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乔彦杰真的只是因为娶了一个小妾进门就闹到全家被灭吗?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仁宗时的民间奇案:只因娶一小妾进门,此人全家5口皆丧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冯梦龙是明朝著名的剧作家、文学家、戏曲家。他有三部经典作品,分别是《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这“三言”与明朝另一个小说家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写人世的婚姻爱情、奇事冤案、功名利禄等,其中有许多故事都家喻户晓,比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宋朝民间奇案,就出自《警世通言》第三十三卷,名叫《乔彦杰一妾破家》。>这乔彦杰是宋朝一个做生意的商人,住在杭州观音庵附近,家里有一个妻子高氏,两人年龄都是四十岁上下,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叫玉秀。乔彦杰靠着生意头脑,常常往宋朝都城开封贩卖丝织品,又从东京贩枣子杂货回杭州卖,从中获利。>>虽然家中小有资财三五万贯,生活也如意,但乔彦杰有个好色的毛病,见着美女容易上头。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乔彦杰从开封走水路回杭州,看到邻船上有个青春貌美的小娘子,一打听,得知是某位死去巡检的二娘子,便花了一千贯银钱,跟巡检大夫人买了她作妾。>乔彦杰带着小娘子周氏回家,妻子高氏见了,焦躁起来,与乔彦杰约法三章,他既然娶了妾,得在外面另买个房屋与她住,两边分开,乔彦杰答应了。自此以后,乔彦杰3天有2天在周氏屋里,隔几日回家一次,熟人都去周氏屋里找他。>转眼时间到了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秋,乔彦杰又要去开封卖丝,嘱咐了妻妾互相照应后,乔彦杰就出门了。不料这次到了年底大雪纷飞时,乔彦杰还不见回来。当地有个海宁砌江塘的工程要让乔彦杰去做,里长找到了他小妾周氏家中。>乔彦杰不在家,里长便让周氏花钱雇了个叫董小二的伙夫,代替乔彦杰做工。自此董小二常常与周氏屋里往来,打打下手,听候吩咐。又过了几月,乔彦杰还不见回,周氏却耐不得寂寞,与这董小二日久生情,一处做了夫妻。>左邻右舍都知道此事,风声渐渐传到了乔彦杰大娘子高氏耳中。高氏听说吃了一惊,怕家风败坏,教家里仆人洪三接了周氏回乔家大屋。周氏一并带了董小二回来,同高氏说,可以留他在家做工帮忙。高氏心想放在眼皮底下也好,就答应了。>>没想到这董小二在家做工做了近1年,虽不能像先前一样与周氏常来常往,却也渐渐混熟了,常常欺压老仆人洪三,又污了高氏的女儿玉秀。玉秀不敢说,高氏却在她身上发现痕迹,逼问之下,得知是董小二所为,满口叫苦起来,只恨这周氏与董小二坏了自己女儿。>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中秋,高氏想到一条计策,在家摆团圆宴,与周氏、董小二、女儿玉秀、仆人洪三一块吃酒,灌醉了小二,让玉秀和洪三回房睡觉,威逼周氏和自己一起,两人用绳索斧头 ... 死了小二,叫洪三来将尸身绑上石头,丢去了新桥下河水中。>不料杭州武林门外清湖闸住着个制鞋皮匠,进城一月没回家,他的妻子程氏天天进城找,一日,在新桥下发现了董小二尸身,穿着与自家丈夫极其相似,她便误以为是丈夫,请了个叫王酒酒的闲汉帮忙捞尸,答应给他五十贯酬劳。>这王酒酒明明认得那是乔家帮工董小二尸身,故意不说破,得了五十贯后,直接奔去乔家勒索,威胁乔家大娘子高氏:咱知道人是你们 ... 的,如果给钱,咱就闭嘴;如果不给,咱就闹到衙门去。高氏瞧不上王酒酒,痛 ... 一顿,赶走了他。>王酒酒一怒之下果然去了宁海郡安抚司出首告状。安抚相公听说,将尸身与乔家4人全拘捕到案,一审之下,洪三先招了,紧接着高氏、周氏也都招了。乔家4人都受了棍棒,押在牢中,不出三天,全部病死。安抚相公上报朝廷,抄了乔家资财。>>却说这乔彦杰,原来是在开封又迷上了一个行首沈瑞莲,包下她一连住了2年,盘缠用尽,只能狼狈回乡。不料回来后,乡人告知了他走后发生之事,乔彦杰如同陷在冰窖之中,激灵灵一身透凉:“今日不想我闪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如何是好?”>他失魂落魄走在街头,不觉到了新桥河边,回想过去合家欢喜、妻女双全的日子,悔不当初,拨开脚步,便望着河水中一跳,做了水中之鬼。原是富裕商人,只因贪色娶一小妾进门,落得全家5口皆丧命,《警世通言》书评道:“从来好色亡家国,岂见诗书误了人!”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乔彦杰真的只是因为娶了一个小妾进门就闹到全家被灭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乔彦杰真的只是因为娶了一个小妾进门就闹到全家被灭吗?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仁宗时的民间奇案:只因娶一小妾进门,此人全家5口皆丧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冯梦龙是明朝著名的剧作家、文学家、戏曲家。当地有个海宁砌江塘的工程要让乔彦杰去做,里长找到了他小妾周氏家中。原是富裕商人,只因贪色娶一小妾进门,落得全家5口皆丧命,《警世通言》书评道:“从来好色亡家国,岂见诗书误了人!”

  2. 明代新词的构成成分

    在上一节,我们讨论到新出现的词语中,有不少的文言色彩词语,因为它们不能反映明代口语的实际面貌,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新词,因此,这一节我们只从口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三个方面来讨论明代新词的构成。在介绍三类词的基础上揭示明代新词的一些特征。一般较通俗,多出现于白话作品中,较少在正式的书面语言中使用。>>1.明代新词中的口语词>>把细:小心谨慎。也用作谦词,如例,表示身受对方怜惜爱护。

随机推荐

  1. 梦见摘杨梅_周公解梦梦到摘杨梅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摘杨梅好不好

    下面详细介绍关于梦见摘杨梅的相关解法,快来看看吧!梦见摘杨梅是什么意思梦见摘杨梅意味着,外表虽然没有显现出来,但内心却十分敏感。梦见在摘杨梅意味着,马不停蹄地忙碌、奔波,耗费精神与体力。男人梦见在摘杨梅,如果没有特别规划好行程、地点,那就不要勉强外出了。孕妇梦见在摘杨梅,喜欢热闹的你,有趣的聚会当然不能错过啦!

  2.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徐世

    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徐世青年生活李年青时家本豪富,隋末徙居滑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李与浚仪人王伯当知道李密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屡战屡胜之际,李密军士有粮而无饷银,军士渐怨,几次反败于王世充。最后,不得已之下,李密与王伯当投靠李渊。

  3. 九一八事变88周年:致敬先烈,致敬那场不屈的抗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历经了14年的抗日战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御外侮,以「”誓与山河共存亡”的坚定决心、「”愿拼热血卫吾华”的不屈意志、「”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巨大

  4. 滑铁卢之战

    曾是拿破仑手下得力大将的内伊向路易十八夸下海口,说他将用一只铁笼把拿破仑装在里面送到巴黎。于是,他派人带给内伊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内伊!到夏龙迎接我。>>我将像在莫斯科近郊之战后的第二天那样接见你。拿破仑。”3月19日,拿破仑在随行人员和群众前呼后拥中进入巴黎,重登皇位。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昔日的一批富有作战经验的将军和元帅已不愿回到他的麾下,他匆忙招募来的新兵也没有时间很好地训练

  5. 中国史上最贪财的皇帝,什么都卖逼得农民造反

    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犯,其中以和珅为首,和珅虽是...犯中最能贪的,但最后架不住皇权的审视。朝中有两个宦官,一个叫张让、一个叫赵忠,他们替灵帝想了个增加收入的办法,经过再三的考虑,给皇帝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抽地税,每亩地税抽十钱。说了一大堆劝灵帝的话,但是汉灵帝做到了这个地步怎么会听得进去,忠言逆耳,汉灵帝依旧我行我素。

  6. 他任职时间不是最长 为何却是功劳最大的公安部 ...

    此时已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罗瑞卿将军离开公安部...的职务,担任...的总参谋长,开始了新的工作,从1949年到1959年,罗瑞卿将军共担任10年的公安部...,虽然他在此职务担任时间不是最长的,却是功劳最大的。

  7. 带有基字的成语

    包含有“基”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开基立业——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墙高基下——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开基创业——指开创帝业。积基树本——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8. 小男孩的决心

    有一个贫穷的男孩,决心要拜访这座城市里的每一家商业公司和机构的每一个办公室,不管花费多少时间,直到他找到一份工作为止。>>小男孩告诉这位老先生,没有人介绍他,但他决心要拜访每一个办公室,直到找到一份工作为止。>>>>了解到这种情况,这个老先生非常欣赏他的勇气,于是,让这个小男孩回家去用自己最好的字迹写一封信给他。事实证明,这个孩子非常出色,他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9. 柳亸莺娇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iǔduǒyīngjiāo【解释】柳丝垂,莺声娇。形容春景之美。【出处】唐·岑参《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诗:“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例子】无【相关】百度“柳亸莺娇”

  10. 梦见梅豆

    周公解梦梦见梅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梅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