治制度的“土司”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原来存在的土官有可能是世袭产生的,也有可能是得到大家服从而产生的,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官既可以是少数民族的人也可以是 ... 。但是,尽管产生方式不同,在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土官要想取得统治的合法性,必须对明朝中央 ... 进行朝贡以便获得准袭权。《土官底薄》记载的土官涉及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四省的官员。 >明朝疆域邻国图 >明代土官原先需要赴京承袭职位,同时朝贡马等财物;因为赴京路途遥远,费用昂贵;用时过多也引起诸多问题,再加上正统四年(1439)粮食紧张,赴京袭职就改为了纳米袭职、就地勘合。纳米袭职、就地勘合被很多官员(如叶绅)认为将导致“不识国体”状况,所以后来又恢复了进京袭职的旧例,但是纳米袭职依然被部分保留了下来。当然,进京朝贡并不是仅限于袭职这一项事宜,只要是事关明朝中央 ... 的事件(例如收到中央 ... 的赏赐、皇亲国戚去世等等)都可能引发地方 ... 对中央 ... 的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贡,可能给地方官员引来 ... 身之祸。朝贡的时间一般为三年一次,但是也存在一年多次,或者超过三年以上才朝贡的现象。朝贡的物品种类繁多,有马(出于军事上的需求)、药物、各地特产、布帛等等。朝贡的使者一般是地方首脑的弟侄,也可能是其他人,但是在人数上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每州三到四名使者。 >四川省地域图 >以上就是明代土官的性质、产生方式,土官朝贡的物品、时间、使者等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明光,明代壮族士官朝贡评述[J], 民族研究,1987,57-64. >[2]罗勇,明代云南土官袭职制度研究[J],学术探索,2013,89-98. >[3]《明史》卷六十九,中华书局,1974 年.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赵培文 郁花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明朝中国古代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