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十国中有三个兄弟跟赵匡胤三兄弟类似,却得到了不同的结局

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乱纷繁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真正实现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状态,五代由于说的比较多,也都比较熟悉了,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最后被赵匡胤收入囊中,建立了大宋王朝。 五代十国之所以政权更替频繁,除了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之外,更重要的是继承皇位的皇帝年龄都比较小,给了权臣可乘之机,所以才有了赵光义炮制的兄终弟及的故事,这在五代十国也不少见,只不过是不是自愿就得另说了。 在南方的十国中,也有一个小政权跟赵匡胤兄弟三人相似,王位的传承也是兄终弟及,跟赵匡胤不同的是,这个政权的兄终弟及是自愿的,这个政权就是闽国。 人称三龙,加入农民起义占领福建 建立闽国政权就是被称为「 ”三龙”的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王审知。 据史书记载,王审知是秦朝名将王翦的后代,在晋朝的时候也是琅琊王氏的士族,他们这一支没落以后,一支居住在河南信阳固始县,王审知年少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他的两个哥哥也为人仗义,因此三兄弟从小就闻名乡里,人称「 ”三龙”。 唐朝末年群魔乱舞,这也给了王审知三兄弟机会,当时姓王的屠户叫王绪,在安徽寿州(今安徽淮南)发动起义,很快打到了河南,并到了王审知的家乡固始,王绪听说王审知三兄弟的事迹,于是就去招揽他们加入自己的起义队伍,后来王绪的队伍遭到 ... 军的攻击,于是王绪就带着王审知三兄弟一路南下,打进了福建,旗下的队伍也有数万众了。 王绪的队伍壮大了,同时疑心也大了,对于有才能的人都是找借口 ... 掉,王潮兄弟三人非常能干,也在王绪的名单里,只是还没有轮到,王潮三兄弟非常害怕,于是他们游说队伍里的一些将领,并挑选了数十名壮士,埋伏在竹林了,将王绪抓住关起来,后来王绪莫名其妙就 ... 了,于是王潮被那些招揽的将领推选为起义军首领。 王潮后来被诏安,任命为泉州刺史,王潮三兄弟齐心协力,整顿军队,尤其是王审知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关心士兵,纪律严明,所以在军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们的队伍也成为一个战斗力非常强的队伍,也是基于此考虑,福建观察使陈岩才决定举荐王潮为泉州刺史。 没过多久,陈岩病重去世,去世前曾请王潮到福州来,其实是想除去王潮,但被王潮识破,陈岩死后,双方撕破脸皮,于是王潮开始攻打福州,攻打两年,终于将福州攻破,逐渐占领了福建,唐昭宗看已经既成事实,于是就任命王潮为观察使,王潮以王审知为副使,王潮三兄弟在福建站稳了脚跟。 为了稳定陈岩的老部下,王潮兄弟采取了安抚和厚葬的方式,很快笼络的陈岩老部下的人心,最终无论是在地盘还是在人心上,把福建收入囊中。 打不还手, ... 不还口,终于继承大哥的地位 虽然王潮已经是福建观察使,但毕竟不是皇帝,也不是爵位是不能继承的,他们兄弟三人继续经营福建,896年的时候,唐朝朝廷提升福建为威武军,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虽然依然不能继承,但总比观察使要好,而且不能继承那也只是说说而已。 王审知知道自己要继承哥哥的位置是不容易的,王潮对王审知要求严格,对其失误,动辄加以鞭打,但王审知都默默忍受,毫无怨言,就这样,王潮决定不传位儿子,任王审知为副使。 897年,王潮病重,他舍弃自己的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而委任王审知掌管军政事务。王潮死后,王审知本来要自己的二哥王审邽接受王潮额位置,但王审邽认为王审知功劳很大,自己的能力也不能跟王审知相比,于是推辞不受,王审知这才接手了大哥的基业,自称福建留后,上表告知朝廷,朝廷只好认命王审知为威武军节度使。 王审知继位后,很好地处理了与王潮诸子的关系。王潮有四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王审知都善待,高官厚禄,但并无实权。王审知任命王延兴为福建观察副使,暗示以后有可能以王延兴为接班人,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以团结家族、安抚人心。这套路跟赵光义一模一样,接班人肯定不是王延兴。 王审知能够对自己哥哥儿子这么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母亲健在,王氏三兄弟都很孝顺,母亲还在世,他们不愿意做出让母亲伤心的事情,而且王审知也要在自己的部下面前做个表率。总之,王审知三兄弟的结局至少比赵匡胤三兄弟的结局要好的多。 对内休养生息,对中央朝贡,对外联姻 虽然,王审知成为了威武军节度使,但是连年的征战也让福建地区的人民达到了承受的极限,因此他肃清吏治,严令不得扰民,给老百姓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为福建地区的老百姓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地区的人民较少的遭受战争的打扰,百姓相对来讲安居乐业,逃难的中原人相继迁入福建。 王审知深知自己只是占据一个省份的割据政权,无力与中央王朝对抗,因此王审知不称帝,曾经说过:「 ”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也是审时度势的表现。 对待中央王朝始终保持朝贡的态度,即使朝贡的陆路被阻挡,也要从海上去朝贡,以表达对中央王朝的臣服之心。无论中央王朝是后梁还是后唐,王审知都是一律去朝贡。 而对待周边的割据政权,王审知也是极力交好,王审知于贞明二年(916年)将女儿嫁给吴越国国王钱镠之子钱传珦(钱元珦)。翌年,王审知命次子王延钧娶南汉君主刘龑(刘岩)之女。 通过这些政策,保障了福建地区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王审知施政深得当时人心,对福建的开发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百姓衷心爱戴他,福建在他的治下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十国中有三个兄弟跟赵匡胤三兄弟类似,却得到了不同的结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赵匡胤攻打南唐之前,曾给过李煜3次体面投降的机会,都被拒绝

    961年,南唐国主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南唐,这一点南唐后主李煜,即使再无能也看的很明白。于是,他与赵匡胤之间,玩了一次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段历史细讲起来,颇有意思。其目的很明显,这就是给李煜准备的居所。赵匡胤让李从善给李煜写信,让李煜来汴京做礼贤斋的主人,并许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谕旨于煜,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

  2.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3. 从赵普的三策入手,来看看宋太祖是如何在制度上根除藩镇割据隐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诸如汉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汉朝有着强汉之称。还有明朝的「”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加之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有着刚明之称。而每个朝代也着自己的尴尬的一面,诸如汉之和亲、宋之岁币、唐之藩镇割据、明之太监乱政等等。在这些朝代之中,唐朝应该是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而皇

  4. 史无前例的特大规模科举作弊,赵匡胤被气到了,从此有了殿试

    在常规的认知中,殿试是唐朝武则天首创。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殿试制度是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以后才被确定下来!真正意义上的殿试唐朝的殿试和宋代以后的殿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唐朝的殿试其实是一场由皇帝主持的面试,对在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士子进行最后的筛选。最重要的是,殿试与否全看皇帝心情,并非年年都有。殿试宋代以后的殿试是常例,皇帝必须出席并主持出题、监考。

  5. 唐朝经济研究之四:中后期至五代的人口探究

    笔者之前三篇系列文章,陆续研究了唐朝前期的人口和耕地,以及不同时期的财政收入,本文将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探究唐朝中后期至五代十国的真实人口数据。户口统计不全是唐朝中后期的常态。黄巢起义是中国古代一次影响深远的人口灭绝事件,估计人口损失约50%,因此唐朝末期的人口约2300万。

  6. 北宋名相寇准,为官正直,深得宋太宗信任,为何会落得个凄惨下场

    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人,不仅文采非凡,与白居易、张仁愿两人并称为「”渭南三贤”,他所写的诗文意蕴深远,词句新颖,非常受人追捧,但他最突出的并不是自己诗词,而是政治才能。宋太宗赵光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可见寇准此人有堪比魏徵之才。寇准官至宰相,为风雨飘摇时期的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下场却是十分凄惨。少年得志入仕途寇准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出身

  7. 饱受争议的《澶渊之盟》对于宋朝到底是耻辱之约,还是外交胜利

    澶渊之盟复原场景1004年,宋辽两军相持于澶渊城下,次年宋辽双方签订《澶渊之盟》,议和退兵。澶渊之盟,对宋辽两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说澶渊之盟维持了两国一百多年的和平,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宋朝占据优势反而签订城下之盟,是屈辱的,那么对于饱受争议的《澶渊之盟》改如何评价?

  8. 赵匡胤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后周世宗的妻子、儿子的?堪称仁慈厚道

    文/格瓦拉同志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将领,但在柴荣驾崩后才半年时间,便通过「”陈桥兵变”,篡夺幼主柴宗训(周恭帝)的帝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篡位称帝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寡妻宣慈符皇后,以及三个儿子的?宋太祖赵匡胤画像宣慈符皇后俗称「”小符皇后”,是五代名将、魏王符彦卿的次女,姐姐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首任皇后-宣懿符皇后(俗称「”大符皇后”)。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年仅25岁的大符皇

  9. 唐朝围剿李克用失败是几近亡国之战,令唐昭宗成为藩镇戏耍的猴子

    唐昭宗继位的时机其实就注定了他是无力平定藩镇的,甚至连削弱都很难,他的前任唐僖宗时期,发生的黄巢攻入长安事件,让经历安史之乱,在几代帝王的努力下,唐王朝总算是稳住了局面,形成了藩镇之间相互掣肘的局面。

  10. 赵光义的弟弟为何会谋反?原来他是遭兄长陷害,结果忧惧而死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三月,金明池水心殿完工,宋太宗准备泛舟游览,就在此时他接到密报,说秦王赵廷美准备在此时谋反。

随机推荐

  1. 梦见狗咬自己预示什么 -周公解梦

    梦见狗咬自己预示什么狗的特点是对主人忠心,对敌人凶狠。梦见狗追咬自己,是否出血都意味着梦者和朋友会发生分岐,受到孤立。梦见一条凶猛、咆啸的狗向自己扑来,周公解梦暗示梦者与朋友有分歧,甚至有的朋友会背叛或出卖自己。梦见凶猛的狗向自己张望,但却并未发起攻击,意味着梦者工作中与同事有争吵,但有惊无险。梦见狗咬自己,将会受到仇人的攻击。梦见高楼大厦预示什么-周公解梦

  2. 梦见部队 梦见部队什么意思

    梦见部队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部队的详细解说吧。梦见部队开来或部队处于立定姿势,这是好的征兆。梦见部队离去,则是不幸的象征。梦见部队胜利,则意味着成功。部队面前总有两种可能,胜利或失败,梦见部队就代表了运气的好坏。如果梦见军队离去,或是梦见军队打败仗,这暗示着你最近将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或职场遭遇“滑铁卢”,让你心力交瘁、疲于应对。

  3. 武则天为何没给唐太宗生孩子?原来 ... 晚年定下一条制度

    讲到...和武则天之间的这个关系,首先一点是,...是她的第一个汉子,但对...来讲,她只是后来进宫的浩瀚女人中的一个。武则天小时候就是这么一个待遇,...之于她就是这么一种身份。那么如许的情形,如许的际遇会给武则天带来什么呢?所以我们要认可一点,武则天是很美的。所以在这种皇命之下,武则天是弗成能生孩子的。

  4. 背着石头怎么可能登上顶峰呢?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当年轻人见到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到袋子里背着。“师父,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我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抬头凝望着大师说道。看似得到了欢喜,实则丢掉了最主要的学业。后经大师指点,他知道了要精进自己的学业就要失去一些东西。

  5. 三、直接体验之路 无妄之灾

    在棍棒交加之下我昏了过去。我头上鲜血直流,全身伤痕累累。我仍然继续从事自我的训练,但是停止徜徉、徘徊在各城市里。现代的学生都希望自...中得到速成的功效,这种期望导致他们产生许多幻想与幻像,并把这些当成是灵性的体验,实际上这些事只是无意识心灵下的产物。

  6. 何所不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ésuǒbùwéi【解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为。【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何所不为”

  7. 何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何”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何”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莫敢谁何——没有谁敢怎么样。 无可奈何——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

  8. 开国上将肖华到底有多传奇:13岁成县委书记,17岁任师政委

    开国上将肖华便是其中的一位传奇!13岁成县委书记肖华出生于贫苦工人家庭。伪公安局长肖敬安被抓获。同年12月,年仅13岁的肖华便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938年6月,年仅22岁的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东北解放战场屡败杜聿明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个月,肖华率4个师经海路抢占辽东半岛,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这么多的战绩使肖华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授衔时才39岁,成为...最年轻的上将。

  9. 六亲无靠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iùqīnwúkào【解释】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出处】【例子】【近义词】无依无靠【相关】百度“六亲无靠”

  10. 见所不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ànsuǒbùjiàn【解释】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同“见所未见”。【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见所不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