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龙山时代突围:从考古学角度看二里头广域王权文化的构建过程

在传世史籍的记载中,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但由于留下来的历史记载不详细且没有当时的文字材料能证明这段历史是信史时代,所以我们无法得知中国第一王朝的形成过程。在考古学出现之后,这种情况有很大的改观,考古人通过几千年前古人留下的『无字地书』,读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广域王权文化的构建过程。今天我们就从考古学角度,解析第一个广域王朝的形成原因及其过程。 在夏朝前后,中原地区的考古学序列是中原龙山文化、新砦期、二里头文化,它们前后相继,贯穿了公元前2300-前1530年这近800年的时间。本文中涉及的年代,均以考古学序列来表述。 二里头文化的代表器物 龙山晚期的中原:考古中的『战国』 在二里头时代到来之前,中原地区占主导的考古学文化是王湾三期(煤山类型),也称为中原龙山文化,这是分布在嵩山南麓汝河、颍河一带的考古学文化。考古资料显示彼时的中原地区正在进行着一场文化兼并大战,各个聚落之间相互攻伐并不太平,具体表现有: 聚落兼并:中原地区满天星斗的小聚落(10-30万平方米)相互兼并,升级为大聚落(>100万平方米),多中心布局渐渐变为单中心布局; 装备升级:武器增多且不断升级,从骨器、石器到青铜器。王权、军权得到强化,标志着常备军队形成; 防卫升级:聚落变大,武器升级,冲突规模也在变大,从单单依靠城防、自然沟渠的防卫升级到依据山河之险建设都邑的大都无城模式转变; 详见:浅析中原龙山文化逐鹿大势——从战国到一统 地缘格局优越的伊洛盆地,在中原龙山时代大混战落下帷幕的时候,成为了地区文化的核心,一个比龙山时代更强势、更广域的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诞生了。它的诞生并不是偶然,因为广域王权文化形成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新砦期』到『二里头』,标志着依靠山河之险建设都邑的『大都无城』的王朝时代即将到来。 广域王权文化的构建基础:万事俱备 生产力、人口基础 从考古学上看,中原地区从5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再到4000-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是一个连续发展,并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的发展过程。到了龙山时代晚期,考古上发现华夏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众多的『城址』,如仅仅在中原地区,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城址就有数十个。而在之前的仰韶时代,这样的城址放眼全国也是寥寥无几。这充分说明了龙山晚期人口激增,生产力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史前时期大型聚落的人口一般不超过5000人,与二里头同时期的普通聚落的人口一般不超过1000人,而二里头遗址当时的人口约在2万人,这在东亚地区尚属首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社会的成熟度。(许宏,《最早的中国》)。 中原龙山晚期到二里头时代,城址规模一直在变大 资源基础 人口激增的背后,也预示着农作物的种植与储备都达到了一定水平,考古资料显示,小麦是由西亚传入中国的,在龙山时代的黄河流域就已经有发现了;大豆则在距今80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就已经有种植了的迹象;中原地区到了二里头时代,五谷已经齐备:粟、黍、稻、麦、豆,都已经在二里头文化圈种植了。 尤其是伊洛盆地,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旱地粟黍作物与水稻作物的交汇种植地,农作物多样化的种植,减少了可能因天灾减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说农作物的种植与储备水平的提高,为人口的繁衍、以及大量聚集提供资源保证,也吸引人口的流入。 二里头时代已经五谷齐备 打开广域王权文化构建大门的最后一把钥匙:青铜文化 除了人口基础与粮食种类和产量的提高,二里头抢先一步迈入青铜时代,也为广域王权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古代用铜的历史很悠久,但多为红铜。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亚一带的青铜技术开始向中国传播,较早发现有青铜冶炼痕迹的是位于甘青地区的四坝文化和齐家文化,但该地区的青铜制造只有石范,没有陶范,且器物简单,一直到秦文化出现前都未能发生技术突变,它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二者有很大区别 (李伯谦观点)。 二里头文化则迅速掌握了复合范法青铜铸造技艺,从内亚地区传来的青铜铸造技术得以在中原地区发扬光大,使得以伊洛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面对周围诸多石器文化的时候,有了无比强大的心理和技术优势。 由此可见,在二里头文化诞生伊始,其在生产力、人口、农业以及青铜技术上皆做好了准备,第一个广域王权文化,呼之欲出! 广域王权文化的构建过程 在中原龙山末期,人口激增、城址变大、冲突规模加剧,统治模式开始转变,当时的统治阶级开始选定易于控制天下的地点建都,地理位置优越的伊洛盆地,有山河之险,也是四方交通要道,可谓是天然的都城,于是地区中心开始向伊洛盆地转移。 《管子》「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畿内:核心区的动向 在新砦期的末段,100万平方米的大邑新砦已经满足不了人口的极速聚集了,大量人口已经开始往伊洛盆地转移。考古显示: 二里头一期时,沉寂的伊洛盆地聚落开始变大,已经有100万平方米的大小了,而且也发现了规格较高的文物以及铸铜的痕迹,说明此时二里头遗址,已经是区域的核心聚落了; 二里头二、三期,大型宫殿区矗立在了二里头核心区,与之配套的手工业作坊区,如绿松石器作坊、铸铜冶炼作坊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手工业设施也建立了起来,与此同时二里头聚落面积剧增道300万平方米,这比中原龙山晚期的聚落大了将近十倍; 此外,二里头遗址还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与二里头同时期的遗址一般不超过1000人,而二里头遗址当时的人口约在2万人,这在东亚地区尚属首见,这表明二里头文化已经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手工业生产体系的专业化已经初步实现,步入了早期国家阶段。 二里头1号宫殿,面积达10000平方米 畿外:国家统治网络的构建 二里头在『畿内』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在『畿外』也铺展开了有效的统治网络: 在二里头的东方,巩义附近有面积60万平方米的稍砦遗址,它是王都附近拱卫王都的特殊聚落; 再往东荥阳附近有面积达51万平方米的大师姑遗址和望京楼遗址,他们是面向东方和北方的 ... 据点; 黄河北岸的东下冯遗址,是控制晋南盐场和铜矿设置的殖民据点; 南阳盆地边缘的蒲城店遗址,是二里头控制南方的 ... 中心; 此外,二里头文化甚至开始在远离中原的南方汉水流域一带渗透,那里有大量的铜矿资源,在稍后的二里岗时代正式接管这个区域,江汉流域一带的盘龙城遗址,正是中原王朝争夺铜矿资源的据点。 二里头文化的统治『疆域』,通过一级级据点层层控制 一个庞大的统治网络,以二里头为核心、诸多次级聚落为辅助,在中原之外的广大区域有效的建立了起来。从考古学上看,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覆蓋了之前的王湾三期文化、造律台文化、陶寺文化、后石家河文化等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曾经分布的区域,并深刻影响着更广域的地方。可以说二里头文化第一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限制,无论它是不是历史记载中夏朝留下来的考古学文化,都不影响它是东亚史上第一个广域王权文化的地位。在之后的二里岗时代、商朝,乃至周秦,东亚大陆上的广域王权从未中断,并一脉相承地传承了下去。 参考文献 陈国梁,《合与分:聚落考古视角下二里头都邑的兴衰解析》,中原文物,2019年第4期; 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的中原图景》,生活·读书·新知历史认知网书店,2014年; 李伯谦、刘绪,《对中国青铜器的一些新认识》,中华读书报,2019年9月11日,第013版; 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从龙山时代突围:从考古学角度看二里头广域王权文化的构建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4.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5.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6.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7.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8.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9. 古墓发现蒙面女尸,忽然涌出大量液体,老专家大喊:危险,退后

    内蒙古的一个通辽墓室就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离奇事件,这起事件究竟是怎样的?作业人员立马上报当地的考古专家,专家听闻这个消息后紧急赶往现场进行勘测。考古专家打开棺椁时,发现墓室主人穿着极为华美的丝绸服装,脸上盖着厚厚的蒙面黄纱,在发掘蒙面女尸衣物时,女尸身体里突然冒出了大量不明液体。这个时候,一位有经验的考古专家立马喊到:危险,退后,大家停止发掘,快去穿上防护服!

  10. 九千年前的古笛被发掘出,可吹奏现代曲调,中华文明史是否提前?

    但是,1961年,舞阳县博物馆馆长朱帜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贾湖村劳动时,他发现了这个村落与众不同,认为其历史沉淀极其深厚。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到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这样,从1983开始,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正式对贾湖遗址进行科学发掘,截止到2001年,一共进行了7次科学发掘。贾湖古笛的发现,发生在1986年5月初的那次发掘。那是第4次发掘,主要负责人是河南考古所第一史前研究室副主任张居中。

随机推荐

  1. 唯美伤感的英文句子-感人的情话

    Illthinkofyoueverystepoftheway.六、Timeinjuriesareperhapstheperfecteverything,perhapstooquicklyforgottenthetiredeyes;大概是时间损伤了一切的完美,也许是太快忘记了眼睛的疲惫;七、茹?Loveisafabricthatnaturewoveandfantasyembroidered.二十一、哪怕是最小的茅舍,对一对恋人来说都有足够的空间。Theheartthatoncetrulylovesnever

  2. 科学解释了你醉酒后对披萨和鸡翅的渴望

    巴森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研究表明,人们在饮酒后往往会暴饮暴食,这种现象被称为“急性发作效应”,但尚不清楚这种联系的潜在生物学原因可能是什么。研究人员给老鼠注射酒精超过三天。这一发现与2015年发表在《肥胖》杂志也发现了饮酒和多吃食物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酒精可能有助于维持研究人员所称的大脑“假饥饿警报”。然而,这项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Barson指出。巴森说,这是因为“压力能以强有力的方式改变大脑和行为”。

  3. Historyis power——被神话的「 ”一代雄主”周世宗

    在历代君王之中,评价高的往往是那些在位时间长久,统治疆域辽阔的有福之主。

  4. 避凉附炎是什么意思?

    【拼音】bìliángfùyán【解释】指疏远避开无权势者,亲热攀附有权势者。【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避凉附炎”

  5. 梦见泥石流意味着什么?_周公解梦

    天灾是人类目前无法完全避免的,很多时候我们受到天灾的影响,天灾自古以来就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人类需要不断战胜天灾才能生存下来,那么如果做梦遇到了泥石流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一般来说,梦见泥石流并不是好的事情,预示著有一些灾难即将降临。如果是男人做梦遇到了泥石流,可能预示著在事业上可能会发生很多意外的情况,使你不能特别顺利的取得成功。做梦梦见起火是怎么回事?

  6. 危险的对手

    驾车人一阵窃喜,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到底好糊弄,便将刘景捆绑结实,双眼蒙上黑布。>刘景只觉那筐摇摇晃晃的,自己被悬在了半空中。筐着地后,刘景觉得四周暖烘烘的。捕头姓张,人称张飞腿,张飞腿叫来那几个和刘景一块玩耍的孩子询问当时的情形。便对捕快们一招手,“把那片小树林包围起来!”

  7. 平字开头的诗句

    平林新月人归后。15、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8. 蜂目豺声造句_蜂目豺声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蜂目豺声fēngmùcháishēng蜂目豺声的意思和解释: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蜂目豺声的出处《左传·文公元年》:“蜂目而豺声,忍人也。”蜂目豺声的例子蜂目豺声造句蜂目豺声造句相关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这和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是相同的。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淆的错误。

  9. 为什么端午节要戴石榴花?

      在我国北方,端午节这天,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这个风俗流传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面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古时,夷安城南白羊山下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村头住着一位名叫榴花的女子。榴花心地善良,温柔贤淑,与村人和睦相处。当时战事不断,男...

  10. 梦见蛇被煮了

    周公解梦梦见蛇被煮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蛇被煮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