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稷下学宫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对后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个特别注重教育的民族,现在的学区房均价远远高于普通住房,正是教育为重的有力证明。 而且华夏不是在近现代才开始把教育做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早在战国时期,老祖宗们就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跳出历史的局限性,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的话,会发现公元前356年左右的地球,各个角落都相当繁忙。 欧洲:热火朝天的举办着奥运会,马其顿国王菲利浦二世还参赛了,在马车比赛中遥遥领先,获得了两枚纪念币。 印度:处于列国时代,十六大国打来打去,不过战争规模远远小于同一时期亚洲大陆上的春秋战国。 国外更多的文明还没有兴起,但对于已经兴起的文明来说,那是一个精神大爆发的时代,人们就像头脑忽然开了窍一样,想了许多以前没想过的问题,做了许多以前没做过的事儿。 说回战国,那一两年发生了两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情。 一是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进一步强盛起来,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是齐国创建了稷下学宫。 从表面上看,前者的影响更大,实际上后者也不遑多让。 【稷下学宫的建立】 稷下学宫是齐国建立的,这一点很明确。但对于是谁建立的在学术界还有争议。 一说是齐恒公,注意,这不是大家熟知的春秋五霸之首小白,而是田齐桓公,名叫田午。春秋时的齐国称为「 ”姜齐”,战国时的齐国称为「 ”田齐”,田氏篡了姜氏的国。 一说是他的儿子齐威王田因齐,我个人更认可这种说法。因为田午是公元前357年去世的,死前得了重病,「 ”讳疾忌医”说的就是他,他都快病死了,估计也没那精力兴建稷下学宫了。 单说齐威王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但一提起「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知道了吧?没错,他就是那位主角,继位初期为了强国有过一场变法改革,稷下学宫正是变法的成果之一。 是否觉得这学府的名字怪怪的?说穿了就一点儿都不怪,「 ”稷”是齐国都城临淄一道城门的名字,学府设置在这附近,因是国家级的故而尊称为「 ”宫”,合起来就叫「 ”稷下学宫”。 之所以建这么个学府,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巩固田齐的统治(因为是篡来的,就特别担心百姓不服),另一方面是笼络天下有才之士,利用他们的谋略智慧为齐国的争霸增加砝码。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稷下学宫虽是官办的,最终却摆脱了官府的控制,不再是统治工具,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自由、开放、包容、高端的学术中心! 齐国统治者可以在此咨询问政,可以引导风向,却不能直接干涉。他们的确能 ... 人,但那只是毁灭肉体,却毁不了精神。 况且,稷下学宫存在的时间里,齐国三位君主: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都算得上思想开放包容,对学者们十分优待,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 ”上大夫”,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还允许学者「 ”不治而议论”,「 ”不任职而论国事”。 他们的这种态度,是稷下学宫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稷下学宫的盛况】 后世之人可能难以想像稷下学宫当时的盛况。 一、学术 田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因而齐国定「 ”黄老之学”为官学,这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是老庄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 其思想发展主要分为两大主题: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以玄而又玄的「 ”道”为依据,涉及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操作性。 简单而言,其核心是「 ”无为”,认为君主应当无为而治,以「 ”无为”达到「 ”有为”,对于视官府为虎的老百姓来说,这种学说正是他们所需要的,田氏的政权也被接受,达到了巩固统治的目的。 除「 ”黄老”之外,还有许多学派,例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等等。 一说起春秋战国,大家的第一个印象是打来打去非常混乱,第二个印象是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精神文明极其璀璨,但大家知道吗?稷下学宫就是大家「 ”争鸣”的最主要场所!正是它,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的局面! 二、学者 稷下学宫在兴盛时期有一千多名学者,现在的世界级高等学府也很难达到这个数量! 这可是学者而不是学生!被称为「 ”稷下先生”,较为著名的有: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等等。 凡是尊称为「 ”子”的,那都是一派大家。 所有这些学者,不管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国别、年龄、资历等等如何,都可以在此自由的发表学术见解!没人会因为大放厥词而被砍头。 诸子互相争辩、诘难、吸收、交流,抒发胸怀畅所欲言,谁都有权力说,说什么都有权力,因而被称为「 ”百家争鸣”!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稷下学宫,纵有「 ”百花齐放”,这花也只是开放时间极短的昙花! 三、成果 学者们不只是口头上争论,还形成了完整的流派,有书传世。 《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都有稷下先生的参与,另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可惜已经遗失。 这些是有名号的,没有名号但有价值的我相信遗失得更多。 【稷下学宫在当时的地位】 国君的大力支持、开放的学术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让稷下学宫成为各学派荟萃的文化中心!天下学子无不心向往之! 也是各国老百姓心中的文化圣地。没到稷下学宫游过学的人,哪怕你真有学识,人们看你也像看野鸡大学出来的,不正统。只有去过稷下学宫,你在人们眼里才算是有「 ”证”的,身上仿佛镀了层金。 稷下学宫更是齐国的金字招牌,用文艺点的话来说,是一张国家名片,齐国因此而在诸侯间名声极好。大量人才的涌入,更让齐国哪怕地处偏远、没有在中原腹地,也被视为「 ”中心国”。 【稷下学宫对于后世的影响】 稷下学宫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是前所未有的高等学府,虽说只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齐国被灭亡后也随之消失,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极其深远! 1、树立了良好的教育风气; 2、学术繁多,后世统治者需要什么统治思想都可以从中抓取; 3、办学方式成为后世的经验,之后的「 ”太学”多有借鉴; 4、产生的精神火花成为诸多学派的鼻祖,直到现在还影响着世界! 【结语】 总之,稷下学宫是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是特殊时期造成的文化繁荣景象,也是人类思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之路! 而春秋战国更是「 ”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无数学者以知识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 诸子们如花般灿烂,如星般闪耀。 参考资料:《史记》 [本文为一粒沙原创,转载请注明]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稷下学宫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对后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2.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3. 春秋首霸​齐桓公​,名不符实的霸主大业

    齐桓公小白是被史学家公认的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晋文之事向来也被看作是诸侯称霸的鼎盛。但齐国称霸及后来的吴越称霸颇让人颇有微词,仅一世而霸,称霸得时间都极短,远不如晋楚迭霸好几代。齐国是有称霸的先决条件的,齐被封于营丘,东方的莱夷之地,受封之初,就粗具大国的规模,且四周为莱夷部落,便于其扩张,发展空间特别大。而齐国是姜太公之封国,姜太公善于兵事,于是周天子便赐予齐国在东方的征伐大权)。

  4. 成语故事之————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出自《史记·田单列传》: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公元前284年,与齐国早有积怨的燕国,命大将乐毅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伐齐,一路势如破竹。燕军攻入齐国首都临淄,齐闵王逃奔莒地。

  5. 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显学是黄老学派

    齐国黄老传统发展的...在战国中期,齐桓公田午所开创的稷下学宫。维持了150年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的高等学府,经费全由国家负担,授课老师为各学派的知名学者。除了自由广收门徒,做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受上大夫俸禄的学者有76人,他们也是齐国的智囊团。

  6. 战国时代,秦国为何能崛起?燕国、齐国、晋国底蕴悠久却不称霸

    在当时政治制度的作用之下,这些家族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尤其是像燕国和齐国这样的老诸侯国。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国家底蕴问题。在战国时代,秦国或许是最没有资格一统六国的国家,因为它的历史底蕴是最差的,最有资格的应该说是燕国、齐国或者是晋国,这三个国家都是西周分封的老牌诸侯国,它们都得到过西周的承认,是中国封建历史当中的正统诸侯国。

  7. 田单用火牛阵光复了齐国,他却成为压制齐襄王的权臣

    ◎引题战国后期,田单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军队,一举光复了齐国,让齐国免于亡国之祸,又从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了国都临淄。田单和火牛阵~~~1权臣初起~~~战国时期,齐国经过齐威王、齐宣王父子两代人数十年的努力,国力已经大大增强。燕国和齐国形势发生了逆转,田单率领齐国的军队从即墨城开始反攻,沦陷的七十余座城池很快全部光复。田单把齐襄王从莒城迎接到国都临淄,田单成为了齐国的大救星、齐襄王的大恩人。

  8. 田氏篡齐:持续了三百年的狼子野心

    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去世后,齐国爆发了内乱。在崔杼的扶持下,齐庄公赢得了这场权力的游戏,政敌公子牙及其党羽全部遭到了血腥的清洗。由于这时的田氏还力量尚小,虽然政变成功了,但是齐国的实际权力落在了有着更加雄厚根基的栾氏和高氏手中。

  9. 春秋战国时期,秦、楚、吴、越,晋、齐、宋、燕是怎样疯狂扩张的

    春秋战国,乱世纷争,除了像战国中后期的卫国,周围皆是强邻,不敢扩张外,其他国家都在搞扩张,秦、楚、吴、越是这样的,晋、齐、宋、燕亦如此,没有哪一个大国安分守己的。战国中后期,楚国灭了越国,领土更是大大增加,将大部分的长江流域纳入管辖范围。最强盛的时候,国土面积仅次于楚国、秦国,可在七雄中排第三。

  10. 改变中国历史的三大政治策略,没有这些,可能就没有中华民族

    第一个,远交近攻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一心想要攻打齐国,无奈齐国实力强大,而且路程遥远,要攻打齐国,就必须借道韩、魏二国。这种操作,难度系数实在大。

随机推荐

  1. 梦见可口可乐

    周公解梦梦见可口可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可口可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棺材出殡落地

    周公解梦梦见棺材出殡落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棺材出殡落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朝不保夕造句_朝不保夕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朝不保夕zhāobùbǎoxī朝不保夕的意思和解释: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朝不保夕的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朝不保夕造句他靠做擦窗工维持着朝不保夕的生活。Heearnedaprecariouslivingasanartist.让违规不法企业寸步难行,朝不保夕,淘汰出局。现时很多工作都朝不保夕,但在安利,除收入外,我们还能找到保障与信心。人们不得不去购买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的房子,然后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中。

  4. 钱姓为什么能在百家姓排名第二?姓钱的人多么?

    可能有些朋友会好奇,姓钱的人并不算多,为什么这个姓氏能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的位置呢?

  5. 不安来自何方

    >企业家为什么不安>联想创业的早年间,中国是完全没有规矩,大家可以胡来;今天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了规矩之后,有人按规矩办,有人不按规矩办,这就形成一种不公平。>选择性执法是当前企业家们抱怨最多的问题,也是不安全感产生的一个主要来源。我们从来不说过头的话,不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这可能是联想到地方投资还比较受尊重的原因。但同时,他们也对自身的财产感到不安全。

  6. 梦见砍人

    周公解梦梦见砍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砍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明史庚戌之变 “大明王朝1566”的另一个版本

    一部十年前电视剧的重新上线,刷爆了各类影视圈的公众号,口碑几乎一面倒的叫好—没错,就是这部《大明王朝1566》。关于这部电视剧我也是非常推崇,很精彩,既不狗血也不热血,节凑很快,无用的感情戏一笔带过绝不拖泥带水。演员层面,陈宝国、黄志忠、倪大红一批老戏骨也是八仙过海各显...

  8. 虔敬兄长,友爱胞弟

    有人问程子:「事奉兄长已经尽理,仍然得不到兄长的欢心,怎么办呢?」程子答道:「只要生起孝敬的心,竭尽虔诚,不求强调自己,就行了!」对方又问:「怎样对待胞弟呢?」程子回答:「尽友爱之道而已!」(《感应篇汇编》第二卷第二页)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9. 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

    1980年5月19日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高达6万英尺的火山灰使天空一片漆黑,远至东边160英里以外的沃拉沃拉,至少有8人丧生。是日上午8点39分,随着一声爆炸火山开始爆发,炸掉了9677英尺高的山峰的峰顶,在100英里以外都能感觉到震撼。网络配图火山爆发后所引起的洪水与滚滚泥浆涌进了图特尔河谷,淹没了未离开的几位居民。火山周围的森林十几处着火,火势难以控制。地质专家说这次火山爆发是由火山爆发前发生的两次地震引起的。

  10. 同样是北方民族入主过中原,蒙古和满族在饮食上有哪些异同

      从有确切纪年的“共和执政”开始,中华文化历经了三千年的演化史。在这三千年中,有两千多年的时间以长城一线作为与游牧民族分隔的标志。而在这三千年中,位于北方的民族,多次试图冲破长城的禁锢,来繁华富庶的中原走一走,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文明进行了长时期的抗争。为此,匈奴,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