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過去,佛陀曾在毘舍離國彌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弘法。

過去,佛陀曾在毘舍離國彌猴池側的重閣講堂弘法。一天,有位比丘前來謁見佛陀,至誠頂禮後請示:「世尊!帝釋天王以何因緣,名為釋提桓因?」佛陀表示:「釋提桓因有一世為人時,行大布施,無論是沙門、婆羅門、貧窮者、困苦者,甚至是路邊行乞的人,均能竭盡所能施予錢財、穀物、布帛、香花、臥具、燈具等,故名釋提桓因。」 比丘又問:「世尊!釋提桓因為何又名富蘭陀羅?」佛陀表示:「釋提桓因為人時,屢行布施,施予衣被、飲食、乃至燈具,以此因緣故名富蘭陀羅。」接著,比丘再請示:「世尊!釋提桓因為何又名摩伽婆?佛陀解釋:「釋提桓因有一世為人時,名叫摩伽婆,所以他也稱為摩伽婆。」 比丘問佛:「世尊!釋提桓因為何稱作娑婆婆?」佛陀表示:「釋提桓因有一世為人時,屢屢布施、供養眾多衣服、布帛,以此因緣故名娑婆婆。」比丘又問:「世尊!為何釋提桓因也叫憍尸迦?」佛陀告訴比丘:「釋提桓因有一世當人時為憍尸族人,以此因緣故名憍尸迦。」 比丘再度請示:「世尊!釋提桓因為何又稱舍脂鉢低?」佛陀回答:「有阿修羅女名叫舍脂,是天帝釋提桓因的第一天后,所以釋提桓因名叫舍脂鉢低。」比丘又問:「世尊!為何釋提桓因又名千眼?」佛陀回答:「釋提桓因有一世當人時,聰明智慧,打坐時能思惟千種義理,觀察無量無邊,以此因緣,故名千眼。」 最後,比丘問佛:「世尊!釋提桓因以何因緣又名因提利?」佛陀告訴大眾:「釋提桓因為三十三天之王,以此因緣故名因提利。釋提桓因有一世為人時,因受持七種受:供養父母、和顏軟語、不惡口、不兩舌、常真實言,乃至等行惠施,以此因緣名天帝釋。」比丘們聽聞開示後,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十》 省思 天帝釋提桓因心無吝惜、廣行布施,捨人之所不能,平等普濟一切眾生,所以具足無量功德福報。修行即是要清淨身口意三業,進而放下執著,時時以眾生利益為念,無一己之私欲,方能成就利人無我,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释迦牟尼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