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网上展馆]鸡年漫话鸡纹瓷晋青釉龙柄鸡首壶高:21cm口径:9cm底径:13.5cm西晋瓯窑鸡首壶晋陶鸡首壶高6.8cm口径4.7cm底径3cm晋德清窑黑釉鸡首壶高27cm口径8.5cm底径12cm西晋青釉贴印鸡首壶高9.1cm口径5.2cm底径5.7cm西晋青釉鸡头盘口壶西晋青釉鸡首盘口小壶晋褐釉双系鸡首壶高22.9cm南北朝青釉盘口鸡首壶高28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13.5厘米。但是,鸡作为纹饰出现在瓷器上不会早于元代。
[网上展馆] 鸡年漫话鸡纹瓷
晋 青釉龙柄鸡首壶 高: 21cm 口径:9cm 底径:13.5cm
西晋 瓯窑鸡首壶
晋 陶鸡首壶 高6.8cm 口径4.7cm 底径3cm
晋 德清窑黑釉鸡首壶 高27cm 口径8.5cm 底径12cm
西晋 青釉贴印鸡首壶 高9.1cm 口径5.2cm 底径5.7cm
西晋 青釉鸡头盘口壶
西晋 青釉鸡首盘口小壶
晋 褐釉双系鸡首壶 高22.9cm
南北朝 青釉盘口鸡首壶 高28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13.5厘米。
五代 越窑刻花鸡头流汤瓶 高16.3cm 口径6.0cm 底径8.6cm
明万历 景德镇窑青花锦鸡牡丹图大罐 高39.5厘米
明成化 景德镇窑斗彩鸡缸杯(两件) 高3.3cm、口径8.5cm、底径4.1cm,高3.4cm、口径8.3cm、底径4.3cm。
清咸丰 景德镇五彩锦鸡富贵图罐 高20.5cm、口径8.8cm、底径13cm。
清康熙 景德镇窑斗彩雉鸡牡丹纹碗 高7.9cm 口径15.4cm 底径7cm
清雍正 斗彩鸡缸杯
民国 釉下五彩雄鸡图花瓶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斗鸡纹杯 口径7cm 高3.6cm
清康熙 五彩双雉花石图笔筒 高15.6cm
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鸡”字。《韩诗外传》卷二中讲到,“首戴冠者,文也;足附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的德行和英姿,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赏识。
《诗经·风雨》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句话被用来形容在动乱 ... 的年代,君子坚持操守为理想斗争的精神。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中华民族正处于危难之时,著名画家徐悲鸿曾创作一幅令人精神振奋的《雨中鸡鸣》。画中一只大公鸡在雨中立于巨石之上,昂首挺胸,引吭高歌,寓意号召有血气的青年,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真理而斗争!
人们对鸡既然喜爱有加,鸡的形象自然也就很早的出现在陶瓷作品中,鸡腿瓶、鸡首壶、鸡心碗等器皿在汉代就开始大量的制造。但是,鸡作为纹饰出现在瓷器上不会早于元代。
蒙古人统一中原后,出于自身的需要,统治者大力支持瓷业发展,加上制瓷生产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人们审美观念逐步改变,传统的瓷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彩绘青花瓷与釉里红为代表的釉下彩瓷成了新贵,而瓷器绘画装饰也变为主流。起源于汉代的花鸟草虫纹饰瓷器,在这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各个窑口创造出许多新式花鸟纹饰,其中就有鸡纹饰。元代的鸡纹饰器物数量虽然不多,缺陷也是明显的,在细节描绘上就不够细腻。但是在图画上,它却有构图繁缛、笔法生动、流畅的特点。
进入明代,鸡的形象便大量的出现在瓷器纹饰中,成为这一时期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明永乐、宣德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彩料和彩绘技术大大提高,以及白瓷质量的提高,昂贵的彩绘瓷更加流行。最具代表性的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成化时代,斗彩器的颜色品种多、且能根据画面內容需要自如配色。这些因素致使羽毛色彩繁多的鸡能够被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了。以最负盛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例,器表绘有子母鸡五只,轮廓线由青花勾勒,内填红、黄、绿、墨等色,特别是鸡冠的红色,几乎与真鸡冠一致。整个纹饰构图新颖,描绘精湛,色彩逼真。
清代饰有鸡纹的器物以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四朝较为常见。前代鸡纹与明代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雍正官窑的艺术成就极高,构图的层次分明,图画内容若小品,清新写意,色彩淡雅明丽,线条细腻流畅,画工精湛,生动活泼。
明代才子唐伯虎《画鸡》诗云:“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传统文化中的龙、凤,只是神化的图腾,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太平御览》讲:“黄帝之时,以凤为鸡”。远古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南朝宗檩撰《荆楚岁时记》也载有“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此习俗流传下来,使在门楣上贴鸡成为四川成都地区人们过春节时的习俗。
眼下,新年伊始,鸡年又至,处处充斥着喜庆、祥和的色彩,更有雄鸡报晓,催人奋进的感觉。我们特别从本网图录中为大家精选出一部分鸡纹瓷器,做成这期网上展馆,祝愿大家在新年里,“闻鸡起舞”、“大吉大利”,开始新的生活,创造新的成就。
(朱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