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具行和尚旷世传奇,真火焚身震惊世人

编者按:现在人们听到自焚,就觉得是邪教所为;至于三昧真火之类说法,大概也被视为封建迷信。小编前段时间读《佛祖道影》时,看到禅宗西天祖师之中,却有很多圆寂方式非常奇特。比如二祖阿难尊者,于恒河中踊身虚空,被大风吹灭了身躯;又如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五祖提多迦尊者、六祖弥遮迦尊者,都是踊身虚空,化火自焚。这类记载乍看似乎非常神异,一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且由于年代遥远,常人可能还会怀疑其真实性。但在民国时期也有一位高僧,虽然目不识丁,但他一心念佛,苦行精修,最后预知时日,自发三昧真火,焚化躯体。这件奇事轰动云南,当时媒体也曾报道,并有照片为证。这位高僧就是具行和尚,虚云禅师门下弟子。虚云禅师在具行和尚自焚后,曾写下两首诗纪念。当时还有人写下《具行大师行业自化记》(收入《虚云法师自述年谱》),至今仍在云南鸡足山上。下面这篇故事,就是依据碑文以及相关记载演绎而成。 虚云禅师轻敲残磬,具行和尚全身震动,化作灰烬。 具行禅师坐化照片 虚云禅师重兴华亭寺,具行禅师曾发愿守护海会塔。(资料图片)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你来求见虚老做什么?” 那乡拙青年说:“我今年二十岁,是云南盐源人氏,从小就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族人将我入赘曾氏,从此以曾为姓,寄籍宾川县。如今因为家乡闹饥失收,无人雇用我种田,我家贫苦,又有两个儿子,我养不活家小,无计可施,闻说虚云老和尚在鸡足山修建祝圣寺,雇用苦力泥水工人,我走投无路,只好来求虚云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赚取些少工钱养活家口。” 祝圣老和尚恻然说:“你若不嫌我们付出工钱低微,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罢!虚老是最慈悲的,这等小事,你也不用去见他老人家,他没有不答应的。” “多谢大和尚!”那青年跪拜。 “你叫什么名字呢?” “家人叫我阿便!” “很好!”老和尚说,“阿便!你就到后面柴房去住罢!” 阿便自去柴房住下。他十分勤劳,每日天未亮就起来,不用人吩咐,自己发心开垦种菜、施肥浇水。他本是穑稼佃户,这些耕种事务做得头头是道,他又自动去出力挑土抬石帮助修庙,从早做到天黑,从不休息,也从不讲话,别人跟他说话,他都听不见。 “聋子!”别人都这样称他,反而不叫他名字了,阿便也不以为忤,从不争辩。 阿便来做工一个多月,有一天他老婆抱着孩子来找他了,妻弟也同来了,岳母子侄,一大批人七八口挤满了柴房,七嘴八舌。 圣空和尚闻报,慌忙来说:“阿便!我收留你做工,你却怎么把老婆孩子也带到庙里来住了呢?这是佛寺,不可以住妇女家眷的!” 阿便说:“我不要他们来,但是地主来收回土地,把他们全家赶了出来,没处可投奔。” 圣空说:“这可怎么办?哪有佛寺可以收留妇女家眷的道理?”他和阿便说着话,没想到虚云老和尚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菜园柴房门口了。 “圣空法师!”虚云说,“他们一家无家可归,又苦又穷,就让他们都在本寺住下吧!” 圣空慌忙说:“师父!佛寺怎可收容妇女呢?” 虚云说:“这是收容难民,情况不同!你只叫他们在寺院后山另搭一座茅棚居住就行了!阿便喜欢住菜园茅屋也好!喜欢回后山住也可以!你就让他们全家在本寺做工罢!”那一家八口都感激不尽,不住叩拜道谢。 虚云说:“你们不用谢我!这也是彼此互助,我们也缺人手,你们若不嫌本寺生活清苦,就跟我们出家人一起吃大锅饭罢!我们有什么大家就吃什么,有饭吃饭,没饭喝粥。” 阿便感激流涕,叩头说:“老师父,您老人家救了我一家性命了!” 虚云说:“阿便,快别这样说,人类是应该互助的,佛门弟子更应助人!” 阿便全家八口从此都在祝圣寺做杂工,个个感激虚云,人人勤恳,把后山开垦成了一畦一畦的菜圃,种得又肥又大的白菜和各种菜蔬豆子瓜果供应全寺,又把全寺整理打扫得一尘不染,阿便自己住在茅蓬,不与妻室同居。两年转瞬过去了,阿便那天趁着虚云来山巡视,就跪倒叩头,叩个没停。虚云说:“阿便,你要什么?” 阿便说:“老师父!求您老人家教我念佛吧!我这样笨,又一字不识,不会念佛!” “你却要念佛做什么?” 阿便说:“我今世这么辛苦这么蠢,必是前生做了什么孽又不会修行,所以今生想学佛修道,以求来生勿再沦落啊!” 虚云微笑道:“你想要怎样修?” 阿便说:“我不识字,又丑陋,又蠢材!我哪知道要怎样修?只求老师父教我简便容易的 ... 罢,我常听师父讲经,讲得深奥,我一句也不懂,不过听师父您说,只要一心不乱勤念佛号也可得生西方。师父您就教我念佛号罢!” 虚云说:“阿便,你已经一心专诚,真是难能可贵!我就教你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我教你净土法门罢!” 阿便叩谢,虚云教了他怎样勤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他从此就自己屏息诸缘,一心念佛,日夜不停,就是日间种菜锄土也心念佛号不辍。 宣统元年,虚云老和尚运《龙藏》回山之后,举行传戒,阿便也来求戒出家,那时他才二十一岁。 虚云说:“你要出家受具足戒,很好,我知你至虔,念佛极精勤,但是你还有家眷呢!你怎样处理?” 阿便说:“我们一家八口老小都约好了,今日都来落发出家修行,务乞师父恩准才好!” “阿弥陀佛!难得!难得!”虚云说,“甚胜因缘!好!好!好孩子!我准你!” 虚云望着座下这个狂喜地不住叩头的青年,老人好像依稀看到了自己当年在鼓山涌泉寺跪求妙莲长老传戒,老人的热泪涌现了。他有多少的感触啊!六十五个年头过去了!往事依稀如梦境!猛回头却在何处?几十年来东飘西荡,也曾传戒弟子不少,可以怎料到,奇迹却应在这个面貌丑陋的贫苦青年? 虚云出神地俯望着青年,竟忘了唤他止拜,任由他不住地叩拜,何只三跪九叩?怕不叩了一百个头!阿便是拙于言词的,感激得说不出话来,感激得只是流泪、只是叩拜!虚云从阿便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再细看,阿便是阿便,虚云是虚云! “请起来吧!”虚云微笑说,“不用拜这么多!你多拜我,就不如多拜佛才对!”怎么说得他听?这朴拙的青年又拜了许多才肯起来。 “阿便!”虚云说,“从今起,你把名字改为日辩!‘辩’与你原名‘便’字同音,我等你具足戒后,另外赐你法名。” “日辩,”阿便欢喜无限,“我就是日辩!” “只是一个代名!”虚云说,“你并不是日辩,你也不是阿便!” “师父!我听不懂!”日辩茫然地仰望。 “我也不是虚云,虚云也不是我!”老人说,“你懂吗?” “还是不懂!” 虚云说:“我教你念佛,我也教了你打坐,现在我要教你知道你不是你!我要你做到心中觉悟‘我不是我’,心中无我,破我执而又无所求,则自然得,明白吗?” “还是不明白!” “你慢慢地学,渐渐就能体会的,”虚云说,“我知道你精勤不懈念佛,一心系念!许多人都不及你!这也是你的品质朴拙的好处。聪明人太聪明了,反被聪明误!往往不能精勤一心修行!日辩!好孩子,你这样很好,不要自卑而生退心!也不要去学人家聪明人。” “我本来就是愚笨,学也学不来聪明的。” “愚笨才好!”虚云说,“你不会被聪明误了!” 传具足戒之后,虚云赐他法名为“具行”,从此他成为具行和尚了!具行剃度改穿僧衣,每日自动操作各种劳役,种菜、施肥、挑粪、担土、打扫……一如未传戒之时,他专诚一心勤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也不和任何人讲话,他耳患重听,一般人都称之为“聋子和尚”。 苦修到了民国四年,他越发的耳聋了,也越发的沉默了,他无论种菜或做工,无时都在心中念佛,谁喊他他也听不见。 虚云那天唤他来说:“具行!你苦修了四年,境界已不错了,但是见识太少,你现在应该下山出外参学去!你应参拜天下名山道场,将来你愿回来就回来,若另有好机缘,也可随缘行止!” 具行泣拜:“师父!弟子不去!” “为什么不去?” “弟子要一辈子服伺师父您老人家!” 虚云心中一酸,可是装起了怒容,叱道:“去!我怎么教你无我破执?你忘了?快去!我用不着你服侍!” 具行不敢抗命,哭着收拾行装,虚云送他到山门之时,看这青年和尚的依依不舍的样子,他心中也难过了。可是他知道绝不能流露出来,免得害了徒弟伤感落入痴执,于是虚云只是淡淡地说:“你去吧!我们有缘再见!” 具行一笠一杖,正像虚云当年一样子,上路去朝拜各处名山去了! 民国九年,虚云开始重建云栖寺,具行和尚突然回来了,拜倒在虚云老和尚面前:“师父!我回来了!” 虚云惊喜得很:“你回来了?好极了!你这出去参学,游了些什么名山?怎么又回来了呢?” 具行说:“天下各处名山都大略去过了,也不外如是!听人说师父在此重修华亭寺,我知道师父缺人手,我就回来了。” 虚云说:“你回来甚好!你打算回来做什么事呢?” 具行说:“师父,我又蠢又笨,又不识字,我能做什么大事?总不外是侍候师父,兼做些人家做不来、不愿做的笨重低下工役罢了!” 虚云说:“你既如此发心苦修,很好!你就住在云栖寺和胜因寺两处罢!”又问:“这次回来,你去鸡足山探视你家未?” 具行说:“没有!我不去了!” “为什么?” 具行说:“大家都出了家修行,有什么好眷恋的?” “见见也不妨!” 具行摇头:“不去!不去!” 他从此就在两寺每日辛勤劳作,举凡挖土、搬石、筑墙、盖房子、种菜、种树、砍树、取柴草、割禾打稻谷、犁田、除草、打扫、挑粪、施肥、炊事、劈柴……一切最劳苦的工作,他都自动勤作了!无一分钟闲暇,亦无一刻不在心中念佛!一面干活,一面念佛,有时候他替师父或同参补衣,也是一针一句佛号。到了晚上,他就念《金刚经》、《药师经》、净土诸经,一字一拜;早上,黎明大钟响,他总是头一个上殿参加课诵,他的精勤苦修真是全寺第一!他却是又聋又像哑子,一句不开口。虚云观察具行,觉得异常欣慰,他知道这个青年人的进境已经十倍百倍于任何僧人了! 修盖海会塔之时,虚云在看工,具行在挑担石块和砌墙,见到虚云老和尚,他突然开口说话了,像个小孩子般天真地说:“师父!将来海会塔盖成,我来守塔好吗?” 虚云望着具行,不立即回答,他知道这句话是谶语,他知道具行就快要化去了! “好么?”具行继续追问,“师父!好么?” 虚云心中一酸,泪水几乎夺眶而出,勉强点头说:“好罢!” “谢谢师父!” “一切随缘啊!”虚云说,“不可强求!” “知道了!” 然后,虚云特许具行担任这一年春戒的尊证!受戒弟子请具行开示,具行说:“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识,但知念一句阿弥陀佛而已!” 虚云点头嗟叹,心说:“但知念一句阿弥陀佛,只要都像他这样精勤不懈,一句也就足以成就了啊!倘若自恃聪明,心念纷歧,纵念万卷经,又有何用?想不到,这孩子进境如此神速,他比谁都先证正果了!” 往事重现虚云心头,他知道具行这次售衣来供养大众就是西去了,这一夜他为具行念经。 具行来叩门,进来叩安:“师父!弟子要去了!特来叩辞!” 具行拜伏在地,悲泣难抑:“弟子去后,谁来侍候师父?” 虚云说:“好孩子!你该怎么办您的事,你就去办罢!不要因我误了你的大事!” “师父……”具行哽咽难言,“师父……” “快去!”虚云说,“我在这里为你念经助你!” 具行再拜,然后离去,他一径向寺后的后园去了。 入夜,监院法师点名查房,发现具行不在。“具行呢?”监院说,“怎么不见了?他昨天请大家吃一餐,莫非今天下山走了?你们大家快去找!” 众僧把全寺找了个遍,那找得到人影? 有一僧说:“敢情他昨日斋众是诀别?今晚却偷偷下山逃去还俗接老婆了!” 另一僧说:“快别胡说吧!具行不是这等人!他若要叛道,怎么还回寺来做这几年苦工呢?他云游在外,若要还俗不早就还了?” “说得是!”众僧都说,“我们休要在背后谤毁具行法师!罪过!罪过!” 监院说:“你们在这里乱讲什么?还不再寻?我怕他是挨不得苦,寻了短见!快寻!” 一僧说:“我看他断不会怕吃苦去寻短见,多半是跑到广东去投考黄埔军校了!” 此语真是太突然,使大家都愕然问:“什么军校?” 那僧说:“如今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开办军校,以蒋介石先生为校长,招考全国智识青年参加革命阵营,各省青年去报考的已经有三千多名了!就只有贵州都督周西成不准青年出境去报名,人家连北方的青年都纷纷南下去报考呀!听说只取三百人!具行法师向来苦干为人,又是个血性男儿,莫非也去报考了?” 有人说:“不会!人家招考军校学生,只限十八岁到二十四岁,具行已经四十多岁啦!” 监院说:“别再多说了!再找!” 找到菜寮,门却是锁住的,窗口望进去,没有人影,众人一面叫喊:“具行!具行!” 来到后面菜园,忽见晒坪那边闪起一阵强烈白光!一连闪了几次,照耀得全园光明,直冲夜空,白光眩目! “这是什么光?”众人无不吓得心惊胆颤。 住在寺外的村民都看见了,众人多是往时逃灾来投奔虚云的,灾后也无处可去,纷纷留下来聚居,成了村落,这些村民素感虚云的恩德,今晚初更刚过,众人都未睡,正在乘凉,在瓜棚豆架之下讲鬼讲狐,忽然寺内白光冲天,使人目眩,众村民大惊。 “不好了!佛寺失火啦!”大家叫了起来,“快去救虚云老和尚出险!” 村民好几佰人,奔入寺内,一个和尚也不见!众人慌得乱喊:“虚老!虚老!您在那里!” 村人们一面找虚云,一面要救火,却又不见有火,找到后园来,看到了那批和尚在那里发呆。 “火在哪里?”村人们大叫,“虚老他老人家呢?你们怎么都在此?” “哪里有火?”和尚们也给吓慌了!“火呢?” “我们在外面看见寺里冲天白光!”村人们说,“只道是火烧寺院了,赶来救虚老!” “没有火呀!”修圆和尚说,“白光一闪一闪是有的,倒不是火,喏!白光在晒坪那边升起的。” 众僧与村民赶到晒坪一看,点了几支火把,照耀全坪! “啊!具行法师!”修圆叫起来,“原来你在此地!害我们找得好苦!你在这干什么?” 众人也都看见了!具行和尚端端正正,合十趺足而坐,巍然不动,眼睛半合,面带微笑,不理不睬众人。 “具行!”修圆欲待上前去拉他。 “慢着!”虚云老和尚已经由另一批僧众与村人拥护而至了,他老远便看见具行端坐,他慌忙喝住众人,“你们不许擅动具行!你们走开些!” 众人慌忙让开,虚云扶杖来到具行面前,向众人说:“具行已经坐化了!他自身喷出三昧真火,把自己烧成了灰!刚才你们看见的白光闪闪,就是他的真火之光!我在禅房为他念经助他用,我感到全身发烧,就知道他已经成功了!我怕你们不知道而乱动他,我连忙赶来……” 众人不论僧俗,听师父一说,无不惊诧万分,细看具行和尚,却仍然是身披袈裟,趺坐面向西方,左手执磬,右手执木鱼!面色如生,笑容和蔼,只少了呼吸起伏动静。 “这……真的是……自发真火化了么?”众人都不敢相信,“这分明是个活生生的具行和尚嘛!” 虚云说:“你们不要走近,恐怕衣带生风震动他全身灰烬倒倾!你们走开些!” 虚云独自上前再细看,火把照耀之下,只见具行的木鱼及其木柄早已化了灰烬,磬柄也成焦炭,但是具行的全身和袈裟依然未变,其余只见僧鞋也成了灰,坐处的几扎稻杆子和蒲团早就成灰烬了。 众人都又惊疑,又欢喜,个个合掌念佛。 “具行!”虚云跪下合掌而拜说,“恭喜你了!你已经修成破我执,得证大阿罗汉果!以你瑞相法身示世,证无生法忍之圆满檀波罗蜜!请受虚云三拜!” 虚云以师尊身分,对徒弟具行下拜,众人当然也跟着叩拜了! “具行啊!”虚云忽然老泪纵流,哽咽道,“为师好为你欢喜!我还不及你的功行啊!将来欲求你的境界,也还万无可能啊!” 虚云拜罢,具行遗蜕忽然放出阵阵奇异的芳香!众人都嗅闻得到类似檀香的这种异香,又像仙兰!大家都感动得流泪,个个念佛! “具行啊!”虚云祝道,“你且多保持瑞相一天,待明天为师请都督和昆明社会人士还有新闻界都来瞻仰你法身,让记者摄影留下一影,以传于世,助宏佛法!” 虚云又吩咐:“你们今夜须派人轮流值更看守具行法身,勿让人畜触碰!不许大声震动!” “遵命!”众僧连忙回答。 省督唐继尧、财政厅长王竹村、水利局长张拙仙……次日闻报都赶来了,《昆明日报》摄影记者也跟来了,还有各大员的家属、社会贤达、昆明的佛教徒缁素,全都来参拜了,真是轰动了全昆明!数万人络绎登山来拜,人人感动,个个称奇!《昆明日报》刊出了头条大新闻和照片,轰动了全云南。 “谁说没有佛法呢?谁说修不成佛菩萨呢?”人人都说,“看!具行上人不就是最好的佛法证据么?” “这也奇怪!”唐继尧说,“若说具行是取稻草自焚,却又怎会把全身烧成了灰也不倒下?又怎会仍然保持原来形貌呢?袈裟又怎不成灰呢?分明这不是凡火烧成的了!” 虚云说:“具行法师是由心内发出三昧真火把自身焚化的,才有此瑞相奇迹!” 唐继尧说:“奇异极了!磬鱼的柄都已成了焦炭火灰呀!师父!他的全身果然都是灰么?” 虚云说:“是的!”就向具行祝拜,“具行!你的功德圆满了!请让我们送你入海会塔罢!” 虚云伸手,颤颤巍巍取下具行手中的小磬,又祝道:“具行啊!具行!密行功圆,一磬留音!为师一敲磬,你可以放心西去罢!” 虚云轻敲残磬,清脆的磬声三响才过,突然地具行的全身震动,化作灰烬而倾倒了! 虚云跪下合掌而拜,唐继尧与观众数千也都跪下叩拜! “阿弥陀佛!”人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阿弥陀佛!” 虚云早已泪水奔流满面了,他也分不清那是悲伤或是欢喜了! 相关资料:悼具行禅人自化身生西记诗二首(虚云禅师) 枯肠欲断只呼天,痛惜禅人殒少年。 数载名山参谒遍,归来念佛荷锄边。 助兴梵刹同艰苦,密行功圆上品莲。 燃臂药王真供养,孔悲颜殁尚凄然。 活到于今心更寒,惟师超逸不相干, 人当末劫多缘累,君至临终一火完。 世念难忘蔬菜熟,西归且尚夕阳边, 伤心老泪挥无尽,一磬留音示妙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具行和尚旷世传奇,真火焚身震惊世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道证法师:“信愿念佛,佛能背业”的问题

    很显然,念佛才有用,是靠佛力,是靠阿弥陀佛背呀!

  2. 念佛不守戒 有功没有德(图文)

    念佛不守戒有功没有德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比自己好的就嫉妒诽谤,比自己差的就嘲笑打击,口中虽念着“佛”,行为造作却依然是“恶人”的行为,却以为自己念佛学佛,功德巨大。佛看所有众生都是佛,因为他心清净、具足佛眼,可观无量世!

  3. 这个和尚很特别 天天逛街竟然在修行

    很奇怪,东瓜和尚,吃饱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来走去。年过了,正月初六,那日早上东瓜和尚就去法慧庵,受人供养吃饭。就在里面坐,坐到东瓜和尚吃过午饭回来。东瓜和尚回来见到老同参慧照法师坐在那里,就问说:“你来做什么?”东瓜和尚传东瓜和尚,遗其名,姓孙,杭州人,嗜食东瓜故名。

  4. 佛祖统记

    佛祖统记(宋)志磐荆王夫人王氏荆王楫。她每天早上一定拜佛,并诵经念佛号,这样过了二十几年。持斋诵佛逾十年。冯少师的女儿,嫁给承宣使陈思恭为妻。晚年时,对净土法门特别精进,礼佛拜忏一次,就诵一万声佛号。正在说法的当儿,她忽然见到佛菩萨在眼前出现,她就端坐而往生了。临终见化佛来迎。临终的时候,她见到化身佛来迎接。临终时她口称佛名,手结印信,在地上慢慢的行走。

  5. 印光大师为女性慈悲开示(含经期、怀孕、临产、哺乳期的念佛修行事项)(图文)

    印光大师为女性慈悲开示1.当月经时。若平日不知念佛之女人.临产极苦.倘肯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定立刻安然而生。凡女子于幼时.即当念佛.及念观世音.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寿。或一受孕即念.或将产三四月前即念.或临产始念.均得安然而生。以年轻女人,无自由权,此外随便均好念。此事古今医书均未发明。凡儿女小时死病,多一半是其母生气之故。其媳亦因喂乳死一子。因西妇为发起,至此老太婆,方为大明其故。

  6. 临终念佛 度十余冤魂

    在家时喜欢恶口...,与大众结恶缘。后来,在新竹青草湖灵隐寺出家为尼,有一天忽然双目失明。普吉尼师日夜时常哀泣呼号,说她被十余人殴打,并且呼叫出冤魂的姓名。普吉尼师仍哀泣呼号如前,并将头面钻入洞下的便桶。又念了一个多小时,普吉尼师说:「现已满天光明,云端上有白衣圣众,接引我们去西方极乐世界。」接着合掌向天空微笑,安详而往生。全身的肿胀尿血,随即消失转为清净,毫无臭气。

  7. 专称佛名 眼疾自愈(图文)

    潜江市印刷厂退休女工李凤英,六十四岁,学佛多年,向为自力杂修。我向她简单介绍了弥陀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继送一本《弥陀本愿名号》,令其细读。这时她突然想到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我何不请阿弥陀佛帮忙呢?原来本愿念佛就是把事情交给阿弥陀佛,自己不用管了,自己的事,就是念佛!真是南无阿弥陀佛……

  8. 信愿念佛 无肾而活(图文)

    刘素萍,女,六十岁,南京市大厂区人。一九九五年左肾坏死,一九九八年右肾萎缩至只剩一张皮,X光透视不能显影,医师令做换肾手术。彼无钱,遂回家念佛求往生。初则浑身疼痛,不能下床,又死期当前,于能否往生亦甚担心。莲友告以「弥陀本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喜极而泣,三日不眠。自此信愿坚固,一向念佛;生死俱不忧,唯心悬极乐。我亲手试按其小腿,肌肉弹性如常人,无任何浮肿。

  9. 台湾省台南某老太太站立往生记(图文)

    台湾省台南某老太太站立往生记在一九六八年,台南将军乡有一个老太太,站着往生的。她娶个儿媳妇,媳妇念阿弥陀佛。她娶了这个媳妇,这媳妇念佛,就劝她不要去乱拜,家里设个佛堂,专门拜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这个老太太很有善根,她就真听。从此以后在家里,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个事情台湾省南部很多人,还记得很清楚。他亲眼看见的,老太太,他们是邻居很熟,亲眼看她往生的,没有生病站着走的。

  10. 念佛人为什么还会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佛经中说: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拥护。以前所造的恶业,也会渐渐地消灭,纵使有怨亲债主,也不能危害到我们。我相信这决不是虚妄之言。今年三月间,我接到一位亲戚从上海寄来的讣闻,死者张老太太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吃素二十多年,常去道场听经。平日喜欢劝人

随机推荐

  1. 五.小姐!你醒得很早呀!

    玉琳自己的心中有数,他并不怕她的父母不允许,而是怕小姐没有死了这条心。『不知怎弄的,玉琳!我心中虽然知道不能缠绕你,可是,我又好象舍不得你离开我!』王小姐毕竟不是一个学道多年的人,昨天夜中跑香的一幕,在她脑海中这时候又淡了下去,她的话证明玉琳的预料不错。

  2. 做人,少记仇,多记好!

    人,永远是这样,别人扶了你一把,也许你很快就忘记;别人踩了你一脚,也许你会永记心中。做人,要学会多记好少记仇,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否定了一个人的品行,谁都有不足和缺点,谁都会自私和犯错。朋友之间,记住别人的好,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家庭成员亲属之间,记住别人的好,这个家庭一定会其乐融融。记住别人的好,用一颗感恩之心去生活,才能看淡琐事,放下烦恼。

  3. 南宋岳飞为何会被 ... ?真的是「 ”迎回二圣”,惹恼了宋高宗?

    在《说岳全传》以及各种评书演绎中,岳飞被...,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主张迎回二圣,因此惹怒了宋高宗,最终被赐死风波亭。事实上,岳飞被...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其中是非对错,别说是在当代,就算是在百千年后也很难定论。

  4. 罗姓起源 罗姓的起源_姓名测试

    罗(Luó)姓源出有四:1、据《说文通训定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女云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以国为氏。梁姓迁徙_姓名测试3、据《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自西周以后有罗国后人以国名为姓。公元前六九零年,罗国被楚国所灭,祝融子孙逐渐向南迁移,为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姓,尊颛顼为罗姓得姓始祖。

  5. 一只手推船只打一成语 | 历史新知网

    一只手推船只打一成语顺水推舟很高兴为你解答本题,没问题的话,请及时点击右上角的采纳满意哈~疯狂猜成语2一个船在水上行走还有一个手推著是什么成语顺水推舟shùnshuǐtuīzhōu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6. 舞榭歌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ǔxiègētái【解释】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指歌舞场所。【出处】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例子】暗昏柳眼,勒绽梅腮,填蔽了锦重重禁阙宫阶,遮掩了绿沉沉舞榭歌台。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相关】百度“舞榭歌台”

  7. 衣紫腰银是什么意思?

    【拼音】yīzǐyāoyín【解释】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想当日,孟母教子,居必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陈母教子,衣紫腰银。”【例子】无【相关】百度“衣紫腰银”

  8. 梦见宴请客人

    周公解梦梦见宴请客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宴请客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宋理宗死后尸身受欺辱,被挂树上,头盖骨还被之成酒器

    今天我们来讲讲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赵昀对物质有着很高的欲望,所以自从他当上了皇帝,便开始纵情享乐,要什么有什么,彻底沉迷在了酒色之中,对于朝政,更是无心管理。突然也不知社么原因,赵昀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不再沉迷于物欲,开始认真管理朝政,国家逐渐有所好转。

  10. 梦见荡秋千害怕

    周公解梦梦见荡秋千害怕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荡秋千害怕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