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陀的教育》漫谈疾病与医药

佛陀的教育金明法师漫谈疾病与医药人有了病,必须找医生,而医生治病 ,则要用药,所以疾病、医生和药这三样,好像是用一根绳子贯串的三件东西,拉着一件,三件便相联而起。病,有生理上的病和心理上的病二种,于中二各有二:生理上的病,分为轻微性和顽固性的二种,轻微性的病,例如伤风、感冒、咳嗽、发烧等等,如能及时医治,没有几天就会好了;顽固性的病就不同了,例如糖尿病、心脏病、肺结核、癌症等等,必须花很长的时日去治疗,才能痊愈。虽然,这是就其一般而论的,其中当然也不无例外,比方患“百口咳”虽非重病,但要医好,则又颇费时日;而最顽固的恶疾,莫过于癌症,癌若发生在非重要的部位,而能及早发觉,立施手术,疗治却不很难。心理上的病,又分为后天性的和先天性的二种,后天性的病,是由感染到社会上不良的风俗习惯,受了坏教育及不正当的学说所薰习而起的错误思想;先天性的病,是我们心中与生俱来的种种无明烦恼,以及不期然而然的自私自利执见。生理上的病,不论是轻微性的或顽固性的,都必须用药物去治疗它;药的原料,通常是植物、矿物和动物;中药多采用植物,而以矿物和动物副之;西药则多采用动物,而以植物和矿物副之,相信西医的人,常常轻视中药,认为中药都是草根树皮,那里有什么效力,而用惯中药的人,又嫌西药不干净,什么动物的尸体骨头,都拿来炼药,用来治疗病症,那里靠得往。其实,这两种的看法,都是偏见;要知道,药物并无好坏,会用都奏奇功,砒霜是毒药,善用者可以医病;人参为补品,用错了反会害人。从前有个学医的人,修学期满将要毕业了,医师为了要考验他的学力,便拿了两个大箩,叫他上山去采药,吩咐他说:“凡是可以做药的,都把它采回来。”这个学生去了一整天,结果背着两个空箩回来;医师问他,他说:“满山树木花草,土石沙砾,样样都可做药,不知要从那里采起!”这说明世间一切都是药,都可以治病;问题是在用药的人懂不懂它的药性,会不会应病与药!真正懂得药性而会应病与药的是谁,就是医生。医生除了要澈底地明白药性之外,最要紧的还是在于诊断,必要诊断正确,处方始能对症收效,获得痊愈。所以,药要等待医生去应用它,而医生则视病人所患的病而处方。例如中医诊病,先要断其病症,究竟属于“阴”的或“阳”,“表”的或“里”的,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等,然后予以适当的处方。如属外感寒冷病,则处以桂枝汤或麻黄汤;发热病则用桑菊饮,银翘散或清心牛黄丸等退热方剂;心脏衰弱病,或用真武汤,或用四逆汤;高热病用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或紫雪丹等降气下火剂;大便不通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泻剂。这,就是所谓“应病与药”。诊断正确,处方适宜,才能收药到病除之效。人生的病症,千差万别,医生则各别予以适当的处方疗治。说到医治心理上的病,虽然是比治疗生理上的病更难,但其医治的原理,还是一致的。从前释迦牟尼佛陀因为看到许多凡夫,不知人生无我的道理,心中妄执有我,由是起惑造业,沉沦生死;佛陀慈悲,为之开示四谛,三科的教法,阐明色心因缘生灭的道理,使他们明白一切法无我,断除实我的执着,这在教法上,称为“我空法有”。有一些人,虽知人生无我,但对世间的一切法,却执为实用;佛陀因此,进而说明有为诸法,悉皆空寂,无为之法,也不可得,显示一切法皆空之旨,使其舍去实法之执;这在教法上,称为“万法皆空”,可是又有一些人,不能善解法义,以为万法皆空,便是一切法的实性与事相,通通都没有了,这又堕于空见,不得中道正理;所以,佛陀又说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使其破除执空的偏见,这在教法上,称为“唯识中道”。人生心理上执着“我有”或“法有”的偏见,等于生理上的“热”病或“实”病;而心理上执空的偏见,则等于生理上的“寒”病或“虚”病。佛陀的各别施以对症的良药,为“我空法有”、“万法皆空”与“唯识中道”的教法,这就是所谓“随机说教,应病与药”啊!上述佛陀为破凡夫我执而说四谛、三科的教法,这里还应再加分析:四谛是苦、集、灭、道四种真实的道理,阐明世出世间苦乐因果的原理,指示人生离苦得乐的灵药妙方;三科是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这是说明色、心诸法缘生无性的哲理,以破除凡夫们各别不同的我执。色是物质,心属精神。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属于物质,后四蕴均属精神。有一种利根的人,多愚心而少愚色。佛陀则开心合色,为说五蕴,以破其深迷精神而浅迷物质的我见执着。十二处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于中意根全属心法,法尘心色均有,其他都是色法。有一种中根的人,多愚色而少愚心,佛陀则开色合心,为说十二处,以破其深迷物质而浅迷精神的我见执着。十八界的前十二界,与十二处同;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界,均属心法。有一种钝根的人,心色俱愚,佛陀则心色俱开,为说十八界,以破其既已深迷物质而又深迷精神的我见执着。人们心中的我见执着,根据佛陀的以上分析,有愚心与愚色的分别,这好像良医诊断吾人生理上的病,有属于“阴”、“阳”、“表”、“里”的类别。愚色乃深迷于物质,正如属“阳”、属“表”的病症;愚心是深迷于精神,恰似属“阴”、属“里”的疾病。所以,佛法是阿伽陀妙药,在三藏教典中,人生任何一种的病,都有其对治的良方。进一步说,病,是由于不调和所起的现象,好像我们身体上四大不调,就有身病,心理上精神烦躁,心绪不宁,就有心病,这样,从我们的身心,推之至于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实则到处有不调和的现象,人类无时不在病中。在目前我们这个世界,社会人群间的关系,都是互相欺诈、凌夺、斗争;这种不调和现象,实启端于人类的身心行为;由于人类的 ... 、盗、淫、妄、贪、?邪见等种种不良的行为,致引起此不调和的现象,要根本疗治人类世界这种不调和的病,必须用佛法的真理,来烛破人类内心中的自私,贪欲、仇恨、残忍种种的 ... ,替人类作一番澈底的心理改造;用佛教的真理,来应用于教育文化,来应用于社会经济,来应用于科学机械。人类的思想行为都合理上轨道了,那种欺诈、凌夺、斗争等的丑恶与不调和的现象,自然也就没有了;那时的世界,才是和谐、富乐与圣洁的,那该是人类共同希望的理想世界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陀的教育》漫谈疾病与医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出于孝心,他创造了「 ”天使”一般的东西,却也制造了一只「 ”恶魔”

    我们经常会用天使来形容一个人所做的各种好事情,用恶魔来形容坏事情,对别人或者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但是如果要用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形容这个男人,那大概只能用天使在左,恶魔在右的混合体来形容他。

  4.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5.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6. 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单味药物治大病!这才是高手

    中医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就好比在打仗过程中排兵布阵一样。谁了解士兵,谁用兵用得好,谁就能够打胜仗。张锡纯就对中药非常熟悉。他早年行医时,治病总是用一两味药,但是效果很好,令人称奇!在张锡纯刚开始学医的时候,邻居有位...身体很弱,又出现月经越来越少的情况,问张锡纯该怎么治疗。

  7. 一些人吸毒成瘾的真正原因

    更重要的是,一些上瘾的药物,如尼古丁,不能在正常使用者中产生任何明显的...。戒断的痛苦症状经常被认为是成瘾似乎不可避免的原因。另外,许多上瘾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有时只是轻微的戒断症状。这向科学界的许多人暗示,这些区域是大脑的愉悦中心,多巴胺是我们自身的内部愉悦神经传递素。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老鼠大脑中不能产生多巴胺。所有滥用药物都会在大脑中引发多巴胺的激增——一种“想要”的冲动。

  8.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9. “ ... 机器人”也许有一天能帮助治疗宫颈癌

    istockphoto)根据一篇来自德国的最新论文,一种生物杂交...微型机器人有朝一日可能会为女性生殖道的肿瘤输送抗癌药物。尽管“...机器人”似乎是一种将药物输送到人体某些部位的奇怪方式,研究人员说,...天生适合这项工作。

  10. 增强素:用途和副作用

    有益于抗生素通过攻击伤害身体的细菌细胞壁或阻止细菌复制而起作用。“KDSPE”“KDSPs”抗生素也可以用于动物。反刍动物、猪、马、狗、猫和家禽常被规定服用增强素治疗各种疾病。使用的增强素通常口服,成人服用药丸,小孩子服用液体悬浮液。梅奥诊所还列出了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安全的抗生素用于怀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增强素列为B类药物,这意味着没有证据表明其有害。副作用增强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胃部不适、气胀和腹泻。

随机推荐

  1. 梦见龙 梦见龙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骑龙飞翔,预示你的机遇即将来临,并有幸运之神眷顾,即使面临困难也将迎刃而解。如果梦见生下青龙,更预示孩子长大后将成为国家栋梁,人中龙凤,飞黄腾达。梦见龙飞落到地面,预示你近期会有意外的收入。孕妇梦见两条龙飞进屋子或鉆进衣服,预示将生双胞胎。妇女梦见龙,家中添男丁。梦见龙在水中潜眠,梦者万事顺利。梦见自己变成了龙飞上天,预示你将飞黄腾达,名扬天下,实现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2. 他胸无大志流亡列国!但是上天就是不放过他要他成为一代霸主!

    但是上天就是不放过他要他成为一代霸主!>他本胸无大志,历史给他开了玩笑,他被人推上了国君之位,本无心插柳,却成为了一代霸主,他重情义、讲信诺,他就是晋文公——姬重耳。>重耳的心态,我觉得非常不错,在齐国时,齐恒公热情招待了他,并将族女许配给重耳,重耳在齐国生活了五年左右,这一段时间,重耳很是安逸,胸中已无大志。

  3. 千差万别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ānchāwànbié【解释】形容各类多,差别大。【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例子】【近义词】天壤之别【反义词】半斤八两,千篇一律【相关】百度“千差万别”

  4. 【麻嗏】的意思是什么?【麻嗏】是什么意思?

    宋·陈造《分韵得家字》:「诗成字欹倒,病眼正麻嗏。」宋·刘克庄《左目痛六言》之四:「昏花废干禄书,麻嗏类辟瘟符。」翟灏《通俗编状貌》引明·李诩《戒庵漫笔》:「今人欲睡而眼将合缝曰‘麻嗏’。」麻嗏的拼音máchā麻嗏是什么意思麻嗏máchā犹麻茶。

  5. 【毛民】的意思是什么?【毛民】是什么意思?

    【毛民】的意思是什么?【毛民】是什么意思? 【毛民】的意思是:毛民máo mín古传说中的毛民国。其人体上长有长毛。  ●《山海经•海外东经》:「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淮南子•地形训》:「自东...

  6. 梦见小矮人_周公解梦梦到小矮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小矮人好不好

    做梦梦见小矮人好不好?梦见小矮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小矮人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成了小矮人或见到矮人,你所有的问题将变戏法似地统统消失;除非这矮子丑陋畸形,则提防虚情假义的朋友,别轻易吐露心事。梦见朋友都变成了小矮人,表示从朋友身上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经验。梦见对手变成小矮人,暗示能战胜对手,事事顺利,最终能取得胜利。

  7. 格温·布里斯托:畅销书作家1903-1980

    格温·布里斯托(GwenBristow)虽然不是来自新奥尔良,但他对南方文学和《时代周刊》(TimesPicayune)都有很大贡献。她帮助塑造了南方写作的面貌,使之成为今天的样子,影响了新一代新奥尔良作家。布里斯托1903年出生在南卡罗来纳州,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1]1924年,她从亚拉巴马州马里恩的朱德森学院(JudsonCollege)英语和法语双学位毕业后,继续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

  8. 带有憝字的成语

    原指大为人所憎恶。

  9. 诸葛亮为何总是坐个行动缓慢的小推车上战场?哪来这么大的底气?

    诸葛亮接触有一个异于常人的习惯,或者好多人也注重到了,就是他老是喜欢坐个四轮小推车进场,同时手里还摇着一把扇子,十分的潇洒。要知道诸葛亮并不是腿脚有偏差,实在没法子而坐的推车,事实上他身体一向很健康,骑马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问题。那么诸葛亮为何胆敢坐个小推车就上疆场呢?其一,诸葛亮自信有这个底气。

  10. 用“韩志芳”作诗一首,可以不要韩字, | 历史新知网

    用“韩志芳”作诗一首,可以不要韩字,可以不是藏头诗,也可以是现代诗词,但志字和芳字一定要?志在四方靠博学,芳泽大地德为诀。安邦立国知甚远,好善乐施也特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