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寅人物生平简介

  唐寅字伯虎,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不仅是公认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还位列明四家,他的书画作品如今藏于世界各地的多个博物馆中。唐寅于成化年间降生苏州府,分别于13岁和15岁时认识祝枝山文征明,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苏州府学习。

  19岁的时候,唐寅与徐氏结婚,25岁时唐伯虎的父亲去世,此后母亲、妻儿、妹妹相继离世,家道日益中落,在祝枝山的鼓励下准备科举考试。但在科考期间,与好友夜夜宿醉风月场,十分被主考官所厌恶,幸得苏州知府惜才求情才录于榜末。

  此后,唐伯虎仕途艰难,乡试第一却又牵连科场案被贬,此后不愿就任小官职,31岁时婚姻不顺休妻,漂泊四地后得病,在家休养了很久才好。

  与兄弟分家后,唐伯虎卖画为生,日日纵情酒色,与文征明关系逐渐僵硬,此后多作书画。1508年唐伯虎筑新居桃花庵和梦墨亭,次年亲侄儿年仅十二便夭折,唐伯虎为其作诗画送别,四十岁时为自己作自寿诗和画。

  唐寅著名的代表画作

  唐寅,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才子,作品产量极大,至今留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画作,分别藏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博物馆中。

  其中他的骑驴思归图,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长77cm,宽37.5cm,画作整体颜色淡雅,描绘的是一幅漫山遍野的野花、层层叠叠的高山与山泉溪涧流动相映的宜人景象。画中弯曲盘旋的小径将颤颤巍巍的小桥与山中的茅房连接在一起,一路上有砍柴归来背薪过河的樵夫,也有坐在驴背上的士人,强烈地流露出文人欲隐于市的情感心境。

  唐寅的笔法最初师从周臣,后赶超李唐,逐渐将先人的笔法做出调整与转变,由刚劲强硬的转刮转变成逸动自然的勾勒与回折,能够灵活运用。在这幅画作中,唐寅的画法熟稔,山石纹路与树干的皱褶都用湿墨来调和,把大面积的斧劈皴晕染成掺水的长条皴,显得山峰秀丽缜密,显得自然避免过于生硬,此时的画作已经能够展现出唐寅的画风特色。

  在观察此画中的题字,可以大致推断出是唐伯虎在落榜之后37岁时所作,他自提的“乞求无得束书归”,能看出几分他内心的落寞与寂寥,以及怀才不遇的无奈。

  唐伯虎的画作亦工亦写,产量之丰也使之各有无穷意味,不同的画作有不同的风格画法也表达了他不同境遇的所思所感。

  说到唐伯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在绘画上的地位,堪称明代画坛奇才,打破了门户之别,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其实他在书法方面也造诣极高,他的字极具风流意蕴,十分有个人特色,尤其是《落花诗册》,更是绝对的代表作。

  唐伯虎的书法最初师从赵孟頫,后来也广泛地效仿过米、颜等大家的字,并且在不同期间展露出各不相同的变化,总体上来看他的书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唐伯虎三十岁前留在家乡,与年纪相仿的文壁关系密切,因此深受其影响,二人的书法十分接近,两人的书法都起源于赵体,笔触圆润,端庄秀丽。

  第二阶段是唐伯虎仕途受挫、夫妻割裂后在外漂泊时期,此阶段他以卖书画为生,在书法上追求唐风,讲究字体的规整,崇尚颜楷,下笔凝重、字体饱满,并加以隶书,书写的“蚕头燕尾”十分有劲,大概持续到三十六岁,他最为经典的落花诗册就是此期的作品。

  第三阶段,是他定居在桃花庵的时期,此时他无心仕途,专心创作,达到艺术之路的顶峰,此时他的字又重新研习赵体,融以唐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逐渐成熟,在端美中又显灵逸,此类风格作品颇丰,遗存的产量也极大。

  最后阶段即他晚年的十年时间里,他已经看透尘世,归隐向佛,此时他的书法加入了几分米芾的意势,率真痛快,同时集各家于一身,笔画多变,挥洒自如。唐伯虎善于吸取先人的精华,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能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个人特色。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近代影视剧把这一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唐寅风流浪荡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实际上故事纯属虚构,秋香不是那个秋香,唐寅也并不是那个唐寅。

  唐寅擅长仕女画,也画过一些春宫图,多以官伎、歌女等为模特,人们便认为,风流才子之说,大抵是因为唐寅性本如此。历史上的唐寅确实时常混迹风月场所,但这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史上并无唐寅风流韵事的记载,如果笃定此事无风不起浪的话,只能说那是指他的个性放荡不羁,文风肆意洒脱。

  事实上唐寅先后有过三个妻子。19岁时娶徐氏为妻,两人感情深厚。不过,在他25岁时,父母妻妹相继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后来又娶了一位,却在他涉嫌考场作弊案被抓后,离他而去。36岁时,唐寅娶了患难中的红颜知己沈九娘,从此筑桃花坞生活,一直到去世。一生不得志的唐寅并无那么多的风流韵事,而“点秋香”的故事又是打哪来的呢?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笔记体小说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在他的《耳谈》中叙述了另一个苏州才子陈元超与唐伯虎点秋香一模一样的故事。故事到了明末冯梦龙手上,就变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而在戏曲中的唐寅故事,最早有明末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后来又从“一笑”发展到“三笑”,出现了王百谷的《三笑缘》弹词、卓人月的《唐伯虎千金花舫缘》杂剧。

  乾隆嘉庆以后,苏州评弹又将这一故事广为传播。到了清朝末年,民间流传弹词唱本《九美图》,开始有了唐寅娶9个美娇妻的说法。唐寅一生潦倒颠沛,诸事不顺,凭他的贫寒景况,连温饱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妻妾成群。

明代才子唐伯虎的简介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历史名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4.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5.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6. 从中外历史上的文人看 你们认为的所谓「 ”斜杠青年”能有多跨界

    要学习鲁迅先生,永远对青年充满希望,爱接近她们,爱向他们学习。斜杠青年不知道按谁的定义,比如学艺术史、当过策展人、然后写小说、而且研究文艺复兴,还出了书,在美院上课。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眼中的斜杠青年了吧。

  7. 宋画遗珍!游丝描笔法和精微墨法,再现了 唐玄宗 的宫廷游乐场面

    《明皇击球图卷》纸本水墨32.1cmx523.2cm辽宁博物馆藏,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的这个人就是李隆基,骑一骏马,神情专注。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上插着簪花,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上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干、董其昌、年羹尧的题跋。流传中一直被目为李公麟所作,从画风被判断应是南宋人所画。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中人物姿态各异,静中有动,富于变化。

  8.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9. 南宋画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远,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时期却饱受诟病

    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家里,法常是对日本画坛影响最大、最受日本喜爱与尊崇的一位画家。网络图片南宋的画家里,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觉地受到宋代文人画热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画家的影响。与寺庙的和尚们往来频繁,法常看到梁楷的绘画后,潜移默化受到很大的影响。圆寂后的法常,元代一些鉴赏家对他的绘画颇有微词。

  10. 秦始皇另一功劳,莫过于篆书变成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来讲讲秦文化和篆书以及隶书间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由篆书到隶书的一个演化过程,从而也看到了先进的秦文化,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随机推荐

  1. 梦见过年什么都没买

    周公解梦梦见过年什么都没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过年什么都没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时光】岁月不饶人,首先不饶女人;机会不等人,首先不等男人

    爱一个人,在一起时会莫名的失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诗经情话”微信平台整理发表。

  3. 所向无前成语故事_成语“所向无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所向无前成语故事_成语“所向无前”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成语】所向无前【拼音】 suǒxiàngwúqián【解释】所向:指军队所指向的地方。军队所指向的地方,没有阻挡。【成语故事】“所向无前”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王...

  4. 梦见抢夺敌人的枪_周公解梦梦到抢夺敌人的枪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抢夺敌人的枪好不好

    梦见抢夺敌人的枪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抢夺敌人的枪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抢夺敌人的枪,会威信扫地。女性梦见枪声,提醒梦者在与人交往要注意沟通方式,不要与人发生,否则名誉方面会有损失。梦见枪走火,提醒梦者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梦见自己被抢击中,意味着梦者很快就要,或者要参加至亲的婚礼。梦见抢夺别人的...,提醒梦者日常不要太过于招摇,否则可能会遇到坏人抢劫。

  5. 梦见坟场

    周公解梦梦见坟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坟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路叟之忧】的意思是什么?【路叟之忧】是什么意思?

    《后汉书刘陶传》:「听民庶之谣吟,问路叟之所忧。」词条推荐

  7. 梦见清理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清理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清理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中秋节祝福语_年中秋节祝福短信【经典祝福语】_中秋节祝福

    中秋节个性祝福语中秋节搞笑祝福语中秋节温馨祝福语中秋节经典祝福语中秋节幽默祝福语给男友给女友给闺蜜给朋友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父母给爱人给教师给上级给老板给领导给员工给下属给客户给同事给老师给同学中秋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给亲朋好友发祝福短信成为很多人寒暄客套的方式,那么年中秋节的祝福语有哪些值得转发呢?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9. 少年使气,中年门客云集,晚年下场凄凉,汉代第一大侠有多传奇?

    侠的起源,跟士分不开的,甚至本身是士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为国家、百姓排忧解难本是官员的事,由于种种原因,官员力所不及,就有了侠士的登场。春秋战国以来,这种具有侠义心肠的人很多,像楚国的申包胥。他本是伍子胥的至交,伍子胥因父仇和楚国决裂,发誓灭楚,申包胥发誓救楚。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国大军攻占楚国都城,申包胥入秦求援,秦王不肯见,他倚墙而哭,七日七夜水米未进,感动秦王。秦王遂发兵救楚。

  10. 钱钟书简介_钱钟书晚年为什么软禁_钱钟书弟子有谁_钱钟书对杨绛说的情话

    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诗词》英译本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