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阵亡士兵给将军托梦 一部《金刚经》使其得度

凤凰佛教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居士,是定远(今属安徽)人,另一说则是山东蓬莱人。 >嘉靖年间,戚继光世袭受职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充参军,召募金华、义乌兵三千,以镇守三江(即太湖下游的吴淞江、东江、娄江),教以战法,数败倭寇,当时人称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戚继光奉命去支援,大获全胜。第二年,戚继光再一次率兵进入福建,与巡抚谭纶、总兵俞大猷会兵,大败倭寇于平海卫,升任都督同知,又接替俞大猷总兵之职。嘉靖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联手剿灭广东残寇,东南倭患全部平定。 >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以总督同知 ... 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兵事,在蓟州十六年,边备修饬,节制严明,军威大报,冠于九边。 >戚继光虽出身将门,世袭受职,但却信奉佛法,平时常持诵《金刚经》,即使在军中也不忘持诵。正因为他持诵不辍,在镇守三江时,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天晚上,有一位阵亡士卒给戚继光托梦说:“明天我会让妻子到您的军营,恳请戚大人为我诵金刚经一卷,以资冥道。” >到第二天,果然有一位妇人悲泣着求见戚继光,诉说夫君托梦之事。两人所梦之事相合,戚继光就答应了这件事,开始为这位阵亡的士卒诵《金刚经》。 >这天晚上,阵亡士卒又前来致谢说:“承蒙戚大人的大恩,卑职非常感谢;不过这次我只获得半卷经文,原因是大人诵经时多出‘不用’二字。” >梦醒之后,戚继光觉得很诧异,仔细思量,想起这是因为夫人在他诵经时送来茶与饼,他在远处看见,挥手示意“不用”。 >戚继光想到这一点,这才恍然大悟,次日清晨再次闭门诵《金刚经》。当天晚上,阵亡士卒再次前来致谢:“承蒙大恩,大人诵完整部《金刚经》后,我已获得超度。” 戚继光深感佛法之妙用,自此以后每天早晨就持诵《金刚经》,不再间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阵亡士兵给将军托梦 一部《金刚经》使其得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血指

    我爷爷文化大革命时得癌癥死了,他生病的时候,每天,我父亲,我姑姑都去医院照顾,送饭!去医院要经过一个大大的水坑,据说,每年水坑都要淹死许多人!那时,石家庄根本不象个城市,就是个大大的农村!那天,天下着大寸,她走到水坑时,不由得就加快了脚步,隐隐的感到有人在后面跟着她,她越走越快!

  2. 蜡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蜡”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蜡”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味同嚼蜡——象吃醋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吹灯拔蜡——比喻垮台;散伙。 抟沙嚼蜡——比喻空虚而无味。 味如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见“味同嚼...

  3. 男女暧昧的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然而你的出现让士兵都放下了戒备,轻易就融化了我的武装。我的心,是你的俘虏。亲爱的,我的终生目标:为老婆服务。

  4. 尉迟炽繁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却在30岁凄凉离世

    最终,皇亲宇文家族中的西阳公宇文温抱得美人归,迎娶了尉迟炽繁。所以,他竟然不顾尉迟炽繁的身份,将她强行留宿在了宫中。宇文赟贪恋尉迟炽繁的美色,为了将她据为己有,居然命人诬告宇文温一家造反,将宇文家族全族尽灭。此事过后,宇文赟如愿以偿将尉迟炽繁纳为了妃子。14岁的尉迟炽繁当时正受宠,也成了其中的一位皇后。此后,她一直与青灯古佛为伴,30岁时,在一片孤寂凄凉中,离开了人世。

  5. 张飞与曹操是亲戚?张飞为何娶曹操的侄女为妻

    张飞娶了曹操的侄女为妻,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内幕和隐情呢?除了他们自身的才干勋业之外,与曹操的亲族关系乃是他们如此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论起辈分来,张飞算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婿。

  6. 王仲荦先生的学术与学问到底有多高 代表性工作有多少方面

    6月4日是史学大师王仲荦先生的祭日,谨为先生仙逝32周年祭。这两部书稿奠定了王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学术基础。中央大学迁返南京后,进行院系调整,王先生任中大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先生遂应聘至青岛山东大学。王先生对于《资治通鉴》的功底也在此时造就。章先生的学问是双轨并进的,他有纯学术的著作,也有和国家民族息息相关的著作。王先生属于后者。

  7. 梦见弟弟死了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弟弟生病,预示著弟弟身体会很健康。梦见弟弟溺水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安全度过难关。梦见弟弟死了,证明你和你弟弟的感情非常的融洽,很关心他。梦见弟弟手指断了,意味着事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梦见弟弟来家里找你,预示会有麻烦找上门,要小心面对。

  8. 史上最变态盗墓者,不为财富,只求满足一个变态的癖好

    盗墓,也被称为倒斗,大多数盗墓者都是为了得到墓中的金银财宝而盗墓,像三国时期的曹操,曾靠盗墓来养活自己的军队。他盗墓绝对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满足变态的嗜好,他就是西汉时期汉景帝的曾孙刘去。他老爸病逝后,因为之前犯了错,就被大臣们上书要求废除广川王之封地。

  9. 我国有一个村子,全村500多个村民都恨岳飞,这是为何?

    我国有一个村子,全村500多个村民都恨岳飞,这是为何?岳飞,在我们的印象中,绝对是的精忠报国的人物,还是蛮出名的,毕竟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有学到过,他母亲在他后背刻上「”精忠报国”四个字的课文,还是挺让人瞠目结舌的,毕竟用针戳出字来很疼,其实主要目的就是激励岳飞上进。事实证明,岳飞着实做到了,很好的成为了一名抗金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皇帝赵构很多,并造福了百姓,只是谁都没想到,最后却被诬陷以「”莫

  10. 鸡足山的传说《玉龙飞瀑》

    鸡足山的传说《玉龙飞瀑》云岩层峦千仞高,雾里飞瀑响峡坳。这首诗,传说是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游鸡足山,观赏玉龙瀑景色时写的。过了洱海,又到宾川,远远望见鸡足山被一层雾气环绕着。观音下到这座山上,周围树木不少,却没有一股长流水,因此附近寺庵的用水都要去山下挑。老龙得了定水珠,依照观音听嘱行事,不敢有变。后来,它吐出的水就成了有名的玉龙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