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侯杨方:美洲作物的神话不宜夸大

作者:侯杨方(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长与数量,甚至经济发展,都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甚至称所谓的「 ”康乾盛世”为「 ”番薯盛世”,这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臆断。实际上,直至1957年,玉米和薯类的种植面积也不到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0%。 ——侯杨方 随着人口总数的不断增长,从18世纪中叶起,清朝的人口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50年代,何炳棣就认为18世纪的「 ”最后二十五年时,深思熟虑的一代中国人已开始为从该世纪最初数十年来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水准明显的下降所震惊”。 01 康乾盛世的人口压力 原来中国的粮仓湖南与江西在丰年时仅有少数的余粮,粮食价格自18世纪中叶起开始了持续稳定的上涨,当时的地方官员以及中央 ... 均认为人口增长是最根本的原因,认识到了人口压力的存在。 ▲何炳隶 康熙皇帝对人口压力有清楚的认识。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皇帝在祈谷的祭文中称:「 ”承平日久,生齿既繁。纵当大获之岁,犹虑民食不充”;「 ”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四十九年(1710年)称:「 ”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繁,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五十一年(1712年)称:「 ”米价终未贱者,皆生齿日繁,闲人众多之故耳。” 至于江南地区,早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南巡时,康熙皇帝便惊异地发现虽然「 ”江浙……比岁以来蠲豁田赋,赈济凶荒,有请必行……爱养之道备极周详”,但「 ”见百姓生计大不如前”。 康熙皇帝没有理由夸大治下严峻的人口压力。 随着承平局面的持续,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而除了封禁的东北地区外,中国的可耕地已基本开垦殆尽了。 雍正十三年(1735年),御史曹一士上疏:「 ”我朝承平日久,生齿浩繁,苟属可耕之土,必无不毛之乡。”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认为中国内地已经开垦完毕:「 ”若求可垦之地,则惟新疆 ... 等处地土沃衍,尚可招徕屯垦。至于内地开垦一说,则断无其事,各省督抚亦断不得以此为言。”新疆虽大但可耕地有限,难以缓解巨大的人口压力。 从明朝初年到乾隆中期,中国粮食总产量的提高要归功于耕地面积的扩大与单产量的提高,这两者的作用大致相等,但18世纪后半期中国内地的可耕地已经开垦殆尽之时,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粮食单产量的提高越发困难,那么全国性的人口危机便会到来。 时人汪士铎为此惊叹:「 ”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 乾隆中期以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开始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甚至粮食单产量随着气候变冷、灾害增加、水利设施的败坏、地力的消耗开始下降,而民众的生活水平则随着人均粮食产量的持续下降而下降。中国已经面临着全面性的人口压力,社会、自然环境全面恶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经济已经难以维持数亿民众的生活水平,如果没有经济全面转型、产业革命,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则必然会出现全社会的经济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 02 乾隆才推广美洲作物 面临人口压力带来的社会危机,康熙皇帝选择频繁大力度地减免赋税、赈灾、治河、兴修水利、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来应对。 在继承上述措施的同时,乾隆皇帝与各级地方 ... 开始推广种植美洲作物,玉米、番薯是主要的品种。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皇帝意识到「 ”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玉米、番薯最大的优势是适应力强,对土地要求不高,可以种植在贫瘠的山区丘陵坡地,不与传统稻麦争地。 为了鼓励民众垦荒,达到乾隆皇帝「 ”野无旷土”「 ”民食益裕”的目标,各级 ... 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对于新开垦的贫瘠山地丘陵以及零散地块「 ”永不升科”(永远免税),而这些土地主要用来种植玉米、番薯。 在政策的推动下,玉米、番薯逐渐在全国推广:根据地方志记载,在有观察的266个府级政区中,1776年,还有118个没有种植玉米,1820年降为72个,1851年则仅有40个。 03 错在哪里? 在乾隆晚期全国推广玉米和番薯,人口也持续增长,并将在未来30年内突破4亿。那么,这两者之间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吗?玉米和番薯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陈志武在《量化历史研究告诉我们什么》中引述了「 ”宫启圣教授”(实为「 ”龚启圣”,JamesKung)的研究认为:「 ”从1776年到1910年间,中国14.12%的人口增长是由玉米所致。而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中国粮食增量的55%是由于这三项新作物(玉米、番薯和土豆)。”这实际是龚启圣与其学生联合署名的成果,文章利用府级地方志,将各府分为「 ”有、无”玉米种植的两个对照组,用统计 ... 推断玉米对人口的影响,而并非陈志武所称的利用了「 ”1330个县的县志”。 陈志武称「 ”:按照1776年、1820年、1851年、1890年、1910年几个时间点看,在每个时期,已经采用玉米的县人口密度明显高于还没采用玉米的县,而且一个县已经种植玉米的年份越长,其人口密度高出的就越多。种玉米的时间每多十年,其人口密度就多增5%—6%。经过各种严格计量 ... 的验证,他们得出的结论为:是玉米带动了中国的人口增长,而不是人口增长压力迫使中国引进玉米、番薯。” 但如前所述,多种信息来源的大量史料确凿无疑地表明,早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前,中国的人口压力已经非常普遍,且越发严重,成为朝野的共识,正因为此,才迫使 ... 推广、改良玉米、番薯这些并不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美洲作物,即人口密度高、人口压力大的地区更有动力引进玉米,而不是相反—因为引进了玉米而导致人口密度高、人口压力大,这是倒果为因。 上文陈志武所引的论断如果成立,将是中国经济史的一项惊人的发现,但龚启圣文引述的是帕金斯《中国农业发展》一书的结论,两者的原文均写明:「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粮食产量约55%的增长归因于种植面积的扩张”,而根本不是如陈志武所讲的那样归因于这三种美洲作物。这一错误也是惊人的。 「 ”中国14.12%的人口增长是由玉米所致”吗?答案是非常可疑的。因为地方志中记录的只是玉米种植的「 ”有、无”问题,而并没有记录它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任何计量 ... 都无法仅根据「 ”有、无”来准确计算出玉米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04 美洲作物的影响不宜夸大 那么以玉米、番薯、土豆为代表的美洲作物对清朝中国人口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清朝没有各项粮食作物的产量统计,因此无法进行估计,但好在有民国初年的相应统计。1914—1918年,玉米与薯类(包括番薯、土豆以及中国本土的芋头等在内)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2%,两者合计的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约为7.67%;20世纪20年代,玉米、番薯,包括中国本土的各种芋类在内的产量合计也只占全国粮食产量的9%。 由于自清中期直到20世纪中期的100多年间,玉米、番薯等美洲作物的种植面积一直在稳定、快速增长,因此越往前推,这一比例只会更低,据吴慧估计,清中期(乾隆末到嘉庆年间)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合计仅占全国粮食产量的4.63%,而且这一数据可能偏高。即使假定玉米、番薯、土豆全部(实际只有部分)作为人的食物,那么它们对中国人口的增长作用也极为有限,乾隆末期之前更是微不足道,因此美洲作物对清朝人口巨量增长并突破2亿、3亿直至4亿的作用并不大,养活中国数亿人口的仍然是传统作物。 实际上,直至1957年,玉米和薯类的种植面积也不到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0%。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长与数量,甚至经济发展,都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甚至称所谓的「 ”康乾盛世”为「 ”番薯盛世”,这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臆断。 我并不反对历史量化研究,事实上我的博士论文(主题为明清人口)以及《中国人口史》(第六卷)的基本研究 ... 就是计量。但量化研究有几个必要的前提:背景要掌握得全面深入、数据的局限性要清楚明白、来源要可靠无误,这对于中国传统时代的研究尤其重要。 明代官方黄册中有大量超过100岁甚至200岁高龄的「 ”人”,清代的「 ”丁”有三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与涵义,明清耕地「 ”亩”与实际面积相去甚远……如果不加辨析就对它们进行计量研究,只怕 ... 越复杂艰深,结论就会偏离事实越远,这样的量化研究岂非与研究求真的初衷背道而驰? 清代空前的人口数量是由于高产的美洲作物甘薯、玉米的引进,是因为它们不仅产量高,而且耐旱,可以种植在传统作物难以生长的贫瘠、崎岖的山区,扩大了作物面积,提高了全国粮食总产量,这一观点可以适用于乾隆以后。 据乾隆五十四年的户部统计,全国人口总数已经突破了3亿,而美洲作物在全国的普遍推广始于乾隆末期,乾隆皇帝本人还积极提倡、鼓励。人类的生存前提是要有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食物,因此这一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数量实际意味着空前规模的食物产量,清代的经济发展成就是传统中国的最高峰。 本文摘自侯杨方《盛世西汉》《盛世康乾》 感谢中信出版·大方授权发布

侯杨方:美洲作物的神话不宜夸大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历史上的纪昀与和珅,不是敌对关系,辟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和珅却总是吃瘪。但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民间传说《纪晓岚智斗和珅》来编排的,就连野史都算不上。

  2. 故宫半解: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

    箭亭是清朝皇帝带领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将武备馆开设在箭亭真是非常恰当。武备馆中最主要的展品就是清代前期几位皇帝的御用马鞍。清朝是马背王朝,不算开国皇帝,就是康熙和乾隆也是骑射功夫娴熟。

  3. 乾隆皇帝龙颜大怒,对 ... 案处决的官员,一直 ...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于是,乾隆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查。对于甘肃...案的官员们,一直...到了第二年春天。当年,面对甘肃上下官员联手冒赈...,乾隆震怒。可真到了要...他们的时候,乾隆皇帝却犯了难。可是,经过一番调查,甘肃全省知府以上官员,竟然没有一个人低于这个...的数字。而这也就是乾隆为难的原因。乾隆算来算去,最终传谕阿桂,...两万两以上的处决。

  4.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5. 她是乾隆最心爱的女儿,养在皇宫61年,皇帝特赐5240个护身符

    而在这么多公主中,唯有一位称得上是皇帝最心爱的女儿,皇帝不仅将她养在皇宫61年,还在她生辰之日亲赐5249件护身符。当乾隆继位后,就将富察氏立为了皇后。乾隆对妻子充满了遗憾和不舍,所以只好将自己全部的愧疚和思念转移到两人唯一的女儿身上。

  6. 为什么乾隆皇帝刚一继位,就收拾他爹雍正给他留下的老臣?

    读者的喜欢,是小编一直前进的动力。乾隆收拾老臣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继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之际。

  7. 乾隆为什么能继承皇位?除了自身能力之外还与他的母亲有关

    在这4个皇子中,雍正皇帝最终选择了四子弘历为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那么,乾隆为什么能在这几个继承人当中脱颖而出呢?当然,康熙与乾隆中间隔着雍正,所以纵然是康熙喜爱弘历(乾隆),这与弘历能继承皇位也没有必然的关系。答案是肯定的,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弘历能继承皇位还与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为什么这么说呢?

  8. 两位康熙皇贵妃的晋封之路:不靠养子靠养孙也照样能「 ”逆天改命”

    清朝的时候,在厘定后宫妃子的级别与地位时,除了要考虑其家族背景以及受皇帝宠爱的程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便是「”母以子贵”。这个「”母以子贵”,可以是「”母以亲子贵”,怡亲王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章佳氏入宫后一直都只是庶妃,没有受到册封,也没有名号,直至其去世后才被康熙皇帝追封为敏妃。然而在康熙去世,雍正皇帝登基后,她的儿子十三阿哥胤祥被直接封为了和硕怡亲王,

  9. 乾隆成为最长寿的皇帝,原因何在 ?

    乾隆风流成性,先说这个是真的吗。乾隆作为古代最长寿的一个皇帝,在位时间也是特别长,离当代也比较近,自然有很多关于他的奇闻异事。由于乾隆在位时期,西方世界已经开始觉醒,而清朝还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不醒,因此关于他评价并不高,可以说他附庸风雅,可以说他好大喜功,甚至说他目光短浅都是可以的,但是要说他多么沉溺女色,这个还真说不上,可以对比看一下数据。

  10. 雍正驾崩,乾隆送大臣一件旧衣服,大臣鞠躬尽瘁28年

    雍正皇帝在位13年,他慧眼识人,用人不拘一格,在位期间,如李卫、田文镜、鄂尔泰等人脱颖而出,成为雍正朝的名臣。雍正善于培养人才,雍正刚继位,就提拔了一位昔日的旧相识,此人名叫史贻直,后来成为了雍正朝的救火队长。乾隆登基后,送了史贻直一件旧衣服,史贻直因此鞠躬尽瘁,成了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在雍正一朝,史贻直一直以铁面无私、任劳任怨著称。雍正去世前,特意召史贻直回京一见。

随机推荐

  1. 梦见贫民窟_周公解梦梦到贫民窟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贫民窟好不好

    做梦梦见贫民窟好不好?梦见贫民窟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贫民窟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画廊画室_周公解梦梦到画廊画室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画廊画室好不好梦见自己成了难民,预示梦者近期将得到好处,心中担心的麻烦事会慢慢得到解决。梦见和难民交谈,预示梦者近期可能不得不去处理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梦见自己很穷,是祥瑞,要交好运。

  2. 梦见很多死人预示什么 -周公解梦

    梦见很多死人预示什么学子梦见很多死人预示着你的考试成绩一般,不会有太大的进步,但也不要灰心。单身者梦见很多死人预示着你的爱情运势不错,但不可太过性急,否则会失败,一切顺其自然会取得成功。男人梦见很多死人预示著最近的竞争不出不在,如果想要升职加薪,就必须要努力,加足马力向前冲。梦见很多死人预示著最近的运势一般,不会遇到太大的挫折,生活很轻松自在。梦见和陌生人谈恋爱-周公解梦

  3. 佛学故事之(慧生慧缘)

    .慧生、慧缘很快写完了,老和尚走过去看了看,恩,老和尚迟疑了许久,站在门前一直却没有说话。看着此刻的慧生和慧缘两个孩子懂事了长大了,老和尚笑了,慧生和慧缘也笑了。慧生、慧缘在安葬老和尚的后事也下山开始他们在世间的修行,去帮助世间贫苦的人惩恶扬善宣扬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功德圆满后成佛。

  4. 李陵简介

    李陵简介  李陵,字少卿。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善射骑,礼贤下士,深得士卒之心。武帝以为有祖父风,拜为骑督尉。天汉二年( 西元前99 年) 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骑兵三万出酒泉伐匈奴。陵主动请求以自己的五千人独当一面,以少击众,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这次兵分三...

  5. 梦见小孩裸体

    周公解梦梦见小孩裸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小孩裸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专家点评] 清早期 黄花梨圈背交椅

    [专家点评]清早期黄花梨圈背交椅交椅是从汉末的胡床演变而来的,宋代比较流行,我们在一些宋代人物画上能看见它的身影。明清两代,交椅制做更为精致。交椅可以折叠,属灵巧一类家具,这种交椅应叫圈背交椅,其靠背和扶手皆为流畅的曲线,是此种椅的特色,藤坐面,脚踏、流线型扶手,立刻给人以惬意舒适的感觉。此椅铜饰件讲究、雕花精美。坐面呈束腰状,尤为简捷、明快、秀美。

  7. 曹操赤壁之战败走,为何要选择华容道?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地名,其中肯定包括华容道。曹操率八十三大军南下赤壁,诸葛亮祭东风,一把火把曹军烧得找不着北。曹操率残军北退,结果在华容道撞上关羽……华容道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华容道在哪里,曹操为什么要走华容道?由于《三国演义》的故事太过精彩,很多人认为曹操走华容道的故事是罗贯中编出来的。诸葛亮算准曹操必走华容道,派关羽率五百校刀手拦截,曹操大笑三次,这些都是虚构。但是,曹操兵败后走

  8. 梦见站在沙滩边梦到站在沙滩边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站在沙滩边好不好

    梦见站在沙滩边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站在沙滩边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躺在沙滩上,表明做梦人可能正在计划新的行动。梦见逆着风步行梦到逆着风步行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逆着风步行好不好梦见自己站在沙滩上,意味着生活的重担无力承担,会有不幸。病人梦见站在沙滩上,意味着病的严重和恶化。水手梦见沙滩,意味着时刻担心发生意外或船上生活不愉快。

  9. 出嫁时新娘嫌婆家穷不肯上轿,妹妹说我嫁,后来妹妹成为官太太

    清朝末年有一位姑娘嫌贫爱富,在出嫁时嫌婆家穷不肯上轿,妹妹代她出嫁,后来妹妹成为官太太,相当于...夫人。妹妹就是蔡锷的结发妻刘侠贞,刘新英的姐姐名叫刘长姑,本是蔡锷的未婚妻。商人不会白出钱,刘辉阁给蔡锷出钱上学,他就想收到回报,一旦蔡锷发迹,他也能得到好处,最好是两家攀亲,于是刘辉阁把侄女刘长姑许配给蔡锷。在蔡家来迎娶她时,她哭哭啼啼不肯上轿,让娘家人很为难。

  10. 老人吃洋葱能补钙健骨?辟谣:洋葱含钙量低,告诉你补钙到底吃啥

    洋葱是很常见的蔬菜,洋葱味道辛辣,和肉类一起烹饪味道很美味。尤其在新疆地区,管洋葱叫皮牙子,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洋葱的身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