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网上展馆]精美绝伦话匏器清乾隆匏器蕉叶如意寿字纹方瓶高23.8厘米。可见到了16世纪,带各种花纹、文字、诗词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见。清康熙时,匏器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工艺品。现存的匏器实物和款识,以清康熙时期为早,有杯、盘、碗、壶、盒、瓶、笔筒、鼻烟壶、蝈蝈笼和乐器等器具。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此时期匏器工艺已臻精致,品种齐全,式样新奇,纹饰丰富。
[网上展馆] 精美绝伦话匏器
清乾隆 匏器蕉叶如意寿字纹方瓶 高23.8厘米。
清 匏制海棠式炉 口径13.1-10.4厘米,最大腹径16厘米
清 匏制莲瓣纹瓶 高13.9cm,口径4.2 厘米,最大腹径9.5厘米,足径3.9厘米
清 匏制乾隆御题蕃莲纹碗 高8.6厘米,口径18.1厘米,足径7.2厘米
清康熙 匏制饕餮纹炉 高10.4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15.8厘米
清 匏制团花纹碗 高9.2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7.9厘米
清 匏制团寿字六棱瓶 高26.2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9厘米
清 匏制花卉寿字纹碟 高3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8.8厘米
清 匏制缠枝寿字纹碟 高2.5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7.9厘米
清 匏制蕃莲纹团寿字圆盒 通高10.9厘米,口径16.3厘米
清乾隆 匏制三凤纹圆盒 通高9.1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0.3厘米
清乾隆 匏制乾隆御题花卉纹扁圆盒 通高9.5厘米,口径18.9厘米
清康熙 匏制团花纹漆里碗 高7.4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6.8厘米
清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通高12.1厘米
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徐九公(一说为梁九公)所创。明谢肇淛《五杂俎》中说:“葫芦(器)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为一首诗者,盖生时板夹使然,不足异也。”可见到了16世纪,带各种花纹、文字、诗词的范制匏器,已不罕见。清康熙时,匏器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御用工艺品。
现存的匏器实物和款识,以清康熙时期为早,有杯、盘、碗、壶、盒、瓶、笔筒、鼻烟壶、蝈蝈笼和乐器等器具。其中康熙年间的匏器以六瓣碗、缠莲寿字纹盒、八方形笔筒、蒜头瓶和四弦琴等物为最精。
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 ... 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此时期匏器工艺已臻精致,品种齐全,式样新奇,纹饰丰富。至乾隆年间,这种“朴雅”之器更深得乾隆的钟爱,以为可胜金玉,乾隆御制诗中以匏为题材的即有数首。这些宫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赏玩外,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臣以及馈赠外国嘉宾使臣。清代中期后,宫廷范模匏器渐趋衰落,嘉庆、道光朝的宫廷范匏 ... 已远不及康乾时代之盛。同治、光绪款者零零星星,更难得见。而勒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在道光中叶之后相继出现,这些造型奇特、纹饰优美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洗拭和人为的摸抚摩擦,器色日渐深沉,犹如蒸栗,莹澈润细,愈具欣赏魅力。近百年来,不论是宫廷匏器还是民间匏器,作为一种工艺品没有再兴盛起来,而是衰亡了。
匏器 ... 可分为三大类:1、本长葫芦,即通过倒栽、勒脖、夹板、打结等 ... ,长成形态各异的葫芦,达到翻、脖、肚、底的理想比例。2、用成熟后的葫芦加工成形态各异的器物,如刀刻、针刻葫芦。3、是将模具套在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长成与模子完全相同的样子,有人称其为“范制葫芦器”。
编辑:因因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