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民国的时候,一枚袁大头银元可以支撑一户普通人家吃上一天十分丰富的三餐。今天金投白银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袁大头银元。

在民国的时候,一枚袁大头银元可以支撑一户普通人家吃上一天十分丰富的三餐。今天金投白银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袁大头银元。 在我国铸造的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存世最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 ”袁大头”或「 ”大头洋”,它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由北京 ... 铸造发行的。 以前清 ... 和早期的民国 ... 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度,大洋是以银 ... 的,是当时的流通货币,俗称硬通货,有点象现在的熊猫金币。 但随着中国对外赔款的增加,银的产量不能满足货币制造的需要,货币流通量严重不足,造成币值狂升,原本1大洋兑换100铜钱升至1大洋兑换3000铜钱,而当时买1升米只需10来个铜钱。 1926-1936年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10.2银圆,也就是每市斤大米6分多钱;或者说,1银圆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大约2角-2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4-5斤猪肉。 棉布每市尺大约1角5分-1角8分钱,1银圆可以买6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5分钱,植物油每斤2角钱,食盐每斤3-5分钱。这时期「 ”一块钱”大约折合今人民币30-35元左右。 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大洋)可以请一顿「 ”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洋钿)可以请两客西菜套餐。要逛公园,一块银圆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块银圆可以买10张入场券。 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块银圆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一部《呐喊》售价7角,一块银圆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书,或者两本比较薄的书。
本文标签:袁大头银元袁世凯银元大洋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