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将错就错,误当赤壁又何妨? 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大体意思是受黄州太守管理,没有实权,没有俸禄,自己找事干,自谋生路。苏轼是个好动的人,家里坐不住,无事便要各处走动。惜乎黄州附近景点,比如武昌西山的寒豁、黄州城东门外的青草亭、韩家圃,仅可"到此一游",去多了也就没甚意思。唯有临皋亭下那一江流水,时时吸引着苏轼,每每风平浪静,他就弄只小船,沿江边划水。倦了累了,就停棹闲眺,欣赏天上的流云、江中的白浪和沿江的山容石色。 倦了累了,就停棹闲眺 过州府不过百步,就能看见一片绛赤色山崖,像一只红色的鼻子伸到江里,当地人叫它"赤鼻矶"。黄州方言"壁"和"鼻"不分,都是阳平,外人听起来容易把"赤鼻"听成"赤壁"。唐代诗人杜牧就听错了,误以为"赤鼻"就是当成当年曹操兵败之"赤壁",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这事经不住推敲,《三国志》里说,曹操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而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赤鼻矶在长江北岸,显然此"赤鼻"非彼"赤壁"。苏轼一开始就怀疑这地方并非火烧曹营的古战场,但他向来没有考据的癖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赤壁之战示意图 一游赤鼻,留下《前赤壁赋》 元丰五年(1082)夏天,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云游庐山,转道黄州来看苏轼。杨道士孤身一人,恰如闲云野鹤,来去自由,苏轼非常羨慕。七月十六日,他带杨世昌去游赤鼻矶。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兴。大家举杯劝酒,齐声吟诵《诗经·陈风·月出》。明月仿佛听懂了吟唱,从东山后升起,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一游赤鼻矶 酒喝得高兴,大家敲着船帮,打着节拍,应声高歌。杨世昌善于吹洞箫,依着节奏为歌声伴奏,呜呜的箫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在江上回荡。后半夜,菜肴果品都吃完了,大家互相枕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曙光。这次聚会之后,苏轼写下了千古名篇《前赤壁赋》,一抒月夜泛舟的舒畅、怀古伤今的悲咽与精神解脱的达观。 二游赤鼻,再留《后赤壁赋》 三个月后,又是一个月圆之夜,苏轼与杨世昌、古道耕从雪堂回临皋亭,仰见明月在天,俯视人影在地,风景清逸,心情颇佳。三人一面走路,一面行歌互答。走了一段,古道耕说:今天傍晚时分在江边捕鱼,捕到一条巨口细鳞,状似松江鲈,可惜没有酒。一句话把大家的酒兴勾了起来,苏轼便兴冲冲回家找夫人王闫之,王闫之说:"有一斗酒,贮藏很久了,就是为了应付你的不时之需。"苏轼从家中带了酒来,三人乘上小船,往赤鼻矶去了。 从雪堂到赤壁 苏轼一人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攀到崖顶,大声长啸,高山与他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此情此景让苏轼也感到恐惧,便回到船上,把船划向江心,任凭它漂流。直到半夜,吃饱喝足,客人都走了,苏轼方回家睡觉。梦中一位道士问他游赤壁的感觉,苏轼忽然惊醒,开门去看,道士却已不见踪影。怅惘之中,苏轼写下《后赤壁赋》,将三人再游赤壁的过程完整记录下来,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前赤壁赋》并无二致,但以记事和绘景为主,颇具诗情画意。 二游赤鼻矶 三游赤鼻,吟出《念奴娇》千古名篇 十二月十九日,秀才李委来向苏轼道别,恰好这天是苏轼46岁生日,他便邀集朋友郭遘、古道耕诸人,一起去赤鼻矶摆酒庆贺。大家盘坐在山顶之上,俯视江面而饮。酒兴正酣时,李委吹笛为大家助兴,笛声"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在座的朋友们一个个都倒了,不知是醉倒的,还是被笛声震倒的。这时,李委从袖子里掏出一幅质地绝好的纸,说:"我对苏公别无所求,惟愿得到您亲手题的一首绝句。"苏轼笑着答应了他,吟道:"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嶷。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李委吹笛图 苏轼吟诗的时候,风起水涌,一条条大鱼在江边上跳,山上那栖息的鹘也惊起来。苏轼转而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周瑜,想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那场大战,于是借题发挥,即兴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三国周郎赤壁 吟咏这首词的时候,苏轼的心情是复杂的。周瑜火烧赤壁之时年方34岁,而苏轼已46岁,"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语似轻淡,实则沉郁。好在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一位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又怎样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他把滚滚江水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即让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让人想见风流人物的英雄气概,表达的意思却是无论多么有名的历史人物,都会被无情的历史长河所冲击,被时间所湮灭。全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妙喻苏词,唱"大江东去"须关西大汉 当时坊间流行的是柳永的婉约词,苏轼一直不太服气。有一次,他与官署里一位善于唱歌的宾客攀谈时,随口问道:"我的词跟柳七的词相比怎么样?"宾客答道:"柳郎中词,适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学士您的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听了觉得颇为有趣,不再计较他的词能否在坊间流行。 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而赤鼻矶则因为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绝唱,文冠天下,翰墨飘香,被称为"文赤壁",清康熙末年更名为"东坡赤壁"。只不过由于历史上长江多次改道,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景象了。 今日东坡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错就错,误当赤壁又何妨?苏轼转而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周瑜,想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那场大战,于是借题发挥,即兴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在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一位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沈括为何死后无人给他写墓志铭?他亲眼看见「 ”飞碟”,你相信吗?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人。弱冠之年就承父荫当了个沭阳主簿的小官,在任上显示了其出众的水利才能。二十三岁中进士。沈括科技能力一流.天文、历法、农桑、水利、医学、...工程、地质、数理化,无一不懂,属于不世出的通才。

  3. 苏轼与王弗:人生路上没有了你,几多坎坷几多风雨

    据说,宋神宗曾问他的大臣:「”当朝人物,哪一位可以跟李白比呢?”一个大臣回答说:「”苏轼跟李白差不多”。我们不去评论到底是李白还是苏轼更好些,但凭此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确是个卓越之才。苏轼生活于政局变幻的北宋中期,他志在有为,但人生征程起伏曲折,「”崎岖世味尝应遍”。尽管如此,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逆境,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道尽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坦然超脱的情怀。

  4. 苏轼过惶恐滩,因为「 ”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北宋大文豪苏轼虽然弱冠之年就高中进士,开始出仕,但宦海浮沉,几乎没有多少顺的日子。王安石变法时,他因反对新法,被视为守旧派,受到变法派的打击。

  5.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6. 苏轼调侃好友怕老婆,还写了首诗嘲笑他,其中一成语流传至今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7. 天才苏轼一生坎坷,都是因为没管住自己的嘴?

    苏洵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并不会因为他的美好愿望而改变。苏辙形象苏轼克制了一段时间,却终究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御史形象经过一百三十多天的"审理",御史台查找到批评新政的"讥刺诗"一百多首,以及其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嘲笑程颐,引来强力反击有所反省并不等于认同,特别是反省的结果与自己的价值观相悖,与自己的性格不符,苏轼断然否定了这种反省。

  8. 欧阳修在扬州建平山堂,苏轼为何在此大发感慨?

    北宋的欧阳修与苏轼很有缘分。

  9. 他的诗你肯定背过,他的苦逼你未必理解

    一个伟大的人物,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受难,或者两个都在受难。苏轼给我们的印象很乐天,很豁达,那是他用有趣的灵魂去对冲身体的苦难,硬把悲情的人生活成了段子。有比较,才知道陆游比苏轼惨得多。陆游的身体和灵魂都很苦逼。苏轼——一个坐过牢的人,都没他苦逼。陆游考了很多次,很多次都不行。总体上看,不是能力不行,是运气不行。

  10. 赵匡胤制定一个家法,宋朝的一种家畜差点被吃到灭绝

    历来国家之法大都是决定国家性质的治国之法。

随机推荐

  1. 忍 辱 太 子

    国王欢喜异常,召集群臣为太子占卜凶吉,并给他起名叫忍辱。忍辱太子逐渐长大,乐善好施,对众生尽施仁慈之心。国中上下都为国王的性命担忧,忍辱太子召集父王的群臣说:“父王的病情非常危险,我们应当想办法,挽救他的生命,众人有何办法呢?”国王听后放声大哭,立即赶往太子的住所。可是,太子已经逝去了。

  2. 龙盘凤翥是什么意思?

    【拼音】lóngpánfèngzhù【解释】比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亦比喻书法笔势飞动。【出处】后晋·沈昫《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例子】诏二臣共作《艮岳百咏诗》以进……《草圣亭》:落笔纵横走电光,近臣时得赐云章。龙盘凤翥皆天纵,渴骥惊蛇不足方。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二【相关】百度“龙盘凤翥”

  3. 法照大师的念佛奇缘

    法照大师也是唐代高僧,因其思想与行持,皆与善导大师相似,后人认为他是善导大师再来示现的,所以尊称他「后善导」。法照大师很感动、很惊奇,他想:这应该是在娑婆世界,但到底在什么地方?法照大师就到五台山寻访这个圣境,暂住五台山佛光寺。法照大师恭敬来到两位菩萨面前,虔敬顶礼,并请两位菩萨为他开示。法照大师此后即专修净土法门,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后人因此尊法照大师为净土宗第四位祖师。

  4. 陈晓丹现状如何了呢?陈晓丹简介

    陈晓丹是国家发展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女儿出生于上海的他毕业于哈佛商学院。2006年陈晓丹成为继万宝宝之后第二位参加巴黎克利翁舞会的中国女性并荣幸成为当日的首位开场舞者。全球顶尖名媛齐聚一堂从小见惯场面的陈晓丹对一波又一波美女的“胸”涌来袭表现相当镇定凭借一条顶级名牌的酒红色抹胸裙艳惊四座被众外国人誉为“最美的中国公主”。图为陈晓丹一袭紫色长裙亮相巴黎成人礼舞会艳惊全场。陈晓丹亲切甜美的笑容是她在社交

  5. 为什么钱钟书和杨绛只肯要钱瑗一个孩子?原因是什么?

    成为“失独老人”的钱钟书和杨绛,是否也曾会如钱瑗一样感叹呢?钱钟书和杨绛都认为:要第二个孩子,对于钱瑗而言,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因为原本属于她的一切都会被第二个孩子分割走一部分。另一个方面,从钱钟书和杨绛的角度而言:只要一个孩子,也是对孩子负责的一种体现。>>所以,最后,钱钟书和杨绛达成了一致:只生育一个孩子,并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才。

  6. 梦见自己高空作业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高空作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高空作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冬季咽炎太难受?做好这5件事轻松「 ”解救”你的喉咙

    咽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病症,是发生在咽部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导致咽部不适,出现疼痛或是干痒等症状,尤其是冬季,更是会感到喉部又干又痒,或是伴有疼痛异物感,因此有咽炎的患者冬季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以减轻不适症状。冬季做好以下五件事,可很好的缓解咽炎不适症状。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上面这些...你学会了吗?

  8. 气血不足很烦恼?这些食疗帮你解忧

    女性气血不足百病生,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现在的女性很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不注意保暖或是吃了很多的生冷的食物,都可能会导致女性气血不足。所以,现在气血的补给是女性们关心的一大问题,市面上的补气血的产品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敢多吃,其实,生活上饮食上多吃这些,或多或少都是有帮助的。龙眼汤,龙眼酒等食物,相当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食物。

  9. 计较是一块吸引烦恼的磁铁

    计较是一块吸引烦恼的磁铁计较是一块吸引烦恼的磁铁。有一个妇人,温文有礼,也很懂得持家。几年后,这个妇人真的就疯了。虽说朋友借钱不还是对方的不对,但如果你太在意它,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计较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如果你对凡事都计较,就难免烦恼重重。想要摆脱烦恼,不妨把这块磁铁扔掉!

  10. 如何科学选用烹调食用油

    烹调的食用油分动物性和植物性两种。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经食用油烹制的食物不仅由生变熟,改善口味,还能促进食欲和增加饱腹感。在高温烹调过程中容易产生醛类致癌物质。例如,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相对最安全,但长期单纯食用橄榄油,会营养单一,不利人体的身体健康。由于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因此应多吃植物油,同时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