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死而复活诉奇遇 地狱苦处见菩萨

唐代钟山开善寺,有尊地藏菩萨像,高三尺,通光四尺五寸,多年来不知道是那个塑造的。后来扬州都督邓宗,六十一岁时,患小病死去,但心窝处还温暖,所以没有入硷。过了一昼夜,他苏醒了,只是痛哭着不说话。后来,由子孙扶着去开善寺问僧人:“这里有三尺高的、通光四尺五寸的地藏菩萨像吗?我要去礼拜供养。”众僧都不知道像在哪里,便照他所说的去寻找,果然找到了。邓宗恭敬顶礼,并要求将这尊像请回去。僧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邓宗就把详细情况叙述如下:我死的时候,看见有个四品官员,带我到阎王面前。阎王说:“你不应该死,因为你能奉行佛法,应当早些回到人间去。不过,一般人都不知幽冥的道路很可怕,你想看看地狱吗?”我答道:“我正想看呢。”阎王便派一位穿绿衣的官员带领我出城,向东北方走了五六里,有座大铁城,铁门关着,渐渐看到那城内猛火炎炎,火光进发,有无数的罪人在那里受苦。这时有一位和尚来到狱内,一面防御猛火,一面教化罪人。在他的神力下,火焰暂时熄灭了。我们向前又走到一座铁城,十八地狱就在里面,受苦的情景,简直没法可以详细说明。又看见那位和尚在教化罪人,和前面一样。等一处处参观完毕才回来。和尚这时也从地狱出来,他问我:“你认识我吗?”我回答说:“不认识。”和尚说:“我就是开善寺的地藏菩萨。从前有个沙门智藏法师的弟子智满法师,为了拔救三恶道的受苦众生,所以雕刻我的像,以便人们供养礼拜,并要求我到恶道去教化苦难众生。我顺从他的请求,每天用一个时辰,到十八地狱和无数小地狱中,进行教化开导。恶道众生中,第一种是过去曾种善根、善力比较强的人,只要一发心便能出离罪苦;第二种是善力比较薄弱的人,仅仅种下出苦的善因;第三种是没有善根而邪见特别深重的人。这些人毫不觉醒,全没有出苦的心。假如在人间,善根薄弱的人,还比较容易化度;可是一堕入恶道,佛力也难救拔,因为恶业的力量很强,如同本有的那样。这类不觉悟的人,只有等他出离恶道后,过去所种善因渐次增强,自觉发心忏悔,才有拔救的可能。你由于奉行佛法,免受地狱罪苦,可早日回到人间,向大众普遍宣传劝告。这时,我抬头一望,和尚身高三尺,头顶的光明耀眼。那和尚还传授给我两首偈语:若在人间修圣道,阐提有心尚可发,若入恶道业已熟,心无分别不可救。 如衰老人欲行路,若动其足扶易进, 倘卧不动力不及,众生业定亦复然。偈语说完,就不见了。我在沉睡中牢牢记住这件事,生怕弄错了,所以一直没有对别人说。现在看见这尊像,完全和我见到的一样。因此,我想将像请回去供养。从僧听邓宗说完,都欢喜赞叹,并说这像可以仿造,不能请走。邓宗雇请雕塑能手,仿造一尊,迎到家中,至心供奉。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死而复活诉奇遇 地狱苦处见菩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梦见阴间 阴曹地府 地狱

    周公解梦梦见阴间 阴曹地府 地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阴间 阴曹地府 地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随机推荐

  1. 梦见枝枝花

    周公解梦梦见枝枝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枝枝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糖王”郭鹤年

    马来西亚糖业巨子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公司只好关门,郭鹤年也被迫中途辍学。郭鹤年当时虽然才25岁,但他精明强干,博学多才,众兄弟一致推举他为公司的董事长。郭鹤年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大刀阔斧地干一番。郭鹤年可谓"富甲一方"了。《南洋商报》曾评论郭鹤年是一位"名重国际、富甲一方"的企业家。郭鹤年不是那样的人,他的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这个国家民众所公认的。

  3. 秋季健康食疗食品

    包心菜健康养生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红薯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并含乳聚糖,质地软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4. 舍利弗(智慧第一) 受了不净食

    舍利佛--智慧第一受了不净食舍利弗在佛陀的弟子中是首座的弟子,大智大慧,神力超群,但他对于佛陀,却是信受奉行,对佛陀的教示,从来没有违抗过。佛陀在弟子中最信任的就是舍利弗,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侯罗要求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为亲教师,跟舍利弗受沙弥戒。

  5. 裸体游泳

    钓者:“我不是钓鱼,是让蚯蚓练习游泳。”

  6. 除夕祝福语_除夕夜祝福语_除夕祝福

    祝除夕幸福享团圆,快乐笑安康!除夕夜,送你吉祥祝福语,愿你生活美满幸福长!除夕日,祝你合家幸福!

  7. 清朝唯一的 ... 皇后,从包衣奴才到母仪天下

    >从内务府的包衣奴才,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玛丽苏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古装偶像剧都不敢这么拍!>富察皇后被称为满清第一贤后,深得皇上厚爱,令妃日夜伺候在皇后身侧,与皇后关系亲密,自然也在皇帝面前混了个脸熟。>乾隆四十年,令妃生病去世,享年49岁。>乾隆六十年十月,册赠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她终于在死后,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帝正妻,也是清朝唯一一位...皇后。

  8. 此人是「 ”民国及时雨”,民国文人多受其资助,曾获诺奖提名

    众所周知,在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号为「”及时雨”。正是因为他常常扶危济困,所以才赢得了好名声,上梁山后才能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可见,不管在任何时候,热心肠都是被人尊重的。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曾被誉为「”民国及时雨”,民国很多文人都受其资助。在上个世纪,他还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胡适。胡适幼年时曾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了庚子赔款的官费

  9. 有时候,孤单一个人反而更好,没人伤害得了你-感人的情话

    女强人,辛苦别人。女汉子,苦了自己。14.生活,就是煮一壶月光,醉了欢喜也醉了忧伤。

  10. 背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背”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背”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拥挤。 挨肩搭背——挨肩:肩和肩相靠。搭背:手搭在别人背上。形容极其亲昵的样子。 扼吭拊背——扼:用力掐著;吭:咽喉;拊:拍击。掐著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