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轮回与因果

轮回与因果周叔迦(1899—1970年) 着名佛教学者。原名明夔,笔名云音、水月光等。安徽至德县人,出身世代书香人家。192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曾开办工厂。1926年遇密大德,因受持密咒而智慧大开,从此潜心研究佛学。自1931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清华、辅仁、中法等大学,主讲佛教哲学等课。1933年,根据讲义出版《唯识研究》一书,风行海内外,影响至今。1940年,在北京主办中国佛学院,组织中国佛学研究会,主编《微妙音》、《佛学月刊》杂志,编印佛教史志。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中国佛学院,任副院长兼教务长。先生一生传道授业,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佛学论着,由弟子辑为《周叔迦佛学论着集》。 世人对于轮回有两种解说。一种是认为轮回是迷信,根本不承认有前生与来生。以为人的生命不过是肉体的一种作用,否认有心灵存在,人死便完全消灭了。这种解释在佛教认为是断见,是偏而不正的。一种是认为确有轮回,确有心灵。人死后,这灵魂便由此转到他处投胎,或升天堂,或堕地狱,有来有往的。这种解说在佛教认为是常见,也是偏而不正的。这两种认为都是错误而不是佛教所说的轮回与因果。于今将这两层错误辨明后,再叙述真实的轮回因果正理。 就第一种否认轮回来说:宇宙间的能力不灭是科学所公认的。假如人的意志无有另一种的能力支配着,而完全是肉体的反应作用,那人的肉体在物质上是相同的,应当对于同一事件人人都有同一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就物质上来推算出他的心理如同光学热等相类的定律。何以人人对同一事件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和了解呢?譬如对于美女金钱,有人便起贪爱而趣求,有人便以为罪恶而远离。也有先起贪爱,而后又厌离的。也有先厌离而后又起贪爱的。这种心理的变迁是绝对不能用算学或方程式来下一个定律的。再说人死后尸体是逐渐的烂坏,何以心理的作用却突然整个的消失,而无丝毫的遗留?可见人的心理虽与肉体有相当的联属关系,互相影响,而心灵却是另一种能力,他的生起或消失与肉体不是完全一致的。 就第二种承认轮回的说:如果人在身体之内另有灵魂,试问这灵魂在身之何处?如若在身体之外,便与肉体不相干,何以非假肉体不能有所见闻?如若在身之内,是等于身体之大小,抑是深藏于身体之某一部分?若是等于身体之大小,割节他的肢体之后,那人的灵魂岂不也因此少了一块?然而,少腿少手的人在心灵上并不缺少。所谓瞽者不忘视,跛者不忘履。若是深藏在身之某一部分,那其他部分便应与灵魂不相干,也不知痛痒了。可见得人身体之内无有灵魂。 关于轮回的证明有两种:第一种是间接的证明,第二是直接的解释。如何间接的证明?世间哲学所讨论的,是分为四项:一宇宙论,二人生论,三本体论,四知识论。这四项问题是各有各的范围的,所以哲学不能彻底。 因为不知宇宙即人生,本体即是知识。离了宇宙也无所谓人生,本体、知识、以至于离了知识也无所谓宇宙,人生、本体了。这四项只是一个问题,就四方面来谈论。要彻底究竟明了每一项的问题必先完全明了四个问题,即是四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所以宇宙不灭,人生也不灭;本体不灭,智识也不灭,而人的生死是相续的变演而无穷止的了。 究竟轮回与因果是如何的情状呢?宇宙间有两大类功能。一类功能发生为物质,或发生为皮肤毛发心肝脾胃,或发生为山河土石草木花果,完全是一样的。人的肉体与草木花果不过都是有机体的物质而已,无所谓是我,不是我。另一种功能发生心灵,也无所谓是我非我。物质遍宇宙,心灵也遍宇宙。那心灵与物质相感应的焦点便成为我。譬如空气中无处无电,却并不是一切时一切处都有雷电,只是在某一时某一处有雷电。又譬如无线电广播,那电波是遍世界的,收音机又处处有的。但是要听那一台的放送,必须将收音机轮盘转到与那一种电波相感应的度数。电波虽然永远普遍的放送着,却离了收音机是不能发现的。不能说电波在收音机之内,也不可以说电波在收音机之外。心灵也如此,不在肉体之内,也不在肉体以外。所以佛教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心灵普遍宇宙而离了这身是无从发现的。宇宙的物质不灭,心灵便不灭,譬如一个收音机破坏了,再买一个新的仍旧可以听到先前同一电台的放送,并不是由旧收音机里有任何电力移徙到新收音机里。人死了,当然另发生一个身体为这心灵与物质相感应的新焦点,而不是由旧身体有任何灵魂移徙到新身体中。所以人的生死只是心物相感应的焦点的转换。这种转变叫作轮回。这转变是当然的,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定律。这定律因果。 如此说法,佛教岂不是二元论吗?可以决定说不是。心灵是能力的组合,物质也是能力的组合。那唯物论中不妨有光、有力、有热、有磁、有电。而光可以变为热,热也可以变为力等等,互相变换的。佛教的唯能论也不妨有心有物,而心灵经过某种关系也可以变为物质,物质经过某种关系也可以变为心灵。所以佛教是一元论。再进一步说:佛教是无元论。因为心灵与物质并不是独立的个体,都是能力组合上的一种现象。所以才有种种不同的变幻。从本体上说,只是永远不变异的空虚,同时常恒的空虚,同时不停的心物变现。也不是从空中生起心物,也不是从心物中生起空虚。万事万物永远不停的变现着。万古以前也不少一点,亿万劫也不多一点,而这空虚也始终不改。所以佛教是“无元论”。然而,佛教又可以说是“多元论。因为宇宙任何一事一物,各有各的种子,各有个的因缘,互不相谋的。同时也可以将任何一事一物为本元,而其他的事务是相因而有的,说无元,说一元,只是要人明了实际而已。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轮回与因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火宅的故事

    这时,舍利弗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啊!我如今再不会有什么疑悔,因为我已亲自在佛的面前接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成佛预记。只是这一千二百个内心已证得自在境界的弟子,过去尚在有学的前三果修习阶位上,佛常教诲他们,说佛法能帮助脱离生老病死,获得究竟涅磐的妙境。这些处在有学与无学阶段的人们,也都自认为已脱离了我见、有见与无见,声称获得了涅磐解脱。然而今天在佛的面前,聆听这从未听过的妙法,却堕入迷雾之中。大慈大悲

  2. 鞠躬尽瘁还是穷兵黩武,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然而,经过几千年的代代相传,特别是后世《三国演义》的追捧,其真实形象已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简言之,诸葛亮是一个成功卓越的政治、军事家。也许是长期生活在相父阴影下,孔明死后便将丞相蒋琬和大将军费祎的职权范围进行交叉。直至灭亡,蜀汉都没有出现军国大事由一位大臣总揽的局面。

  3. 古代官员上朝拿的板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又是谁发明的呢

    >>因为是古代官家所使用的东西,所以这个板有一个很不错的名字,叫笏板,当然有时候它也会被形象的称为手板、朝板或者玉板。那么什么是笏板呢?直到纸张出现并普及以后,这种笏板才逐渐成为官员们的专用办公工具。到了明朝的时候,笏板的使用再次发生改变,规定五品及以上使用象牙笏板,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干脆就不让拿了。

  4. 梦见有人送鸡_周公解梦梦到有人送鸡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有人送鸡好不好

    下面详细介绍关于梦见有人送鸡的相关解法,快来看看吧!梦见有人送鸡是什么意思梦见有人送鸡,心情有些抑郁的一天。梦见有人送鸡意味着,理想典型的异性即将出现的预感喔。梦见别人送鸡,将有意外的场面使你尴尬难堪。历史新知关于"有人送鸡"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有人送鸡是什么意思梦见拉小便_周公解梦梦到拉小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拉小便好不好梦见有人送鸡的吉凶:基础安定,能逃灾害,排除障碍而达到成功。

  5. 梦见人死了梦到人死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人死了好不好

    梦见别人出车祸死了,梦中出现的“车祸”一般代表着梦者的“压力”和其他负面情绪,或许梦者当前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梦中的“死”也代表着重生,如果能克服困难,那么成功可期。另外梦见别人出车祸死了,也代表着梦者对亲友现状的担忧,他们在某一方面碰到的困难,使得您过份担忧,才会出现“车祸”的梦境。孕妇梦见别人死了,这是正常的心理,因为“死亡”是“新生”的开始。

  6. 尊敬老人,健康长寿

    王彬年轻时体弱多病,他想:我寿命必定不久。凡是看见老人,他都投以尊敬和羡慕的眼光。纵使卑贱的老人,路过他家门口,他一定站起来迎接,而且行走时,时常让路给老人家。後来,他的病逐渐好转,身体也愈来愈强壮,竟然活到了九十三岁。

  7. 梦见卖手机

    周公解梦梦见卖手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卖手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延禧攻略》魏璎珞是怎么死的?她的孩子交给谁抚养?

    《延禧攻略》魏璎珞是怎么死的?她的孩子交给谁抚养?  不知不觉,《延禧攻略》已经快要迎来大结局了。一开始,小宫女魏璎珞只是为了查出姐姐之死的真相,她在宫中一步步成长,最后竟成为了乾隆皇帝的宠妃,她的孩子还成为了大清的皇帝,真是一部传奇后妃晋升史啊!  在《延禧攻略》预告...

  9. 芹菜叶千万别浪费

    饺子把芹菜叶洗净剁碎,与肉馅按1∶1的比例搅拌均匀,放入少许食盐、姜末、五香粉等调料,这样做成的饺子味道鲜香。凉拌将芹菜叶洗净焯水,捞出后轻轻挤干水分,用刀切碎。烙饼芹菜叶洗净切末,用水焯一下。蛋饼有芹菜叶的清香,软嫩可口。做汤将芹菜叶洗净,锅中倒入清水,放入海米、精盐,烧沸。加芹菜叶,并用水淀粉勾芡,打蛋花,再点少许香油即可。

  10. 梦见脱裤子

    周公解梦梦见脱裤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脱裤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