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如果经过这次的亮相,关露的"汉奸"之名是再也洗刷不掉了。"关露的"汉奸生涯"达到了顶峰。我党接到密报,关露已经名列...的锄奸名单,于是立刻安排她来到了苏北解放区。关露戴着"文化汉奸"的帽子,国民...惩办汉奸,她首当其冲。渴望着新生和战友理解的关露随后即遇到一连串误解和羞辱,使她精神大受...。两人相识于抗战前夕,一九四六年两人再度相逢后,王炳南已与其德籍妻子王安娜离异。

1939年关露受 ... 地下党派遣,到汪伪特工总部"76号"策反特务头子李士群,后又打入日本大使馆与海军报道部合办的《女声》月刊任编辑,成为著名的"红色间谍"。抗战胜利后,她被 ... 列入汉奸名单;新中国成立后,她又因汉奸罪名两度入狱,达10年之久,出狱时仍然顶着"定为汉奸,不戴帽子"的污名,直到1982年3月23日获得 ... 。1982年12月5日,关露在完成了回忆录以及她的老上级潘汉年的纪念文章之后,服安眠药 ... 。在悼念关露的座谈会上,夏衍说了这样一句话:“解放后30年关露内心一直非常凄苦。她的死必有原因。”> >关露原名胡寿楣,在她身上,才女、汉奸、特工,三个身份纠缠了一生。>关露唯一的亲人是妹妹胡绣枫一家。胡绣枫和“76号”日伪特务头子李士群之妻叶吉卿曾是复旦同学,并且有恩于叶吉卿, ... 欲利用这层关系策反李士群。妹妹胡绣枫当时恰巧另有任务,于是1939年秋,就像电视剧《潜伏》中的“翠平”,阴差阳错,姐姐关露被派去了“76号”。>1939年11月,关露的长篇小说《新旧时代》已进入了最后的修改,但就在一天夜里,她接到了一份 ... 华南局最高领导人的密电--"速去香港找廖承志"!(注:廖时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 关露到达香港后的第二天,两个客人拜访了她。其中一个就是廖承志,另一个人则自我介绍说:"我叫潘汉年。"那是一次绝密的谈话,直到若干年后,有的材料里才第一次提到它。潘汉年所带来的任务,竟是命令关露返回上海,策反李士群。 最后潘汉年是如何说服关露的,我们已无法知晓,通过史料能查到的是,潘汉年最后对关露说:"今后要有人说你是汉奸,你可不能辩护,要辩护,就糟了。" 关露说:"我不辩护。"> >这时,她不得不与恋人王炳南做一个暂时的告别。关露告别王炳南时,王炳南送给她一张照片,背面写:"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而关露则将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送给他。握手道别时,关露眼睛有些湿润,想着他们初见面的情景。王炳南被朋友带到关露的家里,俩人畅谈很久。关露对王炳南的经历很敬慕。以后,他们靠书信增进着彼此心中的情意,也是这份温情,让关露在孤独的上海滩获得一丝慰藉。王炳南是革命人士,他非常支持关露的工作。就这样,热恋的两个人为了工作分开了。>回到上海后,关露便成了极司菲尔路76号汪伪特工总部的常客。李士群让太太和关露一起逛商场、看戏、出席各种公开场合。就在有意无意间,关露投靠汪伪特务的消息传开了。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粉墨登场,上海的敌特空前猖獗。这激起了文艺界进步团体的抗日热情,就在这个用人之际,左联负责人找到了主管诗歌工作的蒋锡金。 "关露还参加你们的活动吗?" "是的。" "今后不要让她参加了。" 此后,上海的许多关露昔日的同事、朋友均对她侧目而视,大家一谈起她,甚至要往地上吐唾沫。蒋锡金有一次在路上碰到关露,聊了一会儿,她跟锡金握手告别时说,"我没去过你的家,你的家在什么地址我全忘了"。 关露严格地执行了党的指示,有意疏远了那些所剩不多的朋友。> >据胡绣枫透露,在此期间关露曾给她写过一封信:"我想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就是不知道'爸爸、妈妈'同意吗。" 这里的"爸爸妈妈"就是指解放区、延安。胡绣枫说,接到关露来信后,自己立刻跟邓颖超汇报了此事。没多久,八路军办事处一个人就找到胡绣枫,随后胡绣枫回信给关露说:"'爸爸、妈妈'不同意你回来,你还在上海。" 忍辱负重了两年后,关露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1941年,关露与李士群进行了一次有迹可寻的对话。关露说:"我妹妹来信了,说她有个朋友想做生意,你愿意不愿意。"李士群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一听就明白了。 很快,潘汉年根据关露的判断,在上海秘密约见了李士群。从此,日军的清乡、扫荡计划,总是提前送到新四军手中。之后,李士群与 ... 的秘密联系改由其他同志负责。关露又迎来了她新的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不仅是国土还有文化。日本军部在华新办了很多中文刊物,网罗了一批汉奸文人。1942年5月,日本海军部控制下的《女声》杂志招来了一个新的编辑,这是一个穿着时髦且面目和善的中国女人,她就是关露。 之前两年的磨练,令关露更为成熟。之后的日子里,她行使编辑的权力刊登了很多暗含反战爱国色彩的文章,培养和发掘了大批进步的文学青年。1943年7月,《女声》杂志社决定派关露去出席8月在日本举行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中国的代表十几人全要被登报,并附照片。如果经过这次的亮相,关露的"汉奸"之名是再也洗刷不掉了。 就在关露犹豫之时,潘汉年派人送给她一封信,要她到日本转交秋田教授。原来,当时在中国的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与日本国内的日共领导人失去了联系,希望通过秋田恢复,恰好杂志社给关露介绍的日本朋友中就有秋田,为了党的任务,关露再一次上路了。>在日本,关露圆满地完成了给秋田送信的任务。这次大会,日方要求中国代表都要发表广播讲话,分给关露的题目是《大东亚共荣》,关露坚决地拒绝了,她把题目换成《中日妇女文化交流》,日方同意了。关露讲话的内容大致是来日本后由于语言不通,与日本女作家交流困难,中日两国妇女交流很重要,大家都要学一些对方的语言,以利于交流云云。通篇并没有吹捧日本军国主义的内容。> >当关露回到上海后,她得到两个消息:其一,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9月在家中神秘暴毙;其二,她出席日本大会的新闻已在国内传开。一篇登在1943年《时事新报》上的文章写道,"当日报企图为共荣圈虚张声势,关露又荣膺了代表之仪,绝无廉耻地到敌人首都去开代表大会,她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长起来的 ... 女作家。"关露的"汉奸生涯"达到了顶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我党接到密报,关露已经名列 ... 的锄奸名单,于是立刻安排她来到了苏北解放区。>熬过了六年敌营生活,关露终于回到自己人的身边,单纯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要经受的煎熬还没结束。关露戴着"文化汉奸"的帽子,国民 ... 惩办汉奸,她首当其冲。为了怕暴露 ... 与日伪间的秘密关系, ... 不是出面澄清关露的真正身份,而是将关露迅速转移到新四军根据地,要她躲起来。渴望着新生和战友理解的关露随后即遇到一连串误解和羞辱,使她精神大受 ... 。先是她多次要求发表诗作,却被《新华日报》社长范长江要求她换一个署名,说如果 ... 报纸上出现关露的名字,就会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人会以此为口实攻击 ... 。关露的朋友这样劝她:"你为甚么不能让人们把关露这个名字忘掉呢?你应该考虑党报的荣誉,不要去考虑你个人的荣誉。"关露当场失声大哭。 而且关露失去的不仅是荣誉,还有爱情和终身的幸福。>关露曾恋爱过两次,都不成功,后来为了革命又一个人单身十几年。她第三个恋人是 ... 建国后的外交高干王炳南。两人相识于抗战前夕,一九四六年两人再度相逢后,王炳南已与其德籍妻子王安娜离异。三十九岁的关露与王炳南感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到谈婚论嫁的程度。当时王炳南为国共谈判 ... 代表团成员(周恩来为团长),可常乘军调处飞机来往南京与苏北 ... 根据地。一次王炳南欲乘飞机去看关露之前,按 ... 的党组织原则向周恩来夫妇汇报了与关露的恋情。周氏夫妇认为俩人结合会对党不利而表示反对,邓颖超还赶到机场将王炳南留了下来。邓说,"恩来和我反复研究,认为关露是个好同志,但由于她的这段特殊经历,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不好的名声,群众以为关露是文化汉奸,而你又是长期搞外事工作的,群众都知道你是 ... 。如果你们俩个人结合,将会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为了党的利益,王炳南向关露写了绝交信,并说明了原因,这对关露是致命的一击。这让她的精神世界一下塌了半边。她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忍辱负重的几年特工生涯换来的是如此结局?她走在街头,一时不明真相的人们依然会指着她痛 ... 她,朝她扔石头吐口水。这真像是一种讽刺。关露回到住处,伤心地大哭起来。而更让她讶异的是,她在整风运动中成为重点审查的对象。这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彻底将关露击垮了从此这位曾相当浪漫的女诗人封闭了她的感情世界,再不谈感情事,心如死灰,形单影只地苦度下半生。过了一段时间,潘汉年等人为关露送来了证明材料,关露渐渐地康复了。> >可关露的厄运还没结束。1955年,潘汉年受到错误对待被捕入狱,而受他的牵连,关露也失去自由。那一年她49岁,一关就是两年。1967年,关露再次被捕,那一年她61岁,这一次关了8年。>我们都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残酷的真正含义?>我们都说 ... 人的牺牲是巨大的,但有多少人能够理解牺牲的真正含义?>在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作为女性,她们为着理想和信念,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经历,她们的故事每每令我们动容。那些并不遥远的历史,我们当永志不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关露李士群历史抗日战争潘汉年王炳南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