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十七、活佛感化道人

十七、活佛感化道人 这件事,要算是活佛在佛国行道当中的一个插曲,也算是一件奇特的事,当活佛初来仰光时,在龙华寺一同挂单的当中,有一老一少两个道人(道教),江苏人,那两个道人在俗时,原本是叔侄,那个老道人本不是正当修道的,而是专门跑江湖为活计,因为他年岁大,身体衰老,需要有人随身侍候他。乃跑回俗家,把他十多岁一个侄子骗了出来,说上海,南京,杭州地方是如何繁华热闹,又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年轻小孩,怎经得诱惑,也就愿意跟他溜出来,他把侄子带出来後,就将侄子装扮成一个小道人,实际就是仆人,不计粗重的事,都命小道人去干,并且管得很严,不让小道人离开他一步,稍有差错,非打即 ... ,小道人跟着他吃尽了苦头,然而觉得老道人是自己的叔叔,倒也甘心领受不发怨言,老道人带着小道人在国内跑了很多的地方,已经好几年了,後来又跑到暹逻,这时,小道人已经长大成人,智识也开了,几年来,他看见老道人专门干些欺骗人的勾当,不行一点道德的事,心里难过,很鄙视老道,又想到这样的骗术干下去,无非造孽,却把自己的光阴白白葬送,因而就想脱离老道,另谋生路,可是转念一想,此时离开,只是自己尚无独立的本领,而外面道路不熟,又没有亲人,向何处依靠?何况手边又没有钱,离开了老道,是寸步难行,只好把这个念头暂时蓄藏在心里。 同着老道一起走江湖的,还有十几个人,其中几人看着小道人年轻,又聪敏,相貌亦颇端正,觉得这样一个青年跟着跑江湖太蹧蹋了,看老道又常常打 ... 小道人,生起了怜爱之心,有一天,老道喝多了酒,醉了,与他的同伴说笑话,那几个心肠好的人就乘机劝老道说:「小道人年青又聪敏,可以给他寻个出路,或者学生意,或者习手艺,将来可以有前途,像这样跟着咱们吃白饭,未免可惜!何况常常受打挨 ... ,想必小道人是很难过的。」那知老道听了同伴的话,非但不同情,反而说出令人惊心寒胆的话语,老道说:「你们以为他跟着我是吃苦吗?老实说,我带着他跑,还是看在他的爸爸情面上,要照他的妈妈待我的刻薄情形,我把他 ... 了还不甘心呢。」这话说出,却被小道人偷听到了,打了一个寒噤!小道人心想,上一辈的人做错了事,下一辈是完全不晓得,就算我的妈妈对你不起,也不该在我身上报复,这种念头,多麽恶毒,愈想愈怕,由是脱离老道之心更切,但是恐防不测,不敢显露形迹,表面上还装着无事一样,照样侍奉老道,只一心等待机会。 後来,那个老道又带着小道人跑来仰光,这时,小道人心里就盘算了,觉得老道既然他心里有那个仇恨,自己的性命终久难保,随时都有给他害死的可能,越想越难受,精神痛苦极了!因为老道带着小道人一同住在龙华寺挂单,小道人不时跑到大金塔上去玩耍,也就常常同活佛见面,活佛好像知道小道人心中隐情,一天,活佛对小道人说:「我看,你还是出家当和尚比较好。」这句话触动了小道人的心灵,再看活佛那种苦行和他的慈悲,深受感动,仔细一想,自己的身世太凄凉,倒不如出家当和尚,可以得个好的结局,於是就决心想出家,活佛又告诉小道人说:「你如果听我的话决心出家当和尚,那就是你的福气,我看你也是与佛门有缘,所以我要你当和尚,不过,开口奶要吃得好,必须寻一个有修行的和尚跟他出家,要紧!要紧。」小道人从此就在中国出家和尚当中冷眼观察,看看那一个是真有修行的?不久,被他看上一个人物,乃是普陀山大乘庵当家师,他是来拜大金塔的,住在塔上,天天到龙华寺赶斋,两人一谈,十分投缘,乐意收他做徒弟,说完之梭,小道人就回去告诉老道,说他要出家当和尚,不愿再做道人了,老道听了,当时觉得小道人已经长大成人,再用威吓是没有用,乃闷在心里转念头,面上却不表示甚麽,一面通知龙华寺当家宝筏,说他把小道人带出来时,曾经同小道人的父亲说过,如果将来小道人在外寻不着手艺,还得要把小道人送回家去,现在小道人要出家当和尚,他就没有脸去见小道人的父亲,乃求宝筏一定打消这件事,宝筏不明白他们的渊源,以为是大乘庵当家劝小道人当和尚,就辱 ... 了大乘庵当家一顿,那位当家也就不敢收他了,还是小道人说不要错怪人,是我自己要跟他出家,一面又悄悄地把老道的所行所为待他的一切情形和盘托出,这样,宝筏才明白,可是,老道就打主意了,逼着要小道人同他一道去昆明,并且用甜言蜜语骗小道人,说到昆明後,决定替他去寻个好手艺做,不再过流浪生活了。然而,这时小道人已经看出老道的神色不怀好意,不计老道如何说,怎样也不愿去昆明,後来老道又转了话头,叫小道人同去山芭,小道人也不愿同去,表示就住在龙华寺,甚麽地方都不去,老道无法,只好对小道人说:「你既然不与我同去山芭,住在此地可以,可是,绝不许你出家当和尚。」说过之後,老道就离开了龙华寺,待老道走後,小道人竟把道冠取下,剪掉头发,又打出家当和尚的主意了。 一天,大家正在吃午斋的时候,由山芭勃固地方来了一个有聋病苦恼的老和尚前来赶斋,活佛向小道人拍拍巴掌笑嘻嘻的说:「你的师傅来了!你要出家,可以拜这位老和尚做师傅,他就是你的师傅。」那个聋和尚(就是後来仰光观音山达本寺开山达本和尚),正想收徒弟,所谓「一个寻锅补,一个要补锅。」因缘凑巧,一拍即合,那位老和尚欢欢喜喜把小道人带去勃固玉钵寺小庙剃度,小道人当了和尚(就是现在达本寺住持永进和尚),当年就回国去昆明华亭寺受戒,又转回缅甸,若干年来,在仰光修做了好些功德,颇为佛教争光,这是缅甸地方众人皆知的一件希有公案。我想,小道人如果不遇着活佛,结果说不定是很悲惨的?看来活佛救了小道人一条命,据说那个老道後来在半路上得病死了。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十七、活佛感化道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为什么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磁极将要翻转

    地球磁场的形状是地球南北磁极以及来自太阳的粒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地球的磁场确实发生了变化。目前像我们这样的地球物理学家所热衷的是认识到地球磁场的强度在过去160年中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作为南部非洲铁器时代的第一批农耕者,他们严重依赖于降雨。我们认为,不寻常的非洲地幔改变了下方地核中的铁流动,进而改变了地震区边缘磁场的表现方式,并导致反向通量斑块。

  2. “甜甜圈状”DNA使癌症更具侵袭性

    这项研究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发现在一些癌细胞中,DNA不像在健康细胞中那样堆积成线状结构,相反,遗传物质折叠成环状,使癌症更具侵袭性。研究人员在2017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他们随后发现,这些“染色体外”DNA片段实际上发生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症中,但很少在健康细胞中被检测到。这项工作代表了ecDNA如何促进人类癌症发生的概念性进展。

  3. 梦见香樟树

    周公解梦梦见香樟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香樟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抗俄英雄--于庆阳

    1969年3月2日凌晨,他所在的边防部队巡逻分队在中苏边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执行巡逻任务,发现苏联军队再次进犯珍宝岛。巡逻分队遂向苏军提出严正警告,苏军置之不理。当再度警告时,突遭苏军射击,多名边防战士中弹。苏军增援部队冲上珍宝岛时,他隐蔽在白桦树后,连续消灭苏军两个火力点,上前缴获机枪时,不幸头部中弹。根据他生前意愿,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1969年7月30日,中国共产.........会追授他战斗英雄称号。

  5. 戒淫的朋友看一下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网友看,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尤其是对记忆力,伤害无法衡量,而且对皮肤也相当不好,色斑,痘痘,变黑,女性朋友可能最恨这些。这些都会导致一个人能力下降,形象差,易暴躁,无法专心。其实...无大小,只要适合自己都可以,我也衷心希望一些人能良心发现,不再弄什么...和图片,一些爱美的女性朋友不再打扮得妖里妖气,人人能修十善业,那么一定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

  6. 新潮不落伍的三八节祝福语

    你我世界里的三月八号到了。新世纪的三八节,你还在那里吗?愿你节日快乐,三八?劳动人民是最美丽的。我们的节日,我们唯一的季节。又是一年三八节,祝你早忙午也忙,别生气老婆,你今天好好休息吧,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啦,只是要记得明天早点起床给我做早饭,嘻嘻!走遍千山万水,看过潮起潮落,历经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始终觉得您的怀抱最温暖!在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良辰,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

  7. 如切如磋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úqiērúcuō【解释】比喻互相商讨砥砺。【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如切如磋”

  8. 什么叫鬼使神差?这就是!

    大家听了,仔细想想,反倒觉得张垒讲得很有道理,因为他们几个人纠结在一起的行为,自己也感到有点意外,确实像鬼使神差。

  9. 古代最命苦的5大谋士:身怀绝技,无处施展,最终惨死

    范增范增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项羽的重要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刘备兵败后,袁绍下令攻打曹操,田丰认为战机已经失去,此时不宜作战,应该分兵据守,用奇兵分批骚扰曹操,让其首尾不能相顾,随后待机出征。袁绍听信谗言,不采纳,最终被曹操千里奔袭,抢走了汉献帝。景帝二年,晁错上疏《削藩策》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为了平息战乱,景帝听信大臣之言,腰斩了晁错。

  10. 大明風華太子妃張妍,朱棣曾說:將來朱家之事全系此女,果真應驗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作為一部刻畫孫若微(原型孝恭孫皇後)經歷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五帝六朝故事的電視劇,其中它更多着墨於男主朱瞻基與女主孫若微之間。而對於其他的配角則描繪甚少,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最先影響大明王朝走向的女性可不是這位孫若微孝恭孫皇後,反而是她的婆婆,劇中少有台詞、喜愛毒舌的太子妃張妍,誠孝張皇後。作為明仁宗朱高熾的妻子,張氏出身並不高貴,《明史》記載,在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