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炀帝大业初,无忌父母俱亡,舅父高士廉将他兄妹二人收养于家。但这一诏命受到无忌等多数朝臣的反对,认为这样将会导致国家分裂,太宗只得收回成命。长孙无忌力劝太宗先立晋王,因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为无忌外甥。但武则天逐步得宠,并开始走向政治舞台,向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为争取长孙无忌的支持,高宗和武则天亲自到无忌家中拜访,送去十车金银财物,将无忌的三个儿子授五品朝散大夫。
长孙无忌(?~659年),唐初大臣,唐朝诗人。字机辅,鲜卑族,河南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历尚书仆射、司空。诫惧盈满,固辞不许,复拜司徒。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无忌为之冠。高宗即位,进册太尉,知门下省。后为许敬宗诬构,贬死黔州。诗三首。《全唐诗》收录其诗3首。
他帮助李渊父子建唐有功,在太宗、高宗两朝任宰相30年,是唐初关陇贵族集团的主要代表人物。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得罪了武则天,被指控参与谋反案,逼令 ... 。
无忌的先辈是北魏皇族,原为拓拔氏,改姓长孙。高祖长孙稚在北魏朝为大将军。公元534年,北魏分裂,长孙稚随孝武帝西迁长安,从此离洛阳居长安。他的祖父和父亲先后仕北周和隋。炀帝大业初,无忌父母俱亡,舅父高士廉将他兄妹二人收养于家。后其妹嫁 ... ,贞观初年封为皇后。
无忌自幼好学,博通文史,胸怀韬略。大业十三年(617)秋,李渊父子的大军西渡黄河,进驻渭北。无忌从长安奔大荔长春宫迎接李渊,李渊授他渭北道行军典签。从此,他跟随妹夫 ... 征战。
唐朝建立后,他任比部郎中,封上党县公,仍在秦王府中,是 ... 的心腹。武德九年(626)春夏之交, ... 与皇太子李建成为争夺皇位继承权,矛盾斗争已相当激烈。无忌和尉迟敬德力劝世民先发制人,诛 ... 建成、元吉兄弟。当 ... 决定发动政变时,无忌暗中把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接进秦王府,周密策划政变的行动方案。六月四日晨, ... 预先安排无忌等率兵勇埋伏在长安皇城玄武门内,待建成、元吉二人上朝之机,发动突然袭击,建成、元吉被 ... 。 ... 取得了政变胜利,被立为皇太子。元忌帮助世民夺位有功,被授太子左庶子。八月, ... 即帝位,擢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元年(627)任吏部尚书,晋封齐国公。当年,擢为尚书左仆射,主管政务。
二年(628),部分朝臣对长孙无忌权力过大提出异议,长孙皇后亦劝谏 ... 不要给皇戚过高权力,并私下劝无忌主动辞职。 ... 迫于议论,解除了无忌尚书 ... 官职务,改拜为开府仪同三司。但太宗很信任无忌,认为他文韬武略兼备,是一个治国理政的人才,所以到七年(633)十月,又拜无忌为司空。
十一年(637),太宗欲实行分封世袭制度,把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功臣分封为世袭州刺史,封元忌为赵国公、赵州刺史。但这一诏命受到无忌等多数朝臣的反对,认为这样将会导致国家分裂,太宗只得收回成命。十六年(642),拜无忌为司徒。
侯君集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的心腹纥干承基犯了罪,受审时为减轻罪责,告发了太子准备发动政变夺取皇位的密谋。太宗废承乾为庶人,重新选立太子,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竞相争宠,太宗犹豫不定。长孙无忌力劝太宗先立晋王,因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为无忌外甥。因魏王李泰为争太子地位,在朝臣中进行贿赂,事情败露,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太宗加授无忌为太子太师,让他辅佐太子试理国政。后来,太宗又欲改立吴王李恪,长孙无忌密谏止之。
贞观十九年(645),太宗发兵东征高丽,命无忌随行,兼摄侍中。他建议太宗稳扎稳打,先攻安市(今辽宁海城县东南营城子),继取建安(今辽宁盖县东北青石关),再长驱而下。结果,唐军久攻安市“六旬不能克”。【 注:见《册府元龟》、《帝王部·亲征》】唐军无功而归。次年三月,太宗回到长安,无忌自请辞太师一职。
二十三年(649)五月初,太宗病危,临终,命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佐太子登基。六月,李治即帝位,是为高宗,拜无忌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检校中书令,掌中书、门下二省事务,成为朝廷最高决策机构的长官。
高宗执政初期,对元忌的话是言听计从。但武则天逐步得宠,并开始走向政治舞台,向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的地位提出了挑战。永徽三年(652)七月,高宗王皇后的舅父、中书令柳奭(燮),鼓动无忌、褚遂良等出面,奏请高宗立陈王李忠为太子,得高宗同意。关陇集团这样做是为了巩固王皇后的地位。五年初,武则天生一女儿。她为和王皇后争夺皇后地位, ... 死女儿,嫁祸王皇后。王皇后没有生子,高宗已怀有废立之意,此事发生后,高宗下决心要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为争取长孙无忌的支持,高宗和武则天亲自到无忌家中拜访,送去十车金银财物,将无忌的三个儿子授五品朝散大夫。但无忌竞不理睬高宗之意,不言废立皇后之事。高宗和武则天讨了无趣,只得怏怏而归。随之,武则天又派母亲杨氏去无忌府中求请,无忌仍不答应。武则天对无忌怀恨在心。
六年八月间,一次退朝之后,高宗留下无忌、褚遂良、于志宁、李勣四位宰相,提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问题。褚遂良当场反对,激怒了高宗。九月初,褚遂良被贬。十月,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在此之前,柳奭已遭贬。次年,太子李忠被废,改立武则天长子李弘为太子。
显庆四年(659)春,武则天指示许敬宗策划了一个朋党案件,把无忌牵连在内,诬他参与谋反。高宗有所怀疑,许敬宗再三煽动,危言耸听,高宗本性软弱、昏庸,经不住武则天、许敬宗等的催促,也不亲审所谓谋反情由,便下诏削无忌官爵,流放黔州(在今四川彭水县)。高宗对放逐舅父心中过意不去,还派人向无忌送去食物。但到八月,武则天、许敬宗即派人去黔州,逼令无忌 ... ,其亲属皆遭 ... 害,籍没其家。
受此案牵连的韩瑗、于志宁等旧臣,或被 ... ,或被放逐,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被彻底摧垮,以武则天为首的新的政治势力开始控制朝政。
上元元年(760),肃宗下诏追复无忌官爵。
“长孙无忌371280” 15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