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人曾经发明”巴格达电池「 ”?那不过是一群人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另类的历史学家认为,由于某种原因,人类科技实际上一直在倒退,我们现在知道的大部分知识,古人也早就了解了。 「 ”巴格达电池”是支持这一学派理论的代表性物件,有人认为这个来自伊拉克的陶罐,实际上是古代的电池,因此,古人实际上比欧洲人早几千年就知道了电池的原理。今天,我们不仅要详细讨论为什么这一论调是错误的,而且还要讨论一个更大的问题,即为什么总有人相信这种略显荒唐的说法。 「 ”巴格达电池”简介 「 ”巴格达电池”模样如上,这是一个烧制的红陶罐,非常小,只有大约14厘米高,8厘米宽,底部很窄,最宽的地方在三分之二处,顶部的开口约3厘米宽,但可以看出开口处曾经断裂,所以陶罐的原始高度可能更高一点。破碎的边缘有残余的沥青,这表明陶罐的顶部最初是密封的。罐子里面是一个中空的管子,插着由一层薄薄的铜皮卷成的一个长9.5厘米、宽2.5厘米的圆柱体,底部用沥青密封着一块圆形铜板。 管子侧面的接缝是用铅锡合金焊接的,管子里面是一个大约8厘米长的铁销,已经完全生锈了。顶部是一个与管子相配的厚厚的沥青塞,如果把销子放在管子里面,它就被完全密封了,销子沿着管子的中心向下,伸出塞子顶部约1厘米。 在其已知的全部历史中,「 ”巴格达电池”一直收藏在巴格达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但不幸的是,它在2003年博物馆被洗劫时丢失了,目前仍然下落不明。 「 ”电池”的说法从何而来 这件手工艺品最早在1938年为考古界所知。当时艺术家威廉·柯尼格是博物馆的助理,在考古部门工作(后来他成为了博物馆馆长),他在德语期刊《研究与进展》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来自帕提亚时代的电流元素?》的论文。(帕提亚时期指的是公元前150年至公元前223年的帕提亚帝国时期,位于巴格达东南的库居拉布) 不幸的是,柯尼格没有给出关于这个罐子起源的确切信息,目前尚不清楚他是从博物馆的档案中还是从1936年在库居拉布的一次考古挖掘中获得相关信息的,不清楚他是否亲自参与了那次考古挖掘,也还不清楚找到了多少这样的罐子,但「 ”巴格达电池”与该地区的其他罐子相似,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神秘之处。 尚未精确确定其年代,但是从它的背景来看,现代考古学家一致认为它来自帕提亚帝国时期或萨珊帝国时期,因此,它大约有1300年到2200年的历史,比1800年左右第一个电池出现早了几个世纪。 在博物馆的收藏中还有其他类似的铜圆筒,其中许多都含有纸莎草纸碎片,这表明它们曾被用来保存和保护卷轴——卷轴会被包裹在木头或铁别针上,然后放入铜管中储存。柯尼格在他的论文中也确实提到了这一点,他发现一些铜圆柱体里面有来自其他城市的卷轴碎片,有些用玻璃烧瓶代替铜管。 很明显,柯尼格掌握了大量信息,暗示着这些陶罐的真正用途,但不清楚出于什么原因,柯尼格认为这个特殊的罐子可能时电池,并从这个角度写了他的论文。他仿造了类似的陶罐,并通过添加端子、接线及最重要的电解液成功地获得了小电压。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篇论文提到的惊人观点。这种观点一直相对默默无闻,直到另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作者埃里希·冯·丹尼肯,在他1968年的著作《诸神的战车》中简短地提到了它。他展示了这枚铁销的照片,并说它是一块电池的残骸。这本书掀起了一股「 ”在古代曾有宇航员光临地球”的狂热,从那时起,一些历史学家就一直在建造和测试巴格达电池的复制品。 关于这一人工制品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是从古代宇航员的角度出发,相互抄袭、粘贴、引用,却从未咨询过考古学家;其自然的结果是,现存的关于「 ”巴格达电池”的文献都是不准确的、相互矛盾的,而且高度偏向于一种另类的历史观点。 为什么这种说法不靠谱 今天我们知道,获取电压是相当容易的,因为一个基本的电池只需要最普通的物品,比如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把它们放在电解液中,电流就会从一块金属流向另一块金属,常见的酸性液体,如柑橘类水果的汁、葡萄酒或醋就可以作为电解液。就如我们在学校所做的实验一样,插着两块金属片的橘子就能点亮一个LED灯。 柯尼格的推测是,电池可能用于电镀珠宝或艺术品,这实际上不是一个荒唐的假设,帕提亚时期的镀金确实是世界闻名的。然而,我们已经知道他们是怎么镀金的,当时使用的 ... 被称为水银镀金,简要来说就是将溶解在水银中的金或银涂在镀金的物体上,然后加热挥发掉水银,物体上就会留下贵金属涂层——要证实古人曾使用这种 ... 很容易,因为采用这种 ... 镀金的物理仍然含有大量的水银。帕提亚时代的所有镀金物品都采用这种 ... ,无一例外。 也有其他作者提出了电池的其他用途,比如电池是用来连接到神像的,当信徒触摸它时会产生微弱的电火花,着代表了神的力量。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轻度电击可用于缓解疼痛,这可能是早期电针疗法的一种。 然而,从陶罐的特性来看,我们很容易排除这些可能性: 如果把它当作电池使用,那它根本用不了多久。而且它的电解质需要经常更换,但它是用沥青密封的,沥青一种热塑性材料,所以更换电解质会非常麻烦。 缺乏端子,电池需要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来连接导线,如果把它装配成电池,那么它的端子就在液面以下的密封装置下,无法触达。 目前尚未有发现可以证明古人有导线知识,没有导线,就无法将电流从电池中释放出来,也无法接通理论上的动力装置。 除此之外,没有后续的发展或电池的改进被发现,这意味着,如果它确实是一个电池,那它完全与其他历史阶段相隔绝,这不符合历史的连续性,历史上没有革命发明被突然抛弃并抹除所有使用纪录的例子。 这种说法的逻辑错误 然而,所有这些还不是反对其为电池的主要理由。认为它是用来保存卷轴(这也是考古学家的主流观点)的最好的理由,是没有理由把它当作别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多种用途,比如你可以把花盆当头盔戴,可以用鞋子装水喝,可以把一个西瓜布满电路做成收音机——一个物体可以被用作另一物,并不意味着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就像实验考古学的一贯原则一样,实验的成功只能证明以今天的知识和古代的条件,是可能的完成某件事的,而不能证明古代就是这样。例如,原则上可以乘坐汉代的船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但要证明古人确实这么做过,就需要来自美国的考古证据,然而事实是没有这样的证据存在,因此,并没有历史学家颠覆美洲的历史。 所以,今天可以用古卷轴容器制造电池,并不能说服历史学家推翻科学史,根本没有理由把所谓的「 ”巴格达电池”当作电池。电池的说法不仅与设计的细节不一致,而且与历史背景也存在根本的矛盾,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曾经发现过多少放了两种金属的类似形状的物件,我们都得认为它们是古代得电池吗?显然很荒唐。 所以,「 ”巴格达电池”只是现代另类历史爱好者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古人曾经发明”巴格达电池「 ”?那不过是一群人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人曾经发明”巴格达电池「 ”?那不过是一群人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另类的历史学家认为,由于某种原因,人类科技实际上一直在倒退,我们现在知道的大部分知识,古人也早就了解了。

  2. 独家︱刚被 ... 的巴格达迪上位路:他是美国扶植起的吗

    「”他死得像条狗,死得像个懦夫。”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7日在宣布极端组织「”...国”头目巴格达迪的死讯时说道。美军特种部队在26日夜间于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执行了一次突袭行动,目标正是巴格达迪。美军士兵炸开房门,在几秒钟之内就开枪干掉了还处于懵圈状态的极端分子。巴格达迪见势不妙,拉着他的三个孩子,夺门而出,遁入一处漆黑的地道内。巴格达迪可他未曾料到,这条地道根本就没有出口。...不断射向他,美军

  3. 5个可能存在先进史前文明的理由

    许多研究人员,无论是主流学者还是其他学者,都认为我们不是地球上第一个存在的先进文明。此外,他们假设在史前未记录的历史中,一个或多个先进文明很可能在我们之前存在,繁荣,衰落和灭亡。巴格达电池巴格达电池是一种出现在两河文明的人造工艺品,年代可以推溯到帕提亚时代,被认为是一种欧帕兹。巴格达电池可能于1936年在靠近伊拉克巴格达的KhujutRabu被发现。该装置由一系列可以被控制的铜质齿轮、曲柄和刻度盘组成。

  4. 旭烈兀西征——黑衣大食王朝的覆灭

    1257年9月,旭烈兀鉴于大军休整完毕,派遣使者致国书给黑衣大食的哈里发——穆斯台绥木。旭烈兀知道巴格达城防坚固,所以积极备战,增调西域签军,以备进攻,并派遣先锋大将怯的不花偷袭打儿坦克堡,打开通往巴格达的通道。随后,旭烈兀分三路大军进迫巴格达。蒙古军先锋迅速抢占了巴格达城河西之附郭,随后旭烈兀大军到来,将巴格达包围。旭烈兀命令各军准备好攻击位置,同时发起进攻。

  5. 考古史上唯一可以食用的文物,出土时惊艳世界,专家:真想尝尝鲜

    史上唯一可以食用的文物,出土时惊艳世界,专家:真想尝尝鲜华夏历史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时光之河,层出不穷的帝国大船轮番行驶其上,数千年来争相追逐,但没有谁能始终做它的主人,纵然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难免要沉入时光水底,被后来人取代。更有大批网友想知道西周鸡蛋的味道,甚至专家也出来调侃:出土之时,自己差点儿都没忍住。

  6. 不把教皇放在眼里,还差点毁灭 ... 教—蒙古第三次西征

    蒙古第二次西征结束后,铁蹄踏到多瑙河流域,把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纳入钦察汗国的的领土。同年3月贵由可汗去世,同年8月,欧洲发动第7次十字军远征,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率领攻打埃及。教皇无奈降低标准,要求蒙古人不要...基督徒。

  7. ... 帝国末代君主,被蒙古帝国生擒后裹进毛毯,用战马踩踏而死

    ...帝国君主称号称哈里发,四大哈里发时期即先后有四位被推举出来的哈里发统治...帝国,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是世袭朝代。在军队不足的情况下,穆斯台绥木把巴格达的妇女也编入军队,准备抵抗蒙古帝国。...帝国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木,就以这样的方式惨死在蒙古帝国手中。

  8. 蒙古第三次西征,旭烈兀胜利后为何不再东归,反而扎根西亚?

    而率领蒙军进行此次西征的旭烈兀在此次西征之后,也留在了当地,再也没有东归,那么他为什么对故土如此不留恋,为什么在西征过后一次也没有东归过故土呢?第三次西征的目的蒙古第三次西征可以说是蒙古帝国分裂之前最后一次由蒙古汗廷组织,并由所有蒙古王公出人出力协同进行的...行动。但不管怎么样,蒙古第三次西征把西亚的...教势力作为主攻目标都是没有疑问的。第三次西征经过公元1253年,旭烈兀正式率领大军出征。

  9. 引狼入室:古拉姆制度给 ... 帝国带来的危机

    ...帝国是中世纪...人在中东地区建立的三个王朝的统称,这三个王朝分别是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和法蒂玛王朝,其中以阿拔斯王朝存在时间最长,因此...帝国的称呼有时也单指阿拔斯王朝。

  10. 历史文化简述: ... 帝国雄起的力量根源,是对知识的信仰和渴求

    ...认为知识越多对...教的认识越深刻,对...的信仰越坚定。因为中亚地区的动荡,在几百年间,几度遭劫难,留存下来的资料完全不能满足...人对知识的需求。...的远征没有那么顺利,但是拜占庭经不起这样的惊吓,投降了。或许对于文化...真的有些狂热。巴格达很快成为了国际性城市。经济的繁盛必然造就文化的兴盛,中亚地区因为...帝国再次成为文化的中心地。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良心不安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梦见因为自己欺骗了别人而遭受良心谴责,表示你将被人引诱而犯错误,因此你一定要始终保持警惕。梦到自己问心无愧,表示你将名声大振。梦见别人沉溺于做坏事,丝毫没有良心不安,表示自己的家人中将会有人受到损失。未婚男性梦见自己做坏事良心不安,若能排除困艰,可获得意外的利益。病人梦见自己做坏事良心不安,大吉之好运。

  2. 【沦坏】的意思是什么?【沦坏】是什么意思?

    ●《隋书经籍志四》:「天地沦坏,劫数终尽。」★「沦坏」在《汉语大词典》第7843页第5卷1388参见:沦坏沦坏是什么意思沦坏lúnhuài塌陷,毁灭。

  3. 皇帝的奖赏

    罗马人非常喜欢看斗兽。一天,斗兽场上出现了一头特大的公牛,斗牛士连刺99枪都没刺中。恰巧这天皇帝正在现场,便命人奖给斗牛士一个玫瑰花环。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皇帝说:“你们看,连刺99枪却刺不中这么个庞然大物,那说明要刺中它也的确是怪不容易的!”

  4. 奥运会第一个裁判是谁历史名人

    奥运会第一个裁判是谁据悉,在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希腊人就已开始设立裁判员,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只设立一个比赛项目,因此也只设立一位裁判。谁也没有想到,古代奥运会第一个裁判员竟然由国王担任,他就是埃利斯国王伊菲图斯。他不仅是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也是古代奥运会的第一位裁判。在公元前384年的第108届奥运会上,裁判员正式确立为10名,担任裁判者也渐渐扩展到埃利斯人有名望的贵族人士担任。

  5. 宋朝战争:辽国再次南下入侵,疯狂劫掠,8万宋军未敢交战

    辽国再次南下攻宋,侵入宋朝境内。辽国自徐水之战,八万大军败北而返,这中间长达十年的时间,宋辽双方再无大的战事,双方一度处于对峙状态。常年交战已经让两大政权饱受战乱之苦,宋朝不仅将开国之初的精锐宋军全部丧失,辽国军队历经三番两次的失败,也是元气大伤。辽军此次南下,正是因为历经十年的休养生息,元气恢复大半,更何况此时已经是九月,辽军一贯喜欢在寒冬腊月中南下侵宋。辽军此次南下,直冲保州城。

  6. 梦见古老城楼好吗 梦见城楼意味着什么 – 周公解梦

    梦见古老城楼好吗?城楼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在古代或近代的战争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梦见风扇是怎么回事梦见风扇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

  7. 历史故事:康熙帝大兴普陀山

    历史故事:康熙帝大兴普陀山  众所周知,普陀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多位帝王恩宠,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告知世人神佛的存在。本文叙述的是清圣祖康熙大帝在普陀山大兴佛法的故事。康熙与普陀山的关系非常特殊而深厚,是历朝帝王中对普陀山佛教兴盛贡献最...

  8. 海外中国禁毒史料整理与研究专家讨论会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

    12月2日,来自...科学院和全国15所高等院校的学者,在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了近代中国毒品问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海外中国禁毒史料整理与研究”专家研讨会。此次中心成立,将目光放在海外涉华毒品档案方面,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协同创新单位代表、陕西人民出版社刘景巍副总编表示,出版海外中国禁毒档案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9. 二战德军每人都有一个铁罐子,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在二战中,德国士兵拥有先进的毛瑟98K...、MP36冲锋枪、钢盔等先进的武器装备,除此之外德军身上还背着一个铁罐,士兵们十分重视这样装备,据记载,这个铁罐中装的是防毒面具。防毒面具这种防御装备在二战期间能够实现作战部队人手一个的只有德国和日本,在使用化学武器时,这两个国家部队就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

  10. 公孙弘明哲保身 公孙弘是小人吗?

    公孙弘明哲保身公孙弘上奏章说事,有不准奏的,从来不在朝廷之上辩论。每当被皇上宠幸的大臣说公孙弘的不是,皇上却愈加礼遇器重公孙弘。>公孙弘是小人吗>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前后任用了十几位丞相,多位不得善终。而公孙弘七十多岁拜相,八十岁死于任上,是一个善始善终的人物。因此,史学家多不看好公孙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