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建莲开落话因果

建莲开落话因果 选自泽道法师《禅释武夷山》 泽道法师武夷山麓的五夫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人文古镇。这里的水土孕育了胡安国、刘子翚、刘勉之等一大批理学硕儒,滋养了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接受并溶汇了佛家的佛性说,用莲花的特性比喻为天赋的人性至善和清净不染。他巧妙地吸取了佛教思想,用以完善理学人性道德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渐渐成了理学的象征,爱莲也由此成为凝聚理学源流的一种文化。从此,只要有理学浸染的地方皆有莲花的普遍引种。作为“理学第二故乡”的五夫里自然也不例外,并荣膺了一个极其相配的雅称——“莲花之乡”。按地缘划分,五夫里的莲花属于建莲脉系。建莲原产地建宁,离武夷山仅200多公里,是中国传统莲乡,从隋朝开始种植莲子。建莲果实先天露而成,粒大圆润,色如凝脂,耐煨易熟、汤汁清甜,香甜爽口,历来为进贡皇家珍品,素有“建莲甲天下”之说。这里莲子之所以比较优质,是得益于此处独特的兼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山地气候的气候特点,以及肥沃的土壤生态。《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记载的“建莲红枣汤”的建莲,就是产于建宁。武夷山和建宁气候相当,土壤结构也无大异,良好的医院使得建莲在武夷山被广泛引种,如今已经成为当地一个比较重要的土特产品。十四岁的朱熹被托孤到五夫里后,便与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有了时常品尝建莲美味的口福。据说在朱熹年少时,他母亲常煮带芯的莲子给他吃,因为莲子芯性寒味苦,一来可以降火,二来可以培养他吃苦耐劳的品格。但是,莲子的苦涩并没有让朱熹对莲子和莲花产生好感。其母的良苦用心似乎破坏了莲花在他心目中的美感,使得朱熹对以莲花为象征的理学也产生了暂时的厌恶。也正是这种情况,让他把身心转向对佛教的信仰和探究。因为朱熹对佛教过于痴迷,与佛门弟子的交往十分广泛,所以他的老师刘子翚深怕他因此出家,便以“不远复”三字符告诫他要以功名为重、入世为方,迷途知返。但十七岁的朱熹在参加乡贡时,还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而被录取的。“十八岁请举,时从刘屏山,屏山意其必留心举止,尽搜其箧,只《大慧语录》一帙尔。”(摘自元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参加提举考试时仍然读佛教禅宗的书,足见朱熹当时对佛学的推崇程度。但因他学佛时间太短,悟佛不深,一生挣扎在天理和人欲之中,不得解脱,难得自在。登第后,朱熹的母亲开始煮去芯的莲子汤给他吃,试图让他体味“先苦后甜”的人生滋味,同时也想以此教他做一个懂得“忆苦思甜”的人。直到这个时候,朱熹才猛然发现:莲子原来是那么的香甜爽口!从此一改对莲子的厌恶,对莲子和莲花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进而重新回到理学的道路上来。后来,朱熹在长期寓居的 ... 楼前的半亩方塘遍植莲花,对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仰慕之心更加炽热,曾挥笔写下了《爱莲诗》:闻道移根玉井旁,开花十丈是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正因为母亲播种了“苦”的因才让朱熹收获了“甜”的果,也正因为朱熹年轻时有学佛悟道的因才结出了理学集儒、释、道之大成的理学之果。此中,正是莲花成就了这一历史性的因缘果报。同时,莲花蕴藏的因果不二的深刻佛理也得到了精辟的演绎和鲜活的印证。佛教有一部《妙法莲华经》,由于妙法极其深奥,所以又以“莲花”来作比喻。经里说:“花有多种,非此花不足以当此喻。或狂花无果,如杨柳等,可喻外道,空修无益苦行,终无实证。或一花多果,如葫觊等。可喻凡夫,孝养父母,报在梵世,受种种乐。或多花一果,如桃李等。可喻声闻,修三十七助道品,但证无学。或一花一果,如柿等。可喻缘觉,修一远离行,亦得涅盘。或先果后花,如瓜等。可喻须陀洹,先证见道,却后修道。或先花后果,如梅等。可喻权教菩萨,先藉缘修,生后真修。以上诸花,皆不足以喻妙法,唯莲花,花果同时,处染常净,方足以喻之。” 所谓妙法,原本清静,不受污染,佛性在迷,如莲之在泥,终为清静。以莲花喻妙法,有三层深义: 一是大凡植物,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而莲花则是未开花时,已有果,花果同时俱有,以此来比喻妙法因果并存、因果不二。以此告诫众生因中有过,果中有因,因果并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二是莲花开时,果实显现,比喻真如法相随机无不显露开示。 三是莲花花落时,果实就成熟了,比喻妄执消除,一切妙果无不圆满具足。这段经文以莲花的开落来引喻佛法里的因缘果报,形象而又独到。告诉我们因果关系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必然性,教化众生只有遵循因果的规律才能悟得宇宙和生命的真相。佛家正是通过莲花把深奥复杂的“因果关系”深入浅出地转化成世间法,供世人参照践行,最后又以世间法引入出世间法。所以在诸佛寺中,皆可看见莲花池、诸佛菩萨的莲花宝座,以及许多与莲花有关的法器。凡事都有成因,凡事也都有结果。古德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包含着同样的哲理,这和《因果经》说的 “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如出一辙。佛教认为,由因到果,存在时空的差异,这种时空条件就叫做“缘”,因此,因能顺利结果,中间需要有重要因素——缘,所以佛教有“缘起”之说,有“三世因果”之说。三世指得是相对的时间差,佛教讲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去年、今年、明年,昨天、今天、明天,前世、今世、来世,都称为三世。现在世的因果,是指自己做得事情自己看得见结果,好比短线投资。如叩钟,即刻就能听见声音,如播谷,秋天就有收成,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过去世的因果,是指今生的遭遇往往是由前世造下的因而结成的果,好比继承遗产。如史前文明,如世界遗产,如历史文物,便是前人所创建的“因”而成了今人还可以继续享用的“果”。未来世的因果,是指今生所做的事由于时间跨度大,有生之年看不见结果,好比留下遗产。“保持水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就很好地传承了这样的理念。因此,把握现在,就是把握未来,当下才是你未来一切的基础(因)。如果人人都能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如果每一个人都象莲花一样在乎因果,遵循因果的规律,广种善因,普结善果,那么,世间就成了一个永远美丽的莲花池。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建莲开落话因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5.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6.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7.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8.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2017一句话简短经典的心情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六、每一个不敢爱的人,心里都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

  2. 摧峰陷阵冠诸将的程咬金,在他的家乡有一座程公祠

    程公祠位于东平湖西北岸斑鸠店镇斑鸠店村东部,是当地人民为纪念农民起义领袖、唐朝名将程咬金所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斑鸠店镇矗立着高大的程咬金像。1996年人们集资在原址残垣断壁的基础上重修了程公祠。▲程咬金像的北边就是程公祠。查阅史料,程咬金应该是在贞观年间被封为卢国公,不知2005年的这个塑像下为何为鲁国公。此石碑是民国十八年东阿县令、程咬金的后代程立所立,表述他的政绩乃先人程咬金护祐并示敬仰之情。

  3. 提醒:饮食坏习惯早晚会害死你

    另外,身体某部位烫伤时,可用酱油敷涂,能止痛解毒;手指肿痛,将酱油与蜂蜜加温后,手指浸入其中,能止痛消肿。日常饮食中,偏爱甜食者,常常会因过量食糖而导致多种疾病。

  4. 死者的供物

    从前,人们为亲族中的死者...许多山羊、绵羊等作供奉,称为“死者的供物”。众比丘见人们如此行事,向佛陀问道:“佛陀!人们剥夺许多生物的生命,作为死者的供物,这会有什么功德吗?”“比丘们,为了作死者的供物而...生,并没有什么功德。从前贤者曾坐在虚空中说法,说...生的罪障,使全阎浮提的人们废止...生祭拜。过去世的事情现在又再出现了。”这是一个小故事:死者的供物。

  5. 情人节祝福语_年七夕情人节贺卡祝福语_情人节语录

    情人节快乐8..虽然这个情人节我不能和你一起度过,但是我会用我对你的爱去浇灌这火红的玫瑰花,用那晚的明月为你送去,祝你情人节快乐!愿美好的乐章谱满我们以后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亲爱的,情人节快乐!情人节更加想你。情人节幸福快乐!

  6. 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节祝福语送给同事_中秋节祝福

    祝你中秋愉快,幸福一生!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祝愿佳节多好运,月圆人圆事事圆,中秋快乐!心到想到得到,看到闻到吃到,福到运到财到,中秋节还没到,但愿我的短信是第一个到,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中秋月圆圆,月饼甜又甜。

  7. 复读高考的励志故事

    复读高考的励志故事   到了高考后招生的日子,我不禁又想到十六年前,自己考大学时那段艰苦时光。   那是1989年的8月,我由于过度紧张,高考的三天里几乎彻夜未眠,以至在考场上精神萎靡,其结果可想而知:班上52名同学,考取的42名,仅有10人落榜,其中就包括我。...

  8. 悄然无声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9. 愁云惨淡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10. 夏侯惇有多厉害?他为什么敢挑衅关羽

    夏侯惇为何敢一再挑衅关羽,他对上关羽能坚持多久?>并且,夏侯惇就是不服关羽,不管何时见到,都要挑衅一番、大打出手。特别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夏侯惇因为关羽斩了他的部将,因此赶来抓人,并且多次挑衅。"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夏侯惇)指挥手下军士,将关公围住。>那么,夏侯惇如此嚣张,究竟实力如何,能在关羽手下走几回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