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法施女:佛特许音讯传戒,圆满受比丘尼戒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萨迦国王的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位是持兽大臣,另一位是财施大臣,他们两位情同手足,相约未来成为亲家。不久,持兽大臣的妻子生下一个庄严的男孩,名叫「萨嘎」。另外,财施大臣的妻子也生下端庄秀丽的女孩,但是这个女孩生下来便大哭不止,怎样哄她、逗她都不行。直到有一天,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来到财施大臣家传法,只有在传法的时候,这位小女孩才停止哭叫。以后的几次传法也一样,只要听闻佛法,哭闹的女孩就会安静下来。财施大臣心想女儿这么乐意闻法,很有善根。再加上父亲的名字是「财施」,因此就叫她「法施女」。法施女长大后,对释迦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经常透过父母迎请僧众应供,也不时去佛前听闻妙法。不久,她皈依受戒,又精进修持,证得不还果,具足种种神通与神变。她很想出家,便向父母祈求。父母很为难,对她解释:「妳还未出生时就已许配给持兽大臣的儿子萨嘎,若答应妳出家,我们怎么跟持兽大臣交代?」法施女说:「女儿对世法已无贪欲,成家又有什么意义?」父母想了想对她说:「我们不敢答应你。如果真想出家,可以把世尊和僧众迎请来,也告诉萨嘎同时过来,到时你再作抉择吧!」到了迎请僧众应供的那天,世尊及僧众着衣持钵来到财施大臣家,财施大臣亲手供给他们甘美的饮食,世尊及眷属受供毕,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另一方面,萨嘎得到消息,于是带着一些随从,包围财施大臣的家,在外等侯法施女。世尊传法后,返回经堂,法施女也跟着比丘尼后面离去。萨嘎看到法施女,追上前去,想抓住她,法施女立即飞入空中示现种种神变,萨嘎看见,觉得稀有,生起信心,于是仰望着空中的法施女祈求:「请您下来,您愿意怎么作都由您,不过您要救度我们这些沉溺轮回的众生,我同意您出家,而且还要供养您。」于是,法施女下来传给他一些佛法。听完后,他就回去了。法施女来到尼众经堂,受了沙弥尼和式叉尼戒,接着想受比丘尼戒,受比丘尼戒必须到祇陀林。但她的相貌端庄秀丽无比,世间男子倾慕追求她的人很多,这帮男子听说她出家了,便想用抢的,曾多次威胁尼众经堂。比丘尼们没有把握能安全护送她到祇陀林,而让她待在寺院里,天天有男人打扰也很麻烦。因此,尼众便把她送回家。接着,她们到世尊前,把这件事禀告世尊。佛陀慈悲地开许说:「可以用音讯方式为她传戒。」于是派人带口信给法施女:「有障碍逆缘无法受戒者,世尊已开许,佛与僧众在祇陀林念仪轨,妳在此观想,也能圆满得到戒体。」>世尊还因此开示僧众:「现在开始可以用音讯的方式传授,将来若有人遇障碍逆缘时,可以用这种方式受戒。」法施女虽然不能亲自于佛前受戒,但她也圆满纳受比丘尼的戒体。法施比丘尼精进修学,最后摧毁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在她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是相同的,虚空与手掌也毫无差别,诸天都称赞她的功德。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法施女今生转生在富贵家,对佛生欢喜心,出家证得阿罗汉呢?又是什么因缘佛为她开许音讯受戒呢?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世尊告诉他们 :「这是她前世的发愿力。在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的一位施主有个美丽非凡的女儿,她长大后,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于准备受比丘尼戒的时候,也受到一些障碍逆缘。当时,迦叶佛为她开许音讯受戒的方式,使她纳受戒体。接着,她精进修持,获证阿罗汉果位,得果后,她显示种种神变,进入涅盘。有位曾经为她传音讯的比丘尼师父还未得果,于是把她的遗体作成遗塔,以各种鲜花、香水等妙供品作供养,并在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出家,虽然没有得到任何境界,但愿我将来能在释迦佛的教法下,成为像我弟子那样一位让佛特地开许音讯仪轨得戒的比丘尼,并令佛欢喜,出家证罗汉。』当时的比丘尼师父就是今世的法施女,因为她曾经这样发愿,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果,并且让我专门为她开许音讯传戒得戒的比丘尼。」比丘们又请问:「世尊,以什么样的因缘使法施女今生相貌端严,很多人障碍她,使她受持梵行困难呢?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诉他们:「比丘们,不只是现在,往昔的她也是在守持净戒的时候,经常受到障碍逆缘。很久以前,有一位施主的孩子,娶了一位称心如意的爱妻,共同享受着美好的生活。这位丈夫成天贪恋自己的妻子,沈溺在情欲中,不料理外面的事务。施主担心这么下去会坐吃山空,但无论怎么告诫儿子,都没有用。后来,施主干脆让儿子到很远的地方经商。离家后,因为思念妻子,施主的儿子跟一位木匠借了一种先进的木头飞机,经常驾飞机回去与妻子生活,于是妻子后来便怀孕了。然而就在孩子快出生前,木匠突然不再借他了,从此夫妻俩断了音讯。怀孕的事被知道了以后,施主夫妇恶狠狠地问儿媳妇:『我儿子不在,这个孩子究竟是谁的?』儿媳妇把丈夫乘坐飞机回来的事讲出来。可是,他们谁也不相信什么坐飞机,就将她轰出家门。她流浪街头,来到陌生的城市生下孩子,当时她痛得昏过去。在她昏迷的时候,恰巧路边有一只名叫「炯波」的狗,看到刚生下的小孩就叼走了。母亲醒来后,到处询问孩子的下落,知道孩子被狗叼走后,竟然已经被当地的某家施主收养了。想想自己流浪街头,如何能养孩子呢?不如暂时由施主家喂养,反而能让孩子有比较好的生活!于是母亲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强忍悲伤地离开了。有一次,她在行乞的时候,被一位强盗头领看中,想要强行纳她为妻。她心想:『如果与他成为夫妻,良心上实在说不过去。我是有夫之妇,丈夫的心仍是思念我;再者,我受过居士五戒,应当依戒受持清净行。』因此,到了黄昏,她在强盗头领的房里假扮成魔鬼,把那位首领吓得直打哆嗦,跪下求饶。于是,强盗在她的威胁下白白养她一段日子。后来,强盗找机会把她卖给妓院。她只好又打扮成魔鬼的样子,青楼女子也是吓得以为是魔女来了,害怕地求饶。因此,青楼女子不得不白白养她。日子久了,青楼女子家养魔女的消息传开,很多男人都不敢来这家妓院,生意越来越冷清。青楼女子想送走她,但无人敢要。就这样,她在妓院住了许多年。此时,那个被狗叼走的孩子也长大了,人们都叫他「炯波」。他通达世间学问,在养父去世后,继承父业,因为商务的需要,也来到亲生母亲所在的城里。他的母亲,一直挂念被狗叼走的孩子,仍不停地打探消息。后来,问到与炯波一同前来经商的眷属,由此母子得以相认,炯波到妓院把母亲赎回来。另外,炯波的亲生父亲在外经商多年,终于赚饱钱财回家。回到家中,只见父母迎接,却不见自己深爱的妻子,忙问父母。施主夫妇就把儿媳妇怀孕以及被轰出家门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她怀的确实是我的孩子!』他知道情况后,想起妻子的委屈及不幸,抑制不住心中的伤痛,当场疯了。他 ... 衣服,到处狂奔,口中一个劲儿地喊着:『郎巴姑娘,我的郎巴姑娘!』如此疯狂了许多年。后来,全家团聚的因缘成熟了。有一天,炯波家门口来个疯子到处乱喊:『郎巴姑娘……。』炯波听后告诉母亲:『我们家门口来了位疯子,一直喊郎巴姑娘。』『我叫郎巴姑娘,他会不会是我的丈夫呢?』于是,出去看,果真是自己的丈夫,便把那疯子带回家,并告诉他:『郎巴姑娘就是我啊!』听了这话,他当下恢复神智,全家人终于团聚,不禁抱在一起痛哭不已。这对分别多年的夫妻终于得以重新厮守,共同安度他们的晚年。比丘们,这位妇人正是法施女的前身。法施女当时守持梵净行,受到这样的障碍逆缘,到了今生,也是很多人给她作障碍逆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法施女:佛特许音讯传戒,圆满受比丘尼戒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2. 太平公主的黑化之路,从「 ”单纯少女”成长为搅动风云的掌权者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往往是以男性为主角的,在这场历史大戏中,女性多半只能饰演配角,少有参政的机会。

  3. 当时演霍元甲红极一时却出家当苦行僧,妻子苦等16年痴心不改

    历史上的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这一人物形象也被很多明星大腕出演过,不过要说到最经典的一位霍元甲,黄元申绝对名列其中。

  4. 顺治皇帝出家之新版本,康熙皇帝亲笔御赐「 ”四字碑”为证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这是顺治皇帝的一首赞僧诗,即著名的《出家偈》。江山美人,帝王英雄,千秋功业,黄卷青灯,清世祖顺治帝的一生堪称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作为大清帝国

  5. 段誉有众多妻子,最后为什么还要出家为僧?连金庸都不好意思说

    历史上的段誉跟金庸写的段誉是相吻合的,后来出了家。让人很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段誉当上了皇帝,而且在有了很多老婆之后,还要出家。据历史记载,但是段誉统治的大理在当时发展的很好,百姓们安居乐业,那为什么他后来还要出家,到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6. 唯有袈裟披肩难,看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尘缘

    在中国,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 抛妻弃子出家15年,画价不降反涨几百倍,如今一幅画卖1012万

    抛妻弃子,本该是人们所唾弃的行为,但在当代画坛中,却有一位因此名利双收的画家,他抛弃妻子与儿子长达15年,归来之后画作价值不降反增,反而成为了中国画僧传人,如今更是功成名就,一幅画高达上千万。

  8. 告别婚姻世俗,出家24年,他以慈悲渡众生,妻子:为何独独伤我?

    从一代风流才子到艺术大家,最终遁入空门,半世繁华半世僧,李叔同的一生,活出了别人的好几辈子。不喜经国济世,爱上戏曲艺术1880年,李叔同降生于天津故居李宅,家族几代经商,到李叔同这一代,李家已经是名门望族。李叔同在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两位嫡亲兄长,母亲不得父亲喜爱,在家中伏小做低,谨言微行。李叔同五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的二哥对他严加管教,从小就让他学习书法、金石篆刻等技艺。

  9. 天龙八部里的历史,大理皇帝段正淳你知道多少

    但金庸老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对段誉这个人物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不过现实历史中,段正严百分百是段正淳亲生。(崇圣寺又称三塔寺,也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在高升泰夺权的三年后,段正淳登上了皇位。(三)处境艰难的段正淳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风流潇洒活的轻松惬意。特别是大理国后期,几乎每个当皇帝的段氏人。这也导致了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大理国,居然有二十三位皇帝。

  10. 女隐士比男隐士还多,她们为何出家?

    女性隐士居其半说到隐士,大家一定会想到「”隐而不仕”,或者会想到身为隐士,应该都是男的吧?其实都不是。隐而不仕确实有,比如许由、巢父不接受尧帝的传位,而避至于箕山;比如伯夷、叔齐相互谦让不就君位,而逃亡于首阳山;再比如秦末汉初的著名学者「”商山四皓”,就曾经隐而不仕,而避居于商山等等。商山四皓至于女隐士,代不乏人,而今特别多。20年前,美国汉学家、翻译家比尔·波特写了本《空谷幽兰》的书,就解开了中

随机推荐

  1. 奇异的“纳米杂草”是世界上最薄的黄金

    世界上最薄的黄金“纳米杂草”只有两个原子厚。利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形式的黄金,在医疗技术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遗憾的是,它不会在你的无名指上做出什么声明。创造它的研究人员称这种金为“纳米杂草”,因为它在显微镜下呈绿色,形状参差不齐。研究报告的合著者、利兹大学分子与纳米物理小组负责人史蒂芬·埃文斯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使得一种高效的纳米材料在医学技术和电子领域有着无数可能的应用。

  2. 梦见“河水”是什么意思

    在性方面,当人在欲念和罪恶感中徘徊不定时,也容易梦见河水。梦见潺潺的流水,多表示欢乐。梦见自己落入河水中,提示你可能会遇到家庭困境。如果梦里你是纵身跳进河水里,则在提醒你要三思后行,不要冲动。梦见自己被河水冲走或在河中溺水,表示你的潜意识里希望能借兴爱来缓解目前的压力。梦见河流发洪水,并将自己卷走,小心注意身体健康,最近可能会生病;或提醒你可能会有财产损失,婚姻生活不有不愉快。

  3. 梦见买鱼缸

    周公解梦梦见买鱼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鱼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此女13岁成亲,14岁生孩24岁去世,丈夫是皇帝,儿子更是千古一帝

    ˂img src=https://www.lishirenzhi.com/zb_users/upload/2018/06/20180627211330153010521065240.jpg img_width=

  5. 慈禧太后的专职代笔男画师,画宫廷画40年,却少人知

    慈禧作为一代太后,纵横政坛四五十年,没有对手,绝对是孤独寂寞冷。如在书画方面,流传有慈禧题名的书画作品不胜枚举。可惜,经过相关人士研究,慈禧流传下来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伪作。慈禧的一大代笔人物是女画家缪嘉蕙。她以一幅《秋韵深远》令慈禧艳羨而收入宫中做专职画师。

  6. 重奖跳槽者

    那几天,老总整天眉头不展,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商讨员工的跳槽问题。大多数人认为应该严厉制裁跳槽者,如果培养一个跳走一个,那公司岂不是太吃亏了?但在第二天,老总却作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重奖跳槽者。那几个人也是从别的公司跳槽而来的。原来,公司现在的一些大客户,大多是过去跳槽出去的那些人才所在的公司。至此,我终于明白了当时老总为什么要奖励那些跳槽者。

  7. 赤贫少年偶起偷心 目睹油灯改过自新

    一盏油灯改变赤贫少年两世命运学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知道点点滴滴皆不离因缘果报。有一次,阿那律陀不小心将针线掉到地上,佛陀便亲自为他捡起来,为他穿线,可见佛陀非常关心弟子,而且也身体力行。那时弟子们很感动,也想知道阿那律陀的过去因缘。

  8. 【莲菂】的意思是什么?【莲菂】是什么意思?

    ●唐郭橐驼《种树书》卷下:「以莲菂投靛瓮中,经年移种,发碧花。」●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河套喇嘛》:「顶涌一菡萏,长可五寸许,制甚巧,有机,捩之开,便成莲菂。」★「莲菂」在《汉语大词典》第13017页第9卷500参见:莲菂莲菂是什么意思莲菂liándì亦作「莲的」。

  9. 爱,就是让一个人住进另一个人心里。简单的,只有思念

    简单的,只有思念,只有挂牵。幸福的,偶尔甜蜜,偶尔伤感。无欲无求,无关风月,只因心已相连。无怨无悔,无关距离,只因情已刻骨。爱到深处,是无言。

  10.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语故事_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 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被司马氏所掌握。魏少帝曹芳即位后,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政,后来,司马懿杀掉曹爽,独掌大权。过了两年,司马懿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的职位,大权落在司马师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