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三写赤壁 苏东坡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岗)期间,曾以赤壁为题写了《前后赤壁》两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三篇传诵千年的不朽作品。据载,他是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壬戌)( 公元1082年)的七月泛游黄州附近的长江。《念奴娇》一词及第一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就是这时完...
我书意造本无法――宋四家楷书之苏轼《前赤壁赋》赏读 将目光停留在苏东坡的楷书《前赤壁赋》卷上,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传奇,不必说他的文章诗词,更不必说他的书法绘画。东坡的楷书沉厚而矫捷,是用行书笔意完成的楷书。“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寻”,东坡很自信。而楷书《前赤壁赋》已经塑成了自我,二王是底色,李北海是形体,颜公是清雄,好一个“石压蛤蟆”的苏体。东坡的《前赤壁赋》卷(如图)是一个残本,前面的36字,由文徵明补上了。
佛陀的教育(二) 念佛的人,因为生死心切,虽然六根对境,不被六尘所迷,等於不见不闻,这是事实。这是根据《阿弥陀经》的一段经文而规定的,经文说:“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佛陀的教育 十一 苏东坡与佛印 所以,今天的讲题,就定为《苏东坡与佛印》。在魏学先生的《核舟记》那篇文章里面,会描写一只核刻的船,刻着苏东坡赤壁的故事,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有一天,苏东坡穿着整齐的官服,过江来拜访佛印禅师。
《佛陀的教育》苏东坡与佛印 所以,今天的讲题,就定为《苏东坡与佛印》。先生的《核舟记》那篇文章里面,会描写一只核刻的船,刻着苏东坡赤壁的故事,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东坡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了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能手。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错就错,误当赤壁又何妨?苏轼转而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周瑜,想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那场大战,于是借题发挥,即兴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在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一位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