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

作为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9 - 1990年期间,在关于德国统一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反对、阻止再到被迫赞成的心路历程。这个时间段也是德国统一道路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 其中民主德国经济危机不断加深;联邦德国大力推进两德统一;西方大国及东欧一些国家对德国统一表示理解和支持;苏联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恶化极大地限制了其对德国统一进程的制约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戈尔巴乔夫转变了对东西德国统一的态度。 一、 是什么让戈尔巴乔夫反对德国重新统一? 在1989年期间,任职联邦德国 ... ... 的科尔为两个德国的重新统一开展了一系列的内政与外交活动。尤其是关于德国统一如何走向这一个问题,因为德国的统一对于当时在德国境内驻扎的苏联军队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但是德国统一必定危及苏联在东欧的地缘政治利益,所以苏联根本不希望德国统一。 这一立场,早在1987年戈尔巴乔夫公开出版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就已经谈及。里面说到:「 ”应当直截了当地说有关恢复德国统一的声明,这根本不是一个现实主义政治家的话。”除此之外,还包括有关德国民族,有关德国人的国家存在形式问题。现在重要的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存在着两个社会政治制度不同的德国。它们各有各的价值观,它们都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它们都能对欧洲和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然戈尔巴乔夫之所以反对德国重新统一,除了安全及地缘的因素外,还有以下两点:首先,他觉得美英法三国率先支持联邦德国建立单独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德国的分立的原因,后面才有的民主德国。对于当时主张民主化的苏联以及德国非 ... 化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 ... 来说,是和平的。因此,在分裂德国问题上苏联没有过错。 除此之外,戈尔巴乔夫还认为:「 ”目前存在着两个德国,这是公认的,戈尔巴乔夫对两德合并保持拒绝的态度。但是,在这以后,他的态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990年1月,民德 ... 莫德罗访苏,苏联表示「 ”原则上没有人怀疑德国人的统一”。稍后,戈尔巴乔夫同科尔会谈时表示支持德国统一,这一变化,被认为是为德国重新统一开了绿灯”。 二、 戈尔巴乔夫为何要做出让步? 虽然戈尔巴乔夫原则上同意两德统一,但此统一是有条件的:德国统一应主要由苏美英法四大国和两个德国一起协商谈判解决。且德国领土上不能驻扎外国 ... 力量,其军备构成以自卫为主,最重要的是德国不能加入北约,德国未来的 ... 政治地位可选择中立、像法国那样在政治上而非 ... 组织方面加入北约或同时参加华约和北约三种方案。 不过苏联领导人对德国统一后加入北约的敏感与担忧并非多余。他们十分清楚:两德统一将使北约 ... 政治力量将得到加强,华约 ... 政力量将明显减弱。这样,将很难保持华约与北约的 ... 战略平衡。在1990年2月21日,戈尔巴乔夫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只好承认:「 ”德国统一是德国人自己的事情。 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最后文本条约「 ”2+4”条约于1990年9月12日在莫斯科签署。对此,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 ”德国问题”这个战争的遗产解决了,这具有深远的意义,由此而诞生了统一的德国。这是按照当代政治思维的规则,用理智的 ... , ... 了所有的愿望和可能而解决的,德国问题划上句号。 在7月17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刊文认为:「 ”苏联从反对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内的立场上后退,固然是一个重大事件,但却是戈尔巴乔夫完全为追求其最大利益而做出的不可避免的让步。”戈尔巴乔夫对德国统一立场从反对到赞成的转变,既有民主德国危机的存在与加重、联邦德国大力推进统一还有东欧剧变及西方国家态度的转变以及苏联国内形势恶化等外因的影响,当然也有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等内因。所以戈尔巴乔夫才做出了让步。 三、 戈尔巴乔夫反对德国统一立场软化的原因? 首先的一点就是一民主德国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相比,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民主德国日用消费品的供求矛盾一直较突出,消费品产量的增长赶不上居民购买力的增长。许多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比如水果和蔬菜等的供应就不够丰富。 鉴于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发展差距长期存在,且还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民德人向往联邦德国同胞的富裕生活。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跑到联邦德国。戈尔巴乔夫看到,民主德国民众要求与联邦德国合并的情绪,预示着德国统一进程不可逆转。 第二点则是联邦德国在两德统一上的推动。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 ... 一贯致力于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1983年5月5日,科尔在一份 ... 声明中强调:「 ”将竭尽全力在和平与自由中争取并完成德国统一。”在促进两德关系发展方面做出了新的更大的努力。且在1989年春夏,东欧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科尔 ... 审时度势,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德国重新统一的进程。他提出了关于实现德国统一的「 ”十点计划”,两德统一的内部条件已基本成型。 第三点就是德国统一得到西方大国的理解支持。不过在1989年底时,美苏首脑会晤期间,布什总统表示「 ”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国不符合美苏两国的利益。但是,后面当科尔提出「 ”十点计划”, 且东欧剧变后,一些国家与联邦德国交好。科尔把德国统一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摆到世人面前之后,美国立场迅速转向支持德国统一。1990年1月,布什 ... 明确表示,「 ”美国现在和将来都将一贯地站在支持德国统一的前列。” 最后一点就是苏联国内形势恶化限制了对两德统一制约力。德国重新统一问题提出的年间,正值苏联国内短缺性经济危机总爆发之时,期间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1986—1990年,苏联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仅1.300。财政金融状况恶化至灾难性境地。与此同时,苏联国内政治形势也出现了动荡,民族分离主义声浪日高。这一情况无疑又为联邦德国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会。 四、 小结 由上文可知,戈尔巴乔夫对德国统一立场从反对到赞成的转变,除了有民主德国危机的加剧,还有联邦德国推进两德统一和西方等国家的支持以及苏联国内形势恶化等客观原因,也有戈尔巴乔夫自身的一些主观原因。这些因素促使戈尔巴乔夫的转变,也最终加快德国重新统一的进程,无论对德国还是世界的和平,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东欧巨变与欧洲重建》 《改革与新思维》 《国际关系史》 《苏联东欧等十二国纪事》 《戈尔巴乔夫与德国统一》 《西方外交思想史》

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戈尔巴乔夫本是立场坚定,反对德国统一立场,为何最终却让步?

    作为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9-1990年期间,在关于德国统一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反对、阻止再到被迫赞成的心路历程。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戈尔巴乔夫转变了对东西德国统一的态度。但是德国统一必定危及苏联在东欧的地缘政治利益,所以苏联根本不希望德国统一。

  2. 苏联为什么会塌台?超级大国甚至无法制造耐穿的鞋子

    在两上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冲突中,核战争似乎迫在眉睫。198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苏联是一个邪恶的帝国。但是在1985年,苏联选择戈尔巴乔夫作为他们的新领导人。他愿意批评苏联的经济,并充分意识到它的缺陷。改革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是苏联经济转型所必需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经济政策为他赢得了西方的信任。

  3. 波兰如何获取「 ”卡廷惨案”的档案?多亏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进行了一系列交接,除了把苏联的财产、军队及核弹按钮等移交给叶利钦,戈尔巴乔夫还移交了一份重要档案,此档案后来被公布,立即引起了世界关注。

  4. 为何说维尔纽斯事件加速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执政5年犯低级错误

    从苏联解前戈尔巴乔夫一系列动作来看,表面上戈尔巴乔夫巩固了自身权力,但戈尔巴乔夫却在处理一些事件中,既优柔寡断,而且还宽容大度,导致一系列问题失误,其中有一起事件,加速了苏联加盟国的离心力。

  5. 苏联为何解体?原因很多,戈尔巴乔夫的秘书知道其中详情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末任领导人,也是首末任总统。他在苏联历史占有一个重要地位。该地位很尴尬,那就是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

  6. 苏联最后的克格勃掌门,曾提醒戈尔巴乔夫,为何没阻止苏联解体?

    2000年,俄罗斯诞生了第二任总统普京。在普京就职典礼上,来自各国、各界名流齐聚普京的就职典礼。

  7. 巴乔:没有佛教,我可能是个打铁匠

    >罗伯特巴乔:没有佛教,我可能是个打铁匠从6月13日的揭幕战开始,2014世界杯即将在这个夏天制造新的疯狂!“迷途是容易的。如果没有佛教,我现在可能正在卡尔多尼奥和父亲打铁,或者更糟,沉迷于吸毒或其他恶习中。”

  8. 张靓颖:整个童年都是在寺庙里度过的(图文)

    一讲到佛,张靓颖谈兴大开,真不知道要跟巴乔说起来,两人得说到什么时候。张靓颖娓娓道来:“我整个童年,都是在庙子里度过的,从两岁开始一直到6岁几乎每天都在庙子里,成都的昭觉寺。我外公外婆是信佛的,我要跟着他们去庙里,下午回家。一个月内只有那么四五天不去寺院。所以当人们问我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音乐,或者最早何时开始听音乐,我都回答是在童年的庙宇里,听和尚们唱经。”

  9. 排队买酒

    戈尔巴乔夫任职期间曾提倡民众戒酒,可是收效甚微,他承认这种作法的确有点“不得人心”。>>可是,时间不大,他又转悠着回来了,重新排在长队的末尾。>>一个排队的人问他:“嘿!老兄,将戈尔巴乔夫干掉了没有?”>>末尾的那位叹息着说:“咳!你就甭提了,想把戈尔巴乔夫干掉的人也排成了队,那个队比这儿还长!”

  10. 鲁斯特驾机闯红场

    >警方从缴获的签名纸上,得知这场恶作剧的肇事者名叫鲁斯特。他告诉鲁斯特,躲避雷达系统监视的唯一办法,是驾驶轻型飞机,在离地面仅数十米高度作超低空飞行。鲁斯特将飞机上的4个座位拆掉了3个,还安装了一个副油箱。5月27日晚上,鲁斯特独自一人徘徊在赫尔辛基街头,对这次冒险行动作了周密的思考,决心冒死闯红场。>中午12点21分,鲁斯特从赫尔辛基马尔米机场驾机起飞。

随机推荐

  1. 带有”照”字的成语有哪些 | 历史新知网

    带有”照”字的成语有:囊萤照书,回光返照,福星高照,肝胆相照,心照不宣。成语的读音及释义:*囊萤照书:nángyíngzhàoshū释义: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 梦见姐夫掉牙

    周公解梦梦见姐夫掉牙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姐夫掉牙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神龟”往生

    希望这只往生的“神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帮助更多的人相信因果轮回,不再愚昧,人生无常,在这五浊恶世中,只有依靠佛法,才能出离六道,无诸苦恼,为自己种下一株清净的西方莲,生弥陀净土,得无量之寿命与自在之身心,南无阿弥陀佛!

  4. 小马迷

    刘继卣是一位功力颇深的丹青高手,尤以画马、牛等动物见长。他小的时候,还曾被人称为“小马迷”呢!他临摹最多的是英国一位女画家画的《牧马图》。画面上八匹骏马各具神态,牧马人十分得意地骑在马背上,周围青山绿水,景色迷人,生动极了。有一天,他和弟弟闹了点小矛盾,弟弟为了报复,趁他睡觉的时候,把他的《牧马图》偷走了。走着走着,弟弟傻眼了:哥哥不往东楼村走,却离开大路,跟在两匹马后边,朝一条羊肠小道上走。

  5. 揭地掀天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ēdìxiāntiān【解释】指翻天覆地。【出处】清·蒋涟《序》:“公乃以一身支柱其间,扶危定倾,使揭地掀天之日,为苞桑磐石之安。”【例子】安良除暴已足贵,揭地掀天应有心。张西曼《辛亥招募革命骑兵记》【近义词】翻天覆地【相关】百度“揭地掀天”

  6. 先秦音乐“和谐”观的内涵及其变迁

    先秦音乐“和谐”观的内涵及其变迁  先秦音乐“和谐”观是包含音乐、审美和社会伦理在内的一种综合观念。“和谐”最初专指音的谐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西周...

  7. 梦见忏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忏悔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忏悔是什么意思梦见忏悔,通常表示生活中,预示要接受不尽如意的局面,或出现意外的转机。病人梦见别人忏悔,表示病情会恶化,积极治疗病情会得到控制。梦见忏悔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8. 关于思念的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老汉笑合不笼嘴,一家老少勤和经。想你的心,分分秒秒不少;爱你的情,丝丝毫毫不离。三十六、思念是一种痛苦,而想念是一种煎熬,而过去的种种却是一种无法挥去的阴影,可是心却无法这痛苦与煎熬,只想告诉远方的你一句话:就是!

  9. 苗晋卿简介_旧唐书·苗晋卿传_苗晋卿,上党壶关人_宰相苗晋卿制造了一个白卷状元

    苗晋卿性情谦和,对此毫无怒色。苗晋卿与宋遥因张倚正受玄宗宠信,欲攀附于他,便在录取的六十四名官员中将张奭列为第一。唐玄宗大怒,将苗晋卿、宋遥、张倚一同贬官。苗晋卿被贬为安康太守。苗晋卿却自称年老多病,坚持不肯赴任。唐代宗继位,又命苗晋卿摄冢宰,苗晋卿仍然不肯接受。唐代宗免去苗晋卿的宰相之职,册拜他为太保,随即又命他退休。宰相元载此前曾得到苗晋卿的提拔,因此讽劝太常寺,将苗晋卿的谥号改为文贞。

  10. 揭秘罗马帝国衰亡祸首:禁卫军公然叫卖帝位

    揭秘罗马帝国衰亡祸首:禁卫军公然叫卖帝位  禁卫军公开出价将帝位卖给德第乌斯·尤利安努斯克劳狄乌斯·阿尔比努斯在不列颠、佩西尼乌斯·尼格尔在叙利亚、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在潘诺尼亚,公开声讨谋害佩尔蒂纳克斯的叛贼塞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