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岱年

  人物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署宇同。1909年5月出生于北京,原籍河北省献县。父亲张濂,光绪(1903年)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长兄张嵩年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对张岱年的学术道路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1928年,张岱年考入清华大学,旋即退学,又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被录取。1933年大学毕业时,因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从事哲学专业的教学工作。“七·七”事变以后,清华大学南迁,他滞留北京,闭门著书。1943年任教于私立中国大学,聘为哲学讲师。抗战胜利后,1946年清华大学复校,回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1951年晋升为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直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中学时期,张岱年就立下了学术救国之志,深入研究古代哲学典籍。大学期间,在张嵩年的指导下,他大量研读英国哲学家罗素、摩尔、怀特海的哲学著作,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理论成为张岱年的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张岱年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译著,认识到“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当代最有价值的学说”。

  张岱年先生在二十至三十年代中期,先后写了《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秦以后哲学中的辩证法》、《颜李之学》、《中国元学之基本倾向》、《中国思想源流》、《关于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论》、《辩证唯物论的人生哲学》、《谭理》等重要哲学论文,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唯物论思想,阐发了中国的辩证法思想,显扬了中国人本思想,而且做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释社会人生的尝试。受张嵩年“列宁、罗素与孔子,三流合一”思想的影响,张岱年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的思路:今后哲学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在方法上,将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综合起来;在理论上,将现代唯物论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三十年代中期至四十年代,中华民族正值生死存亡之机,“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此哲学必不是西洋哲学之追随摹仿,而是中国固有的刚毅宏大的积极思想之复活,然又必不采新孔学或新墨学的形态,而是一种新的创造。”1935——1936年,张岱年写成五十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以哲学问题为纲,分别叙述其源流发展,以显出中国哲学的系统条理,其较高的学术品位为学界所公认,至今仍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必读书目。1942——1944年间,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先后著成《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和《品德论》等书稿,分别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形式逻辑定律、唯物论和人生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哲学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他除了讲授马列主义基础课外,继续讲授中国哲学史。教学之余,先后写出《张载——中国十一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两书。粉碎“四人帮”后,先生重执教鞭,并开设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课程。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除了部分旧著再版外,先后出版了《中国哲学发微》、《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等著作,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无论是人物,还是专题,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张岱年始终对文化问题感兴趣,尤其是1984年后,他在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民族性和普遍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比较和建设新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他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文化研究,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保守主义,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认为只有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才能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具备文化进步的基础,同时还要看到中国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尤其是民主与科学。建设新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离开了它,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张岱年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发扬自觉性、坚持前进精神,以和为贵、宽容博厚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张先生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赞同。

  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中国哲学舞台上活跃了近80年。在哲学理论方面,他试图“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即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为基础和主导,兼综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和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创造一种适应现代中国所需要的新综合哲学。在中国哲学史方面,他特别注意中国哲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传统,首倡宋明哲学中的理学、心学、气学三派之说;他将逻辑分析方法运用于对中国哲学问题和概念范畴的研究,为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中国哲学中关于人生理想、人的价值的学说做了深入的开掘,为批判继承中国伦理思想精华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文化建设问题上,他早年就运用唯物辩证法,提出了“创造的综合”和“文化创造主义”的主张,上个世纪80年代更明确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为中国文法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和现实道路,成为在当今中国影像最大、得到最广泛认同的一种文化馆。

  治学方法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张岱年之所以在学术上创见频出,建树卓著,是与其秉持科学的治学方法分不开的。张岱年将其治学方法总结如下:

  学术有许多门类。简言之,有哲学,有人文社会科学,有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又分许多学科。学术的总目的是追求真理,追求对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正确认识。各门学科各有一定的方法,彼此不同;但是各门学科也有一些基本方法是彼此相同的。一切学术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有三个,一为思与学的统一,二为知与行的统一,三为述与作的统一。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到现在还是正确的。学是接受已有的知识,思是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只知接受已有的知识而不进行独立思考,则将迷惘而无所得。思而不学,不接受已有的知识,则将陷于荒谬。研究学问,一方面要继承前人已经达到的成果,另一方面又要从事独立思考,发前人所未发,取得新的成果。学是基础,思是在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独立思考,以达到前人所未达到的更高境界。时至今日,前人做出的成果已有很多很多。然而宇宙万象是无穷无尽的,人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认识亦尚待提高。因此,思与学都是没有止境的。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唯心论是错误的,但“知行合一”还是正确的。应该承认,“知行合一”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研究学问,应该从实际出发,最后更要以实践加以检验。自然科学以实验室的实验为依据,社会科学的实验则复杂得多。述与作的统一即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墨子则主张述而且作。在这个问题上,墨子是正确的。文化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对于前人已经发现的真理,必须加以继承。不了解前人已经达到的成就,也是一种盲目性。学亦称为学问,这个“问”字有重要意义,治学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称为真学问。

  如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有所创新。创新即是提出新的观点,具有新的发现。宇宙万象复杂繁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无穷的,因而常有新的现象涌现出来。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这是学术创新之路。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关键。

 

  以上三个方法是研究学问的基本方法。遵循这三个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就可能取得成果;违反这三个方法,就必定不能取得成果。这三个基本方法是研究任何学问都必须遵循的。

张岱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涂山之会是华夏民族形成与华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华夏民族如何形成以及华夏文化如何成为中华全民族共同信仰?长期以来都是困扰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历史之谜。众所周知,尧、舜、禹是华夏民族的三位圣人,在中华正统儒家思想中,尧舜禹是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在民间,尧、舜、禹三位华夏民族先人化身为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圣灵,保佑着天下华夏百姓,是三官庙中的三位神仙。尧舜禹之间形成的禅让制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仁义思想的来源。

  2.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3. 收藏,到底是私人爱好还是文化使命?

    于是,收藏从一个个人兴趣爱好行为上升到一个于国于民有利的,可以宣传和鼓励的行为。宋代米芾就写到,收藏有两种人,一种是好事者,一种是鉴赏家。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都是收藏的爱好者。赵明诚死了之后,李清照二婚后很快又离婚,据说是第二任丈夫图谋她和前夫赵明诚的收藏。

  4. 君心若有杂芜生,何不读读王阳明

    千古完人1926年,梁启超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讲时说:「”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四个字,可谓「”心学奥义”。说起来容易,理解透彻并付诸实践,难上加难。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立功、立德、立言完美者,其心学之深,公子与许多人一样,恐怕连边还摸不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王阳明的故事。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能不知道王阳明。——

  5. 砖家解读:天学真原独特的古代中国,古人的宇宙天文认知

    《天学真原》独特的古代中国在《天学真原》第一章「”绪论”中,第一句就说:「”‘天文’一词,今人常视为「”天文学”的同义语,以之对译西文astronomy一词,即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但在古代,‘天文’并无此义。”古籍中较早出现「”天文”一词者为《易经》。并根据《易经》明确古代中国之所谓「”天文”,「”既用以指天象,又引伸出第二义,用以指仰观天象以占知人事吉凶之学问。……‘天文’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其

  6. 中国饮食文化:在魏晋时期民族融合中的繁荣之路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饮食文化也是各民族在交流和融合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出来的。这种交流和融合起源于汉朝,在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顶峰,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文化大碰撞中,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中华饮食文化。

  7. 谢林忌日 | 德意志第一位思想家

    弗利德利希·威廉·谢林活了将近八十岁。

  8. 他是百年前的天才学霸,哈佛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被胡适推崇

    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起初他打算做电机工程师,后来又想成为物理学家,而到了1914年的时候,赵元任在康奈尔大学毕业,他获得了数学术士学位,梦想当个数学家。他在数学课程中获得过两个100分和一个98分,多年保持了康奈尔大学平均成绩的最高纪录。1915年,赵元任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选修音乐,直到几年后,赵元任依然保持着对哲学、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

  9. 山河地理 |「 ”辽西走廊”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

    人类是在既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活动并进行历史创造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活动和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

  10. 简谈近代 ... 战争以来中国到底哪里落后西方

    近代以来,...战争后一系列的战争把中国人的自信心打没了,然后有一批中国文化没学通,西方文化学的皮毛的人出来把自己国家的文化推倒,后来一大批人就跟风,以为中国从经济,政治,...,文化个个领域都不如西方。近代以来清朝一直到建国初期,落后西方的的东西主要是科技,工业方面。清...打不过洋人主要是打不过洋枪洋炮,因为西方通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使得中国在技术上大大落后西方。

随机推荐

  1. 梦见别人打架见血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打架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打架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司马懿:诸葛亮的每一步都在我的意料之中,郭淮:末将有个疑问

    司马懿:「”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伯济你知道诸葛亮用兵有何漏洞?”郭淮:「”恕末将直言,诸葛亮用兵可以用‘进退自如’,‘无懈可击’来形容,诸葛亮无论是进军还是撤退都极其有条理,即使当初经历街亭惨败,诸葛亮撤兵之时,蜀汉将士也是不慌不乱,丝毫没有溃退的迹象。在战场上,蜀汉将士士气始终高涨,不需要督战,都能奋勇争先,蜀汉将士‘胜不骄,败不馁’,又能够对百姓秋毫无犯,可谓一直纪律严明的军队。据末

  3. 还是糟饼

    有个穷人,每天都只吃两只烙过的酒精饼就出门,因他性不耐酒,两个酒精饼下肚,就有点醉醺醺的。妻子知此事后又重新教了他。>后来,他又出门,正巧还是碰到那位朋友,不待人家问,就夸耀说:“今天的酒,我是烫着喝的!”他伸出两个指头说:“两个。”

  4. 历史上的中日朝军事冲突与交往

     历史上的中日朝军事冲突与交往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刘彻对建都于王险城的卫氏朝鲜发动了战争。同年,汉军杀朝鲜王卫右渠,灭朝鲜,倭军增援被击溃,在其地设玄芜、乐浪、真番、临屯四郡,极大地便利了汉帝国和日本的交往。范哗在《后汉书。东夷传》中写道:&...

  5. 浪漫爱情句子 我-爱-你

    不要因为距离,而放弃爱情,因为爱情可以陪你坐火车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我真的不爱你叻丶可是我心里为什么却装不下别人。呵,你给的伤就这么难释怀因为你,空气都变成甜的,谢谢你这么执著的对我,我要说一句很通俗,但我这个笨瓜还没有说过的话,就是,我-爱-你这一次我是彻底的醒了,我再也不需要你了,因为有人比你更在乎我。

  6. 【鳞漦】的意思是什么?【鳞漦】是什么意思?

    ★「鳞漦」在《汉语大词典》第18064页第12卷1263参见:鳞漦鳞漦是什么意思鳞漦línchí龙沫。

  7. 梦见鱼刺

    周公解梦梦见鱼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鱼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旁蒐远绍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同“旁搜远绍”。

  9. 上下交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àngxiàjiāokùn【解释】指上面(...)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出处】【例子】【相关】百度“上下交困”

  10. 梦见搬新家梦到搬新家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搬新家好不好

    梦见搬新家,要遭受重大损失。年轻人梦见搬新家,暗示你的体质趋于虚弱,抵抗力正在下降,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有助加快新阵代谢。梦见给鱼换水梦到给鱼换水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给鱼换水好不好梦见搬新家,暗喻着你近期将可能会遭受较大的损失,可能是因为你近期的运势不佳,不适宜开拓进取,也可能是你当前所制定的计划并不完善,存在不少的漏洞,而正是这些漏洞将导致损失的出现,不管如何,都提醒你要多做预防,谨慎应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