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贫穷何来?富贵何来?何为大善?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常有钱,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可敌国」、「富甲天下」的形容最为恰当,因此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对他来说只是小数目而已,因为他家中珍藏了数不清的珠宝,更有金库、银库、珍珠库、玛瑙库等,虽然越难长者是那么的有钱,可是他却是一位非常悭吝的人,不但是有益社会的事不做,还对于别人行善布施,皆嗤之以鼻,更取笑那是傻人才做的傻事,所以越难长者一毛不拔的作风在印度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虽然有人批评越难长者,但是他仍然我行我素,不予理会,还下了一道命令给守门的人说:「从今以后不管是什么人,不论是什么事,只要是化缘或募捐、乞讨,一概不准他们进来,因为我绝不会捐一毛钱或一粒米,如果有人强行进来就把他摔出去,知道吗!」隔了不久越难长者又怕小偷来偷珠宝、飞鸟来啄稻米、老鼠来吃米粮,所以就在房中四边及上方,都想尽办法布网防范,连一只苍蝇都不能飞进来,自己也很少出去,因为他拥有太多的财物,舍不得离开它们,又贪生怕死。 但贪生怕死的人最后也是要死,有一天越难长者生病快要死了,就把儿子叫到病榻前,对儿子说:「看来我的病是不会好了,大概再过几天就会死了,可是我放不下家中的钱财,所以我特别交待你,当我死了之后,不论什么人来化缘或募捐、乞讨,你都不要给他们,也不要让他们进来,更不要去做什么慈善事业及公益事业,因为那是傻瓜才做的事,只要你听我的话,我留下的钱财,你们世世代代不用做事都花不完,知道吗!」 越难长者的儿子叫旃檀,旃檀听完父亲的嘱咐之后,就真的遵照他的话去做,命守门的人,对任何人都不能施舍,如果有人来化缘、募捐、乞讨,就不客气的赶走他们。隔了不久,越难长者死了,死了之后因为悭吝成性,心性毫无光明,「贪」性成「贫」,「瞋」性成「瞎」,所以在业力的缠缚下,转生在舍卫国一个贫穷的家庭,母亲又是一位瞎子,想不到生下来这个小孩也是瞎子,正所谓生盲。 等到小孩十二岁时,她的母亲就告诉他:「你已长大了,但你生下来就是瞎子,瞎子是找不到工作做的,为了生活,你只好去当乞丐了,现在我交给你一支竹杆,一幅碗筷,一个袋子,你自己去讨饭吃。」 盲儿于是遵奉母命,离开了母亲出去乞讨,有一天他来到了旃檀家内,此时旃檀在里面知道有人闯进来,于是大怒呼叫守门人,守门人听到主人呼叫,知道是乞丐闯入,一气之下就抓住盲儿的衣领往门外一摔,摔得盲儿头破血流。这件事发生后,有人去告诉佛陀,佛陀早已知道这是盲儿的果报   --   前做恶因,来世得恶果。于是就来到旃檀的家门前。在不得已之下。才使出佛光佛力加被旃檀及盲儿,让旃檀看到自己的父亲已经转世成为盲儿,让盲儿知道自己前辈子就是那位家财万贯的越难长者。 佛陀于是问盲儿说:「你知道你前世是谁吗?」盲儿回答说:「我知道了,我前世是越难长者,我有很多的钱财。」 佛陀又问:「你有很多的钱财,可是你曾受用吗?」盲儿回答说:「我一点也没受用,转世又当乞丐而且还是一个瞎子。」 佛陀于是开示说:「这就是悭贪的结果。」在旁的旃檀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也了解到悭贪的果报,于是就不再悭贪了,不但参予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更护持佛法,扶穷济贫、修持佛法,最后终于得到初果的果位,死后升天享受福报。 以上这个故事是佛经上所说,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因果与来世的果报,好好反省自我,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身为残障虽与因果有关,但也不必为此沮丧、或痛恨因果及前世所为,因为人都有做错的时候,但能转世成人身,已是难得,如能闻法信受奉行更是难得,只要努力修持念佛法门,即能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佛是不骗人的,因果必须相信,有残障的人,不要一听别人说「你前辈子一定是怎样!怎样!」就大发雷霆,要知道别人讲你是替你消业障,虽然这一辈子在「定业」的束缚下,要做一位残障者,但是只要给人微笑,劝人念佛,你的心中必定充满信心,充满喜悦,充满法喜。 在此还要奉劝普天下同胞对于残障者必须去关心他、勉励他,让他们能在社会上立足、谋生,不可欺负、嘲笑,否则无形中造下口业,就咎由自取了。 贪是贫的因,贫是贪的果;舍是富的因,富是舍的果。 有些人对这句话,很不以为然,他们以为贪才能富有,施舍才会贫穷。其实这就是错了,世人大都相信命运的,相信八字的,但是八字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宿世所做所为的纪录而来,所以有人劳劳碌碌过一生,有人生病吃药过一生,有人富贵荣华过一生,有人清闲悠游过一生,有人缩衣节食度日,有人吃喝享用不完,这是什么道理,这乃是宿世所做所为,今世所得所用。 也就是说世行善布施的人,今世有福可享,宿世为非作歹的人,今世得个人身已经不错了,那能有福可享,所以要劳碌、贫穷、疾病,但是如能立即发愿行善布施,那么自己的八字就不管用了,因为你已经改命了,运也自然的变好,劳碌、贫穷、疾病也能渐渐的改变过来,也就是说   ---   看看你行善的功,是否已能弥补宿世所作的过,行善是否真诚,还是为了名利;行善是发自内心,还是为了面子;行善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 行善还可分成小善、中善、大善,举手之劳是小善,助人为乐是中善,救度苍生是大善。行小善得小功,行中善得中功,行大善得大功。行小善如种花,只要一年就能开花结果,行中善如种树,要等数年才能开花结果,行大善如种松树,要等数十年才能看出它的茂盛与雄伟。 现在大家都在行小善、中善、大善,因为举手之劳是小善,小善对行善之人而言是他们经常做的事,助人为乐是中善,助人为乐是中善,相信这也是大家乐意做的事,至于大善呢?那就是救世度化众生明悟真理,使人心走向善道,启发收心养性,即是「救人心」,救人心首要在真理的弘法,弘法必须明悟人生真谛。 时至末法,古圣菩萨已不在人世,唯有先哲菩萨的经典、善书,在这繁忙、紧张、高科技昌明的大时代里,扮演着文字弘法的应运。 经典、善书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它就像空中飞行的雷达、航海上的灯塔、陆地的阳光、登山的指南针   .....   ,因此当您失望时它会叫您奋斗,当您彷徨时它会叫您镇定,当您堕落时它会叫您清醒,当您困苦时它会叫您坚强,当您受气时它会叫您包容,当您吃亏时它会叫您忍辱,当您怠慢时它会叫您精进,当您寂寞时它会叫您充实,当您得意时它会叫您谨慎。 兹幸有十方贤德,善长人翁,力支持,「中华道德学会」的经典、善书发行海内外,祈愿经典、善书能普救无量的苍生,此乃是行大无畏施至大善的真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贫穷何来?富贵何来?何为大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是陈诚的长孙,一次轮回测试让他醉心佛教,后将家族财富捐出

    测试的具体内容如今众说纷纭,但结果却是确定的,就是陈宇廷如同顿悟一般开始痴迷于心理学著作,然后投身于佛教和和公益事业。可以说,陈宇廷的身上已经看不到祖辈所留下的光环,但他不介意,他只是一个虔诚修心的行者,一个热爱慈善的人。

  2. 有钱人会更慷慨吗?

    “KDSPE”“KDSPs”每年平均美国家庭捐赠大约3.4%的可支配收入给慈善机构。美国在对外援助捐款方面是世界领先的。有钱人给的钱更多吗“看起来很明显,富有的人应该是最慷慨的。”然而,也有可能是那些挣钱最少的人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有同情心,因为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没有足够的钱是什么感觉。一些研究未能发现慈善捐赠与收入之间的联系,而另一些研究发现,较不富裕的人更富有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反过来预示着更大的慷慨。

  3. 他带领广东狮子会,希望让贫困人群自己强大起来

    如何把一个公益项目做大?在广东,良好的慈善环境使得不少公益人打造出了全国知名的慈善品牌。

  4. 地铁上的特别快递员!星星的孩子亲自为爱心人士送礼物

    「”我的孩子权仔今年21岁,在他初中的时候,他爸爸就因为患重病去世了,这些年来,我一个人带着他,靠着我自己打工微薄工资支撑生活。权仔其实在2017年的时候已经职中毕业了,但是由于孩子存在社交障碍,很难理解社会规则,在公众场合经常会做出一些夸张怪异的动作,导致毕业之后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谈起孩子的成长,权仔妈妈感慨颇多。作为一个单亲妈妈,生活的艰辛让她早早双鬓发白。幸运的是,2017年4月,权仔在

  5. 举牌拍卖筹善款,广州市民为白血病患儿送去温暖

    16件拍品,募得约18万元善款……近日,一场关爱白血病儿童及妈妈慈善拍卖会在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举办。海珠区碧心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等单位,通过一件件爱心人士或企业捐赠的拍卖品,掀起慈善热潮。

  6. 聚小爱,成大爱:轻松筹公益行走进北京宣武医院

    10月25日,轻松筹「”聚小爱、成大爱,微爱1+1”公益行活动走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北京团市委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杨斌、轻松集团CEO张科,著名歌唱家杭天琪参加了当天的公益活动。轻松集团·轻松公益同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一起,联手宣武医院,共同开展「”病房图书馆”公益项目,向医院各大病房捐赠数个病房图书车,并根据科室的不同,配备了种类不同的图书。这些病房图

  7. 送出感激

    斯迪尔的母亲叫维蒂娅。维蒂娅平静地说:“不,儿子,你说的不对,我这个慈善家跟你这个慈善家并不矛盾,你送出去的是物质,我送出去的是感激。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愿望,哪怕他是一个穷人。你送出去了物质,得到了感激;而我送出去了感激,得到了物质,我们同样帮助了别人,不是吗?”因为真正的慈善家不但要懂得向别人赠送物质,还要懂得送出自己的感激!

  8. 爱心募捐

    爱心募捐祝愿哥哥早日康复18日下午,曾经护理过达祖文半个多月的甘肃省卫生学校的学生谢颖也出现在募捐仪式上,她手中拿着在医院实习期间为达祖文折叠的1001只纸鹤一直在默默流泪。当天同样在广场做宣传活动的中国大地保险公司兰州分公司也立即加入爱心捐助活动中,除了工作人员为达祖文进行爱心捐款外,该公司当场向前30位为达祖文捐款的热心人奉送了总价值280万元的家庭财产险。

  9. 贫穷何来?富贵何来?何为大善?

    于是就来到旃檀的家门前。才使出佛光佛力加被旃檀及盲儿,让旃檀看到自己的父亲已经转世成为盲儿,让盲儿知道自己前辈子就是那位家财万贯的越难长者。

  10. 慈善公益:上海玉佛禅寺的又一张入世名片

    上海名刹玉佛禅寺,一向以“文化建寺,教育兴寺”的治寺理念而著称于教内外。义卖活动所筹善款近日已送达两位患儿手中,患儿家长对玉佛禅寺的慈善义举深表感激,表示将积极为孩子治好病症,教育孩子长大后努力工作报效社会。5月10日下午,在爱的名义下,上海佛教四众弟子汇聚玉佛禅寺,举行“爱心铸就希望”大型慈善义演活动。

随机推荐

  1. 睡眠质量太差是什么原因?原来是这些问题引起

    睡眠质量差有以下几点:睡不踏实,调调脾胃有人晚上总是睡不踏实,一晚上要醒好几次,并且醒来后再次入睡也比较困难,这种情况多与脾胃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主思,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虚弱,气血贫乏,就会导致心神失养,导致入睡困难。不良夜宵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或是吃得食物过热、过凉、过咸,可能会造成腹胀、胃痛。这样也会使人辗转难眠,时睡时醒。

  2. 梦见吃皮蛋

    周公解梦梦见吃皮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皮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练川三老】的意思是什么?【练川三老】是什么意思?

    ●《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唐时升﹞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曰‘练川三老’。」按,唐时升等均嘉定县人,其南有练祁塘,亦名练川,故称。

  4. 最好的教育

    长辈的教育往往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其实这不起眼的“一粒米、一根线”也许就是百尺大厦的基点,是人生长途的起点。席间,外商轻声问他:“你受过什么教育?”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端起酒杯激动地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5. 基辛格简介

    基辛格从1969年起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然后在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任内担任美国国务卿。在此期间,基辛格在指导美国外交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务实做法被称为“现实政治”。基辛格因在越南战争期间谈判停火而被争议性地授予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基辛格是地缘政治咨询公司KissingerAssociates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6. 食物相克,饮食禁忌之肉和动物内脏

    上篇文章:《食物相克,饮食禁忌之禽蛋类》:味精忌鸡蛋----鸡蛋也含谷氨酸,炒鸡蛋放味精,会破坏和掩盖鸡蛋的天然鲜味猪肉与豆类相克:形成腹胀、气壅、气滞猪肉与菊花相克:同食严重会导致死亡猪肉与羊肝相克:共烹炒易产生怪味猪肉与田螺相克:二物同属凉性,且滋腻易伤肠胃猪肉与茶相克:同食易产生便秘猪肉与百合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猪肉与杨梅子相克:同食严重会死亡猪肉与鸭梨相克:伤肾脏健康饮食羊肉与栗子相克:二

  7. 梦见狼梦到狼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狼好不好

    梦见狼群,表明你可能已经感觉到自己受到别人威胁,或者事情进行得不顺利,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女人梦见狼,提醒你要多注意身体健康,可能会生病。原版周公解梦被群狼围,事事顺。《周公解梦》梦见虾米梦到虾米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虾米好不好狼扑身,主妻有喜。《周公解梦》梦狼啖人足。《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动物在梦里代表只能靠直觉理解的那部分性格。如果男性梦见狼,表示目前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

  8. 梦见离婚的心理学解析

    kQJ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梦见别人离婚——预示着你近期会对他人心存其他的想法,或许想从责任中解脱出来。kQJ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精神象征:在精神层面上,梦里的离婚象征着你在理解自己性格完整性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9. 肠胃不好千万别吃这10样

    消化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老化,一些难消化的食物会给人们的肠胃带来负担,所以一定要了解十大难消化的食物,在饮食方面多多注意才能保持良好精神头!假如肠道有炎症的话,油腻的食物就会引起恶心或者腹泻的症状。但如果患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即使吃一小块也会引起问题。而在腹部,多与的酸则会引起其他的问题。其中有些具有可以保护心脏的功能,但有一些可能会引起腹痛。

  10. 古代官员配车千奇百怪 南朝坐羊拉车被视为有品位

    古代官员配车千奇百怪 南朝坐羊拉车被视为有品位  官员的配车与用车,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小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沿革和改进。  古代官员的代步工具,最早为牛拉的车,后为马拉的车,再后来,才改为人抬的轿。正史中,一般都有《舆服志》章节。舆,即车、辇、轿、座驾。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