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释迦牟尼佛是如何教育自己儿子的?

佛陀的儿子罗睺罗,十几岁时随佛陀出家,很调皮,常喜欢说谎作弄别人,但因他的身份很特殊,因此僧团中无人敢加以纠正,以致日久渐生不良习气。佛知道后决心加以教训。 有一天佛命罗睺罗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后就问他说:“这些水可以喝吗?”“不,不能喝。”佛说:“这盆水一旦变脏后就不再受人珍惜,而至被人丢弃。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常常说谎,以后也就不再被人信任,你知道吗?”罗睺罗听后立刻觉得惭愧。 佛命他将水倒掉,再问他:“这个盆叫什么盆?”儿答:“这是洗足盆。”佛问他:“这个盆可以用来盛水洗米洗菜吗?”“没有人会用它洗米洗菜了。”佛说:“对。一个人如果心不清净,言而无信,则永远不会受人敬重。自甘作贱的人,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成为低贱的用具,永远不能被人所重视。你如果不改错误的言行,就如同这盆。”- 佛陀说后又用脚将该盆踢到远处,问罗睺罗:“我现在踢掉这个盆,你觉得可惜不可惜?”“不大可惜,因为它只是一个粗盆。”佛陀说:“对。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不学好,自居下流,令人失望,别人也就不会刻意去爱惜他。”- 佛指着被踢翻而覆盖着的盆子对罗睺罗说:“现在覆盖的盆子能装下水吗?”“不行。”佛陀说:“你现在正如这个盆,心口均不清净,屡说妄语,颠倒是非,指空为有,指有为空,一如此盆,不值人疼爱。”- 罗睺罗受到佛陀一连串的教训后,异常羞愧,随即向佛陀表示衷心的忏悔,今后决心痛改前非。后来佛陀赞叹罗睺罗乃“密行无碍第一”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释迦牟尼佛是如何教育自己儿子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2.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3. 全国唯一不供佛祖的佛寺,被帝王尊崇上千年,门票0元少有人知

    佛教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佛教对我国中原王朝影响意义深远,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比如说人们熟悉的梁武帝,只不过他最终的结局不好,王朝也没有成功统一。缙云寺建立之后,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封赐。因此在隋朝时期,缙云寺没有受到皇帝的尊崇。

  4. 佛陀之死,学佛是理性的思辨,不是迷信的狂欢

    佛陀认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关键要探讨求源!佛陀的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辩倒了无数婆罗门,逼着对方不得不改革自己的宗教。佛陀很伟大,但是也是人,生老病死一样不能少。82岁的佛陀,耗尽了最后的力量。他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要偏执,不要迷信。夜,一颗罗沙树下,佛陀进入了弥留之际,阿难哭了。佛陀所有秘密之言,唯有阿难能知。佛陀的一生,从无神迹,他开创了一个独特的,帮助世人理解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体系。

  5. 金蝉子为啥被贬下界?你看他以前在灵山干了啥

    虽然说唐僧转世之前的金蝉子确实是风光,身为佛祖的二弟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巴结,但是不巧,金蝉子因为犯了一个错就被佛祖贬下来了,那么金蝉子为啥就被如来佛祖贬入下界了呢?金蝉子在灵山干了什么呢?

  6. 照片中:火化的佛像和佛像

    精神发现这尊菩萨雕像是260多尊雕像中的一个,被发现埋在火化后的遗骸附近,铭文上写着高达摩佛或者仅仅是佛陀)。火化的遗体火化的人类遗体被发现在这个陶瓷盒子里。偷偷偷看一张陶瓷盒的x光照片显示的是罐子和后来被火化的人类遗骸。一个国王这尊雕像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天王”的神。这尊菩萨像高34厘米,一位探索者这尊菩萨像被发现时头部和身体分开,必须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中国文物》杂志上。

  7. [网上展馆] 木雕神明造像选粹

    民国黄杨木瘦骨罗汉高22厘米清黄杨雕罗汉高18cm清晚期东方朔像高12厘米,座子高3.5厘米。传统木雕神明造像自东汉开始可分三类:一、道教造像。武财神名赵公明,传说是钟馗同乡,陕西终南人氏,后遇张天师而得到。被信徒奉为财神,来自《封神榜》神魔小说。因此,后人将契此塑造成大肚弥勒佛,名扬四海。本期展馆我们特选了数个木雕神明造像,愿与木雕爱好者共赏!

  8. 释迦牟尼故事(5)

    释迦牟尼的佛法,从此向更广泛的地域传播。释迦牟尼曾答应摩竭陀国王频婆娑罗,自己成道,必先去度他。在当时的古印度,除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之外,还有六个较为有影响的宗教派别,在佛经中将这六个教派称为“六师外道”或“沙门六师”。释迦牟尼到后宫去看望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释迦牟尼这次回故乡虽然只住了7天,但由于他宣讲佛法,感召了许多王族的子弟。

  9. 释迦牟尼故事(2)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婆离。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闍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僧)。

  10. 释迦牟尼故事(1)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释迦牟尼故事》画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美、最完整的佛祖故事资料,数十幅形象亲切,色彩绚丽的故事画面,概括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一些基本思想。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

随机推荐

  1. 如何依据生辰选择住宅位置和坐向

    如何依据生辰选择住宅位置和坐向春天出生的人,木太旺,利火金。适宏住在南区、西南区。住宅的坐向,宜坐东南向西北或坐南向北。楼房的五行属性如何确定秋天出生的人,金太旺,利火。住宅的坐向,宏坐北向南。冬天出生的人,水太旺,利木火。适宜选住东南区、南区。

  2. 出埃及记:摩西选择了哪条路?为什么?

    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的事实,很可能在圣经时代的学者中引起了最多的讨论和争论.据各种资料记载,以色列人定居在拉美西斯(Rameses)的土地上,也被称为戈珊(Goshen),东部边境(图片TedLoukes),创世记和塔尔木德(Talmud)都将这片土地描述为“这片土地上最好的”,而不是某个奴隶营.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埃及有许多潜在的敌人,主要来自南部和东部,重要的是保持一个适当的防御系统.在东部,这

  3. 梦见在实验室做实验,梦见实验做成功了

    梦见自己在实验室做实验,表明的是你心里希望能掌控某件事情的进展情况;还表明你内心之中希望把某件事情弄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4. 梦见迷信

    周公解梦梦见迷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迷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正当的夫妻生活修来福气

    庆成夫妇虽同房共宿,但并不邪言戏谑;虽然如此,也没有影响到夫妇的感情,他们彼此关怀,互相照顾及鼓励对方。庆成并以夫妇之礼教诫儿子,女儿则由妻子去教导,他们一家果真都得到行善之功、修福有报。

  6. 浅谈古代印章的权利象征与约束力

    浅谈古代印章的权利象征与约束力印章在古代不仅具有公务活动的凭信作用,还表示某种组织或个人的权力使用,是组织机构的权力象征物。印章在古代具有表示某种组织权力的象征意义印章中的玺印,在古代是一种对外行使职权的国之信器,是国家统治权力的一种显示物。印章成了表示归顺的重要见证物。有时印章的移交,就是权力移交,或者是内部权力交接。

  7. 土耳其秃鹫:照片显示了美国西部的一个图标

    它们从加拿大南部到美国南部,墨西哥,美国中部到阿根廷和智利的低地。但是他们的近亲,黑秃鹫,珊瑚,这里显示,是西半球数量最多的秃鹫。在美国东北部、墨西哥、中部和南美洲,黑秃鹫是一种紧凑的鸟,翅膀宽,尾巴短,翅膀有力。黑秃鹫是高度群居的鸟类,与火鸡秃鹫相比,它们形成了更强的家庭纽带。与电线相撞常常导致这些大鸟触电身亡。与所有野生动物一样,失去开放的自然栖息地会导致当地火鸡秃鹫数量的迅速下降。

  8. 揭秘:林则徐禁烟后如何落入英国人设的战争陷阱

    揭秘:林则徐禁烟后如何落入英国人设的战争陷阱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干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

  9. 梦见养鸡场

    周公解梦梦见养鸡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养鸡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周 ... 为什么要批评熊向晖 周 ... 批评熊向晖的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原则同意。21日凌晨2时许,周恩来电召熊向晖前往中...西花厅汇报。熊向晖觉得周恩来该休息了,准备告辞,但周恩来兴犹未尽,不让熊向晖走,他若有所思地问熊向晖,在各地看了些什么文艺节目。熊向晖说,中国红军就有女战士,现在...有位女少将。蒙哥马利先扬后抑地表示,他对红军、...一向很敬佩,但不知道还有女少将,这有损...的声誉。>>周恩来与熊向晖>周恩来严肃地对熊向晖说:你讲得太过分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