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魏源《诗古微》探微

  本文由《诗古微》的成书过程,探讨魏源思想的变化,并对《诗古微》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从发挥三家大义、驳斥毛说,及贯穿“以三百篇为谏”的观念等各个角度,全面展示《诗古微》的今文经学观点,从而扭转学界对魏氏的偏颇之论。

  关键词: 魏源;《诗古微》; 今文经学; 三家《诗》

  在清代三家《诗》研究领域,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有魏源的《诗古微》是独创性的著作。如果说与魏源同时代的陈寿祺、陈乔枞父子,使三家《诗》遗说的收集得以完备,稍后的王先谦对三家《诗》遗说进行整合,而魏源三家《诗》今文大义的发挥,则是使泯灭逾千百年的两汉三家《诗》结合社会现实特征得以复活。或许魏源的发挥对两汉时期的三家《诗》说有所偏离,但其最大贡献在于张扬了晚清时期的三家《诗》说。魏源《诗古微》,既具有古文经学家的考证功底,又兼有宋儒理学注重义理的睿智,并拥有今文经学家发挥微言大义的特性。杨守敬《重刊诗古微序》云:“魏先生默深《诗古微》张皇幽眇,归之大道。向之弃之如遗,噤不敢出口者,至此大声疾呼,旷若发蒙。盖二千年之绝学,天实启之,非躛言也。”[1]充分肯定了魏源《诗古微》启两千年绝学之功用。

  陈其泰先生论述道:“魏源《诗古微》、《书古微》两书充分发挥了《公羊春秋论》中推动清代学术思潮转变的基本宗旨,……魏源此两书出,遂把经今文学复兴推向更多儒家经典的范围,大大壮大了今文学派的声势,遂掀起有清一代学术思想变革的新 *** ,具有深远的影响。”[2]可见,魏源的《诗古微》研究,从整个晚清今文经学思潮发展的角度来说,扩大了今文经学研究的范围,壮大今文经学研究的队伍。以便更好地完成晚清今文经学所倡导的通经以致用的目的,推进了晚清时期今文经学研究思潮的高涨。

  魏源《诗古微》有初刻本及二刻本两个版本。二刻本不仅在初刻本两卷的基础上增加到了二十卷,充实了内容,更主要是表明了魏源思想的发展。初刻本由修吉堂刻,分上、下两卷,前有李兆洛序。魏源成书及刻本刊刻的确切年代史无可考,从胡承珙的书信及刘逢禄的序中,可以作出大致的推断。胡承珙《答陈硕甫明经书》云:“魏默深闻刻《诗古微》二卷,不知其去岁曾到杭州,顷已寄书都中,向索所著矣。”[3]又《与魏默深书》云:“自丙戌奉书后,旷焉三载,山川间之,无繇通问,鸡鸣风雨,我劳如何?前承大著《诗古微》一册,发难释滞,迥出意表,所评四家异同,亦多持平,不愧通人之论。”[4]由此可知,从丙戌再下推三载为乙丑,即为道光九年,胡承珙已在道光九年以前读到《诗古微》二卷本。并且刘逢禄曾为《诗古微》作序,而刘卒于道光九年,他作《诗古微序》亦当在此以前。由此可以推断,初刻本《诗古微》成书并刊刻于道光九年之前的道光初。龚自珍在道光十一年九月《与张南山书》中记道:“魏君源居忧吴门,其所著《诗古微》,颇悔少年未定之论,闻不复示人。”[5]可见,在初刻本刊行后,魏源并不满意,故后来又增补修订,即为二十卷的二刻本。

  从《诗古微》初刻本的刊刻,到二刻本完成的十余年间,是魏源的思想逐步成熟定型的一段时间。道光时期的这十余年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国内外的各种矛盾都处在激化上升的阶段。随着鸦片的输入,大量的白银外流,国内灾荒不断,边疆暴乱时有发生,这些都更加 *** 了魏源治世救国的决心。这十余年也是魏源本人广泛交友,切磋学问,发展思想的十余年。在北京期间,他参加各种 *** ,广泛结交治经爱国之士。他们既倡言国家政治之大势,又交流学问研治之心得。这些都对魏源“如国家何”的研经使命的确立有很大的帮助。

  相比较初刻本从整体上发挥三家今文大义,二刻本更注重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更加发扬“以三百篇为谏”的今文传统,提出了许多的治理国家的措施,也对最高统治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都是在初刻本中不曾谈到的,表明了魏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如在二十卷的《通论豳风》中,针对《毛诗序》的:“鸱鸮,周公救乱也。”他发挥说:“《毛诗序》曰:‘鸱鸮,(周公)救乱也。’若全诗皆为周公自救,何与于救国家之乱乎?”[6]这样,就把救乱之说,引向了拯救国家,确保国家稳定的更高层次上来,因而对于统治者提出了应以国家为重的要求。实际上是他从关注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三家《诗》说,进行借题发挥,表达了关心国家治乱,重视变法求强的治世主张。

  可以说,二刻本正是在初刻本基础上,进一步联系现实,深化三家大义的结果。这种变化,正体现了魏源治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以考证的方式论述,发挥三家《诗》微言大义的宗旨,是魏源《诗古微》最根本的特征。魏源以“古微”命名,就表明了他意在发挥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当代学者李瑚先生也谈到:“魏源作《诗古微》的目的,在于阐发三家《诗》的微言大义,用以辟毛郑《传》、《笺》的肤说泛议,以前史为鉴,以《诗经》当‘谏书’,以达到政治清明,人民幸福的目的。”[7]魏源在发挥三家之义的时候,绝不空发,都是在结合具体考证的基础上予以证明。并且贯穿清代考据学家“孤证不为定说”的治学宗旨,多以“请列多少征以明之”标示,罗列证据,详为考证。晚清的三家《诗》学,既脱不了乾嘉汉学重视考证的影子,又有紧密结合实事发挥“微言大义”的经世之用,也就是王国维所总结的:“龚、魏兼具乾嘉专门之学,及清初诸老经世之志。”[8]在注重考证的基础上,以发挥今文大义为宗旨的《诗古微》,在具体的考释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发三家之微言,以驳《毛诗》之误说。这是《诗古微》著述的根本点。对于《毛诗》的反驳,首先从传授渊源上,就流露出与三家《诗》的传授相比较,《毛诗》的传授源流不可信。在考证三家《诗》时,都有明确可据的传授渊源。而《毛诗》的传授则采用《经典释文》引徐整言,注明徐乃“三国吴人”;及陆玑《草木鸟兽虫鱼疏》言,又注明陆“亦三国吴人”。意在说明三国时期以前,并没有人谈到《毛诗》的传授源流。如果真如二者所言《毛诗》传自子夏,那么为什么三国以前的文献没有记载呢?并且二者所记源流不一,更增加了《毛诗》的传授源流不可信。一个连渊源传统都无法考证的诗派,它的诗说怎么能不令人怀疑呢?因而当四家不同时,当然以三家为是毛为非了。其次指出《毛诗》的篇次多为有误,并指出《毛诗》的一些说法违误。如在说《驺虞》之诗时,在考证三家以驺虞为官名为长,毛以为兽名为非的基础上,引伸发挥道:“《麟趾》、《驺虞》,王道之成也,自家及国,风化美而贤才多,察乎天地。”也是针对治世安国而言。在《邶鄘卫答问》中,列举八例以三家之说来证《毛序》刺、淫说之失,等等。这也是魏源发挥三家大义,以明周孔治世之志的重要部分。通篇观览《诗古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全书有不少的证明《毛诗》之失处,但也有许多以三家倡志发明毛义的。这表明了魏源并不是全然否定古文《毛诗》,而是发挥三家之说,以争得三家与毛同等的经学史地位,打破《毛诗》一统的局面,以完成通经以致用的学术理想。

  其二、诗、乐为一,周时无不入乐之诗。魏源在二卷本中有专门四篇《诗乐》,二十卷本中有通论诗乐,包含三篇《夫子正乐论》及《附考乐章节次》一篇。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魏源的诗乐观。在《通论诗乐篇》对先秦礼乐与诗进行考证,从而得出:“周时无不入乐之诗”。这一论断为后来学者所证实,解决了争论几千年的诗乐问题。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论诗乐合一,谓‘古者乐以诗为体,孔子正乐即正诗’,皆能自创新见,使古书顿带活气。”[9]肯定了魏源的诗乐合一观。

  其三、“谏书”观念的直接表露。魏源在具体的诗篇论述中,始终贯穿着“以《三百篇》为谏”的观念,有的时候在阐发议论中,直接表露出来。如《周南答问》中,解《麟趾》,《毛传》“公姓,公同姓”时,引《左传》襄十二年曰:“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后,发表感言道:“《周南》当殷之末世,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之仅存者,经纣数十年之荡涤,已无复存。及文王积功累仁,移风易俗,人材蔚兴,变凉德为敦厐,变贪竞为推让。盖南国之宗族,皆有盛世之休祥,非独美周国之公子也。”[10]这实际上是对当朝统治者施政的谏言。《召南答问》言《甘棠》召公之意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在树立为民立政的形象。魏源“揭周公、孔子制礼正乐之用心于来世”,发挥三家微言大义而著述《诗古微》的目的,就在于“以《三百篇》为谏”,从而提出自己的施政箴言。

  其四、三家同源论的认识。魏源在《序》中说:“余初治《诗》,于齐、鲁、韩、毛之说,初无所宾主,顾入之既久,碍于此者通于彼,势不得不趋于三家;始于碍者卒于通,三家实则一家。积久豁然,全经一贯。朋亡蔀祛,若牖若告,愤悱启发之功也,举一反三之功也。学问之道,固不可浅遇而可深逢者也。”[11]可见,魏源对于“三家实则一家”的认识,是魏源在研治《诗经》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三家同源是魏源贯穿全书的发挥大义的立足点。以一家之说推其他两家之义,以两家之说定一家之义,魏源经常以此来推求三家,从而发挥微言。魏源的三家同源论,既是基于一定考证基础上的认识,又是他面对三家亡佚之说,所需发挥大义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积久豁然,全经一贯”,可见是他长时期思索的结果,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心应手的发挥三家大义,可谓用心良苦。但有时过于强调三家之同,而忽视了三家之说存在的不同,因而有的学者指责为妄论三家同源,不能不察。

  其五、富有文学色彩的论说。魏源在《齐鲁韩毛异同论中》说:“夫《诗》有作《诗》者之心,而又有采《诗》、编《诗》者之心焉;有说《诗》者之义,而又有赋《诗》、引《诗》者之义焉。作诗者自道其情,情达而止,不计闻者之如何也;即事而咏,不求致此者之何自也;讽上而作,但蕲上寤,不为他人之劝惩也。”[12]《诗》为作诗者之情观念的表露,是对“诗以言志”文学传统的阐释。他所强调的“作诗者之心”、“采诗、编诗者之心”,及“正义”、“旁义”的一些理论,都极具有文学色彩。

  又在《毛诗义例篇中》以更直接的方式,表明了《诗》对文学产生的影响。“自国史讽《诗》述志,于是列国大夫有赋《诗》之事,自夫子录《诗》正《乐》,于是齐、鲁学者有说《诗》之学。然说《诗》者旨因诗起,即旁通触类,亦止依文引申,盖诗为主而义从之,所谓‘以意逆志’也;赋诗与引诗者,诗因情及,虽取义微妙,亦止借词证明,盖以情为主而诗从之,所谓兴之所之也。‘以意逆志’者,志得而意愈鬯,故其后为传注所自兴;兴之所至者,兴近则不必拘所作之人、所采之世,故其后为词赋之祖。”[13]齐鲁说诗之学,乃为“词赋之祖”,这一文学源头的追认,在《诗经》研究领域是空前的。

  他在《三家发微下》云:“夫诗之道,今古一同,志有所之而形于言,岂有抒写怀抱之作十不一二,而篇篇美刺他人者?欢愉哀怨,不病代呻,是今有性情,古无性情也。”[14]表明了他对《诗》为抒发性情之作的认识。这些言论,直接 *** 了后来《诗经》文学研究的发展。梁启超谓其此深合“为文艺而作文艺”之旨,[15]直破二千年来文家之束缚,从对近代文论影响的角度,点明了魏源《诗古微》中富有文学色彩的论述的价值。

  魏源《诗古微》的今文大义发挥,是真正意义上的今文三家《诗》的复活。是清代后期三家《诗》研究的重镇,无论是他的考证成就还是学说影响,在《诗经》研究史及清代学术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的许多创获,为后来研究者所广泛借用。(历史论文 www.lishirenzhi.com)他不仅实际考证许多新说,表明其卓越识见,而且发表对解经的看法,从理论上指导研《诗》之径。如在《变小雅幽王诗发微上》中说:“说经者必明全经之例,而后可以定一篇;亦必综当时之全势,而后可以论一事。”[16]魏氏的解经之法,意在说明《毛诗》在解经方法上存在失当之处,故而导致了偏离《诗》本义。成为后学研治《诗经》的理论先导。

  《诗古微》研究所造成的声势,对当时的古文经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引起了一些古文经学家的不满。叶德辉是晚清固守古文的守旧派的代表,他简直无法容忍魏源《诗古微》之类的著作存在,强烈批驳道:“夫不读东京诸儒生传注之全经,而读后人掇拾之残经,不读文完义足之内传,而读断章取义之外传,其心非尽灭全经,以入于异氏之室,必犹有不能息喙者。观于《毛诗》,本出西京,亦谓西京无此学派,则其意固非主张西京可知。其端开于魏源,晚病风魔,虽由于好佛,佛亦岂可好者?其死而因毁《毛诗》也者,则言者无罪;其死而非毁《毛诗》也者,则闻者足戒。”[17]可见叶氏不仅从古文经学家的立场出发,言语之中尽是对今文学的不满,而且对魏源进行人格上的攻击。当然他这说法是有历史背景的,是针对戊戌时期维新派倡导今文经学,主张“经学当求微言大义,勿为考据训诂所困”而言的。但他的强烈愤恨批驳的态度,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嘉道以后的三家《诗》今文学研究之盛,已动摇了纯粹古文派的思想基础。以魏源为代表的今文三家《诗》学的研究,对古文派《毛诗》研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因而“《诗古微》是清代中叶经今文学派的一部力作,它以新颖深刻的见解,驳倒以往支配人们头脑的古文学派‘美刺’说一类观念,进一步动摇了古文学派的地位,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18]

  总之,魏源《诗古微》发挥三家《诗》今文之学,张显今文大义,堪称卓著。如台湾学者文幸福所言:“陈乔枞之考据详博,魏源之议论宏辩,言今文者并为二雄。”[19]陈、魏二人的三家《诗》辑佚之功与阐释之功,并为清代三家《诗》研究双子星,同在三家《诗》研究史,及《诗经》研究史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守敬:《重刊诗古微序》,《魏源集》(下),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77——878页。

  [2]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213页。

  [3]胡承珙:《答陈硕甫明经书》,《求是堂文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00册,第255页。

  [4]胡承珙:《与魏默深书》,《求是堂文集》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1500册,第266页。

  [5]龚自珍:《与张南山书》, 张维屏:《花甲闲谈》卷六,《四库未收书辑刊》10辑3册,第334页。

  [6][10][11][12][13][14][16]魏源:《诗古微》,何慎怡点校,《魏源全集》(第一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34、343、99、129、169、60、273页。

  [7]李瑚:《魏源研究》,朝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13页。

  [8]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二十三(下),《民国丛书》第四编第93册,上海书店1992年版。

  [9][1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2、62页。

  [17]叶德辉:《与戴宣翘校官书》,《翼教丛编》卷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18]陈其泰,刘兰肖:《魏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19]文幸福:《诗经毛传郑笺辨异·自序》,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

魏源《诗古微》探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2.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

  3.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宋应星,一个奇人写了一本奇书。

  4. 这本地理书,曾经怎样改变东亚格局?

    图/图虫·创意近代中国最后一次当了日本的老师。未竟之功《四洲志》油灯下,林则徐紧盯着眼前的地图。

  5. 扼腕叹息:《海国图志》与中日命运

    林则徐交给他《四洲志》稿本和大量的珍贵的图表资料,郑重委托他补充材料,编撰《海国图志》,以启迪国人。《海国图志》一出,石破天惊!——《海国图志》序魏源开宗明义,谈及编著此书的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6. 我国当垃圾丢掉的一本书,传回日本后变成国宝,看着日本加速发展

    比贫困落后极其排斥外来事物的中国相比,中国的邻居,日本却又呈现了另外一幅风貌。而《海州图志》传到日本之后,却饱受日本人的喜爱和传颂。让日本对于整个世界有了更加明了的认知,日本思想家横井小楠主张开国革命,就是受到了魏源的影响,《海州图志》对于日本维新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 这些古代名人的双关对联,构思巧妙,每一首都是经典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爱。正所谓嬉笑怒...皆成文章,古代的名人和名联相互映衬,名人因为名联而名气更大,名联因为名人而流传更广。关注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这些语带双关的经典对联。第1首: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根据《解人颐》的记载,上联是明代大画家唐伯虎出的。下联是唐伯虎的朋友张灵对的。这个对联中,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名人对名人,十分贴切。

  8.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的思想高峰,为何入秦之后难以再现?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9. 这3个中国人被日本封为神,1人使日本变强,1人让日本军神推崇

    日本虽然如今在亚洲的发展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样的现状也不能改变日本在历史上的贫弱,而作为岛国蛮夷,在很长的时间中,日本主要学...对象就是我国,而说到这里,在日本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件,这三个人中国人在日本被封神,其中一个促使日本崛起变强,而另外一个备受日本军神的推崇。

  10. 《诗经》:滮池北流,浸彼稻田——闲话古代早期城邑的供排水设施

    早期城邑的供排水设施大约在公元前2600前2100年间,即龙山文化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出现了人口聚集的域邑,水井和濠沟是城邑形成的基本标志。殷商时期至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反映出这时的城市市政设施有较大的完善。引滮池水"浸彼稻田"不是一般农户能够做到的。"后世论及沟洫制,多有人认为《考工记·匠人》所指的沟洫是排水渠系。

随机推荐

  1. 梦见狗摇尾巴

    周公解梦梦见狗摇尾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狗摇尾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术赤台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蒙古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术赤台简介

    蒙古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战功卓著。>>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将其封为千户,令其世代统领兀鲁兀之四千人,又将嫔妃亦巴合赐给术赤台作为妻妾侍奉起居。>人物经历>术赤台,姓兀鲁兀台氏。>术赤台,又作主儿扯歹、术彻台等。成吉思汗将嫔妃亦巴哈别吉赐之以示奖励。怯列亦等率众侵犯太祖领地,战于哈剌哈真沙陀之地,太祖军不利,近臣忽因答儿急请太祖派术赤台出战御敌。术赤台在每次战斗中,必为先锋。

  3. 欧洲天文学天才开普勒逝世,他的成就地球人都知道

    明思宗崇祯三年,即1630年11月15日,德国巴伐利亚州雷根斯堡,号称“天空立法者”的一代科学天才,神圣罗马帝国皇家数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拖着贫病交加的虚弱躯体,满怀着被欠薪数月的愤怒无助,悲凉的病故在这寒冷的冬天。>然而更令中国人陌生的是,这位今天对于中国人,都不算熟脸的开普勒,在他同时代的大洋彼岸,也就是中国明朝,竟然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开普勒的时代,也正是东西方科学交汇的火热年代。

  4. 这道简单易做的美食,竟有降脂功效

    做法卷心菜、红萝卜洗净切块,放入水中煮约20~30分钟,即成蔬菜高汤,待用。将黄豆芽、金针菇洗净,鲜香菇、黑木耳洗净切丝;将所有材料放入蔬莱高汤内煮熟,加盐调味即可。需要提醒的是,黄豆芽、香菇中嘌呤含量相对高,建议痛风患者少吃。

  5. 头痛医头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tóutòngyītóu,jiǎotòngyījiǎo。

  6. 爱情经典话语大全

    今天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的是爱情经典话语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爱情经典话语精选1)把爱写成兵临城下的不朽传奇、那么、你会不会不辞冰雪披荆斩棘地奔赴而来。17)爱情实话+爱情谎话=爱情神话。爱情经典话语推荐1)正是因为爱才悄悄的躲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是默默的情怀;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你表达我的爱。关于爱情的经典话语大全1)爱情永远都处在时差中,不是你早就是我晚反正永远不同步。

  7. 下三白眼的女人面相_看相大全

    下三白眼的女人面相下三白眼的女人,在相术中,有一种眼睛叫做三白眼:三白眼分两种,一种是上三白,一种是下三白。下三白眼就是眼珠子靠上,而眼睛里的眼左、眼右、眼下均为眼白,所以叫三白眼。由于左右下都是眼白,所以就称这种眼为下三白眼。相书上说,下三白眼的人个性豪迈,自我意识很强,容易出人头地,那下三白眼的女人是怎样的了?下三白眼的女人很有自信,性格好强、胆子大。下三白眼的男人面相_看相大全

  8. 成语【栩栩如生】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栩栩如生的意思解释成语栩栩如生发音:xǔxǔrúshēng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9. 男人梦见女人追求自己

    周公解梦男人梦见女人追求自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男人梦到女人追求自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湖泊梦到湖泊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湖泊好不好

    梦见湖水被污染了,意味着梦者受到了不良信息和理念的干扰。梦见湖水干涸,意味着会有不好的事降临。梦见土地梦到土地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土地好不好商人梦见自己在湖里游泳,预示生意不太景气,要早做打算。《梦林玄解》梦湖中云起。男人梦见深水湖泊,家畜将增多;女人梦见深水湖泊,暗示著身体健康,儿女成行,好好享受生活吧。梦见沉入湖泊,是凶兆,意味着会受损或生病,不过,只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便能化险为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