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从英国历史角度解析基督教内的世系和门派 在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上台时,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相当于周王室。1556 年,帝国的查理五世决定实行两王共治,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为奥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新教登上政治舞台的基础也源于这次王朝分裂。 西...
从英国历史角度解析基督教内的世系和门派
在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上台时,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相当于周王室。1556 年,帝国的查理五世决定实行两王共治,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为奥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新教登上政治舞台的基础也源于这次王朝分裂。
西班牙雄心勃勃,试图再建天主教帝国。但奥地利王储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则故意扶植新教,以此对抗西班牙,新教得以在奥地利蓬勃发展,在奥地利,很少有人关心一个人是信仰天主教还是新教。在两王争霸的时候,英格兰新教异军突起。这里解释一下基督教派。
基督的意思是救世主,基督教只是一个泛称,是指信仰耶稣(爷苏)救世主的任何宗教派别。
历史上作为宗教政治机构存在的,是一个叫普世教(古希腊语:katholike)的基督教,最早出现在公元 110 年。Katholikos 的意思是:普遍,宇宙,普世,天道。公元 1054 年,普世教发生分裂,东罗马帝国(东欧)的教会,称为东正教;而西罗马帝国的教会,则称罗马普世教。利玛窦来中国后,按照中国人的理解习惯称:罗马天主教。就是说,我们常说的罗马天主教,字面意思是普世教。现在经常讲的 [普世价值观] 的普世,就是普世教的教义引申而来。
新教的字面意思是:反对罗马普世教 (Anti-Catholic, Protestanti *** ) 的新派别。普世的马甲一穿,确实不好认。
伊利莎白毕竟比玛丽年长,政治顾问也选的不错,玛丽在罗马普世教(天主教)和新教的路线斗争中,没有看清政治形势,伊利莎白吸取了这一教训。在执行初期,她对两派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只是采取了 [两个不能否定] 的策略,比如,她的身份是反普世教教徒(新教徒),却佩戴普世教的十字徽;普世与反普世两派的冲突重点在布道,她就淡化布道仪式。
由于伊利莎白的骑墙态度,反普世派分裂,产生了改革激进派,这就是清教(Puritani *** )。他们认为,保留罗马普世派成分的宗教改革,是不彻底的,号召彻底清除 (purify) 罗马派成分。但当时伊利莎白羽翼未丰,为了避免激怒罗马普世派,伊利莎白清洗了改革激进派清教徒。另外,在 1559 年新的教会法中,宣布君主为国教领袖 (head),同时保留了罗马普世教的法衣。在执政的第二年,她宣布自己的称号为:英格兰国教最高总管 (Supreme Governor),而非最高首长 (Supreme Head)。这样避免有人指控她篡夺耶稣救世主的权威,在圣经看来,耶稣是教会最高首长,其实也是避免激怒罗马教宗。另外,她还颁布了宗教统一法 (Act of Uniformity 1558),罢黜了 14 位罗马派的主教。伊利莎白是庶出,从宗教法的严格意义上讲,普世和反普世两派都认为她的王位继承权不合法,但是,反普世派的宗教法更宽松,所以,从执政的长远考虑,她必须选择新教。
在暂时安抚了两派宗教之后,伊利莎白接下来的工作,是需要建立一支忠诚的干部队伍,以最终真正建立国教,挑战教皇,挑战海上霸主西班牙。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