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口放金光—二梵僧唐高宗仪凤年中,西域有二位梵僧,到五台山,捧花执炉,屈着膝步行,向山顶礼文殊菩萨。因为精诚的缘故,就感遇文殊大士,化身为尼师,在岩石间,松树下,端然的独坐着,口中一直诵着华严经。尼师再对他们说:「你们只要到前面山谷下,那里有禅窟,可以暂时栖身哪!」梵僧前往寻找,果然找到了那个窟洞,相去数里许。二位梵僧合十捧香炉,面向北方遥远顶礼,倾心听经。
口放金光—二梵僧唐高宗仪凤年中,西域有二位梵僧,到五台山,捧花执炉,屈着膝步行,向山顶礼文殊菩萨。因为精诚的缘故,就感遇文殊大士,化身为尼师,在岩石间,松树下,端然的独坐着,口中一直诵着华严经。那时正好是黄昏时分。尼师就对梵僧说:「比丘尼不适合与大比丘僧居住在一起,大德你走吧,明天再来好了。」梵僧说:「这里是深山而且路又远,没有地方可以寄宿,怎么办呢?」尼师说:「如果你们不去,我又怎么能住在这里,你们还是应当进入深山里去才好!」梵僧在那里徘徊,心中既惭愧又恐惧。尼师再对他们说:「你们只要到前面山谷下,那里有禅窟,可以暂时栖身哪!」梵僧前往寻找,果然找到了那个窟洞,相去数里许。二位梵僧合十捧香炉,面向北方遥远顶礼,倾心听经。四周静悄悄的,他们听到有诵经的声音传入耳中。最初开启经题,称「如是我闻」的时候,远远的见到那位和他们谈过话的尼师,身体坐在禅床上,面向南方而坐,口中放光,放出来的光竟是金色的,一直通达照到前面的山中。而且这个光芒照在山谷南边方圆达十方里宽,使得山谷的南边犹如白昼那样,等到诵经毕,光芒还入于尼师的口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